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我要的是葫蘆》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我要的是葫蘆》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聾校實驗教材第七冊的《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生動有趣,講了一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著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小學語文《我要的是葫蘆》說課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有聯(lián)系的,不能只顧“結果”,而忽略了“過程”,要聽從別人的正確勸告。(2)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聾校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閱讀分析的能力,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學會本課的七個生字和新詞
2、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nèi)容
3、能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技能目標:1、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體會反問句、感嘆句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能看課文插圖說一段話
情感目標:能夠聽從別人的正確勸告
(3)說重點、難點
教材緊緊圍繞“葫蘆”來發(fā)展情節(jié),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那個人那么喜愛葫蘆,為什么卻沒有得到葫蘆,而考慮到學生雙耳聽力的損失和已有的知識結構,我把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語氣和感情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 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教學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主要采用朗讀法、觀察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著眼于提高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耳聾學生如果將來走上社會不會學習,那么不要說創(chuàng)造,就連生存也會有問題,因此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很重要,我打算采用朗讀理解法、質疑提問法等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朗讀可以顯形,可以激趣,可以動情,可以啟智,可以育人。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朗讀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因此教學本課時,我以朗讀、體會為主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一、 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圣陶 先生在談到閱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首先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興趣:把課文中的第一和第三幅圖并列出現(xiàn),讓學生觀察兩幅圖有什么不同,課題是我要的是葫蘆,從圖中可以看出并沒有得到葫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產(chǎn)生了疑問,這就對文本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通過質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接著,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葫蘆開始長得怎樣?那個人的表現(xiàn)如何?后來葫蘆有什么變化?他有什么反映?鄰居怎么勸說?她又是怎么回答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并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得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再讀課文,談感悟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很適合學生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是在看圖學文的基礎上安排的講讀課文,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資料共享平臺
《小學語文《我要的是葫蘆》說課稿》(http://m.lotusphilosophies.com)。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先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在朗讀的基礎上,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chǎn)生撞擊:可愛的小葫蘆開始長的很好,最后為什么會落呢?學生暢所欲言,再朗讀中間的兩個自然段,感悟問題的原因。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完成了教學目標中的能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說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從字里行間去體會人物的心理、語言。我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閱讀:(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個人喜愛葫蘆?(2)那個人這么喜愛葫蘆,為什么沒有得到葫蘆?這兩個問題實際涵蓋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點,那個人愛葫蘆主要表現(xiàn)在:那個人每天都去看幾次 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那個人的神態(tài),想象他的心理活動,揣摩他的語言,體會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愛,再通過朗讀句子表現(xiàn)出來。那個人這么喜愛葫蘆,最后卻沒有得到葫蘆為什么呢?一是因為他不懂:葉子——蚜蟲——葫蘆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個道理,二是因為他不聽鄰居的勸告,課文中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1)他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心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2)當鄰居勸他時,他感到奇怪:“什么,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這里主要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通過對句子朗讀、人物的對話,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都通過朗讀淋漓盡致地再現(xiàn)出來。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篇人物神態(tài)、語言比較豐富的課文,對聾生來說,如何正確理解把握有一定的困難,也就是本課的難點: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語氣和情感。我注重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自己朗讀,能否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采用個別讀、表演讀、模仿讀等多種形式,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幫助樹立信心,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不同語氣,用語感來連接學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三、深讀課文,話想像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這充分說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而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歡想象才會有創(chuàng)造,在本課中,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三個想象說話(1)小葫蘆很可愛,但課文中沒有具體說明,讓學生說一說小葫蘆是怎樣的可愛,用語言來描述,使概括敘述具體化。在想象的基礎上再想象這么可愛的葫蘆長大了一定會是什么樣的?與下文葫蘆因蚜蟲而變黃落地形成了鮮明對比,(2)如果你是那個種葫蘆得人,聽了鄰居的勸告,你會怎樣回答?又會怎樣做?將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帶入課文意境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體驗,思想受到了教育,如果不聽別人的正確勸告,那結果什么也得不到。(3)如果明年他再種葫蘆,葫蘆又生了蚜蟲,他又會怎么做?。這樣的想象會使學生思維空前活躍,感悟更加深刻。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訓練、發(fā)展了想象,又培養(yǎng)了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教學,學生對課文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語感得到了訓練,個性得到了張揚,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培養(yǎng),從而達到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
板書: 我要的是葫蘆
長滿了綠葉 → 小葫蘆
↓
蚜蟲 ↓
↓
不治 → 落了
【小學語文《我要的是葫蘆》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要的是葫蘆》說課稿范文05-25
小學語文《日月明》說課稿05-30
小學語文說課稿《珍珠鳥》03-13
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精選13篇)02-17
小學語文《十六年前的回憶》獲獎說課稿01-02
小學語文《贈劉景文》說課稿范文06-01
小學武術說課稿05-26
我要安全征文500字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