- 相關推薦
古漢語“問”之演變-兼與“問”之賓語演變探析的作者商榷
古漢語“問”之演變——兼與《“問”之賓語演變探析》的作者商榷
楊鳳仙(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北京昌平102249)
[摘要]常用詞“問”的詢問義位,古今基本不變。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組合關系有所不同:1)“問”帶直接引語的方式上古前期已經(jīng)產(chǎn)生,且在口語中應用較為廣泛,但是書面語中漢代這種用法才有所增加;2)由上古前期的介詞引進非代詞充當?shù)年P系對象逐漸演變到上古后期基本無需介詞引進.
[關鍵詞]常用詞;義位;組合關系;關系對象;介詞
[中圖分類號]H1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5442(2009)04-0087-05
古漢語中“問”是個多義詞,其常見義位是“詢問、咨詢”,即請人回答自己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道理,或者向人征求處理某事的意見、對某人某事的看法。雖然此義位從古到今基本沒有變化,但是它的組合關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有所變化的。我們主要以上古文獻為依據(jù),考察“問”的組合關系的變化情況.
從語義結構看,“問”屬于三目謂詞,它在句中可以帶有三個基本項:施事(問者);受事(問的內(nèi)容);關系對象(問的對象,即需要回答的人),分別用R、N、G來代表。從語義上,RNG三者都是必有項,但是在實際句法結構中,是很復雜的。有時三者都出現(xiàn),有時只出現(xiàn)兩個或一個,不出現(xiàn)的項往往是隱含的,通過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是可以知道的。這三個基本項的歷時變化情況也不一樣:R是由人充當?shù)氖┦轮髡Z,古今沒有變化;N相對來說復雜一點;G的相關結構形式變化最復雜.
先談N。N是問的內(nèi)容,很廣泛。N有的是詞或短語,有的是句子。N為句子時,“問”后或出現(xiàn)“曰”,或不出現(xiàn)“曰”,即“問曰+N”、“問+N”。這兩種方式在上古并存,下面是幾部典籍“問曰”和“問”帶引語的用例統(tǒng)計。①可以看出“問”帶直接引語的方式上古前期,尤其口語中應用較廣泛(如《論語》和《張家山漢簡》中“問+N”較多,因二者口語多見),但是書面語中用之寥寥,到戰(zhàn)國晚期甚至到漢代這種用法才有所增加。因此我們認為,“問”引導直接引語的用法是口語影響書面語所致。中古以后直接用“問”引導的比例大增。盡管漢代口語中已經(jīng)少用“曰”,而直接用“問”了,但是在書面語中,直到近代漢語“問+引語”才成為引導直接引語的主要方式.
關系對象G的情況要復雜些,一般說,出現(xiàn)關系對象的“問”句結構類型主要有:①S1,問于G,如:“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保ㄕ撜Z?顏淵)S2,問G(N),如:“妾怪之,問孔成子。”(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S3,問于G曰N,如:“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論語?顏淵)S4,問G(曰)N,如:“吳使使問仲尼:“…”(史記?孔子世家)S5,問N于G,如:“葉公問孔子于子路!保ㄕ撜Z?述而)S6,問NG(N是代詞),即問之G,如:“問之伶州鳩。”(國語?周語下)實際上,主要也就是S1、S2、S5、S6三種樣式,因為S3和S4是S1和S2的變化形式,因為內(nèi)容N是否出現(xiàn)是根據(jù)表達需要而定的。據(jù)觀察,這三種樣式的變化情況如下:總的來說,S1是逐漸向S2演變的趨勢。也就是說在上古前期,以介詞引出關系對象為主.
僅以《論語》為例,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太宰問于子貢曰/哀公問于有若曰”等.
到上古后期變成了“問”直接帶關系對象為主。幾部上古典籍“問”(義位詢問、咨詢)的使用情況見下表:②通過上表可以看出,早在《左傳》和《論語》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關系對象”的結構,但是細一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關系對象都是代詞“之”充當,沒有出現(xiàn)名詞作關系對象的用例!墩撜Z》中出現(xiàn)的兩例為:(1)闕黨童子將命;騿栔唬骸耙嬲吲c?”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論語?憲問)此“之”是指代后文出現(xiàn)的孔子。類似用法雖然不多,但在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是存在的,如:“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保ㄕ撜Z?顏淵)(2)冉有曰:“夫子為衛(wèi)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保ㄕ撜Z?述而)這里,“問”的關系對象是前文的“夫子”,所以第二次提到時用代詞代替.
《左傳》“問之”結構形式出現(xiàn)了18次,只有11次“之”是間接賓語。有時候,“之”是代人還是代事,很難判斷,我們根據(jù)李佐豐先生的方法,即“如果所問的問題在前文已經(jīng)有所說明,那么‘問’就只帶間接賓語。這個間接賓語可以用有生名詞或‘之’來充當。”[1][p292]如:(3)韓獻子使行人子員問之4,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保ㄗ髠?襄公四年)(4)晉陽處父聘于衛(wèi),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4。(左傳?文公五年)(5)左師見夫人之步馬者,問之4,對曰:“君夫人氏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6)孔氏之老欒甯問之4,稱姻妾以告。(左傳?哀公十五)(7)以息媯歸,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問之4,對曰:“…”(左傳?莊公十四年)(8)蒍賈尚幼,后至,不賀。子文問之4,對曰:“不知所賀!保ㄗ髠?僖公二十七年)例(3)在《國語》中記載此事的時候,“問之”作“問焉”,正說明《左傳》中的“之”是代人,而不是代事,問穆叔為什么這樣。以上這些用例中“問之”中的“之”都是代詞,“問”的內(nèi)容在前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
也就是說,春秋時期詢問義動詞“問”,當關系對象G是由人名(或起人的作用的名詞)來充當,一般用介詞引導G;但是當關系對象是代詞“之”時,它就可直接置于動詞“問”之后了,我們在文獻中沒有見到過代詞“之”作“問”的關系對象還需要介詞引導的情況。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上古前期S1和S2并存。關系對象是由代詞“之”還是由名詞充當決定著介詞的是否出現(xiàn),這一點漢語和英語有共同性,如:buy a book for my father=buy him a book,一般來說代詞常常緊跟在動詞之后的.
《國語》中不需要介引的名詞關系對象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共出現(xiàn)了5例)!秶Z》在《論語》之后,據(jù)《史記》所載,左丘明在20歲左右的時候,會見過年老的孔子,而在他編《國語》時已差不多70歲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國語》要晚于《論語》幾十年,所以語言結構上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也是自然的現(xiàn)象.
戰(zhàn)國、兩漢時期,“問”的關系對象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不用介詞引出了,《左傳?僖公四年》的“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到《史記?齊太公世家》中變成了“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不同作品的特征與作者的寫作風格有關!痘茨献印返那闆r就是兩兩相當,而《史記》不再使用介詞引導關系對象的趨勢已經(jīng)很明顯了,其中“介引”的18例,或是引用前代文獻,或是敘述前代舊事,是傳統(tǒng)習慣用法的延續(xù).
總的來說,介詞的這種介引功能到中古就基本上不再發(fā)揮作用了!妒勒f新語》中“問G”為96例、“問于G”為3例(“文帝問其人于鐘會”、“問諸僚佐曰”、“謝太傅問諸子侄”),后2例中的“諸”可能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代詞“之”的功能,前1例是S5式,即當非代詞的內(nèi)容和關系對象共現(xiàn)時,仍然延續(xù)上古的結構方式.
那么發(fā)生這種演變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這種演變跟整個漢語史的變化有關,部分介詞(如“于”)總的發(fā)展趨勢是趨減,“問”的發(fā)展不可能不受到這個總趨勢的影響。[2]另一方面,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中某個部分變化,常常和別的部分相關聯(lián)。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可以找到原因的。“一個詞經(jīng)常同某些詞語結合則有可能把這些詞的內(nèi)容壓縮到該詞的意義之中”,“詞的潛在搭配有理由看作詞位意義的一部分。”[3][p613]也可以說,這是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在起作用.
“問+介+G”這種結構的頻繁使用,出現(xiàn)在這一結構中的介詞常常又是介詞“于”,所以導致“于”的功能壓縮到“問”之中了,即“問于”=“問”了。這樣我們才能理解S1的結構變化。兩個詞的用法變成了一個詞的用法,確能體現(xiàn)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S5式上古變化如何呢?“問+內(nèi)容+于+對象”中,如果問的內(nèi)容N是名詞,這種結構形式一直延續(xù)到中古甚至更晚;如果問的內(nèi)容N是代詞“之”,“問N于G”就變成了“問之G”.
中國大學網(wǎng)免費論文頻道 http://m.lotusphilosophies.com/lunwen/【古漢語“問”之演變-兼與“問”之賓語演變探析的作者商榷】相關文章:
旅宿淮陽亭口號(一作宋之問詩),旅宿淮陽亭口號(一作宋之問詩)張九齡,旅宿淮陽亭口號(一作宋之問詩)的意思,旅宿淮陽亭口號(一作宋之問詩)賞析 -詩詞大全03-13
筆的演變作文08-06
漢字的演變過程11-24
漢字的演變過程作文09-29
漢字的演變過程小故事03-10
中秋節(jié)的起源和演變09-18
問秋的作文09-12
問天的作文01-26
《問銀河》教案03-03
關于問的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