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過華清宮
過華清宮
過華清宮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jù)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yùn)來。這首詩就是根據(jù)這件事寫成的。
過華清宮 杜牧版
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云中亂拍祿山舞,風(fēng)過重巒下笑聲。 注釋
1、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驪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游樂之地。
2、繡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錦繡。
3、次第:按順序。
4、一騎:指一人一馬。
5、妃子:指貴妃楊玉環(huán)。
6、探使:帝曾使探試探安祿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7、亂拍:安祿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fēng),宮人拍節(jié)亂。 譯文
從長安回望驪山,只見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錦繡,山頂上一道
道宮門逐層地開著。驛馬奔馳神速,看不清所載何物,惟有楊貴妃在山上遠(yuǎn)望,知道是最心愛的荔枝被運(yùn)來,欣然而笑。
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因稱杜樊川。工詩、賦、古文。詩學(xué)杜甫而有獨(dú)創(chuàng),骨氣豪宕,風(fēng)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也擅長創(chuàng)作詠史絕句!哆^華清宮》便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過華清宮》同題作品共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并稱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詩八卷。
品評
首句“長安回望”四字極為重要。長安是當(dāng)時的國都,明皇應(yīng)在京城日理萬機(jī),妃子自應(yīng)留m.lotusphilosophies.com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xiàn)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綿繡,故稱繡嶺。用“繡成堆”寫“一騎”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 “繡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筑群。這時候,“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yáng),“一騎”將到,因而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xiàn)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紅塵”的高速日夜奔馳,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yùn)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zé)。前三句詩根本不提荔枝,壓根兒不知道為什么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山頂千門”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么的、“妃子”為什么要“笑”,給讀者留下一連串懸念。最后一句,應(yīng)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
人意料地用了一個否定句:“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確,卷風(fēng)揚(yáng)塵,“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rèn)為那是飛送關(guān)于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shè)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無人知”三字畫龍點(diǎn)睛,蘊(yùn)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臺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山頂”望見“一騎紅塵”,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起“褒妃一笑傾周”的歷史教訓(xùn)的。
詩以“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gòu)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
賞析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后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耙或T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盁o人知”雖三字,卻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jīng)華清宮抵達(dá)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jù)《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于四川至長安的路上!哆^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長安回望繡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
茂,無數(shù)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zé)任感,由景而發(fā)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dāng)年生活的奢華,并給讀者設(shè)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dāng)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到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jié)句既是全詩的點(diǎn)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
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后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xiàn)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xiàn)出來。
于細(xì)微處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一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jìn)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yán)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全詩以“回望”起筆,層層設(shè)置懸念,最后以“無人知”揭示謎底。這不僅揭露了唐明皇為討好寵妃的歡心而無所不為的荒唐,同時以前面渲染的不尋常氣氛相呼應(yīng),全詩無一難字,不事雕琢,清麗俊俏,活潑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確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過華清宮》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與以上兩首不同的是,這首詩另翻新意地選取“荔枝”這一特殊物象將貴妃的恃寵而驕,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和驛騎
會汗淋漓,苦不堪言銜接成一幅畫面。全詩通過以小見大的獨(dú)特視角,選擇“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烘托全詩的中心主題,構(gòu)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當(dāng)然還有很多其他寫法特別之處需要我們慢慢品味。 如果只是讀前三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不讀最后一句,恐怕我們讀者會產(chǎn)生很多懸念。其一,我們壓根兒不知道為什么要從長安回望驪山;,再者,我們不明白“山頂千門”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還有,我們恐怕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么的、“妃子”又為什么要 “笑”??詩歌有卒章顯志的寫法,所以當(dāng)我們讀完最后一句“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會恍然領(lǐng)悟:原來,卷風(fēng)揚(yáng)土,“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只是為了把新鮮的荔枝盡快送到楊貴妃嘴里。但是這確實是我們“無人知”的,一個否定句,既解了懸念,又畫龍點(diǎn)睛,蘊(yùn)含深廣。
讀完首句,皇帝在當(dāng)時的京城—長安,日理萬機(jī),而妃子自應(yīng)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xiàn)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鏡頭。次句承 “繡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筑群。這時候, “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yáng),“一騎”將到,因而聽到皇帝諭令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xiàn)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紅塵”的沒日沒夜奔馳,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比映襯,蘊(yùn)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zé),雖是無言的譴責(zé)恐怕勝過千言萬語。前三句詩并未提到荔枝,如果象前面分析的那樣句句講荔枝,就會太平淡很多。
這正如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
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倍拍吝@首詩的藝術(shù)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qiáng)烈得多的藝術(shù)效果。“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不由使人想到春秋時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 而最終導(dǎo)致國破身亡典故!盁o人知”三字也發(fā)人深思。其實“荔枝來”并非絕無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騎”知,還有一個詩中沒有點(diǎn)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這樣寫,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也沒有機(jī)會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yīng)。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蘊(yùn)藉。
李約版 過華清宮
君王游樂萬機(jī)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注釋譯文
君主追求淫逸,將國計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輕。結(jié)果,兵變作亂,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長生樹仍直直地長在那里。
鑒賞
整首詩通過今昔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詠史感懷,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
李賀版 過華清宮
春月夜啼鴉,宮簾隔御花。 云生朱絡(luò)暗,石斷紫錢斜。 玉碗
盛殘露,銀燈點(diǎn)舊紗。 蜀王無近信,泉上有芹芽。
鑒賞
唐朝是在玄宗李隆基的手上發(fā)展到了它繁榮的頂峰然而又是在他的手上開始了唐帝國的衰落。這一切,華清—— 曾經(jīng)是那么繁華的華清宮,是歷史的見證人;這一切,都可以作證。正因為如此,中唐之后,多少文人墨客經(jīng)這個地方,都忍不住要通過詩歌來抒發(fā)自己的歷史感慨。一部《全唐詩》中,有多少以華清宮為題材的詩作啊!
李賀這首《過華清宮》同上一首一樣,也是一首嚴(yán)謹(jǐn)?shù)奈逖月稍姟K饕坍嫷氖侨A清宮今日之冷落蕭瑟,且追述了華清宮清寂冷落的開端,其冷落之原因也不言而自見前人曾云:“ 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議論者為最上!鼻叭擞衷疲骸霸娢囊畈宦,便是處。”這也就是“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崩钯R這首詩是得含蓄妙處的佳作。
詩的開頭兩句先從氣氛上渲染:黯淡的月色,更增加夜的凄楚;在寂寞、凄涼的宮中居然傳出似哭聲般的烏鴉叫聲,令人毛骨悚然。古人認(rèn)為烏鴉是不祥物,經(jīng)常用它來形容荒涼恐怖。如李商隱寫隋堤之凄涼說:“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韓偓寫泉州溪縣經(jīng)過兵火之劫后,這樣形容當(dāng)時情景:“水自潺湲日自斜,盡無雞犬有鳴鴉!倍际且詾貘f來渲染凄涼。李賀這里寫曾經(jīng)是那樣繁華熱鬧的華清宮,在凄清的月色下傳出了烏鴉的悲鳴,那凄涼之狀就如見如聞了。
接下去中間兩聯(lián),承接著第一聯(lián)的氣氛,用精雕細(xì)刻的筆法,繪出華清宮的荒涼、冷落、蕭瑟。那荒涼的霧靄嵐氣,籠罩著宮殿,使朱紅色的格子窗也顯得那么黯淡無光;石階折斷了,爬滿了紫青色的蒼苔。
這是宮室外邊荒涼的情景。這一幅景象對宮室外邊的滿目荒蕪的情形作
了精確的刻畫。寫到這里,詩人還沒有收住他那精細(xì)之筆,他馳騁幻想,用兩個出色的細(xì)節(jié)寫宮殿里邊的冷落:桌子上,精致的玉碗里,還盛著殘剩的酒液;銀燈上罩著的燈紗,污點(diǎn)斑斑,破舊不堪。宮殿里的冷落更帶著一種狼狽的氣氛,引起人們無窮的遐想。大概這是逃跑到四川去的皇帝跑之前還在尋歡作樂,酒宴上觥籌交錯,燈燭輝煌;跑時來不及收拾一下,所以還留下這么一幅狼狽的情景吧!
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諷剌,但含而不露,沒有直接指斥他耽于逸樂,而是用兩個細(xì)節(jié)來引動人的遐想。
清人方扶南認(rèn)為本詩“結(jié)句佳”,這是很正確的,表面似乎是說:逃到蜀地去的皇帝還沒有音訊時,溫泉就長出野芹的葉芽了。這里實際上有兩層深意:一是說明華清宮的凄涼不是今天始,而是由來已久,皇帝逃蜀之時已經(jīng)開始凄涼;其二,更重要的是含蓄地點(diǎn)明造成華清宮這樣凄涼冷落的,正是那逃亡蜀地的皇帝。
這首詩從多方面來刻畫出華清宮凄涼的景象,它從氣氛、宮殿外邊、宮殿里邊、凄涼的由來這不同側(cè)面落筆,把華清宮的冷落蕭瑟寫得悲切感人,形成了具有悲劇美的意境。詩人之所以選取這個題材來加以描寫,乃是由于詩人憂國憂時思想的表現(xiàn),那曾經(jīng)那么繁華的強(qiáng)大帝國,現(xiàn)在也就像華清宮一樣沒落了。
華清宮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唐王朝也失去了往日的鼎盛。這,正是詩人主旨之所在。華清宮,在詩人筆下乃是唐王朝的縮影。李賀是關(guān)心著國家命運(yùn)的,他并非像后人所描繪的那類“鬼”氣遍身的詩人。
【過華清宮】相關(guān)文章:
華清宮,華清宮張繼,華清宮的意思,華清宮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華清宮和杜舍人,華清宮和杜舍人張祜,華清宮和杜舍人的意思,華清宮和杜舍人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華清宮四首,華清宮四首張祜,華清宮四首的意思,華清宮四首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太清宮聞滴漏,太清宮聞滴漏嚴(yán)巨川,太清宮聞滴漏的意思,太清宮聞滴漏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游明清宮苑作文07-28
游明清宮苑作文(合集)11-25
《明清宮藏地震檔案》面世04-28
青島太清宮導(dǎo)游詞05-02
《明清宮藏地震檔案》序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