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模仿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
模仿是嬰幼兒有社交行為的第一步!寶寶在7、8個月時會開始模仿大人的動作,試著操作手邊的東西。近日有研究指出,6個月大的嬰幼兒可以辨認別人在模仿他,進而親近模仿他的人,因此想讓親子關系更緊密,不妨從模仿他開始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模仿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模仿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
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模仿大人,在學習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們的過程中,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獲?
當你喂小孩子吃飯時,把小勺遞到孩子面前,孩子自然地張開了嘴,等著品嘗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張著?你們倆誰先張開嘴?到底是誰在模仿誰?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艾普·迪葉特斯特輝解釋說:“在4/5的情況下是孩子看到伸過來的勺子后先張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動作;余下1/5的情況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這個簡單的喂飯的例子說明了,模仿不是單向的,模仿其實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間的交流的一種方式。
模仿——新手爸媽與新生寶寶的交流。
艾普教授告訴我們:“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人也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我們需要一種歸屬感和獲得認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滿足我們的這種愿望!
很多父母都知道,就是在很小的嬰兒面前做吐舌的動作,寶寶也會模仿。新手爸媽也可以和自己剛剛出世的寶寶來做一個特殊的游戲:爸爸或媽媽在寶寶面前做出親吻的嘴型,看看寶寶是否也會模仿出同樣的姿勢。有研究者在剛剛出生不過42分鐘的嬰兒身上就觀察到了這種行為。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開始就通過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會感到,當孩子模仿你時,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鏡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孩子模仿你,是因為父母是他的偶像,他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他對父母的信任是毫無保留的。當你把寶寶抱在懷里,他同時也抱著你,貼在你身上向你表達他的愛,如同你對待他一樣。
模仿——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6個月的嬰兒得到一面小搖鼓的話,他會立刻意識到,他不僅可以將他攥緊,也可以松手扔掉。因為這么大的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抓住東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寶寶突然意識到,他可以“有所作為”影響什么了。于是他開始非常熱情地練習,將事物與目的結合起來。此時,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當你把禮品紙揉成一團發(fā)出聲音,孩子會好奇地學著嘗試,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紙制造出同樣的音響效果。
模仿——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如果孩子因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穩(wěn),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緒通常會有些煩悶,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寶寶這時沖著父母笑,所有的父母都會不由自主地喜笑顏開,疲勞被笑容驅趕得無影無蹤。這是因為父母在模仿孩子的笑時,大腦通過面部肌肉的運動傳輸了愉悅的信息,立即分泌出營造快感的激素。
當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經(jīng)生理學者發(fā)現(xiàn),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jīng)細胞——鏡像神經(jīng)原。它不僅僅在做動作,如用手抓玩具搖鼓時活躍,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搖鼓時也變得活躍。大腦會模仿該動作,同時還會設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搖鼓晃動發(fā)出聲響。鏡像神經(jīng)原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從而更加體諒他人。再簡單一點說,通過對周圍的人表情的模仿,孩子學會了善解人意。
模仿——你說我也說。
父母在和小寶寶說話時會不自覺地用“兒語”,他們改變了通常講話的節(jié)奏,幾乎是像唱歌一樣和孩子說話。而且語速相對緩慢,句子之間停歇較長,經(jīng)常重復所說的話。當父母模仿孩子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在“密切注視”并“回答”你,盡管他可能還不會說話。寶寶大一點后模仿的能力更強了:比如他還不會說話,可已經(jīng)能學著父母拿起電話聽筒煞有介事地“打電話”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嘗試都促進著語言的發(fā)展,同時加強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聯(lián)系。
模仿——時間停止,生活繼續(xù)。
對于新生的嬰兒來說,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現(xiàn)在。當你給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時,對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寶寶觀察你的時候,望著他,用兩三分鐘來營造一個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妙的時間。而且你要將動作的節(jié)奏調節(jié)到寶寶的頻率上來,“慢動作”有時候恰好是合適的速度。這些都有助于寶寶的時間感和記憶的形成。
有的父母全天候24小時為這個小小的“大人物”服務,忙得焦頭爛額,擔心自己支撐不了多久。寶寶卻有能力讓你堅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樣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揮舞手臂,趴著時不斷向前爬。孩子的這種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父母應當效仿的。孩子引導父母,盡全力去生活,盡力過好每一天。
模仿的寶寶,父母要如何引導
有著“中國幼教之父”稱號的陳鶴琴先生認為嬰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好模仿”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就會模仿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心理學家班杜拉把孩子這種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方式叫做“觀察式學習”,也就是日常我們所說的“有樣學樣”.模仿是孩子用來探索世界、認識自己和他人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非常喜歡模仿,那說明孩子很聰明,學什么都快,適應性強,可塑性強。對于處在模仿敏感期的孩子,如何才能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呢?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對于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親密的人,因此,父母自然成了孩子最喜歡模仿的對象。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其實都是指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如果父母愛玩手機,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愛發(fā)脾氣,不守規(guī)矩,那么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學習這種不良習慣。作為孩子學習的模板,我們需要在各個方面以身作則,給孩子提供積極正面的模仿對象。
2.父母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避免孩子學習懷習慣。孩子在模仿的時候是不分好壞的,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父母要盡可能地給到孩子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比如:不給孩子看血腥暴力的影視、動畫,經(jīng)常帶孩子去看展覽,參觀博物館等,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良好人文環(huán)境的熏陶。
3.父母要有意識引導孩子的模仿行為,強化積極行為,忽視消極行為。對于宸宸,我的做法是出現(xiàn)積極的模仿行為時,多鼓勵。經(jīng)常會對她說“乖乖今天好厲害,自己會看書了”“乖乖今天幫助媽媽收拾垃圾了,好棒呀”當然她也會出現(xiàn)不好的模仿行為,比如打人,我會告訴她“你需要姐姐做什么,你要說出來喔,打姐姐是不對的,跟姐姐說對不起”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動畫片和繪本里的優(yōu)秀人物形象來幫助寶寶形成積極向上,勇敢自信的價值觀。
【模仿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相關文章:
父母與孩子什么樣的方式交流會效果最佳04-28
父母離婚后與孩子的相處方式11-24
父母正以這種方式愛自己的孩子02-26
孩子和客人愉快交流方法02-22
家長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和孩子說話02-27
孩子不愿與父母交流該怎么處理02-21
模仿對孩子有什么好處04-26
父母學會和孩子和諧相處的方法02-17
父母怎么和多動的孩子相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