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時間:2024-09-09 10:48:31 林強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通用10篇)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3.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正確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準備:

  刻度尺、紙條、小棒、鉛筆、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情境創(chuàng)設:展示不同長度的鉛筆、書本等物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如何描述這些物品的長度。

  揭示課題:為了更準確地描述和測量物體的長度,我們需要學習長度單位——厘米。

  二、新知探索

  1. 認識厘米

  展示刻度尺,介紹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別指出0刻度線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觀察并指出1厘米的長度,感受1厘米的實際大小。

  通過多種實物(如小棒、紙條)讓學生親手測量,加深對1厘米長度的認識。

  2. 用厘米量

  示范如何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強調“對準0刻度線,再看另一端對著幾”的測量方法。

  學生分組活動,使用刻度尺測量鉛筆、書本等物品的長度,教師巡回指導。

  分享測量結果,討論測量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三、鞏固練習

  1. 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包括判斷物體的.長度是否正確、測量并填寫物體的長度等。

  2. 小組合作,測量并比較組內成員的手掌寬度或手臂長度,增強實踐操作能力。

  四、課堂總結

  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強調建立1厘米長度觀念的重要性,以及準確測量的技巧。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題,包括測量家中物品的長度并記錄下來。

  與家長一起測量家中房間的長和寬,感受不同長度單位的應用。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 初步學會用米尺或卷尺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限整米)。

  3. 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及用米尺或卷尺測量較長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正確用米尺或卷尺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米尺、卷尺、長繩、教室門框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厘米的相關知識,包括1厘米的.長度觀念和用厘米量物體的方法。

  提出問題:當我們需要測量更長的物體時,厘米還夠用嗎?引出新的長度單位——米。

  二、新知探索

  1. 認識米

  展示米尺或卷尺,介紹米尺上的刻度,特別是0刻度和1米刻度。

  引導學生觀察并感受1米的實際長度,可以讓學生站在米尺旁進行比較。

  通過測量教室門框、黑板等較長物體的長度,加深對1米長度的認識。

  2. 用米量

  示范如何用米尺或卷尺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強調測量時的注意事項(如對準0刻度線、拉直尺子、看另一端刻度等)。

  學生分組活動,使用米尺或卷尺測量教室內的物品(如課桌、黑板等),教師巡回指導。

  分享測量結果,討論測量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三、鞏固練習

  1. 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包括判斷物體的長度是否正確、測量并填寫較長物體的長度等。

  2. 小組合作,走出教室測量校園內的物體(如操場邊線、花壇周長等),增強實踐操作能力。

  四、課堂總結

  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認識米和用米量較長物體的長度的方法。

  強調建立1米長度觀念的重要性,以及準確測量的技巧。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題,包括測量家中較長物品的長度并記錄下來。

  與家長一起測量家中房間的長和寬(使用米作為單位),感受不同長度單位的應用。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cm),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以及正確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刻度尺、多媒體課件、鉛筆、橡皮、紙條等教具和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展示兩支長度明顯不同的鉛筆,提問:“哪支鉛筆更長?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意識到需要一種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長度。

  2.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非常重要的長度單位——厘米,以及如何使用刻度尺來測量長度。

  二、新知講授

  1. 認識厘米

  出示刻度尺,介紹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別指出0刻度線。

  講解:從0刻度線到1刻度線的距離就是1厘米。讓學生用手指比劃出1厘米的長度,感受其長短。

  引導學生觀察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接近1厘米(如:圖釘?shù)膶挾、田字格的`寬度等)。

  2. 用厘米量

  示范:教師演示如何使用刻度尺測量紙條的長度,強調對準0刻度線、看準刻度讀數(shù)的方法。

  學生實踐:分組測量鉛筆、橡皮等物體的長度,教師巡回指導。

  交流反饋:選取幾組學生的測量結果進行展示,強調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 估一估,量一量:讓學生先估測課本、課桌等物體的長度,再用刻度尺進行驗證。

  2. 找出身邊的物品,用厘米為單位進行量一量,并記錄下來。

  四、課堂總結

  1. 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強調1厘米的長度觀念及用刻度尺測量的方法。

  2.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測量,培養(yǎng)估測能力。

  五、作業(yè)布置

  1. 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練習題。

  2. 回家后,選擇家里的一樣物品,用厘米為單位進行測量,并記錄下來。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m),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 初步學會用米尺或卷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及用米尺或卷尺測量較長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以及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測量。

  教學準備:

  米尺、卷尺、多媒體課件、繩子等教具和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 復習厘米的相關知識,快速問答:1厘米有多長?我們用什么工具測量短小的物體?

  2. 引出新課:當我們要測量較長的物體時,厘米就顯得不夠用了,這時我們需要用到另一個長度單位——米。

  二、新知講授

  1. 認識米

  出示米尺,介紹米尺上的刻度,指出1米就是這么多。

  引導學生用雙臂張開大約的長度來感受1米的長度,建立初步的長度觀念。

  討論: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接近1米?(如:門的高度、課桌的長度等)

  2. 用米量

  示范:教師演示如何使用米尺或卷尺測量繩子的長度,強調對準起點、拉直繩子、看準刻度讀數(shù)的方法。

  學生分組實踐:測量教室的長度、寬度等,教師巡回指導。

  交流反饋:分享測量結果,討論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三、鞏固練習

  1. 估一估,量一量:讓學生在操場上估測并測量跑道的一段長度,感受米的實際應用。

  2. 小組合作:選擇校園內的一個較長物體(如:樹干的周長、籃球場的長度等),分工合作進行測量并記錄。

  四、課堂總結

  1.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強調1米的長度觀念及用米尺或卷尺測量較長物體長度的方法。

  2.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測量,積累測量經驗。

  五、作業(yè)布置

  1. 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練習題。

  2. 回家后,選擇家里的一樣較長物品(如:床的長度、窗簾的寬度等),用米為單位進行測量,并記錄下來。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5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P1-P2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親身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進行實際測量的能力。

  3、進一步樹立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動手動手進行實際測量,學會用不同參照物表示物體長度的方法。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感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學具準備

  1角硬幣、回形針、三角板、橡皮、小刀、鉛筆、方木塊。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每天我們都要使用數(shù)學書,它是我們的好朋友,那你們知道數(shù)學書的寬有多寬、長有多長嗎?(估計寬度和長度,可以用手比劃。)

  1、用不同的物品做標準量同一長度。

 。1)如果不用尺子量,你能用什么方法說明數(shù)學書的寬有多長?

 。2)請你選擇自己的工具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然后給小組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測量結果。

 。3)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導: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1)選一組匯報。

  提問:你是用什么去量的?用了幾個什么東西?

  學生邊回答,邊板書:

  量數(shù)學書的寬,用了(7)個1角硬幣。

  用了(5)個回形針。

  用了(4)個三角形。

  用了(15)個方木塊。

  提問:你們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為什么同一邊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小結:因為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所以量得的結果不一樣。

  (2)全班同學匯報。

  用1角硬幣的量的結果,用曲別針量的結果,用三角形量的結果,用方木塊量得的結果。

  提問:通過測量數(shù)學書的寬,為什么用1角硬幣去量都有7個那么長,用回形針去量都有5個那么長,用三角形學具去量都有4個那么長,用方木塊去量都有15個那么長?

  根據(jù)你們剛才的測量,從中你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

  教師小結: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3.看書觀察教科書P1左下圖,用不同顏色,大小一樣的'方木塊量的結果是什么?

  教師口述:不管是什么顏色的方木塊,只要大小一樣,量得數(shù)學書的寬都是15個方木塊那么長。

  二、用不同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測量。

  要求:請同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鉛筆、曲別針、手指等,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匯報。

  提問:你用什么東西去量?量什么?有幾個那么長?

  教師從中找出標準不同,數(shù)量相同東西。如沒有,引導學生看書。

  3.看教科書p1右下上圖。

  提問:數(shù)學書的寬有幾個回形針那么長?(5個)

  鉛筆盒的長有幾把小刀那么長?(5個)

  提問:數(shù)學書的寬有5個曲別針那么長,鉛筆盒的長有5把小刀那

  么長,都有5個那么長,它們的數(shù)字相同能說明數(shù)學書的寬與鉛筆

  盒的長是一樣長的嗎?你能說說理由嗎?

  4.繼續(xù)看教科書P1的插圖。

  提問:桌子有幾支鉛筆那么長?(4支)

  鉛筆盒有幾把小刀那么長?(5把)

  桌子和鉛筆盒比,哪個長?(桌子長)

  提問:桌子才有4支鉛筆那么長,而鉛筆盒卻有5把小刀那么長,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呢?(從中讓學生說出并體會到比的標準不同)

  提問:用我們手中的各種不同的東西去量物體的長度,能真正比出、量出物體的長度嗎?為什么?

  小結: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看出他們量的物體標準不同,就不能正確量出物體的長度。

  提問:你們能想出個好辦法量出物體的長度嗎?(用同一種物體做標準去量)

  看教科書P1右下圖。

  提問:量數(shù)學書的寬和量鉛筆盒的長用的物品一樣嗎?

  教師講述:量的物品一樣,我們就說量的標準相同。

  提問:你能看書誰的長?誰短嗎?說說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操作中,知道了測量時只有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量,才能真正測量出物體的長度。

  三、練習。

  1.教科書P2“做一做”1。

  看圖回答:以誰做標準?(以方格)

  口頭回答:豆角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

  胡蘿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

  剩下的請同學先看再填。

  2.教科書P2“做一做”2。

  提問:看書回答他們是以什么為標準來量桌子的長和高,椅子的高呢?(用沒用過的鉛筆)

  指導測量的方法:下面老師請你們用整枝的鉛筆去測量。方法是從桌子的一端開始,對齊后一次接一次,這樣測量結果才比較準確。

  學生動手測量,并匯報測量的結果。

  3.教科書P2“做一做”3估一估。

  提問:題中都有什么?以誰做標準?

  “估一估”就是讓我們用眼睛觀察,看每種物品大約有幾個正方體那么長。

  板書設計:

  長度單位

  量數(shù)學書的寬,用了(7)個1角硬幣。

  用了(5)個回形針。

  用了(4)個三角形。

  用了(15)個方木塊。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6

  教學目標

  通過類比、觀察,學會如何運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

  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

  生:我們學習了米和厘米。

  師: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1米=100厘米。

  師:今天,“米”和“厘米”又來找我們做朋友,想了解同學們對它們掌握和應用的情況,看同學們能不能準確地測定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學教材第7頁例8。

  教師談話:(課件出示旗桿)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學校的旗桿,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嗎?(讓學生猜測)

  降低難度:這樣猜測范圍太廣了,老師給同學們提個問題:一根旗桿的高度是13厘米還是13米?和你小組的同學互相說說想法。

  指名回答,說想法。

  引導:

  方法一:排除法,1厘米只有這么長,(用手比畫)那么13厘米就只有這么長,旗桿不可能這么矮,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桿的高度和我們的身高對比一下,我們大約是1米多高,才到旗桿的這個高度,所以旗桿應該是13米高。10個小朋友的身高加起來差不多和旗桿一樣高。

  方法三:類比法,和身邊的13厘米高的物品進行比較,旗桿是不是和這個物品一樣高,比如,一支新鉛筆都不止13厘米長,旗桿的高度應該是13米。

  小結:原來要確定答案有這么多種方法,我們在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時要多思多想,最終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

  2.鞏固新知。

  師:小明來到百鳥館,看見了這樣一只小鳥。

  (課件出示)

  這只小鳥的腳印的長度是1厘米還是1米呢?

  (學生交流)

  指名匯報,說說理由。

  讓學生自己說說思考的方法,我們的身高大約是1米,小鳥的腳印不可能和我們的身高一樣長,所以,小鳥的腳印應該是1厘米。

  3.做一做。

  出示教材第7頁“做一做”。

  讓學生討論:課桌的寬是60厘米還是60米?

  引導:60米是多長?我們的教室長大約是6米,課桌的寬會比教室還長嗎?(不會)所以用厘米比較合適。

  讓學生自己估算,籃球場的長是28米。

  4.估一估,量一量。

  三、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這一單元結束了,你學會了什么?

  小結:這一單元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認識了線段,學會了確定長度單位。

  四、作業(yè)設計

  1.完成做一做。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9頁練習一第8題。

  3.敬請選用《智慧花朵》相關習題。

  五、教學板書

  解決問題

  旗桿的高度是13米。

  教后反思

  學生初涉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很容易把這兩種概念混淆,一種是在語言上的混淆,一種是長度概念上的混淆,學生在描述物體的長度時一味追求用尺精確測量物體的長度,而面對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選擇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較弱。因此,本節(jié)課重點在策略的研究上,通過經歷觀察、感知、猜想等數(shù)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單位。

  2、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3、在建立長度概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在建立長度概念的基礎上。

  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厘米尺,邊長為1厘米的小方塊,一根長5厘米的紙條,圖釘。

  教學過程

  (“厘米”這一單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而且較容易讓學生認識。所以,我將“厘米”作為教學的基點和重點,首先來認識。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學“厘米”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小方塊,還記得我們上節(jié)課用這個小方塊做了些什么事情嗎?

 。ㄗ鳛闇y量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

  每次測量物體長短都用這樣的小方塊一個一個去擺太麻煩,有什么其他工具可以測量物體的長短嗎?(尺)

  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是統(tǒng)一規(guī)定的。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厘米。

 。1)看一看。

  將小方塊的邊放在厘米尺的刻度上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尺上每大格長度與小方塊邊相等。)

  這個小方塊,他的一邊是1厘米,而厘米尺一大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課題)

 。2)比一比。

  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有哪些物品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教師出示實物圖釘和手指,通過測量,學生清楚地看到并體會到1厘米的直觀表象,學生練習用手勢表示出1厘米的長度。

 。3)認識厘米尺。

  我們使用的這種尺每大格都有1個數(shù)字,因為這些數(shù)字都以厘米作為計量單位,所以叫做厘米尺。

  (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許多知識是自己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

  2、用厘米尺量。

 。1)說一說。

  厘米尺上1、2、3……這些數(shù)表示什么意思?(1厘米,2厘米,3厘米……)

  讓學生根據(jù)刻度表示出1厘米,2厘米的長度。

  總結:從0到1有1個大格表示有1厘米,從0到2有2個大格表示有2厘米……

 。ㄍㄟ^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厘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就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認識1厘米的長度。)

 。2)比一比。

  根據(jù)刻度比劃出9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長度。

  (3)量一量。

  取出紙條,量一量他有多長?

  學生活動后匯報結果和測量方法,有兩類策略,教師敘述后讓學生找出最優(yōu)化策略。(1、把尺子“0”刻度對準紙條左端,這時紙條右端對著5,表示5厘米。2、把紙條對準刻度,看占幾大格就是幾厘米。)

  分析:第2中數(shù)格子太麻煩,1要簡單。

 。ńo學生提供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長度單位表象進行估測,再利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總結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方法。

  教師要提醒把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左端。

  質疑:如果“0”刻度與紙條左端不對齊,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右端所指數(shù)字與紙條實際長度不符合。

  三、練習鞏固。

  (讓學生看一看。估一估,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把數(shù)學和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8

  [教學目的]

  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體驗人類在生活實踐中統(tǒng)一度量衡的過程。

  [教學材料及準備]

  軟尺、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我們今天用的課桌和教室里的課桌不一樣,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們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長方形。 教師:對,長方形有幾條邊?

  學生:四條邊。 教師:看屏幕。(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長,什么是桌子的寬)。 教師:學校還想買一些這樣的桌子,那我們就得知道這桌子有多長,有多寬,你們愿意幫老師量一量這桌面的大小嗎?

  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教師:用什么來測量呢? 學生:用尺子。 教師:可是,我們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辦?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辦法測量出桌子有多長,多寬? 學生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交流:

  1、用手測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手長)

  2、用鉛筆測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鉛筆長)

  3、用鉛筆盒測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鉛筆盒長)

  4、用書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書長)

  三、實施方案學生分小組測量桌子的長和寬。

  要求:①開動腦筋,多想辦法

 、诜止っ鞔_,注意合作

 、塾米约合矚g的方法記錄,可以寫字,寫拼音,也可以用圖表示。利用課件舉例講解記錄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長 寬 1 7 3 2 3 4

  看一看,誰用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巧妙? 學生測量。(10分鐘)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測量。發(fā)現(xiàn)典型數(shù)據(jù)。

  四、交流匯報階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現(xiàn)矛盾學生:

  56名學生匯報,用實物投影展示他們的記錄表。(學生的記錄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圖畫來表示)。

  教師:同學們想出的辦法真多?礃幼樱瑳]有尺子的情況下,你們用這么多巧妙的辦法告訴老師這桌子有多大。真聰明。但是,你們看看,測量同一張桌子,這幾個得數(shù)一樣嗎?學生:不一樣。教師:為什么?學生:因為用來量的東西不一樣。教師:(展示同樣是用鉛筆測量的數(shù)據(jù)對比)都是用鉛筆量的,得數(shù)怎么還不一樣呢?學生:(展示所用的鉛筆)它們不一樣長。教師:這么多不同的數(shù)據(jù),我用哪一個呢?

  五、繼續(xù)研究教師:

  我們用尺子測量一下桌子的長,看看有什么結果。(指令小組長領尺子和發(fā)尺子)學生用尺子測量桌子的長。(教師巡視,糾正學生測量時的小錯誤)

  教師:誰來匯報他們組測量的結果?學生1:長是90。學生2:長是27。教師:怎么用尺子量,得數(shù)還是不一樣?哪個對呢?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軟尺有兩面,兩面的刻度不一樣。

  教師指導學生辨認軟尺兩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讓學生估量1厘米和1寸兩種長度單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細的對比。教師:要想得出一致的結果,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來量。教師:那我們現(xiàn)在就統(tǒng)一用厘米的一面來測量桌子的長和寬。學生測量。教師:哪一組說出你們的測量結果?學生:桌子長90厘米,寬42厘米。(56個學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六、總結:

  教師:現(xiàn)在我特別清楚我要買多大的桌子了,長90厘米,寬42厘米。用同一種刻度的尺子測量很方便。厘米是現(xiàn)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類發(fā)明尺子、統(tǒng)一長度單位之前,就像我們開始測量桌子的長、寬時使用的方法一樣,利用手拃、步伐或身邊物體的長度做長度單位進行測量。至今,在人們沒有帶尺子的時候,仍然會這樣估測物體的長度,例如媽媽給孩子買衣褲或鞋的時候。

  [教學建議]

  學生的測量活動和交流匯報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分析數(shù)據(jù)是這節(jié)的精華,一定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9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

  2. 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會用厘米和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3.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以及觀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

  難點: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特別是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米尺、學生尺、不同長度的物品(如鉛筆、課桌、教室長度等)。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生活中不同長度的物品圖片(如鉛筆、書本、教室等),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如何知道這些物品有多長?引出長度單位的'概念。

  2. 認識厘米

  出示直尺,介紹直尺上的刻度,特別是“0”刻度線和厘米刻度。

  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鉛筆的長度,學會看尺子讀數(shù),理解“幾厘米”的含義。

  通過找一找、量一量身邊物體的長度(如手指寬度、書本厚度等),加深學生對厘米的認識。

  3. 認識米

  出示米尺,與直尺對比,感受米的長度。

  講解1米=100厘米,并通過在米尺上數(shù)出100個小格來直觀展示這一關系。

  讓學生在教室里找到大約1米長的物體,如課桌的長度,用米尺驗證。

  4. 實踐活動

  分組測量:讓學生分組使用尺子測量教室內的物品長度,并記錄數(shù)據(jù)。

  估測比賽:讓學生先估測某個物品的長度,再用尺子測量驗證,看誰估得最準。

  5. 總結歸納

  引導學生總結今天學到的長度單位——厘米和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強調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測量。

  6. 作業(yè)布置

  回家后用尺子測量家中幾種物品的長度,并記錄下來。

  嘗試估測一些常見物品的長度,并與實際測量值對比。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 10

  教學目標:

  1. 鞏固對厘米和米的認識,掌握厘米和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2. 能靈活運用長度單位進行簡單的換算和計算。

  3.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厘米和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難點:靈活運用長度單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米尺、練習題卡。

  教學過程:

  1. 復習舊知

  快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厘米和米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 引入新課

  通過一個實際問題(如:小明家的床長2米,轉換成厘米是多少?)引入長度單位的換算。

  3. 學習換算方法

  講解厘米和米之間的換算方法:1米 = 100厘米,所以要把米換算成厘米,就在米數(shù)后面加兩個0;反之,要把厘米換算成米,就除以100。

  通過例題演示換算過程,讓學生理解并模仿。

  4. 練習鞏固

  出示一系列換算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請幾位學生上臺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一些需要換算和計算的實際問題,如:小華家的書桌長80厘米,寬50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合多少米?

  5. 拓展應用

  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長度單位的換算?舉例說明。

  組織小組討論:如果給你一把尺子和一個卷尺,你會怎樣測量一條長走廊的長度?

  6. 總結提升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強調長度單位換算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價值。

  鼓勵學生課后多觀察、多思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與長度單位有關的問題,并嘗試解決。

  7. 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練習題。

  預習下一課內容,思考:除了厘米和米,還有哪些長度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12-21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03-17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03-07

長度單位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4-03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數(shù)學教案05-02

數(shù)學教案-統(tǒng)一長度單位05-02

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及重量單位及應用題05-02

數(shù)學教案-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05-02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度單位4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