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年吃什么糖
小年是中國的重要節(jié)日,小年的時候有很多傳統(tǒng)的食物可以吃,小年吃什么糖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年吃什么糖,僅供參考,需要的朋友可以閱讀收藏哦。
小年人們通常要吃飴糖嗎
農(nóng)歷臘月小年吃飴糖是一種風俗,過年的時候本來就會購買很多的年貨,也會買很多糖,大部分的糖果是拿來招待親朋好友的,飴糖是由玉米、大麥、小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jīng)發(fā)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每年的小年俗習是“送灶爺”,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糖瓜,飴糖,是為了甜灶王爺?shù)淖。給灶王爺吃這些甜瓜,主要是希望他能夠幫我們說一些好話,積累一些福運,如果有什么不滿的地方,飴糖可以粘住灶王爺?shù)淖,讓他說不了我們的壞話。
1、麻糖
麻糖是一種用糖漿將炒制后的大米、花生、棗子黏在一起的方塊糖,用它來“糊”住灶王爺?shù)淖欤米屗谟窕蚀蟮勖媲懊姥詭拙。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麻糖以香、甜、脆的獨特風味聞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艷,甜而不膩,回味無窮的特征。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zhì)、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暖肺、養(yǎng)胃、滋肝、補腎等功效,曾是清朝貢品,是盛行百年的甜點。
2、關東糖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
真正地道的關東糖,其堅硬無比,摔不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zhì)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縫隙,每塊重一兩的、二兩的、四兩的,價格也相對比較貴一些。
3、糖瓜
北京有句民謠“糖瓜祭灶”,首先進入節(jié)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糖瓜外形圓圓胖胖,由麥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現(xiàn)在已不多見了。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粘,別有風味。
4、爆米花糖
靖安縣民間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說法!靶∧辍边@天,人們用麥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財運大發(fā)、生活甜美。
爆米花糖的塊頭大,既解饞又充饑,嚼起來咂咂有聲。爆米花糖受歡迎更直接的原因,還是它的口感:融爆米花的香脆松爽、紅糖飴糖的甜糯酥軟于一體,是男女老少咸宜的大眾美食。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在這一天記得要吃祭灶糖哦!以上幾種糖是首選,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南糖、巧克力等。
小年為什么要吃糖?
據(jù)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zhuǎn)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jù)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當天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屗吧咸煅院檬,下地保平安”?/p>
農(nóng)村習俗,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祭灶神的日子,取成塊的麥芽糖放置于鐵鍋中,加熱使之變軟,摻入芝麻粒,用搟面杖制作成約3mm厚的薄片,用刀分隔,待溫度退卻后食用,味道香醇,酥而不膩,F(xiàn)在已很難見到。
小年吃什么飴糖
小年吃的飴糖有糖瓜、飴糖、麻糖等。這是一種生活中很常見的糖果,也有地方把它叫做麥芽糖,沒有其他糖果那么甜膩,吃起來只是有一點淡淡的香甜,屬于家家戶戶都喜歡的一種物品,F(xiàn)在的生活中麥芽糖的味道也發(fā)生了很多的改變,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味,也有話梅和麥芽糖融合的味道。
吃飴糖的好處
這種糖和其他的糖果不一樣,它是由食物釀造發(fā)酵而成,來源比較干凈自然。是由玉米、大麥、小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jīng)發(fā)酵糖化而成。又稱餳、膠飴。有軟、硬之分,軟者為黃褐色粘稠液體,俗稱糖稀,非糖類成分多;硬者系軟飴糖經(jīng)過濾提純,除去渣滓,混入空氣后凝固而成,為多孔之黃白色糖塊。它也是一味傳統(tǒng)中藥,性味甘、溫,歸脾、胃、肺經(jīng),臨床主要用來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治療脾胃氣虛、中焦虛寒、肺虛久咳、氣短氣喘等,在多個經(jīng)方中皆有應用。除了本身的藥用價值,還可以和其他的藥物搭配來調(diào)理身體。
為什么小年要吃灶糖
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小年,這一天的俗習是“送灶爺”,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給家里一個更紅火的光景。
灶糖又叫關東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吃灶糖是漢族民間在每年的小年(農(nóng)歷12月23日)為喜慶的春節(jié)拉開了序幕的習俗之一。預意“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好愿望。
吃灶糖
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令小兒嘗。
在祭灶時,用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飴糖,或稱膠牙餳,或稱灶糖,又稱關東糖。入臘之后,街市便有賣用麥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蘆、糖元寶、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厲鶚有《膠牙餳》詩:『節(jié)物關人意,殘年一碟添。蓼花分點綴,粉繭共粘!
為什么過小年吃麥芽糖
麥芽糖又稱關東糖,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過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
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遍查各地均有關于祭灶習俗的記載,祭灶人多跪于灶前,口中念念有詞:“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了天,見玉皇,人間好事要多說,明年下界見吉祥!北磉_了人民希望灶君能降吉祥于人間的愿望,祭畢,敞開房門將灶君舊像連同早已扎就的灶馬一起燒掉。
人們對灶君神像充滿了神秘與遐想。隨著祭灶習俗禮儀的精細與復雜化,當年流傳在關東的灶神圖像也豐富和多樣化起來。
筆者還記得灶神形象有坐、立;有的灶神一人獨坐,有的灶神是夫婦并坐;有的灶神坐于中間,左右二夫人分坐,俗稱“三頭灶”。還有一種“趙軍官”,刻印三國蜀名將趙云持槍騎馬,下有文武財神,福祿星官等像,據(jù)說這是怕灶神上天言事,才祀“趙軍”,以祈平安。
借趙云能保護阿斗,又趙軍與“灶君”同音,因此,歷史小說中的人物遂被捧上“一家之主”的高位。 最有興味的是我見過一幅題為“大清光緒二十九年灶君之神位”的灶君圖,上部畫灶王拜見玉皇大帝,相互拱手,若有問答;下方畫有灶君夫婦坐于桌案前,左邊有婦女燒火作炊,右邊有婦人撫嬰,圉人在后槽喂馬,極富人間生活氣息。
可以說,這幅灶君神像,讓過去的關東人對其充滿了寄托,因為只有灶君,才是溝通人間與天上的使者。。
為什么小年要吃麻糖
中國春節(jié)習俗 祭 灶 我國春節(jié),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
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
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jiān)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lián),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jiān)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jù)灶王爺?shù)膮R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
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shù)膮R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
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將竹篾扎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
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涂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
"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shù)淖,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
人們用糖涂完灶王爺?shù)淖旌螅銓⑸裣窠蚁,和紙與煙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
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shù)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
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diào)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于《后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
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
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后來交了好運。
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
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云,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
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nèi)。
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jù)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對于灶王爺?shù)膩須v,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他已經(jīng)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jù)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
"《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抱樸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
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nóng)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民間則流傳著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
據(jù)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夸獎他壘灶手藝高。
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
【小年吃什么糖】相關文章:
東北人小年吃什么01-16
小年的來歷和習俗02-03
哪些人不適合吃木糖醇口香糖?01-29
小暑大暑吃什么07-25
東北立冬吃什么11-07
為什么吃口香糖牙疼10-18
吃口香糖會長胖嗎12-02
浙江冬至吃什么食物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