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5-18 16:30:2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精選】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精選】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理解0表示沒有的這一實際意義、會讀,會寫0,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2、能正確的書寫0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p>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藗小玩意,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師:(拿出盒子)看!(搖一搖)你們知道里面放了什么嗎?

  生:(搖搖頭)不知道!

  師:那哪位小朋友敢上來把小手伸進這盒子里,摸摸,感受一下,這里面究竟放的是什么呢?

  生:(踴躍舉手)

  師:你來!

  生1:(把手伸進去。)

  師:你摸到了什么?告訴大家是什么感覺?

  生1:好像有幾根小棒!師:哦,你說有小棒。好的,你也摸摸,摸到了什么?

  生2:圓圓的東西!

  師:圓圓的東西它是什么呢?你猜猜,大家也來幫他想想!你也上來摸摸。(再請一位學生)

  生3:應該是棒棒糖!

  師:你說是棒棒糖,那你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是不是的呢?

  生3:(拿出一個)是的,老師,是棒棒糖!

  師:哇,這位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來了,那老師就把這個棒棒糖獎給你!

  生3:謝謝老師。

  師:(搖搖盒子)同學們,里面還有棒棒糖么?

  生:有!

  師:現(xiàn)在呢,老師把這它拿出來,(又搖搖,無聲)現(xiàn)在還有么?

  生:沒有了。

  師:那么老師一共在盒子里面放了幾個棒棒糖?用什么數(shù)字來表示?

  生:2個!

  師:那現(xiàn)在呢?盒子里還有嗎?

  生:沒有了

  師:那誰知道沒有了用什么數(shù)字來表示呢?

  生4:沒有了用0來表示。

  師:真棒!

  這位小朋友肯定在家里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預習了,大家要向他學習!老師現(xiàn)在把這棒棒糖給你,作為獎勵!今天我們就是要跟0交朋友,大家愿意么?(板書:0的認識)

  生:愿意

  二、提升鞏固

  師:好的!從剛才的游戲中,我們知道了,沒有了就用……(提示大家一起回答)

  生:0來表示。

  師:非常好!大家看,老師的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三支!

  師:是的,有三支鉛筆。那我現(xiàn)在把這支借給這位小朋友,同學們再看,我手里,還有幾支鉛筆?

  生:兩支!

  師:哦,兩支。那如果老師把這兩支鉛筆都借給他了呢?那老師就沒有鉛筆了!那么……?(被打斷)

  生:用0來表示!老師現(xiàn)在有0支鉛筆

  三、0的寫法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聲音也很洪亮。那就是說,老師有……

  生:0支鉛筆(一起回答)

  師:說了這么久,大家想知道,我們的好朋友0到底長什么樣嗎?

  生:想!

  師:(拿出卡片)這就是我們的好朋友0,大家仔細想想,你們見過它么?是不是很像雞蛋?(提示)

  生:對,還像乒乓球、鴨蛋、鵝蛋……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現(xiàn)在拿出你們的小手來,跟著老師一起認真地學習寫0。(老師邊寫邊說)從上線中間起,碰左線腿著地,再轉到右邊,碰右線回到起點相交。我們再來寫一遍,從上線中間起,碰左線腿著地,再轉到右邊,碰右線回到起點。同學們要注意了,0像雞蛋圓溜溜,可不能把它寫成了方形,也不能把它寫成這樣,有棱角(在黑板上作錯誤的示范),要把0寫成橢圓形,圓溜溜的,這樣,它就很漂亮了。大家都會了么?

  生:會了。

  四、動手練習,家庭作業(yè)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拿出筆和紙,動動你的小手,試著自己寫幾個0,老師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夠?qū)懙糜挚煊趾茫?/p>

  如果有同學不是很會寫的話,請舉手,老師來幫幫你。(學生寫,老師下去走走,指導)看來同學們都寫得不錯!回家之后多練習幾遍,給爸爸媽媽看看,下次課上,老師要請同學上講臺來展示!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在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初步認識1—10各數(shù)符號的表示方法。

  3、通過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學習運用數(shù)字符號表示生活中一些物體的數(shù)量。

  教學重點:

  1.認識1、2、3、4、5體會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了解1、2、3、4、5代表什么。

  教學難點:感悟由數(shù)量抽象到數(shù)的過程。

  教學過程:

 。ㄒ唬┘と

  1.你們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數(shù)數(shù)的嗎?(演示課件:結繩計數(shù))

  2.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嗎?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去旅游(板書“1”),你們想去嗎?鄉(xiāng)村的早晨非常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邊出示課件邊敘述)那兒有藍天白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還有美麗的田園,是個非常美好的地方,你們想去看看嗎?(想。┱n件出示:田園風光伴隨美妙的音樂,片刻之后,定格到快樂的家園畫面。

  2.(演示課件:美麗的山村)請你們仔細觀察,你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1個什么?指名說一說

  3.集體交流:學生可能說:一條狗、一棵樹、一艘船、一間房、一個小孩、一座山、一個太陽、一戶人家、一棵草、一個蘿卜、一筐蘿卜、一條小路、一條河、一群鳥??(在同學發(fā)言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

  4.平時,你還在什么時候會說到或用到“1”?

  5.師小結:同學們特別善于觀察,找到的這些東西都可以用“1”來表示。你有什么感覺呀?“1”的本領太大了。

 。ㄈ┳灾魈剿

  1、從圖中,你還能找到幾個什么?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找到后和同桌同學說一說:你找到了幾個什么?(一個同學在說的時候,另一名同學要注意傾聽)

  2、集體交流(指導學生注意傾聽)

  根據(jù)學生說的情況進行板書:(如果有相應的學具可以直接貼到黑板上)

  3、照應板書:兩個人,兩只小鳥可以用幾來表示呢?

  生:用2來表示。師板書:2

  4、想一想:下面我們找到的這些東西可以用幾來表示?

  指名學生說一說(如:3朵云,筐里3個蘿卜用3來表示)

  3

  5、指板書: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這些數(shù),你能從生活中找到這些數(shù)嗎?(指名學生說一說,指導學生說完整話)

  6、小結: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生活,不僅找到了幾個東西,還知道幾個東西就用幾來表示。

  (四)體會序數(shù)的`含義

  師:還有一名同學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想知道嗎?

  1、出示課件(排好隊的5只鴨子)出示“這只小鴨排在第二”

  學生判斷

  2、你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指名學生到前面來指一指。(如果學生說到從左邊數(shù),哪只鴨子排在第幾,更要進行表揚。)

  (五)、數(shù)一數(shù),畫一畫。

  師: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小游戲,數(shù)一數(shù),畫一畫。

  1.出示投影

  師:誰看明白這個游戲怎么做了,說一說。指名學生說一說。(有2只小雞,就畫2個圓圈)

  2.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在學生完成之前,注意指導學生寫字姿勢

  3.反饋學生的完成情況。

 。⑿〗Y: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誰學習他的什么優(yōu)點?

 。ㄆ撸⒆鳂I(yè):找一找生活中的數(shù)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1、能用l~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會讀、認、寫l~5各數(shù)。

  2、能用1~5各數(shù)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shù)量,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初步建立數(shù)感。

  1.2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欲望,從而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

  1.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1~5的基數(shù)、序數(shù)含義。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實物、小棒等。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第1節(jié)-1—5的認識

  1、觀察數(shù)數(shù)。(媒體出示主題圖。)

  師:小朋友們你喜歡去動物園嗎?你喜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嗎?這是一張動物園的圖片,仔細觀察并且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生:1只太陽、4朵云、1頭大象、3只長頸鹿、2頭犀牛、4只小鳥、3頭羊、2棵樹、4位學生、1位老師、5朵花、2位男孩、2位女孩、……

  2、揭示課題。

  師:觀察的真仔細,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個數(shù)都可以用數(shù)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5的.認識》。

  (板書:《1~5的認識》)

  新課講授

  探究一:用1~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

  1、學習l的數(shù)量。(媒體出示:大象圖。)

  師:圖上有1只大象,那么大象個數(shù)就可以用1顆珠子來表示,可以用數(shù)1來表示。

  (第一次點擊“大象”圖片,媒體演示:閃爍大象;第二次點擊“大象”圖片,媒體出示1顆珠子;第三次點擊“大象”圖片,媒體出示數(shù)字1。師并板書:○ 1)

  師:你還能從圖上找到哪些事物是可以用數(shù)1來表示的?(可以指導學生看書上的主題圖.)

  (學生可能回答:1只太陽可以用數(shù)1來表示。1位老師可以用數(shù)1來表示。)

  (點擊媒體依次出示:老師圖片和太陽圖片。)

  師:1位老師、1頭大象、1只太陽等都可以用數(shù)1來表示。

  2、學習2的數(shù)量

  師:你能不能找到哪些事物可以用數(shù)量2來表示呢?(板書:○○ 2)

  生:2頭犀牛、2棵樹、2位男孩、2位女孩都可以用數(shù)2來表示。)

  (點擊媒體依次出示:犀牛、樹、男孩、女孩的圖片。)

  (第一次點擊“犀!眻D片,媒體演示:閃爍犀牛;第二次點擊“犀!眻D片,媒體出示2顆珠子;第三次點擊“犀!眻D片,媒體出示數(shù)字2。)

  3、學習3、4、5的數(shù)量

  師:那么圖上其它的事物,你們都會用小棒和數(shù)來表示嗎?在小組中說一說。(4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

  生:3頭羊、3只長頸鹿都可以用3顆珠子表示,可以用數(shù)3來表示;

  4朵云、4只小鳥、4位學生都可以用4顆珠子表示,可以用數(shù)4來表示;

  5朵花、5個人可以用5顆珠子表示,可以用數(shù)5來表示。

  (根據(jù)學生回答,第一次點擊“羊”圖片媒體演示:媒體先閃爍“羊”圖片;第二次點擊“羊”圖片,媒體出示3顆珠子;第三次點擊“羊”圖片,媒體出示數(shù)字3)(板書:○○○ 3)

  (根據(jù)學生回答,第一次點擊“云”圖片,媒體演示:先閃爍物體;第二次點擊“云”圖片,媒體出示4顆珠子;第三次點擊“云”圖片,媒體出示數(shù)字4。)(板書:○○○○ 4)

  (根據(jù)學生回答,第一次點擊“人”圖片,媒體演示:先閃爍物體;第二次點擊“人”圖片,媒體出示5顆珠子;第三次點擊“人”圖片,媒體出示數(shù)字5。)(板書:○○○○○ 5)

  探究二:1~5的數(shù)序

  1、感知1~5的順序

  (媒體出示1顆珠子。)

  師:再擺1顆珠子是幾根?可以用那個數(shù)來表示?(學生可能回答:2)

  師: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學生可能回答:1個再加1個就是2。)

  (根據(jù)學生回答,點媒體依次出示:再擺1顆珠子,數(shù)2。)

  師:再加1顆珠子是幾根? (學生可能回答:3)

  (根據(jù)學生回答,點擊媒體先出示:再擺1顆珠子,再出示數(shù)3。)

  師:如果我想表示4,我應該怎么擺珠子呢?

  (學生可能回答:再加1顆珠子;一共擺4顆珠子。)

  (根據(jù)學生回答,點擊媒體先出示:再擺1顆珠子,再出示數(shù)4。)

  師:誰會擺5?(請小朋友用珠子擺一擺。)

  (根據(jù)學生回答,點擊媒體先出示:再擺1顆珠子,再出示數(shù)5。)

  (這時媒體呈現(xiàn)1~5顆珠子和相應的數(shù)1~5。)

  2、認讀1~5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是帶領大家順著讀,倒著讀,點著讀等。)

  3、練一練

  (1)3前面的數(shù)是( ),后面的數(shù)是( )。

  (2)與2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 )和( )。

  (3)與4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 )和( )。

  (4)有一個數(shù)比2大,這個數(shù)可能是( )。

  (5)有一個數(shù)比4小,這個數(shù)可能是( )。

  (6)有一個數(shù)比3大而且比5小,這個數(shù)是( )。

  【附本題答案】(1)4,2 (2)1,3 (3)3,5(4)3、4、5 (5)1、2、3 (6)4

  探究三:寫數(shù)1~5

  1、(媒體出示:日字格。)

  師:這像什么字?(日)

  師:所以我們稱它們?yōu)椤叭铡弊指。我們以后學習寫數(shù)字都是在日字格上書寫的。

  2、觀察的日字格,介紹上半格、下半格、四個角及中線的名稱。

  3、觀察各數(shù)的結構,教寫每個數(shù)字的起筆,運筆、落筆。

  4、學習數(shù)1-5的兒歌。

  “1”像鉛筆直又長,“2”像鴨子水中游,“3”像耳朵兩道彎,“4”像小旗隨風飄,“5”像鉤子掛半空。

  5、教師在黑板上示范寫書,緊接著,學生書寫。

  6、練一練:學生在書上描紅寫數(shù)字。

  [設計意圖說明:學生是第一次寫數(shù)字。通過媒體動態(tài)演示與教師示范的結合,讓學生明白從哪起筆,怎么拐彎,在何處收筆,把握好每個數(shù)字的筆順和在方格中的布局,更好地突破學生在書寫中的難點,為獨立地寫好這些數(shù)字打好基礎。]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知識目標:

  1、看圖正確口述題意。

  2、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與減的關系,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能力目標:

  通過看圖說故事培養(yǎng)數(shù)學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

  情境創(chuàng)設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數(shù)學問題的`欲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與減的關系,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難點: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與減的關系,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探究新知

  1、演示圖1,鳥爸爸與鳥媽媽喂食的情景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請你來講一講故事。

  生:鳥窩里原來有6只小鳥在唧唧喳喳地叫,等父母來喂食,鳥爸爸和鳥媽媽終于回來了,嘴里銜來了美食……現(xiàn)在有幾只鳥?

  2、演示圖2:鳥爸爸和鳥媽媽喂完食,又飛出去了。

  師:你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3、擺一擺,列出算式:

  擺6片紅色的圓片,再擺3片藍色的圓片。根據(jù)圖說出圖意,列出算式。

  板書:6+3=9

  小結,探索關系:剛才我們看圖說出了圖意,列出了算式那么,這些算式有什么關系呢?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

  二、邊動手操作邊練習

  1、○○○○○●●●●

 。1)根據(jù)你擺的圓片,編一道加法題和一道減法題

 。2)列出算式。板書:5+4=9 9-4=5

  (3)我們還可以用箭頭圖來表示,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新本領。

  板書:5+4=9 9-4=5

  2、從箭頭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減是加的逆運算。

  三、鞏固練習

 。1)書P32題2

  (2)書P32題3

  例

  2+3=□

  □—3=□

  請你說一說,這一組題有什么關系?第二題的被減數(shù)該填幾?為什么?

  四、拓展練習

  看圖寫算式

  (按顏色)(按大。

  6+3=9 7+2=9

  9—3=6 9—2=7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知道加與減是什么關系?

  六、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

  2、

  3、

  4、

  4 + 4 =()2+ 6 =()3 + 6 =()

  ()-4 =()()-6 =()()-()=()

  5、

  6 =()+()=()+()=()+()

  3 =()-()=()-()=()-()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西師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35--36頁中例1、例2及練習六的第1題。

  教材分析:

  有關8、9的加減法,與6、7的加減法相比較,在編排上有較大的區(qū)別:首先,從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過渡到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圖,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寫出不同的算式,這樣安排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2、6、8三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不僅讓學生寫出了四個算式,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親身經(jīng)歷了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的探索過程,使學生感受到一圖四式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關于9的加、減法是在8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通過擺一擺進一步強化一種擺法列出四個算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8、9的認識。學生在學習6、7的加減法時就會根據(jù)一副圖列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為本課的一圖四式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等活動,在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的探索過程中,感受調(diào)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一樣的客觀事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同桌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教學難點:

  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一圖四式)。

  教學準備:

  掛圖、小紅花、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師談話激趣:孩子們,在前面的數(shù)學旅途中老師帶著大家去數(shù)學王國學習了好多的數(shù)學知識,今天我們就要用學到的知識去闖關,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

  2、闖關練習

 。1)第一關:算一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卡片:

  6+1 4+2 7-1

  6-4 3+2 2+2

  4+3 6-3

  (2)第二關:填一填。(8、9的組成練習)

  3、揭示并板書課題:8、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學會了這么多本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8、9的加減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小棒圖,師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根小棒?小手舉起來,一起數(shù)一數(shù)。(8根)

 。2)師提問: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4)。

 。3)師:選擇你喜歡的分法來說一說怎樣列算式?(指名匯報,師板書。)

  1+7=8 2+6=8 3+5=8

  4+4=8 7+1=8 6+2=8

  5+3=8 8-4=4 8-1=7

  8-6=2 8-3=5 8-7=1

  8-2=6 8-5=3

 。4)引導學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師小結一圖4式的方法:一種分法可以列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列減法算的時候用加起來的得數(shù)減去相加的其中一個數(shù),就得到另一個數(shù)。

  2、教學例2

 。1)小黑板出示例2圖。師提問:你能通過擺一擺幫老師把這個表補充完整嗎?

 。2)生擺學具,師引導填表。

 。3)同桌討論:仔細觀察表,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跟同桌說一說。(上排的數(shù)越來越大,下排的數(shù)越來越小,相對的兩個數(shù)加起來都等于9。)

  師:對照這個表,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寫出有關9的加、減法算式嗎?寫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4)指名匯報,師板書算式

  1+8=9 2+7=9 3+6=9

  4+5=9 8+1=9 7+2=9

  6+3=9 5+4=9 9-1=8

  9-2=7 9-3=6 9-5=4

  9-8=1 9-7=2 9-6=3

  9-4=5

  三、鞏固練習

  1、我當郵遞員。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4+4

  師:老師有兩個郵箱,一個是8號郵箱,拿信的小郵遞員要算出信上的得數(shù),就投進幾號郵箱。

  搶答:(答對的小朋友獎勵一朵小紅花)

  3+6 93 9-2

  2+7 8+0 88 8-3

  3+5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知道了用以前學過的計算方法同樣能計算8、9的加減法。你會算了嗎?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的

  1.通過“看、摸、滾、推、搭”等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每組一袋各形狀的的實物、立體圖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shù)學王國一游好嗎?數(shù)學王國里有很多的物體,(出示課件:立體圖形的漂亮盒子)快看,和平鴿還給你們帶了一份禮物呢!想知道漂亮的盒子里都有什么嗎?(想)我們趕快打開看看吧,你認識什么,就給組里的小朋友說說。(學生以組為單位說出禮物名稱)

  2、匯報交流:哪個勇敢的同學能大聲說說你們的禮物?其他同學細聽,看看你們有不同的嗎?(結合小朋友說的學具出示課件:粉筆盒、飲料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葉筒、積木塊、乒乓球、魔方、接力棒等實物)

  【過程評析】由學生喜愛的參觀活動引入,抓住了“童心”, 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fā)了情趣。接著由說“禮物”,使學生自然的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去,學習素材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學生感到親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探索新知

 。ㄒ唬⒊醪礁兄矬w的形狀。

  1、分一分。這么多物體中,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嗎?四個小朋友共同試試看。(指導小組合作)

  2、說一說。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組是怎么分的?(結合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課件)

  3、揭示概念

  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學生說教師在電腦分出的各類物中抽象出立體圖形并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過程評析】讓學生大膽的嘗試將“形狀相同的禮物”放在一起,不僅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各類物體的外觀形狀有了初步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比較、合作的能力。接著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立體圖形,將他們從形象的感知認識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認識。

  (二)、認識物體的外形特征

  1、認識長方體。

  ①活動:請小朋友們拿出你們學具袋中的長方體看一看、摸一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②匯報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現(xiàn)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

  生:①長方體是長長的,面有大有小我是看出來的.。我摸到長方體有“疙棱”,還有平平的地方。

  ③教師小結:長方體是長長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2、認識正方體。

  ①活動: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現(xiàn)在我們來認識正方體,拿出正方體學具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感受。 ②匯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匯報,依次說正方體。

 、坌〗Y:正方體是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

  3、同樣方法認識圓柱、球。

  圓柱:上下一樣粗,圓圓的,上下兩個圓的面一樣大。

  球:光光的、鼓鼓的,能滾動(提示:學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老師題醒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4、小結: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認識了四位新朋友,它們的名字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他們都是立體圖形。

  【過程評析】讓學生經(jīng)歷 “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的過程”,進一步認識各類物品的特征,符合學生“愛說、愛動、好勝”的特點,讓學生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玩”中學習了數(shù)學,體會到數(shù)學的樂趣和學數(shù)學的價值,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新理念。)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哪些物體是圓柱,哪些物體是球嗎?

  【過程評析】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操作體驗

  1、玩一玩 比一比

  ①請小朋友們每個人在禮物袋中分別拿出一個球、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品,在桌子上輕輕滾一滾、推一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小組內(nèi)說說)

 、趨R報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都能推動但不能滾動,圓柱和球都能滾動。(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

 、圩h一議。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嗎?為什么?圓柱和球一樣嗎?為什么?(小組討論,組間交流)

  【過程評析】讓孩子在玩一玩、比一比、議一議的活動中,找到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xiàn)了圓柱與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直觀感知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進一步理解了立體圖形物體的本質(zhì)特征,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2、游戲:摸物體游戲,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先讓一個同學從學具袋中拿出一個立體圖形給另外兩個同學看并叫出它的名字,然后把這兩個同學的眼睛蒙上,然后讓他們從桌子上摸出這種物體,其他同學進行判斷。

  3、搭一搭

  師: 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些物體做積木,請各小組的同學搭一件你們最喜歡的東西,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有創(chuàng)意。

  (師強調(diào):小組先想商量好要搭什么,然后再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 ②小組展示成果,并介紹各部分的名字。

  【過程說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又增加了趣味性,進益步鞏固了所學知識。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學的開心嗎?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有幾棵樹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2、組織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3、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是重點;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是難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 課 前

  教學準備:計數(shù)器、小黑板、小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引入,進行環(huán)保教育.

  1.出示圖片:主題圖

  2.教師談話

  樹林中有一些小樹,分兩排種植,少先隊員大哥哥、大姐姐們要為小數(shù)澆水,第一排有8棵樹,第二排中了6棵樹,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們工需要為多少棵樹澆水嗎?

  二、問題擺現(xiàn),體會計算多樣.

  (一)教學“8+?”

  1.根據(jù)問題,同學自己思考.

  2.小組交流.

  3.全班討論.(出示圖片:說一說1和說一說2)

 。ǘ┍容^

  1.計算對比

  9 + 6 = 15

  8 + 6 = 14

  教師提問:你有什么收獲嗎?我們再看幾組,先計算,如果有收獲請你驗證你的想法,

  如果沒有,請你繼續(xù)總結.

  2.口算

  9+9 = 9+8 = 9+7 = 9+6 =

  9+5 = 9+4 = 9+3 = 9+2 =

  8+9 = 8+8 = 8+7 = 8+6 =

  8+5 = 8+4 = 8+3 =

  3.小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結.

  9加幾就減1,8加幾就減2.

  5.反饋練習.比一比,誰算得快.(說一道,算一道,并說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板書設計:8+6=14 8+6=14

  2 4 4 4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82-83頁《包裝的學問》。

  二、教材分析

  包裝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教材創(chuàng)設了“包裝糖果”的情景,使學生綜合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jié)約包裝紙的問題,它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優(yōu)化思想。同時有助于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熟練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征,能準確、迅速的計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初步認識了由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后表面積發(fā)生的變化。

  2、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

  學生大都接觸過物品的包裝,清楚地意識到用包裝紙包裝物品就是求物體的表面積,但實際所需的包裝紙又比物體的表面積大,因而教師要和學生理清本課研究的是“接口處不計”的包裝方式,這樣的活動才能和生活進行有效溝通。

  3、學生學習本課內(nèi)容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學習方式的研究。

  學生在探究由四個或者多個相同的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對于方法的多樣化與策略的最優(yōu)化可能存在問題,因此以小組合作的活動方式可以說是本課的較佳路徑,讓同伴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探討。

  四、教法學法

  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在合作探究中探索出不同的包裝方法,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交流、總結,領會最節(jié)約包裝紙的包裝策略。使學生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感悟優(yōu)化的數(shù)學思想。

  五、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fā)展優(yōu)化思想。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滲透節(jié)約的意識,體會包裝的學問在生活中的應用,感悟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究多個相同長方體最節(jié)省包裝紙的疊放方法。

  難點是:理解最節(jié)省包裝紙的包裝策略。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師生共同準備若干個長方體紙盒。

  七、教學過程

 。ㄒ唬┱n前交流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今天的課堂有什么不同?(有很多聽課的老師)

  師:這么多的老師來聽課,來一睹同學們的風采,你想對自己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說“加油!我是最棒的!”。(生齊說)

  師:為了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也把自己包裝了一下。做了發(fā)型,還買了件新衣服呢。你們想對李老師說些什么?

  師:謝謝同學們,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生:可以)上課!

  通過課前交流,既可以消除師生初次見面的陌生、恐懼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又能增強學生的自信,為課堂營造良好的氣氛,它是“點燃快樂課堂的火種”。

  (二)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幾幅關于包裝的圖片(課件出示圖片)。師:你們看了這幾幅圖片后有什么感受,請說一說。

  物品經(jīng)過包裝,顯得更精美,可包裝的目的不僅如此,在包裝中還有許多其它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包裝的學問》。(板書課題)

  再過幾天就是李老師的4歲小侄子的生日,我買了盒蛋卷,(課件出示一盒長方體形狀的蛋卷盒(10cm×8cm×5cm))老師也打算把這盒蛋卷包裝后送給他,(課件演示用包裝紙包裝蛋卷盒)在包裝時我遇到了個問題,請看。(課件出示問題:如果接頭處不計,最少需要多大面積的包裝紙呢?)

  師:誰能幫老師想一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就是計算它的表面積。)怎么計算你可以說說嗎?(生回答)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動手計算一下這個長方體蛋卷盒的表面積好嗎?(生完成后交流反饋,課件展示老師的計算。)

  設計意圖: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下面組合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打

  下了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ㄈ﹦邮植僮,初步感知。

  1、小組活動,自主探究。

  師:老師的愛人也買了一盒同樣的蛋卷,包裝時一共需要多大面積的.包裝紙呢?(一個需要340cm,兩個就是需要680cm。)

  師:有沒有不同的意見?說一說。(可以合起來包裝,就不是680cm了。)

  問:合起來包裝為什么就不需要680cm包裝紙呢?(有的面重合起來了。)

  師:重合的面在包裝時需要用包裝紙包裝嗎?(不需要)

  師:可以怎樣包裝呢?請同學們同桌合作,拿出兩個長方體紙盒擺一擺。(學生同桌合作,探索組合包裝的方法。)

  請一名學生展示擺放的方法。(教師在黑板上用實物展示。)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包裝方法?再指名展示,老師在黑板上用實物展示。(展示結束,課件出示三種組合包裝的方法圖。)

  2、展開猜想,交流討論。

  師:大家觀察一下,這三種包裝方法有什么不同?(重合的面不同。)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請看第一種方法重合的是哪些面?(生:兩個最大的面。)

  師:我們可以說“重合了兩個大面”。第二種方法和第三種方法呢?(生:第二種方法重合的是兩個中面,第三種方法重合的是兩個小面。)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這三種方法中哪種方法最節(jié)約包裝紙?(生:第一種)

  問:第一種方法最節(jié)約,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想的嗎?(指名交流。)

  3、驗證猜想,得出結論。

  師:這個猜想是不是正確呢?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驗證呢?(可以分別計算出三種組合后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再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問:怎樣計算大長方體的表面積?(預設學生回答:可以根據(jù)組合后的大長方體的長寬高直接計算出表面積;也可以把兩個小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減去重合面的面積。)

  先讓學生計算出第一種方法包裝后的大長方體表面積。(指名板書)師: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再指名板書)

  師:我們來比較一下哪種方法簡單一些?(指名回答)(把兩個小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減去重合面的面積。)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另兩種的表面積。(指名板書)師:從計算的結果看,是不是和我們剛才的猜想一致呢?(一致)師:誰能說一說在包裝時究竟怎樣包裝才能節(jié)約包裝紙嗎?(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二個長方體的包裝方案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三個、四個或者多個長方體拼擺的基礎,放手讓學生進行嘗試尋找最節(jié)約方式,并說出自己選擇的理由,再組織交流,達到一種資源的共享。

  四、組合三個,再次體驗。

  師:李老師的孩子也想買一盒送給他的小弟弟,你能幫李老師想一想三盒蛋卷可以怎樣包裝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動手擺一擺。(學生小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nèi)容:練習二十五的第7、8、10、11題

  教學目標

  1. 根據(jù)情境圖中給出的信息(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 充分運用情境圖中給出信息(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各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心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問題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揪毩

 。1)口算卡片

  8+5 0+0 15+4 5-5 5+7 10+9

  17-7 18-5 2+3 4+10 6+9 17-10

  10-7 5-4 6-2 7-3 8-0 18-10

 。2)在括號中填數(shù)

 。 )+6=11 17-( )=2(指名回答,怎么想的.?)

  8+( )=13 6+( )=15 12-( )=2

 。ǘ﹦(chuàng)設情境

 。1)出示課件(停車場有9輛車,一個學生說:“又開來了6輛!绷硪粋學生問:“現(xiàn)在有幾輛車?”)

  引導學生思考:根據(jù)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現(xiàn)在有幾輛車?你會列算式嗎?

 。2)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五的第7、8題。

 。ㄈ┯脭(shù)學

  完成練習二十五的10、11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理解圖意)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課以“小明的一天”為背景,采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展現(xiàn)小明一天的活動:早上6時起床→7時半上學→8時上課→12時吃午飯→下午4時踢球→晚上8時半睡覺。讓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鐘表,會認整時、半時。這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是以后學習“時、分”的重要基礎。本課提供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認識鐘面、發(fā)現(xiàn)整時和半時的區(qū)別,并在對比、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很小,剛剛入學,但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有關時間的知識,他們每天的生活、學習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來安排,但他們對鐘表的認識是模糊的,沒有建立正確而又清晰的表象。本節(jié)課提供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原有對鐘表的經(jīng)驗,從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中認識鐘面、發(fā)現(xiàn)整時和半時的區(qū)別,并在對比、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能認識和區(qū)分時針與分針。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鐘表上的整時和半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準確認讀鐘表上的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正確認讀幾時半,認識整時和半時鐘面指針的特點。

  教學流程示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聽兒歌,猜謎語。

  2.想一想:鐘表可以幫我們干什么嗎?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

  2.認讀整時、半時

  3.區(qū)分整時、半時

  三、鞏固拓展

  1.說一說:書91頁第1題

  2.連一連:書91頁第2題

  3.游戲:我說你撥

  四、小結歸納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

 。病⒄莆者B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nèi)的連加計算。

 。场⒊醪綄W習用連加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會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把第一步計算結果記再腦子里,再參與第二步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10根小棒、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小明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幫媽媽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小明在喂5只小雞)

  問:現(xiàn)在地上有幾只小雞在吃米?

  二、操作探索,學習新知

 。薄⒁龑в^察。

  請同學們觀察。(小明在喂5只小雞,接著出示跑來2只小雞,停頓一下,最后出示跑來1只小雞)

 。、交流、匯報。

 、賳枺耗憧吹搅耸裁?

  小組交流。

 、趯W生匯報。(學生可能說:小明在喂5只小雞,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共有幾只小雞?也可能說有5只小雞在吃米,跑來3只小雞,共有幾只?提醒學生,跑來的學生說出算式,5十2十1,教師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一樣嗎?不一樣。3只是一起跑來的嗎?)

 。场⒔沂菊n題:像這種算式我們叫“連加”。

  板書課題:連加

 。础⑻骄俊斑B加”計算的順序方法。

  問:5十2十1=8,你是怎樣算出數(shù)的?

 、傩〗M合作探索方法。

 、谛〗M匯報。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shù)出來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來3只,加上原來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劢處熆偨Y計算順序和方法。

  板書:5十2十1=8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切割線定理和割線定理。這些定理和推論不但是本節(jié)的重點、本章的重點,而且還是中考試題的熱點;這些定理和推論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識,主要應用與圓有關的計算和證明。

  難點:正確地寫出定理中的等積式。因為圖形中的線段較多,學生容易混淆。

  2、教學建議

  本節(jié)內(nèi)容需要三個課時。第1課時介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做例1和例2.第2課時介紹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做例3.第3課時是習題課,講例4并做有關的練3.

  (1)教師通過教學,組織學生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解決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猜想——證明——應用”等學習,教師組織下,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

  第1課時:相交弦定理

  教學目標 :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會運用它們進行有關的簡單證明和計算;

  2.學會作兩條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

  3.通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過推論的推導,向?qū)W生滲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教學難點 :

  在定理的敘述和應用時,學生往往將半徑、直徑跟定理中的線段搞混,從而導致證明中發(fā)生錯誤,因此務必使學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證明過程,了解是哪兩個三角形相似,從而就可以用對應邊成比例的結論直接寫出定理。

  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置學習情境

  1、圖形變換:(利用電腦使AB與CD弦變動)

 、僖龑W生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A=∠D,∠C=∠B.

 、谶M一步得出:△APC∽△DPB.

  .

  ③如果將圖形做些變換,去掉AC和BD,圖中線段 PA,PB,PC,PO之間的關系會發(fā)生變化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觀察,并回答。

  2、證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內(nèi)一點P.

  求證:PA·PB=PC·PD.

  (A層學生要訓練學生寫出已知、求證、證明;B、C層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完成)

  (證明略)

  (二)定理及推論

  1、相交弦定理: 圓內(nèi)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結合圖形讓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點P,那么PA·PB=PC·PD.

  2、從一般到特殊,發(fā)現(xiàn)結論。

  對兩條相交弦的位置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使其中一條是直徑,并且它們互 相垂直如圖,AB是直徑,并且AB⊥CD于P.

  提問:根據(jù)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結論?

  指出:PC2=PA·PB.

  請學生用文字語言將這一結論敘述出來,如果敘述不完全、不準確。教師糾正,并板書。

  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3、深刻理解推論:由于圓是軸對稱圖形,上述結論又可敘述為:半圓上一點C向直徑AB作垂線,垂足是P,則PC2=PA·PB.

  若再連結AC,BC,則在圖中又出現(xiàn)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圖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三)應用、反思

  例1 已知圓中兩條弦相交,第一條弦被交點分為12厘米和16厘米兩段,第二條弦的長為32厘米,求第二條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的長。

  引導學生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應的解。

  例2 已知:線段a,b.

  求作:線段c,使c2=ab.

  分析:這個作圖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論的形式,因此可引導學生作出以線段a十b為直徑的半圓,仿照推論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線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這個作圖是作兩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的問題,可以當作基本作圖加以應用。同時可啟發(fā)學生考慮通過其它途徑完成作圖。

  練習1 如圖,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變式練習: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長度皆為整數(shù)。那么CD的'長度是 多少?

  將條件隱化,增加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練習2 如圖,CD是⊙O的直徑,AB⊥CD,垂足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長。

  練習3 如圖:在⊙O中,P是弦AB上一點,OP⊥PC,PC 交⊙O于C. 求證:PC2=PA·PB

  引導學生分析:由AP·PB,聯(lián)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長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據(jù)條件OP⊥PC.易 證得PC=PD問題得證。

  (四)小結

  知識: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能力:作圖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方法:學習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論的過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業(yè)

  教材P132中 9,10;P134中B組4(1).

  第2課時 切割線定理

  教學目標 :

  1.掌握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學會運用它們進行計算和證明;

  2.掌握構造相似三角形證明切割線定理的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從幾何圖形歸納出幾何性質(zhì)的'能力

  3.能夠用運動的觀點學習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它是以后學習中經(jīng)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學難點 :

  定理的靈活運用以及定理與推論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難點。

  教學活動設計

  (一)提出問題

  1、引出問題:相交弦定理是兩弦相交于圓內(nèi)一點。如果兩弦延長交于圓外一點P,那么該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四條線段PA,PB,PC,PD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如圖1)

  當其中一條割線繞交點旋轉到與圓的兩交點重合為一點(如圖2)時,由圓外這點到割線與圓的兩交點的兩條線段長和該點的切線長PA,PB,PT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2、猜想:引導學生猜想出圖中三條線段PT,PA,PB間的關系為PT2=PA·PB.

  3、證明:

  讓學生根據(jù)圖2寫出已知、求證,并進行分析、證明猜想。

  分析:要證PT2=PA·PB, 可以證明,為此可證以 PA·PT為邊的三角形與以PT,BP為邊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慮作輔助線TP,PB.(圖3).容易證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問題可證。

  4、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上述結論。

  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二)切割線定理的推論

  1、再提出問題:當PB、PD為兩條割線時,線段PA,PB,PC,PD之間有什么關系?

  觀察圖4,提出猜想:PA·PB=PC·PD.

  2、組織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

  方法一:要證PA·PB=PC·PD,可證此可證以PA,PC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D,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C,BD,容易證明∠PAC=∠D,∠P=∠P,因此△PAC∽△PDB. (如圖4)

  方法二:要證,還可考慮證明以PA,PD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C、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D、CB.容易證明∠B=∠D,又∠P=∠P. 因此△PAD∽△PCB.(如圖5)

  方法三:引導學生再次觀察圖2,立即會發(fā)現(xiàn)。PT2=PA·PB,同時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論: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也叫做割線定理)

  (三)初步應用

  例1 已知:如圖6,⊙O的割線PAB交⊙O于點A和B,PA=6厘米,AB=8厘米, PO=10.9厘米,求⊙O的半徑。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線也不是割線,故須將PO延長交⊙O于D,構成了圓的一條割線,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徑,于是運用切割線定理的推論,問題得解。

  (解略)教師示范解題。

  例2 已知如圖7,線段AB和⊙O交于點C,D,AC=BD,AE,BF分別切⊙O于點E,F(xiàn),求證:AE=BF.

  分析:要證明的兩條線段AE,BF均與⊙O相切,且從A、B 兩點出發(fā)引的割線ACD和BDC在同一直線上,且AC=BD,AD=BC. 因此它們的積相等,問題得證。

  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隨時糾正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如AE2=AC·CD和BF2=BD·DC等。

  鞏固練習:P128練習1、2題

  (四)小結

  知識:切割線定理及推論;

  能力:結合具體圖形時,應能寫出正確的等積式;

  方法:在證明切割線定理和推論時,所用的構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應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業(yè) 教材P132中,11、12題。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通過“在方格紙上涂一涂,比較兩個分數(shù)大小”的活動,體會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教學重、難點】

  歸納小數(shù)的性質(zhì):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教學過程】

  一、探索小數(shù)的性質(zhì)

  出示課件

  讓學生說明三個小數(shù)相等,如0、1米=0、10米=0、100米,小數(shù)末尾添上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1、涂一涂、比一比

  讓學生在第10頁的方格圖上涂出0、2和0、20,進一步感受到這兩個小數(shù)一樣大。

  2、比較、歸納:

  讓學生自己在第2題的兩幅圖中涂出相等的兩部分,寫出相應的分數(shù)和小數(shù)。在全班交流時,通過多個實例,就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規(guī)律。對于這一規(guī)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即可。

  二、“試一試”。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自己選擇一個小數(shù),再寫出兩個和他相等的小數(shù)。通過交流,加深對小數(shù)性質(zhì)的理解。

  三、練一練:

  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寫出在指定的兩個數(shù)之間的三個不同的小數(shù)。這道題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

  第3題:方格里只填一個數(shù)字,答案是多樣的,鼓勵學生填出多種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學填出所有答案。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第一冊第4頁的例題,第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對客廳全景觀察的過程,體會比較長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

  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了解長短、高矮是比較的結果。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學會比較的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較完整、正確地敘述比較的結果。

  3、 初步運用簡單的推理、判斷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和教師比身高,請學生說一說比的結果。(說明:高和矮是比較的結果,長和短也是比較的結果,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小紅家去作客,我們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體的`長短和高矮,好嗎?)揭示課題。

  二、 聯(lián)系生活比一比。

  1、 通過觀察、比較,初步感知長短、高矮。

  (1)、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從左往右或從上往下觀察主題圖,說說客廳里有些什么東西。

 。2)、指導學生比較兩根吸管,兩件衣服的長短,比較飲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較的結果,相互說說自己是如何比較的,為全班交流做準備。

 。4)、交流反饋,說說比較物體長短、高矮的方法,重點組織學生討論如何比較兩盆花草的高矮,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匯報交流體會比較的方法,感受長短、高矮都是比較的結果。

 。5)、以吸管為例,引導學生用誰與誰比長(高)或誰與誰比短(矮)表述兩個物體比較的結果,其余3幅圖請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回答。

  2、 通過開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比長短,高矮的方法。

  (1)、提問:圖中哪些物體之間還可以比一比長短與高矮?

  (2)、組織小朋友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講座,教師巡視指導,搜集討論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導交流。

 。3)、要求小組內(nèi)推選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較物體,說說自己是如何比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較的結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3、 組織討論,加深學生對長短、高矮是比較結果的認識。出示一枝鉛筆,組織學生討論這枝鉛筆是長還是短。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沒有比較就沒有長短、高矮之分。

  三、 綜合運用,發(fā)慌學生的比較意識。

  1、想想做做第一題。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樣高,這種說法你有意見嗎?

 。2)、引導學生運用今天學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確意見。

 。3)、適時進行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的思想教育。

  (4)、讀題,指導學生在書本上完成練習。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1)、讀題,學生自主練習。

 。2)、巡視,搜集學生的反饋的信息。

 。3)、學生交流,說明自己的想法,發(fā)慌學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題。

 。1)、明確題目要求。

 。2)、學生按照要求在書上練習。

 。3)、提問: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四、 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提問:今天,在學習中,你比較了哪些物體,比的結果怎樣?

 。2)、學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學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體,比一比他們的長短、高矮。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分同一類物品,并按照多種標準分類,感知分類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能應用于生活中。

  教學內(nèi)容

  分類

  教具、學具準備

  鉛筆一捆(14根),鉛筆分類圖,電腦課件。

  鉛筆(同桌一捆),實物卡片(水果、花、衣服),紙。

  教學設計

  引入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分類。

 。ò鍟n題:分類)

  新授課

  1、教學分鉛筆。

  a、老師手里有一把鉛筆,仔細觀察,這些鉛筆都一樣嗎?

  想一想都是鉛筆,可以怎樣分一分呢?

  請同桌兩個人合作,先觀察,然后一邊分一邊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b、同桌合作分鉛筆。

 。ń處熝惨暎笇。)

  c、匯報。

  問:哪組同學愿意向大家介紹,你們是怎樣分的?

  ◆按顏色分。

  ◆按有沒有橡皮頭分。

  ◆按有沒有削過分。

  ◆按筆桿的形狀分。

  ◆按鉛筆的型號分。

  ◆按筆桿的材質(zhì)分。

  (學生邊匯報,老師邊將分得的情況圖貼在黑板上。)

  d、小結。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通過動手操作,我們將同一種物品──鉛筆進行了分類,可以按照顏色分,可以按照有沒有橡皮頭分,可以按照有沒有削過分,可以按照筆桿的形狀分,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的,每次分的標準不同,分得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2、小組合作──分實物卡片。

  a、活動要求。

  ◆先將口袋中的物品倒出來,仔細觀察,討論一下你們想怎樣分;

  ◆把分好的物品放在紙上擺一擺,再貼在紙上;

  ◆比一比哪組同學友愛、謙讓、合作好!分完后,再小聲說一說還可以怎樣分。

  b、學生合作。

  (老師巡視、指導)

  c、匯報。

  ◆水果卡片。

  ◆花。

  ◆衣服。

  d、小結。

  通過小組合作,我們又對同樣的物品進行了分類,大家分得都很好!

  練習(課件)

  1、你能將公園里的人分一分嗎?

  2、舉例。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分類,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分類的情況。

  想一想,可以怎樣整理你書包中的物品呢?

  師:分類擺放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希望同學們都養(yǎng)成放置物品有序、有條理的好習慣。

  3、提高題(第41頁第6題)。

  將這些圖形分一分,你有幾種分法?比一比,誰的分法多?

  教學設計說明

  分類的第二節(jié)課,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對同一種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由于學生已經(jīng)對分類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知道對不同的物品要分類,那么對于同樣的物品怎樣進行分類呢?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學會分同一類物品,理解對于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來分,分得的結果是不同的。使學生能夠與第一節(jié)課對比、區(qū)分,從而進一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同時,通過動手分鉛筆、小組合作分卡片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在動手中體會分類的意義,在合作學習中體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教學中,力求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通過學生舉例:書架上的書可以分成爸爸的、**的、我的,還可以分成工具書、小說、雜志等;收拾衣柜時要把上衣放在一起,把褲子放在一起,把襪子放在一起等等,使學生切實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按照分類的方法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學好數(shù)學,用好數(shù)學,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專家評析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現(xiàn)代教學的根本目標。新的教學理念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根據(jù)這一總體目標,首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的精神。為此,教師要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探索學習進行鋪墊。其次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使他們從小就能博采眾長,克服以我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團隊作戰(zhàn)意識,有助于他們的成長。

  “分類”這是一個新的數(shù)學概念,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只是還不認識它罷了。本學期研究的兩節(jié)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使之對“分類”這一問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掌握分類的標準,使這一知識得到升華。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初步感受知識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根據(jù)這一教育思想,我認為在課堂教育環(huán)節(jié)上,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引導剛剛上學的孩子初步感受知識,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非常重視起始課上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處理。因為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得好,學生學習的心向即被聚焦了,便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

  為此,課前我們先帶學生去學校附近的超市,進行有目的的參觀,讓他們觀察超市中各種商品的擺放。讓學生置身于分類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分類。在講“分類”的第一節(jié)課時,我們用電腦設計了超市中零亂的貨架,讓學生進行調(diào)整,感知分類的作用。這就為新課的引入進行了有效的鋪墊。因為是用多媒體動畫教學,通過豐富有趣的畫面,一下子就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爭搶著發(fā)言,要幫助老師整理貨架。第二節(jié)課,我們設計從分鉛筆引入新課,形式新穎,別具匠心。學生拿著鉛筆自由想像,毫不夸張地說,每個學生都打開了思維的閘門,他們那諸多的分法(按品牌、顏色、有棱無棱、削與未削、有橡皮否)已遠遠超出了教師課前的設計。

  兩節(jié)課都能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形成愉悅的學習心理,并表現(xiàn)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于這樣步步引導,環(huán)環(huán)推進,產(chǎn)生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為下面的學習鋪墊道路。就這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

  2、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小學生腦中的具體形象,決定于對感性材料的依賴性,所以對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學習,可以通過向?qū)W生提供感性材料,結合相關情境,讓學生自己逐步探索、發(fā)現(xiàn)和總結。特別是實際操作,既是學生認識概念、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徑,也是調(diào)動學生自己學習、積極學習的重要手段。

  “分類”兩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過學生的動口說出、動手分分,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感悟知識的內(nèi)涵。

  為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課前我們制作了大量的學具,有服裝類、文具類、球類、水果類及蔬菜類等圖片,然后將這些“物品”混合后分放在若干個紙袋中。學具袋發(fā)到學生手中,教師要先提出一些相關要求。小組活動開始后,學生看著五顏六色的“物品”,情緒高漲。在組長的帶領下,都埋頭有目的地進行分、擺、貼。教室里秩序井然,偶有爭吵聲,也來自于學習中的激烈爭論。遇到這種情況,我就作為他們中的一員說:“我能加入你們組的活動嗎?”他們高興地接納我,遇到有難度的爭論、操作,慢慢地感悟“分類”的真正含義。

  “分類”的第二節(jié)課比第一節(jié)課難度大,因為第一節(jié)課只需要學生把不同類的“物品”分開,掌握單一分類標準即可,而第二節(jié)課則是同類物品按不同標準分類。因為標準較多,學生不易把握,我們便同樣準備了多樣的感性材料。例如飲料類,雖然都是聽裝,但商標的顏色不同;鮮花都是郁金香,卻有顏色和朵數(shù)之分;衣服又分為長短袖、有無衣領、套頭和開襟等等,這些“物品”在教學活動中,都需要學生經(jīng)過認真觀察,找出不同的分類標準,然后按類別擺放在老師提供的紙板上?梢姡瑢W生觀察、分類的過程,正是對“分類”這一概念進一步理解的過程。它既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既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掌握分類標準和運用標準分類的能力。最后將學生的“作品”以小組為單位展示,還進行了美的教育。

  我們知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第二階段,是學生對探索過程的表述。數(shù)學語言是數(shù)學思維的載體,學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必須通過語言來表達,而語言表達過程的本身,也是對思維再加工的過程,進行信息再加工。如果只停留在動手操作上,不加以分析、概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不可能升華。只有將具體的操作過程通過語言的加工表述出來,才能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單純的操作活動,不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的。真正的教學目的,在于通過操作讓學生對新學知識的理解能夠升華。因此小組活動后匯報時,老師不做具體要求,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想向大家介紹什么就介紹什么。于是都爭著說自己小組是如何分的──爭著說這樣分、那樣分的好處是什么──這是一次發(fā)散思維和語言加工的極好訓練,反映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反映出他們已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毫無疑問,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育活動從來都是師生、生生多邊互動的。

  1、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新穎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能激發(fā)學生的愉悅情緒。而良好情緒的感受又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這是認識活動中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因此實際操作前,教師必須向?qū)W生說清操作目的、方法、步驟,給學生的操作思維以導向。例如,“分類”教學第一節(jié)課,操作活動開始前老師說:“你們想體會一下售貨員的工作嗎?”“那好,這紙袋中有許多物品(自制圖片),請你們每四人一組合作。把物品倒出來,先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樣分?再擺一擺,看怎樣擺合理?如果滿意了,就把背面的雙面膠紙揭下來,貼在紙貨架上。撕下的小紙片不要隨手扔放回口袋中,注意環(huán)境的清潔。看看哪個組設計得合理、美觀,哪個組合作得愉快!蓖ㄟ^這樣的導向,學生們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就連平時不愛發(fā)言、聽課不專心的學生也進入了角色,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正確的導向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必須重視。有組織、有目的的操作活動,不但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使學生的智力水平在某一時間內(nèi)達到超常狀態(tài)。但必須注意到,我們面對的是21世紀的“獨生代”。自私、以我為中心是多數(shù)孩子的共同弱點。為此,在操作活動中我們強調(diào)合作,其目的有三:第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從長遠的觀點看,未來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可能更注重團隊精神。第二,合作可傳遞出各種信息,包括學生的各種想法,能幫助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以便有的放矢的施教。第三,“合作”是開放式的'交流信息。學生的各種見解、思路,在交流中得到肯定或否定,培養(yǎng)學生虛心和求實的精神,使他們能在比較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合作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不甘為人后的學習興趣,有效地發(fā)揮了學生的立體作用。

  “分類”兩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多次采取了合作互動的方式,選擇不同的組合形式(小組、同座位),達到相互交流啟發(fā)的目的。合作中教師除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還注意觀察各組的合作效果。對最初的授課班級,曾發(fā)現(xiàn)合作不愉快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認為圖片好看、好玩,一人獨攬,不許別人動手;有的組討論意見不一致,各說各的、各干各的,互不服氣。兩人合作分15枝鉛筆,有的組就一人一半,自己分自己的。匯報時有的學生只想自己都說了,不給別人發(fā)言的機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后,教師及時進行引導、教育。在糾正這些錯誤做法的同時,初步給了學生團隊作戰(zhàn)的意識,強化合作精神。由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形成了濃厚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合作氣氛,把整節(jié)課的學習推向高潮。

  總之,學生在學習中參與意識越強,合作意識越濃,越能發(fā)揮他們的潛能,越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分類”教學中,教師沒有過多講解分類的含義。這是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將學生帶入實際生活,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體會、理解分類,然后再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理解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切都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意向,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而教師只是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

  第一節(jié)課,從整理超市商品入手,到小組合作,到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分類現(xiàn)象。這時學生頭腦中迅速回閃著他們接觸過的種種感性材料。然后他們爭先恐后地舉出了豐富多彩的實例,如:廚房里碗、盤子的擺放(按大小、質(zhì)地),書柜中書籍的排列(可按種類、大。鹿裰幸挛锏姆胖茫ǹ砂醇竟(jié)、衣褲、內(nèi)外)學生將這些物品在家中分類擺放的情況說得清清楚楚。這說明實際操作加深了他們對分類意義的理解,感悟到分類的真正含義,所以才能恰如其分地舉出各種例子。

  第二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雖然難度較大,但因有了第一節(jié)課的分類基礎,學生在第二節(jié)課活動中,就有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條件。如分花時,教師的目的是可按顏色分,也可按品種分,而學生在實際擺放時,兩種標準都考慮到了,他們或先按顏色分,再把每種顏色按品種分;或先按品種分,再把每一品種按顏色分,思維是完整的。這說明學生對分類的理解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能綜合思考問題,靈活運用分類標準。特別是舉生活中的例子。如把許多書、本放在一起,讓學生分類,他們同樣能用同一標準或不同標準有效結合的方法,準確地進行分類,并往往超出老師的教學要求和設想?梢妼W生對分類知識的學習已得到升華,這是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成果,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在教學實踐中提高了。

  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學生不但進一步鞏固了分類知識,同時也認識到教學來源于生活。教師通過正確引導,讓學生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數(shù)學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經(jīng)驗來認識、解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讓他們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使數(shù)學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用的上的學科,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通過這些教學活動,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過程,就是不斷超越原有狀態(tài)和水平的過程。要使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應創(chuàng)新在前。如果教師不具備這樣的素質(zhì),學生的創(chuàng)新將被扼殺。因此,教師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信念,不斷接受再教育,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增強,才能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大膽的創(chuàng)新。這是21世紀合格教師必備的素質(zhì)。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0

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1-29

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6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總教案10-12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10-08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的認識教案02-24

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2-06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教案01-13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加法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