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手抄報素材:名人說歷史
《說文解字》
“史,記事者也”
《春秋》
“上遵周公遺制,下明將來之法,褒善黜惡”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托于無能之詞,網(wǎng)羅天下防失舊聞,略考其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
“為才行高秀者立傳”;“正一代得失”;“適之后學(xué),此焉為優(yōu),故繼而述之”
陳壽
“辭多勸戒,明乎得失,有益風化”(晉范氏評《三國志》)
司馬光《資治通鑒》
“刪削冗長,舉其機要,專取國家興衰,多民生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章學(xué)誠《文史通議》
“得一言而致用,愈於萬言而無用”“史以明道”
王夫之《讀通鑒論》
“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jīng)世之大略”
龔自珍
“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以榮其國家,以華其祖宗,以教訓(xùn)其王公大人,下亦崇高其身”
魏源
“通經(jīng)致用”;“師夷長技以制夷”
梁啟超《西學(xué)書目表序例》
“以求天下之理,必博觀歷朝掌故沿革得失,證以泰西、希臘、羅馬諸史以為之緯;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洞察今日天下郡國利病,知其積弱之由及其何以圖強之道,證以西國近世憲法章程之書┄”
唐才!妒穼W(xué)略論》
“考古以證今,由中以逮西,博觀而約采,規(guī)時而達用”
夏曾佑《中學(xué)歷史教科書?序》(1904年)
智慧“莫大于知來,來何以能知?據(jù)往事以為推而已矣”
1907年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序》
“處今日物競熾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鑒于古則無以進文明,不觀于人則無由自知其不足”
孫中山
“中國人之心性理想,無非古人所模鑄,欲圖進步改良,亦須從遠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弊,始知補偏救弊之方”
章太炎《新民從報》13號
“一方以發(fā)明社會政治進化衰微之原理為主,┄ 一方以鼓舞民氣,啟導(dǎo)方來為主”
蔡元培 高平叔編:《蔡元培史學(xué)論集》
“歷史者,記載以往社會之現(xiàn)象,以垂示將來。吾人讀歷史而得古人之知識,據(jù)以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類知識之所以進步也。吾人讀歷史而知古人之行為,辨其是非,究其成敗,法是與成者,而戒其非與敗者,此人類道德與事業(yè)所以進步也,是歷史之益也”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
“故六藝之道憑史而存,書數(shù)方術(shù)之學(xué)由史而生,綜師(史)儒之長,達政教之本”
連橫《臺灣通史》自序(1908年開始經(jīng)過十年寫成)
史“為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鑒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于是乎此”。
“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臺灣300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后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希羅多德《歷史》
“為了使希臘人和異幫人的那些值得贊嘆的豐功偉績不致于失去他們的光彩,特別是為了把他們發(fā)生紛爭的原因給記錄下來”
修昔底得《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但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fā)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fā)生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的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么我就心滿意足了”
波里比阿(古希臘)《羅馬史》
“歷史之特殊功用在于能使人明白某種政策或政見的成敗原因!
“研習過去,則能使我們更謹慎、更大膽地面對現(xiàn)實”
“歷史研究是政治生活中一種訓(xùn)練”
老加圖(古羅馬)
“歷史具有垂訓(xùn)后世的作用,其中包括愛國主義、道德訓(xùn)誨和英雄形象教育”
【歷史手抄報素材:名人說歷史】相關(guān)文章:
歷史手抄報資料:歷史名人名言06-30
歷史手抄報內(nèi)容:最早的歷史著作06-30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11-10
歷史名人的作文08-30
紹興歷史名人11-21
歷史名人故事12-09
圣誕節(jié)手抄報素材:圣誕樹歷史06-30
關(guān)于歷史典故作文素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