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韻律游戲:真假美猴王
作者:顏瑤卿許卓婭
學前教育:幼教版 2015年08期
一天,我看到宋老師的兒子一邊聽音樂一邊非常開心地跟著音樂哼唱“棒吧嘎、棒吧嘎”,我覺得這首歌曲非常有意思,他告訴我這是龔琳娜演唱的新神曲《金箍棒》。我觀看了龔琳娜表演的《金箍棒》視頻之后,對作品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整首樂曲包含中國傳統(tǒng)京劇、民間以及流行的音樂元素,同時音樂里隱含著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富有神話色彩的故事情境,比如孫悟空的“百變”、“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等。因為曾經(jīng)看過有老師將神曲《忐忑》設計成非常有意思的《狐貍和小雞》的音樂游戲,我就想利用《金箍棒》音樂設計一個音樂游戲活動。
但如何讓這首家喻戶曉的神曲《金箍棒》成為很好的幼兒音樂教學素材呢?怎么組織相應的音樂活動才能讓幼兒始終積極地投入其中呢?為此,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1.重新編輯音樂,讓作品更符合孩子的興趣和需要
為了能讓《金箍棒》的作品更加符合幼兒的興趣和內在需要,我們對音樂做了編輯,讓音樂長度、速度、情節(jié)更適宜,能真正地被孩子們所喜歡!督鸸堪簟氛浊拥臅r間太長,有5分多鐘,同時音樂元素比較多。A段樂曲相對舒緩、悠揚,對于幼兒來說顯得比較拖沓;B段音樂速度則太快,幼兒較難合拍。根據(jù)孩子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情境,如“變”的情境、“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我先選取了以敘述孫悟空為主線的A段音樂,并在不改變音樂性質的情況下加快A段速度;再選取了打斗情境的B段音樂,并放慢了B段樂曲的速度,讓幼兒能夠合拍進行游戲;其次選取了“變”和“吧嗄嘀吧嗄嘀”的音樂元素,最后將音樂編輯成1分15秒,ABCD格式。雖然音樂有4段,但每一段音樂之間變化非常明顯,而且每段音樂都有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音樂本身的歌詞也能提醒幼兒隨樂表現(xiàn),降低了音樂的難度?梢哉f改編后的音樂無論是長度、速度還是情節(jié)都更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更符合孩子的興趣和需要。
2.挑選并講述故事,讓活動對孩子更富有情趣和意義
《西游記》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孩子們通過動畫片和故事書早就熟悉故事情節(jié),而主角孫悟空更是孩子們崇拜的偶像。應該說作品中的故事和角色是孩子們喜歡的,并符合兒童經(jīng)驗的。我在《西游記》眾多的故事中選擇了《真假美猴王》的情節(jié),使故事中的角色更加符合音樂的邏輯。并增加戲劇沖突讓“打斗”、“72變”更富有情趣和意義,如,在感受B段打斗樂曲前,我渲染了故事:真猴王雖然被師父趕走了,但他還一心想著師傅,當他得知假猴王打傷了師父后,非常傷心,火速跑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朝假猴王打去。故事的講述不僅使打斗富有情趣,而且讓孩子感受到孫悟空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在活動快結束前、在音樂尾聲處則增加了如下故事情境:經(jīng)過打斗和72變,真假美猴王還是分不出輸贏,最后如來佛讓假猴王現(xiàn)了原形,真猴王趕緊跑上前去高舉金箍棒打假猴王,假猴王被打后暈倒在地。這時孩子們要表現(xiàn)假猴王各種暈死的樣子,同時真猴王要用對方舒服的動作去檢查。這一情節(jié)的設計不但使得活動更富有情趣,使孩子對活動始終保持很大的興趣,同時向孩子傳遞了“我成長、我擔當、我幸!钡娜烁衿焚|教育。
3.游戲設計層層遞進,讓孩子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體驗成功的快樂
音樂活動中無論是動作的編排、師幼互動以及空間位置都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上肢到下肢,從坐到站再到找空位,層層遞進。比如游戲一開始先利用故事和創(chuàng)編簡單動作完成整首曲子的合樂,然后一遍遍進行累加,由開始的揮棒擊打,到迅速躲閃、對打動作,再到加入了加油鼓勁的“吼嘿”,動作逐漸豐富。再比如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先是教師對全體幼兒的互動,然后是教師對一位幼兒的互動,再到幼兒對幼兒的互動。層層遞進的設計讓孩子在每一環(huán)節(jié)中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4.在與幼兒互動中了解幼兒的興趣和經(jīng)驗,調整活動目標和內容
為了了解孩子們是否喜歡這個音樂、是否熟悉孫悟空以及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我找了幾個孩子先嘗試來玩一玩,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很喜歡,也都熟悉這些故事。我嘗試讓孩子們變蜘蛛精,有些孩子變出兇狠的造型,一位男孩子馬上就說:“不對,蜘蛛精是這樣子的!”把手放在下巴下,做出很嫵媚的樣子,由此可以看出,他們不僅有興趣,也有一定的經(jīng)驗。
在這個活動中重點要完成打斗動作,因為“變”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很容易,他們可以自己表現(xiàn)。在試教的時候我將活動設計成選拔代理猴王的故事情境,不但有兩兩合作打斗,還有圈上追逐游戲,希望一節(jié)課有許多精彩的場面,但是發(fā)現(xiàn)容量太大,在短短的30分鐘里,就像做壓縮餅干一樣,流程很快,沒有讓孩子充分體驗、感受音樂,學得不扎實。為了能在單位課時內,讓孩子充分體驗、感受音樂,我們必須進行價值取舍,最后決定只完成兩兩合作,在第二課時再進行“選拔代理猴王”的游戲。
從活動設計意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師是既有能力從教材中挖掘出各種能夠挑戰(zhàn)兒童興趣和能力的有趣活動,又能夠關注并實事求是地根據(jù)兒童在有限時間內可能承受的負荷進行選優(yōu)取舍,這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根據(jù)我們大量的教師行為觀察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要么就是很難設計出真正有趣、并且又有發(fā)展挑戰(zhàn)、又緊扣教材潛力的活動,要么就是把許多設計堆積在一起,不愿取舍或不能選優(yōu)取舍。因此,該教師在這里所表現(xiàn)出的這種綜合能力是非常難得的。
1.感受樂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動作表現(xiàn)樂曲的結構。
2.在“打斗”的互動情境中,嘗試通過兩兩合作一對一“揮棒擊打”、“快速躲閃”、“對打”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B段樂曲的三段樂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堅持不動,真猴王檢查時要用讓對方舒服的力度。
此目標撰寫充分體現(xiàn)了對“本學科素養(yǎng)目標、學習素養(yǎng)目標和人格素養(yǎng)目標”的全面關注,且全部使用了以兒童為主語——即以兒童為主體的學習目標(而非以教師為主語——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目標)的語法結構。最難能可貴的是,全部使用了目前學習心理學倡導的“行為目標”的撰寫方法,所有目標都是教師完全可以直接要求和觀察的兒童行為,同時所有行為又都是緊緊扣住了該活動中兒童必然要面對的具體發(fā)展問題的行為。
1.經(jīng)驗準備: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動前幼兒有過兩兩合作進行游戲的經(jīng)驗。
2.剪輯好的《金箍棒》音樂。
一、師生共同回顧故事,并根據(jù)故事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
師:孩子們,金箍棒是誰的武器?(美猴王孫悟空)是美猴王孫悟空的。他經(jīng)常得意地稱自己為“俺老孫”。
師:美猴王的家在哪里?(花果山)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師: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寶貝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怎么拿?
師:美猴王有哪些本領?(72變)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變什么?(假如幼兒回答小兔,教師就和幼兒嘗試玩變小兔的游戲,即教師說“變”的時候幼兒就慢慢變出小兔的造型。)你還想變成什么?(教師和幼兒繼續(xù)玩“變”的游戲)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通常稱之為“難點前置環(huán)節(jié)”。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在于幫助兒童提取自身原有經(jīng)驗,準備好將在后面用于動作表演的動作語匯。
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是使用附有故事意義的表演動作來感知音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許多人都以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以感知音樂只要用耳朵來聽就可以了。實際上,盡管音樂常常被稱為感性的藝術,但音樂的許多概念(音樂的形式、結構成分和結構方式)同時也是可以抽象出來的。這些被抽象出來的諸如節(jié)奏、旋律、樂句、樂段、篇章結構等的概念,在仍舊以動作思維作為主要認知方式的學前階段,還是需要學習者使用動作來進行認識的。當然,單純的抽象概念學習,是不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的,因此,將抽象概念的學習和兒童使用生活經(jīng)驗能夠理解的簡單故事相結合,就成了這一階段兒童感知音樂形式結構所需要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師幼一邊隨意做動作一邊完整感知音樂,共兩遍
師: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于美猴王孫悟空的音樂,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播放完整音樂第一遍)
師:音樂里最后兩句美猴王在干什么?(好像在追打妖怪)
師:我們再來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說的在追打妖怪呢?(播放完整音樂第二遍)
一般來說,在這種律動表演游戲的教學設計中,讓兒童在一開始接觸音樂時,就完整感知音樂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完整的音樂和完整的故事在學習初期就完整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幼兒形成二者相結合的完整感知印象和動作表演的動力定型,從而對于后期表演和游戲時的流暢感覺非常有幫助。以前,許多教師傾向于將音樂和動作表演切割成一段一段的片段進行教學,希望以此減輕幼兒感知和記憶的負擔。但是,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在最終完整表演或游戲的時候,因段落之間沒有機會形成動力定型,而影響表演或游戲的流暢性。當流暢性缺乏的時候,表演或游戲的快感也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
三、進一步感知B段音樂,嘗試用打斗、躲閃、對打動作表現(xiàn)B段樂曲
(一)教師哼唱,師幼嘗試用打斗、躲閃、對打動作表現(xiàn)B段樂曲
1.教師一邊哼唱B段第一樂句一邊示范打斗動作。
師: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雖然美猴王孫悟空被師父趕走了,但他卻一直想著師父。當他知道假猴王打傷了師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細看,他是怎么打的?
2.教師哼唱B段第一樂句,幼兒模仿教師練習打斗動作。
師:在“金箍”的時候做好準備,在“打斗”的時候打斗,一起來試一試!
3.嘗試練習加油后說“吼嘿”為真猴王鼓勁。
師:剛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樂非常合拍。等一會兒我說完加油,你們就為真猴王鼓鼓勁說“吼嘿”!
4.教師哼唱,師幼嘗試用躲閃動作表現(xiàn)B段第二樂句。
師:當真猴王揮棒打假猴王,假猴王馬上要反擊,真猴王就要躲閃,怎么躲?做給我看看。現(xiàn)在我們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擊你,我們一起來躲閃。
5.教師哼唱,師幼嘗試用對打動作表現(xiàn)B段第三樂句。
師:經(jīng)過了打斗、躲閃,真假美猴王開始對打了,一邊對打,一邊神氣地告訴對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對打的時候,我說完加油,大家說:我是真的美猴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二)師幼隨B段慢速音樂嘗試表現(xiàn)打斗、躲閃、對打動作
師:現(xiàn)在我們合著音樂來試一試,注意了在打斗的時候打斗、躲閃的時候躲閃、對打的時候對打。(播放慢速B段樂曲)
(三)師幼隨B段原速音樂嘗試表現(xiàn)打斗、躲閃、對打動作
師:這一次音樂變快了,有沒有信心跟上?
(播放原速B段樂曲)
由于為B段音樂設計的表演和游戲對動作合樂的精細水平要求比較高,因此教師在此設計了突出重點的學習環(huán)節(jié)。而且,這位非常有經(jīng)驗的教師還在該環(huán)節(jié)的初始幾步采用親自慢速哼唱音樂的方法,以便能夠讓幼兒從容感知音樂與動作的關系,并有充分的反應時間逐步適應錄音音樂的速度。只有這樣循序漸進、從容不迫的設計,才能夠切實保證絕大部分幼兒的學習質量,而且只有這樣長期堅持,才能夠有效落實培養(yǎng)“從容淡定,穩(wěn)健扎實”的學習習慣的目標。
四、師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真的美猴王,我們合著音樂完整來玩一玩。要注意音樂里先說了什么,等音樂說打斗的時候我們再打斗。(播放完整音樂第三遍)
五、教師扮演假猴王,全體幼兒扮演真猴王,師幼互動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師:現(xiàn)在你們當真猴王,我當假猴王,你們打的時候,我假猴王要(躲閃),我反擊時你們要(躲閃),然后我們一起對打,這一次在打斗時我不用動作提醒你們了,你們可要自己提醒自己。(播放完整音樂第四遍)
六、教師扮演真猴王,全體幼兒扮演假猴王,互動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師:你們當真猴王表現(xiàn)那么好,我也來試試真猴王,你們來當假猴王,假猴王反應要快,我打你們的時候你們要先(躲閃),再(反擊)接著對打。(播放完整音樂第五遍)
七、教師與一位幼兒商量好選擇的角色,兩兩互動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師:現(xiàn)在我要請一位小朋友和我一對一來玩一玩,你想當誰,真猴王還是假猴王?舉手告訴大家。注意了你先(打或躲),大家?guī)臀覀兗佑凸膭。(播放完整音樂第六遍?/p>
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地評價,如,和音樂很合拍,變出了各種各樣造型,打斗的時候反應很快,美猴王神情很生氣,兩位在合作的時候眼神是有交流的,等等。
八、幼兒和幼兒兩兩商量好選擇的角色,坐在位置上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師:現(xiàn)在你們也和旁邊的朋友一起來玩玩,商量好誰當真猴王,誰當假猴王。真猴王舉手告訴大家,假猴王舉手告訴大家。準備好了,等會兒提醒自己先打斗還是先躲閃。(播放完整音樂第七遍)
老師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剛才你們在合作的時候有什么困難?
九、幼兒交換角色,站在座位邊上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師:現(xiàn)在交換角色,剛才的真猴王,現(xiàn)在變成了假猴王;剛才的假猴王現(xiàn)在變成了真猴王,F(xiàn)在的真猴王舉手告訴大家,現(xiàn)在的假猴王舉手告訴大家。這一次在鼓勁的時候聲音要更響亮。(播放完整音樂第八遍)
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使用了非常精密的雙角色教學設計步驟:師、生同角色繼續(xù)熟悉真猴王動作——生繼續(xù)鞏固真猴王、師新增假猴王示范與全體幼兒互動——師生交換角色——師與一位幼兒結伴示范真假猴王互動——幼兒兩兩結伴嘗試真假猴王互動。這樣精密的設計,不但有利于保障絕大多數(shù)幼兒在獨立結伴操作的時候已經(jīng)基本清楚所有的表演和游戲配合細節(jié),還有利于避免許多幼兒由于沒有弄清楚細節(jié)在完整隨樂結伴表演或游戲的時候產(chǎn)生迷惘、焦慮的情緒體驗,長此以往更有利于避免幼兒產(chǎn)生退縮性的學習態(tài)度或不求甚解馬虎了事的學習習慣。
十、幼兒嘗試表現(xiàn)最后假猴王暈倒的樣子
(一)一位幼兒嘗試表現(xiàn)假猴王暈倒的樣子
師:真假美猴王經(jīng)過了打斗、72變,還是分不出輸贏,故事結尾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如來佛讓假猴王現(xiàn)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暈了假猴王。)
師:在音樂快結束“金箍棒”時,真猴王就高高舉起金箍棒揮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暈倒在地上了。誰來試一試,假猴王暈倒在地的樣子?(請一位“高級榜樣”上來表現(xiàn)假猴王暈倒在地的樣子。)提醒幼兒注意假猴王要在音樂結束“金箍棒”后馬上暈倒在地并造型。
(二)集體嘗試表現(xiàn)假猴王暈倒的樣子
師:現(xiàn)在我們大家都找個空的位置一起來試一試假猴王暈倒在地的樣子。
教師表揚快速暈倒、并擺出不一樣暈死造型的幼兒,如,他的舌頭都吐出來了,嘴巴都彎了,腳翹那么高。
裝死或假裝暈倒對于幼兒來說是與前面的“打斗”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有效的“刺激”。如果說前面的“打斗”是一種“動”的刺激,現(xiàn)在“裝死”則是一種“靜”的刺激。這一動一靜的巧妙銜接,便恰到好處地將表演和游戲更進一步地推向了高潮!教師設計的高明之處更在于:在整個活動的前面部分,把這個故事的最終結果隱藏了起來,最后“抖”出這一情節(jié),能夠產(chǎn)生出更強烈的激發(fā)效果。
十一、幼兒和幼兒再次商量好選擇的角色,找到空位置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暈倒在地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和朋友商量好誰來當真猴王,誰來當假猴王,請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準備好了,請真猴王找到你剛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會兒假猴王在音樂結束“金箍棒”后馬上暈倒在地。(播放完整音樂第九遍)
師: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暈死過去了,要用讓對方舒服的動作去檢查一下。
十二、幼兒邀請客人老師,并商量好選擇的角色,在空位置上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暈倒在地
師:我們邀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商量好誰當真猴王,誰當假猴王。(播放完整音樂第十遍)
師:今天我們用這個音樂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下次我們再用這個音樂玩一玩關于美猴王的其他故事!
該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幼兒音樂教學心理學的設計原則和技巧,值得學習和借鑒。
嘗試讓孩子根據(jù)這首曲子創(chuàng)編與美猴王有關的其他游戲,如:選拔代理猴王、三打白骨精等。
作者介紹:顏瑤卿,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幼兒園;許卓婭,南京師范大學
【大班韻律游戲:真假美猴王】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韻律游戲:真假美猴王09-29
真假美猴王-榴蓮04-29
幼兒園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01-22
真假美猴王_800字11-08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美猴王04-16
幼兒園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通用6篇)11-09
西游記真假美猴王作文02-25
大班音樂韻律游戲森林偵探破案記教案10-26
幼兒園大班音樂韻律游戲《牽羊買羊》教案06-12
大班韻律活動《叢林舞會》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