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道原亭散文
午時過后,大伙匆匆吃了午飯,稍作歇休,就趕赴靖城鎮(zhèn)尚寨村。因為此處有一座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仍巍然屹立的三層古亭——道原亭。該亭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又在亭的左下方建有“周濂溪祠”。
剛下車,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三個巨幅大字“寶珠巖”,這道原亭又如何成了寶珠巖?帶著這個疑問我左折右拐爬了一百多級的石階,終于到了“崇圣門”!叭肷介T千年古道,回首看萬紫千紅”,讀到如此稚拙、心動的楹聯(lián),且不談聯(lián)韻聯(lián)律如何,就看它的聯(lián)意,心情再不好的人,也會一下如釋重負,感覺到心曠神怡。入崇圣門,抬頭一望,從四壁到房梁遍是古詞古畫,有桃李爭春,燕雀飛舞;有書香飄逸,歌舞升平;有舟楫搶越,九龍戲珠……過了崇圣門,再攀十七級臺階,就能看到道原亭。據(jù)說,該亭原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改為石質(zhì)結(jié)構(gòu),現(xiàn)存清乾隆重建碑一方。整座亭塔為中空石仿木構(gòu)造,呈三層六角,均用堅硬的花崗巖筑就。每層均有六根圓狀石柱,三道石橋,層與層之間又加設(shè)了兩道巨梁,使亭塔更為堅實牢固!一層的首道欄橋中空一欄,拱游人出入,其余五道充當欄椅,供游人歇憩納涼。底面有24.72平方米,設(shè)有六面一米高的護欄,亭內(nèi)鋪設(shè)成“中圓六面太極”圖案。整體高12.32米,頂端有一個金黃葫蘆狀塔剎,每層面之間的瓦梁,均伸出一只“龍脈”,“龍首”向上直翹騰起……整個亭座石條錯落有致,銜接縝密,工藝十分精湛。底層朝溪的兩根石柱雕有一對數(shù)百年的石刻對聯(lián)“珠海環(huán)流,水面長披太極;鏡山聳峙,峰頭直探天根”。二三層筑有欄桿,與第一層不同的是使用六根八面石柱。
倘若沒有留意,是很難發(fā)現(xiàn)——在聯(lián)柱的正下方,有一座當今墓主后人仍在祭掃的古墓。說是“仍在祭掃”,是從鋪設(shè)華麗的現(xiàn)代磁磚和香燭就能看出端倪。據(jù)說,這其中也有一個傳奇故事:古時墓主家徒四壁,但卻是一個十分勤勞的人,忙完家里的農(nóng)活后,就上山砍柴回家燒火做飯……然而,有一天出門上山直到傍晚還不見回來。家人便四處尋找,翻遍了每一座高山和每一條險河……直到三更鑼都響了,還是找不到。家人只好等天亮再索尋。第二天,全村的人都出動了,他們找了很久,直到午后才在這亭下找到了他——旁邊有一擔柴火,一只水葫蘆,還有一團沒有吃完的干糧……一群群螞蟻,一點點,一點點地搬來細碎的小土,將其仔細埋葬……他的家人忙回家拿了些甜點和米飯來,犒勞這些情深義重而又勤勞善良的螞蟻……數(shù)日后,他的家人請來了一位“風水”先生,要將其重新安葬。但那位當?shù)厥钟忻娘L水大師看了看四周的地理和風土,說:“此地才是他的歸宿,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寶地了,”他望了望背后郁郁蔥蔥的高山,指著對面碧波萬里,浩浩蕩蕩的江水,以及薌江上“萬箭齊發(fā)”的帆桿,說:“于此‘圓珠’高地,指揮的是‘千軍萬馬’!能在這里安息,是‘天做意,蟻順天旨’,其后人必定輝煌騰達,加官進爵!不必再另選了!奔胰寺牶,深感十分有理,便將他就地安葬。據(jù)說,此后他的家人及后人,也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的。這個關(guān)于道原亭的民間小故事,字字如珠璣,句句也在理,證明了“吉人必有天相”。
走下道原亭,我們拜謁了“周濂溪祠”。它坐西朝東,為單進式山斗拱廊型廟宇,殿堂總面積158平方米,整體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走進周濂溪祠,祠內(nèi)供奉三尊雕像,栩栩如生,威嚴肅穆。正中為孔子(前551-前479年),上方木匾題“萬世師表”,下有紅綢布繡字“學(xué)而優(yōu)則仕”;左側(cè)為周文公,即周濂溪(公元1017-1073年),上方木匾題“數(shù)理大師”,下有紅綢布繡字“科甲及第”;右側(cè)為朱文公,即朱熹(公元1130-1200年),上方木匾題“理學(xué)軍師”,下有紅綢布繡字“金榜題名”等字樣。對此,我有些不解,“孔子”居中,為什么不是“孔仲尼祠”,而是“周濂溪祠”?在中國古代,這是有嚴格區(qū)分的。且不談祠廟,就中國古代宮廷而言,這是文武百官上朝商量國事的地方,因有“文官執(zhí)筆安天下,武官上馬定乾坤”之說!所以,一定要“東華門文官走,西華門武官行”;站班也是要以皇帝“坐北朝南”為基準,文左武右,文大武小!爸苠ハ簟崩锏娜鹕裣,雖均為文生面世,可也不能這樣。帶著這個問題,我問了祠廟的管理員,他才告訴我——這里原本是沒有孔子的神像,這尊神像是抗戰(zhàn)時期從南靖舊縣城靖城城內(nèi)移到此的。抗戰(zhàn)時期南靖靖城曾遭遇日本飛機的兩次轟炸,一次是在1939年5月7日上午8時,一次是在1940年4月26日。在第二次空襲中,日機出動四架,投了2枚炸彈,其中一枚落就在城隍廟前,炸毀王氏宗祠和六間房屋?鬃拥纳裣褚灿谀莻時重新找出,遷移到此的。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xué)說的創(chuàng)始人,有“萬世師表”的尊稱,所以自然要居中,于是就把周文公的神像擺在左邊為大的位置,但祠名的名稱不變,還是“周濂溪祠”。我聽了,才明白其中的原由。
道原亭與周濂溪祠在靖城鎮(zhèn)尚寨村,這里因傳有“七子五登科”佳話而遠近聞名。據(jù)《南靖縣志》(清乾隆版)記載,“祠以圓山五峰為屏障,榜眼大帽為藩籬,天馬諸山,勢如星拱,明燈繼晷,如珠發(fā)炬,自此,地多出科目。”而《南靖縣志》(民國稿本)卷二十八的“叢談”記載,“明永樂辛卯(公元1411年),邑諸生赴省試者七人,領(lǐng)薦者五人:李貞、賴清、江澄、張驥、盧閏!彼,最早登科第是明永樂辛卯年,當時七人上省赴試,有五人齊中舉人。到了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江澄(雁塔人)又登進士。同年,李貞再榜眼及第,為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
而據(jù)民國稿本《南靖縣志》卷十四(清·武科)記載:“吳錫章,乾隆乙未(一七七五年),一甲一名,欽點侍衛(wèi)!边@位武狀元也是靖城鎮(zhèn)尚寨村人,曾任乾隆御前侍衛(wèi)。據(jù)說殿試時還發(fā)生一段小故事:或許由于旅途勞頓,或許因為神情緊張,在舞120斤的大刀時,突然脫手而落,于此情急之下,他忙右腳做了個勾腿動作,將大刀接回,然后再往上一拋,雙手又接住,形成一個橫刀立馬姿勢,再神情自若地揮舞起來……整個回合果然颯爽英姿,威風凜凜,沒漏出半點破綻。乾隆皇帝見了,龍顏大悅,問其是何招式?吳錫璋急中生智,忙答曰:“魁星踢斗”。于是,便被乾隆皇帝欽點為第一甲第一名武狀元,授御前侍衛(wèi)官職,晉封四品武德騎尉。
接著,我們登上崇圣門上方向四周瞭望,東面的薌江引水樞紐工程,讓部分緩緩東流的水向西而去,使道原亭成了三面,甚至四面(水較大時)環(huán)水的小嶼,從高處往下鳥瞰,郁郁蔥蔥的道原亭則成了一顆水上突起渾圓的“明珠”;更何況,“明珠”一帶民間又傳有“寶珠瑞氣多,七子五登科”的佳話。因此“寶珠巖”的佳謂也就自然而成。
足見“寶珠巖”一帶不僅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也是一個文化氛圍十分濃厚的地方。歷史上從明至清,出了五名舉人,一名進士,兩名狀元;其中狀元還是一文一武!
古有“福地福人居”的至理名言,看來——人要創(chuàng)業(yè)與休養(yǎng)生息,也要選擇“宜居宜業(yè)”的場所。所謂“近朱者紅,近墨者黑”也是這個道理,試想想:人們都在為美好的明天,錦繡的前程而奮發(fā)圖強,那還有誰不拼搏進取呢?
【道原亭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三道亭04-29
人生原應(yīng)無悔散文05-02
醉翁亭小記隨筆散文04-27
煙雨崆峒道誰知散文04-30
故鄉(xiāng)那道景散文04-27
風入松 寄朱原道為生日賀,風入松 寄朱原道為生日賀謝應(yīng)芳,風入松 寄朱原道為生日賀的意思,風入松 寄朱原道為生日賀賞析 -詩詞大全03-13
醉翁亭小記散文隨筆05-02
風雨后的那道彩虹散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