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

時間:2024-03-04 11:34:43 好文 我要投稿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精品]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必修二語文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精品]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

  一、字音

  縵回màn不霽何虹jì焚椒蘭jiāo

  妃嬪媵嬙pínyìngqiáng轆轆lù

  剽掠piāo杳不知yǎo盡態(tài)極妍yán

  鼎鐺chēng迤邐yǐlǐ錙銖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úsù橫檻jiàn

  嘔啞ōuyā參差cēncī鬟huán囷囷qūn

  二、重點實詞:

  1、蜀山兀,阿房出(山禿)

  2、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趨向)

  3、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隨著,適合)

  4、盤盤焉,囷囷焉(縈繞曲折的樣子)

  5、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雨或雪停止,此處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見不到蹤影)

  7、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每,即全部)

  8、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寵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奪、奪取)

  9、奈何取之盡錙銖(古代計量單位,言極其細小)

  10、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表假設的連詞)

  三、文言現(xiàn)象

  1、隔離

  古義:遮斷,遮蔽今義:不讓聚在一起,避免接觸

  2、直走直走咸陽

  古義:趨向今義:行走

  3、鉤心斗角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4、落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古義:所、座;今義:下降、衰落。

  5、氣候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是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6、明星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7、經(jīng)營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優(yōu)秀人才。

  9、可憐可憐焦土

  古:可惜;今:憐憫,同情。

  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識點:《赤壁賦》

  一、通假字

  1、屬:舉酒屬客(通“囑”,勸酒)

  2、馮: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通“憑”,乘)

  3、泝:擊空明兮泝流光(通“溯”,逆水而上)

  4、繆:山川相繆(通“繚”,環(huán)繞,盤繞)

  5、舉匏尊以相屬樽酒杯

  二、一詞多義

  1、望:

 、倨咴录韧(農(nóng)歷每月十五,名詞)

 、谖魍目(向遠處看,眺望,動詞)

  2、長:

 、俦髟露L終(永遠,副詞)

 、诙淠L也(增長,動詞)

  3、然:

  ①其聲嗚嗚然(擬聲詞詞尾,表狀態(tài))

 、诤螢槠淙灰(這樣,代詞)

  4、于:

 、偬K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詞)

 、谠鲁鲇跂|山之上(從,介詞)

 、鄞朔敲系轮в谥芾烧吆(被,介詞)

  5、白:

 、侔茁稒M江(白色的,形容詞)

 、诓恢獤|方之既白(亮,形容詞)

  6、歌:

 、俑桉厚恢(唱,動詞)

 、诟柙(歌詞,名詞)

 、垡懈瓒椭(歌曲的聲調或節(jié)拍)

  7、如:①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

 、谌缭谷缒(副詞,像)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2

  一、作者簡介

  陸蠡(19081942),我國現(xiàn)代散文作家、翻譯家。原名陸圣泉,浙江天臺人。

  二、作品信息

  《囚綠記》是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

  三、相關知識

  《囚綠記》序

  我羨慕兩種人。

  一種富有旺盛的想象,充沛的熱情,敏銳的感覺,率真的天性。他們往往是理想者,預言者,白晝夢者。他們游弋于美麗的幻境中,他們生活在理想之國里。他們有無窮盡的明日和春天。他們是幸福的。

  另一種具有冷靜的思維,不移的理智,明察的分析,堅強的意志。他們往往是實行者,工作者,實事求是的人。他們墾辟自己的園地,他們的生活從不離開現(xiàn)實。他們有無止境的樂趣和成就。他們是幸福的。

  前者是詩人的性格,后者是科學家的典型。

  前者是感情的師傅,后者是理智的主人。

  我羨慕這兩種性格。

  反觀我自己?

  兩者都不接近。

  我是感情的奴隸,也是理智的仆役。

  我沒有達到感情和理智的諧和,卻身受二者的沖突;我沒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著它們的軋轢;我沒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這兩者的軒輊。我如同一個楔了,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間,受雙方的擠壓。我歡喜幻想,我愛做夢,而我未失去動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涂,假作惺松。我愛松弛靈魂的約束,讓它邀游空際,而我肉身生根在地上,足底覺觸到土地的堅實。我構設許多崇高的理想,卻不能游說自己,使之信服;我描擬許多美麗的計劃,仍不能勸誘自己,安排自己。我和我自己為難。我不愿自己任情,又不能使之冷靜;我想學習聰明,結果是弄巧成拙。我奔去我所喜悅的我所寶貴的,而保留住我所應當忘去的應當摒除的;我有時接受理智的勸告,有時又聽從感情的慫恿;理智不能逼感情讓步,感情不能使理智低頭。這矛盾和 (jiāo g,交錯),把我苦了。

  !我是一個不幸的`賣藝者。當命運的意志命我雙手擎住一端是理智一端是感情的沙袋擔子,強迫我緣走窄小的生命的繩索,我是多么戰(zhàn)兢啊!為了不使自己傾跌,我竭力保持兩端的平衡。在每次失去平衡的時候便移動腳步,取得一個新立足點,或者是每次移動腳步時,更重新求得一次平衡。

  就是在這時刻變換的將失未失的平衡中,在這矛盾和 中,我聽到我內心抱怨的聲音。有時我想把它記錄下來,這心靈起伏的痕跡。我用文字的彩衣給它穿扮起來,猶如人們用美麗的衣服裝扮一個靈魂;而從衣服上面并不能窺見靈魂,我借文采的衣裳來逃避穿透我的評判者的銳利的眼睛。我永遠是膽小的孩子,說出心事來總有幾分羞怯。

  這集子就是我的一些吞吐的內心的呼聲。都是1938年秋至1940年春寫的。在這時期內敢于把它編成集子問世,是基于對讀者的寬容的信賴的。

  至今還不曾替自己的集子寫序。寫這序,是自白的意思,也是告罪的意思。以后,不想寫什么了。

  1940年6月25日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3

  一、文學常識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選自《經(jīng)進東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當時,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心情十分苦悶。同年,他先后兩次游覽黃州的赤鼻磯,借地抒情,相繼寫下了《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詩文。本文是《前赤壁賦》,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tǒng)手法,表現(xiàn)了他力求排遣苦悶、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

  二、重點字、詞、句

 。ㄒ唬┩僮

  1.舉酒屬客 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 (繆,通繚連結、盤繞)

  4.杯盤狼籍 (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 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 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 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下、東:名作動,攻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意動用法 以為伴、以為友)

 。ㄈ┕沤癞惲x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2.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4

  蘭亭集序/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chǎn)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jīng)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fā)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后歸結于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痹趺茨懿蛔屓吮茨?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fā)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于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_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v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fā)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后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注釋

  永和:東晉皇帝司馬聃(晉穆帝)的年號,從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節(jié),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舉行禊禮,飲酒賦詩,事后將作品結為一集,由王羲之寫了這篇序總述其事。

  暮春:陰歷三月。暮,晚。

  會:集會。

  會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紹興。

  山陰:今紹興越城區(qū)。

  修禊(xì)事也:(為了做)禊禮這件事。古代習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于水濱嬉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游春活動。

  群賢:諸多賢士能人。指謝安等三十二位社會的名流。賢:形容詞做名詞。

  畢至:全到。畢,全、都。

  少長:如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謝安、王羲之等是長。

  咸:都。

  崇山峻嶺:高峻的山嶺。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樣子。

  激湍:流勢很急的水。

  映帶左右:輝映點綴在亭子的周圍。映帶,映襯、圍繞。

  流觴(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飲酒。這是古人一種勸酒取樂的方式。流,使動用法。曲水,引水環(huán)曲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邊,水邊。

  絲竹管弦之盛:演奏音樂的盛況。盛,盛大。

  一觴一詠:喝著酒作著詩。

  幽情:幽深內藏的感情。

  是日也:這一天。

  惠風:和風。

  和暢,緩和。

  品類之盛:萬物的繁多。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

  所以:用來。

  騁:使······奔馳。

  極:窮盡。

  信:實在。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夫,句首發(fā)語詞,不譯。相與,相處、相交往。俯仰,表示時間的短暫。

  取諸:取之于,從······中取得。

  悟言:面對面的交談。悟,通“晤”,指心領神會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的生活。因,依、隨著。寄,寄托。所托,所愛好的事物。放浪,放縱、無拘束。形骸,身體、形體。

  趣(qǔ)舍萬殊:各有各的愛好。趣舍,即取舍,愛好。趣,通“取”。萬殊,千差萬別。

  靜躁:安靜與躁動。

  暫:短暫,一時。

  快然自足:感到高興和滿足。然,······的樣子。

  不知老之將至:(竟)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語出《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币槐居小霸痹诰淝。

  所之既倦:(對于)所喜愛或得到的事物已經(jīng)厭倦。之,往、到達。

  情隨事遷: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遷,變化。

  感慨系之:感慨隨著產(chǎn)生。系,附著。

  向:過去、以前。

  陳跡:舊跡。

  以之興懷: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為陳跡”。興,發(fā)生、引起。

  修短隨化:壽命長短聽憑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語出《莊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種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為二,各執(zhí)一半,作為憑證。

  臨文嗟(jiē)悼:讀古人文章時嘆息哀傷。臨,面對。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_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固,本來、當然。一,把……看作一樣;齊,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動詞。虛誕,虛妄荒誕的話。殤,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說。一生死,齊彭殤,都是莊子的看法。出自《齊物論》。

  列敘時人: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

  錄其所述:錄下他們作的詩。

  其致一也: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后之覽者:后世的讀者。

  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

  《蘭亭集序》文言知識點梳理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會面

  2、趣舍萬殊“趣”通“取”

  【古今異義】

  1、列坐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①次第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將有感于斯文

  古:這些文章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諸懷抱

  古:胸懷抱負。今:①抱在懷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著; ④打算。

  4、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5、所以游目騁懷

  古義:①表憑借,用來。 ②……的原因。如:所以興懷。

  今義:①表因果關系的連詞;②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今義:低頭抬頭

  7、俯察品類之盛

  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今義:物品的種類

  【詞類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賢,賢德之人少,年輕的人,長,年長的人。

  況修短隨化壽命長壽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詞作動詞齊彭殤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詞作動詞①映帶左右環(huán)繞②一觴一詠喝酒

  4、數(shù)詞作動詞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等同,把……看作一樣。

  5、動詞的使動用法所以游目騁懷使……縱展使……奔馳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使(懷)興,即:使感嘆產(chǎn)生,

  6、動詞活用為名詞足以極視聽之娛耳目

  【一詞多義】

  (一)臨

  1、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面對,引申為“閱讀”。

  2、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引申為“迎”。

  3、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面對。

  4、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樣。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樣。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4)一邊……一邊……。例:一觴一詠

  (三)次

  1、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3、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陳勝、吳廣次當行:次序、按次序引申為“輪到”。

  (四)致

  1、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4、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進步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5、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修建

  6、修守戰(zhàn)之具整治

  (六)期

  1、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善谕、要求

  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4、期(jī )年之后周、滿

  5、、君與家君期日中約定

  【虛詞運用】

  1、所以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以此用來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2、之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助詞表定語后置

  曾不知老之將至助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動詞往達到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助詞的

  以之興懷代詞回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音節(jié)助詞襯足四個音節(jié)

  【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裝句:

  ⑴介賓短語后置(于+賓語也叫狀語后置):

 、贂跁疥幹m亭——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會();

  ②不能喻之于懷——不能于懷(在內心)喻之

 、垡鄬⒂懈杏谒刮摹鄬⒂(對)斯文有感

 、墚斊湫烙谒觥斊溆谒鲂

 、贫ㄕZ后置:

  雖無管弦之盛——雖無盛之管弦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仰觀大宇宙,俯察盛品類

  (三)省略句:

  1、省略句:

 、攀≈髡Z:

 、 (群賢)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② (群賢)引以為流觴曲水

 、剖〗樵~賓詞:

  引以(之)為流觴曲水

 、鞘〗樵~“于”:

  ①映帶(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內

  【涉及成語】

  群賢畢至、崇山峻嶺、放浪形骸、情隨事遷、感慨系之、游目騁懷

  【重點句翻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翻譯: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譯: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蘭亭集序知識點歸納

  一、基本常識

  1、關于序、跋類文體

  放在卷首為序,也稱前言;放在卷末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編者自己寫的,也有的是別人所寫。其內容和作用,多為說明寫作或編寫的情況、目的,闡述某些觀點,介紹或評價作品等。

  序的體裁,有的是近似論說文,如《史記》中的書、表、傳的序,都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總結歷史教訓,表達作者的見解和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歐陽修編寫《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傳序》即屬此類。

  抒情成分較多的序,多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對序的再補充,大都簡峻峭拔,不像序那樣詳細豐富。

  另外古代還有一種贈序,為臨別贈言一類的文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要和書序嚴格區(qū)別開來。

  2、王羲之簡介

  王羲之(321—379),東晉著名書法家。瑯琊臨沂(今山東)人,后居浙江會稽山陰。曾任右軍內史、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工書法,尤擅楷書和行書,人稱“書圣”。他的《蘭亭集序》帖,筆意妍麗勁健,“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其他較有影響的還有《樂毅論》、《十七帖》等。其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名家,父子齊名,世稱“二王”、“二圣”。

  3、寫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種習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為三月三),到水邊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稱“春禊”。據(jù)說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風和日麗,天清氣朗,王羲之與當時的名人謝安、孫綽等41人在山陰蘭亭暢飲歡歌,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他們借“修禊”之名而舉行的一次詩會吧。名人雅士,融融歡聚,曲水流觴,低吟淺唱,好不愜意。王羲之面對高朋摯友,揮筆潑墨,寫下了“絕代無雙”、書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詞語言

  1、通假字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

  2、古今異義

  茂林修竹古:長今;常用義為“修理”、“修飾”

  列坐其次古:旁邊、水邊今:常用義為質量差

  或取諸懷抱古:兼詞,“之于”合音今:常用義為眾

  曾不知老之將至古:讀zeng,竟今:讀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過去、原來今:常用義為方向

  終期于盡古:至、及今:無此義

  亦將有感于斯文古:這些文章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詞類活用

  A、形容詞作名詞

  群賢畢至賢士

  少長咸集年輕人,年長的人

  B、形容詞作動詞

  齊彭殤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詞作動詞

  映帶左右環(huán)繞

  一觴一詠喝酒

  D、數(shù)詞作動詞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看作一樣

  4、一詞多義

  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進步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5、虛詞運用

  所以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以此用來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助詞表定語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將至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動詞往達到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助詞的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5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取”

  2、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

  二、古今異義

  1、放浪形骸之外放浪:古,放縱、無拘束。今:放蕩

  2、列坐其次古:旁邊、水邊今:常用義為質量差

  3、亦將有感于斯文古:這些文章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4、或取諸懷抱懷抱古義:胸懷抱負。今義:①抱在懷里;②胸前;

  5、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6、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①表憑借,用來。今:①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7、俯仰一世俯仰古義:形容時間短暫。今義:低頭抬頭

  8、俯察品類之盛品類古: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今義:物品的種類

  三、詞類活用

  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少,年齡輕的人,長,年齡大的人。均是形容詞作名詞。賢,賢德之人,形容詞作名詞。

  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一,名詞作動詞,等同,把??看作一樣。

  3、齊彭殤為妄作!褒R”字形容詞作動詞,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詞作名詞

  5、名詞作動詞①映帶左右環(huán)繞②一觴一詠喝酒

  6、動詞的使動用法,所以游目騁懷,使??縱展使??奔馳,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使(懷)興,即:使感嘆產(chǎn)生,

  四、一詞多義

  (一)臨

  1、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面對,引申為“閱讀”。2、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引申為“迎”。

  3、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面對。

  4、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樣。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樣。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4)一邊??一邊??。例:一觴一詠

  (三)次

  1、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3、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陳勝、吳廣次當行:次序、按次序引申為“輪到”

  語文必修二學習方法

  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復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4.規(guī)范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語文必修二學習技巧

  首先要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fā)覺其中的樂趣,發(fā)現(xiàn)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于我們去持之以恒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并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yōu)樽约旱臇|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6

  蘇教版必修二語文知識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粗糙( )蓓( )蕾( )流淌( )輪廓( )銘( )刻瞥( )一眼腫瘤( )虔( )誠毋( )寧( )寧( )可寧( )靜

  鑰( )匙( )寶藏( )時髦( )櫥( )窗鏗( )鏘( )有力佳肴( )混淆( )天真無邪( )

  詞語解釋

  理所當然愛不釋手手不釋卷鏗鏘有力賞心悅目膚淺浮淺

  文學常識

  本文作者是國女作家她以自己的作品和人格影響了幾代人。作為盲人,她在作品中并沒有給我們展現(xiàn)多少命運多舛,我們感受到的是熱情、坦誠和真摯。在本文中她表露的是對世人的強烈的愛和熱切的希望。在想象的三天光明安排中,作者第一天的活動表現(xiàn)了對親情的重視;第二天的活動是對人類物質方面和精神生活的關注;第三天的活動則是對世人生活的關注。三天活動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贊美,勸誡人們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陰。

  《我與地壇》

  宿( )命星宿( )恪( )守坍( )圮( )玉砌( )雕欄亙( )古不變捋( )著觸須捋( )袖子窸( )窸窣( )窣心神恍( )惚( )頹( )墻譬( )如熨( )帖熨( )斗猝( )然祈( )求雋( )永雋( )秀教誨( )

  詞語解釋

  專心致志聲名狼藉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眾說紛紜堅韌堅忍

  文學常識

  本文是的代表作,他的作品還有《務虛筆記》、《合歡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課文節(jié)選的是一、二兩部分,文章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基礎,敘述了作者多年來在地壇公園沉思流連觀察到的人生百態(tài)和對生命的感悟。文章第一部分寫地壇給我的啟迪,這一部分集中寫地壇的有三處,每一處都與我的感悟密切相關,實際上也是對生命的解讀。第一處寫地壇消褪了人工的雕琢和浮華,在等我到來,使我可以看清人生真相,可以獲得一個思考的場所;第二處寫蜂兒、螞蟻、瓢蟲等昆蟲以自己的方式活著,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美麗,我感受到每一個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的價值,應當豁達、平靜地看待死亡。第三處寫古園任別人肆意雕琢,有些東西卻誰都不能改變,我明白了怎樣活,外在環(huán)境雖然惡劣但生命卻不能遭到破壞,只要照自己的方式活著你就能體會到人生的味道。第二部分寫母親對我的影響和激勵,母親給了我生活的啟發(fā),使我懂得怎樣生活。文中處處能感受到母親給我的深沉的、毫不張揚的愛!斑@園中不但是處處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蹦赣H和地壇已經(jīng)融為一體,共同幫助我完成了人生的涅槃。

  《最后的常春藤葉》

  轉彎抹( )角抹( )黑抹( )布錫镴( )昵( )稱躡( )手躡腳苔( )蘚( )舌苔( )氣吁吁( )呼吁( )殯( )儀館藤蔓( )莖( )葉暴z à o( )干z à o( )

  詞語解釋

  口味相投臭味相投不速之客明目張膽一籌莫展莫名其妙不以為然不以為意

  文學常識

  歐·亨利是國篇小說家,被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小說大都取材于普通市民生活,因此被稱作

  結尾常出人意料,這種結尾方式被稱作

  而他小說的風格也被稱作。歐·亨利的作品也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人們把他與國的

  和國的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

  《鳥啼》★

  田鳧( )椋( )鳥老饕( )慰藉( )蒼穹( )斑鳩( )蟄( )伏滯( )留隱遁( )窒( )息蝙( )蝠跌宕( )而起攫( )住熾( )烈殘骸( )昊( )天

  詞語解釋

  卒章顯志勢不可擋

  《一個人的遭遇》

  梗( )概和睦( )剎( )那霎( )時狙( )擊瓦礫( )腮( )幫胡謅( )泥濘( )沮( )喪詛( )咒邂( )逅( )唧( )唧喳( )喳

  詞語解釋

  萍水相逢小心翼翼

  肖洛霍夫是前蘇聯(lián)偉大作家,他憑借史詩式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獲得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搪( )瓷廟柱中楣( )甲胄( )絢( )麗瘦削( )惟( )妙惟肖愷( )撒碘( )酒顛簸( )啐( )掉煙頭薈萃( )國粹( )腓( )特烈吞噬( )倒坍( )愜( )意粗獷( )憎( )惡瞳( )孔憧( )憬一幢( )蹣(跚( )襁( )褓( )胡子茬( )色厲內荏( )一模( )一樣模( )仿包扎( )

  詞語解釋

  惟妙惟肖心血來潮無濟于事無計可施赫然在目徑自徑直

  海因里!げ疇柺堑聡骷,獲得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火車正點》、《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等。

  《安妮日記》★

  藏匿( )跛( )腳拎( )出揪( )緊引擎( )霎( )時肆虐( )蕓( )蕓眾生蛻( )變沮( )喪匱( )乏唉( )聲嘆氣荒謬( )冥( )冥之中

  詞語解釋

  歡呼雀躍蕓蕓眾生唉聲嘆氣

  《六國論》

  賄賂( )暴( )霜露思厥( )先祖父草芥( )與( )嬴洎( )誅( )殺革滅殆( )盡或未易量( )下咽( )當( )與秦相較

  解釋加點字

  率賂秦耶蓋失強援

  然則向使革滅殆盡

  通假字(寫出所通的字并解釋)

  暴秦之欲無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與秦相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異義(寫出古義和今義)

  古義今義

  其實百倍:

  思厥先祖父:

  然后得一夕安寢:

  后秦擊趙者再:

  可謂智力孤危:

  至于:

  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詞類活用(寫出活用類型并解釋)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義不賂秦

  李牧連卻之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一詞多義

  兵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亡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

  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猶猶抱薪救火

  良將猶在

  或或曰……

  或未易量

  始始有遠略

  始速禍焉

  終終繼五國遷滅

  惜其用武不終也

  得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速始速禍焉

  不速之客

  與與秦而不助五國也

  六國與秦皆諸侯

  大茍以天下之大

  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

  為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于其勢弱于秦

  趙嘗五戰(zhàn)于秦

  而賂秦而力虧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二敗而三勝

  戰(zhàn)敗而亡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之破滅之道

  較秦之所得

  諸侯之所亡

  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

  子孫視之亦不甚惜

  此言得之

  茍以天下之大

  以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

  洎牧以讒誅

  以地事秦

  文學常識

  本文作者(朝代),字明允,號老泉,著有《嘉祐集》嘉祐是宋仁宗的年號。他與自己的兒子、并稱“ ”,并且同被列入“ ”后人有詩云: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本文中心論點是。

  翻譯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阿房宮賦》

  阿( )房宮蜀山兀( )驪( )山酈( )道元伉儷( )廊腰縵( )回漫( )長蔓( )延謾( )罵幔( )帳囷( )囷焉不霽( )何虹妃( )嬪( )媵( )嬙( )田塍( )騰( )飛輦( )來于秦焚椒( )蘭賢淑( )寶俶( )塔菽( )麥轆( )轆杳( )不知盡態(tài)極妍( )剽( )掠縹( )緲驃( )勇膘( )肥體壯瞟( )一眼漂( )亮漂( )白鼎鐺( )玉石鋃鐺( )入獄棄擲邐( )迤( )錙( )銖( )須臾( )在庾( )之粟粒瓦縫參( )差( )直欄橫檻( )門檻( )管弦嘔( )啞( )

  古今異義(寫出古義和今義)

  古義今義

  隔離天日

  氣候不齊

  鉤心斗角

  詞類活用(寫出活用類型并解釋)

  六王畢,四海一

  驪山北構而西折

  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輦來于秦

  朝歌夜弦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一詞多義

  一六王畢,四海一

  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

  縵廊腰縵回

  縵立遠視

  盡盡態(tài)極妍

  取之盡錙銖

  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愛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憐可憐身上衣正單

  可憐體無比

  焉盤盤焉,囷囷焉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而驪山北構而西折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為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于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之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奈何取之盡錙銖

  文學常識

  杜牧,字,晚唐杰出詩人、文學家,本文選自他的后人稱之為,以區(qū)別于杜甫,其與李商隱齊名,兩者并稱為他對“賦”這種文體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繼承了韓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傳統(tǒng),推動了“賦”的散文化進程。他的《阿房宮賦》被認為是“文賦”的典范之作。本文與《六國論》同采用了的手法。目的都是借助史實諷諫當時統(tǒng)治者,要求他們吸取教訓。

  默寫

  六王畢, ,蜀山兀,

  長橋臥波,?,不霽何虹?

  ,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明星熒熒,綠云擾擾,。渭流漲膩

  煙斜霧橫,

  使負棟之柱架梁之椽

  釘頭磷磷瓦縫參差

  直欄橫檻管弦嘔啞

  戍卒叫,函谷舉,,

  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翻譯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念奴嬌·赤壁懷古》

  浪淘( )盡波濤( )公瑾( )勤( )勞華( )發(fā)華( )山中華( )還酹( )江月羽扇綸( )巾滿腹經(jīng)綸( )

  文學常識

  詞,也叫,,等,每首詞都有如《念奴嬌》、《沁園春》、《永遇樂》等,按字數(shù)可分為、 ;按風格可分為、 。蘇軾,字號本詞是他被貶到黃州時在游玩時所作,必修一中也是這一時期的作品。作者面對著壯麗江山,想到昔日英雄業(yè)績,激起了自己豪邁奮發(fā)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全篇意境雄渾壯闊,風格豪邁,也顯現(xiàn)了作者豁達的心態(tài)和寬闊胸襟。

  蘇軾是詞派的代表人物。

  默寫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舞榭( )歌臺尋常巷陌( )倉皇( )廉( )頗( )

  文學常識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選自,是我國時期詞人的作品,他的字是號是這首詞中詞人既想,又反對。我們在全詞中能感受作者的情懷。詞人作品的特色是使用(手法)。他是繼蘇軾之后的豪放詞派的又一代表人物,二人并稱為。

  默寫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落日》★

  咔( )嘰( )制服舷( )梯勛( )綬( )授( )勛拾( )級而上拾( )金不昧目不暇( )接久假( )不歸名聞遐( )邇

  應酬( )翹( )首翹( )尾巴凇( )滬( )天理昭( )彰( )詔( )書召( )喚招( )呼厥( )功甚偉湔( )雪

  詞語解釋

  永志不忘拾級而上五光十色目不暇接不可一世天網(wǎng)恢恢天理昭彰

  厥功甚偉鄭重其事

  《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贊》

  凜( )冽( )虔( )誠無辜( )莘( )莘學子贖( )罪瀆( )職案牘( )牛犢( )買櫝( )還珠窮兵黷( )武歸咎( )內疚( )針灸( )追究( )饒( )恕( )納粹( )

  詞語解釋

  問心無愧

  《荷塘月色》

  閏( )兒煤屑( )蓊( )蓊郁郁踱( )步獨處( )相處( )妙處( )裊( )娜霎時( )剎( )那脈( )脈命脈( )酣( )眠倩( )影梵( )婀( )玲妖童媛( )女鷁( )首徐回

  棹( )將移斂裾( )前倨( )后恭虎踞( )龍盤沒精打采( )神采( )喝彩( )一瀉( )千里水泄( )不通發(fā)泄( )嬉( )游嬉戲( )

  嘻( )笑嬉/嘻( )皮笑臉

  文學常識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朱自清的散文貯滿了詩意,有一種美感。

  我們在初中時還學過他的散文,。在文中,他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得荷塘月色有種朦朧而縹緲的感覺,在寫荷香時,使用了

  的手法。文章以作者的行蹤和自己心情的變化為線索,文中籠罩的情緒是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

  《聽聽那冷雨》

  驚蟄( )蟄( )伏蟄( )人海蟄( )倉頡( )淅( )淅瀝( )瀝滂( )沱( )舔( )雨舐( )雨舐( )犢情深薄( )荷( )皚皚( )云氣氤( )氳( )斷柯( )殘枝山隱水迢( )米芾( )姜夔( )鏗( )鏘( )濕黏( )黏苔( )蘚( )羯( )鼓強勁( )用勁( )忐( )忑( )驚悸( )寒瀨( )天籟( )水獺( )懶( )惰擎( )天鳥聲啾( )啾啁( )啾( )唐弢( )

  詞語解釋

  石破天驚心有余悸

  文學常識

  余光中創(chuàng)作頗豐,涉獵廣泛,他把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他也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初中時,我們學過他的詩歌。這也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題。余光中為人所銘記,不僅是因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更因為他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歌頌。

  《金岳霖先生》

  麂( )皮麋( )鹿氈( )子毯( )子跳蚤( )鰥( )夫

  文學常識

  汪曾琪,江蘇高郵人,他是當代文壇公認的美文作家,他的語言樸實,自覺吸收傳統(tǒng)文化,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開小說散文化風氣之先,有短篇圣手之稱,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

  蘇教版必修二語文學習方法

  (1)了解?凑n文、看注釋、看課后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了解了這些信息后,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

  (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jù)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后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扎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鉆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shù)刈晕乙蟾咭恍?/p>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后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

  (5)質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為什么這么寫?(6)記錄。就是做好讀書筆記。

  蘇教版必修二語文學習技巧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課文的內在邏輯,把結構層級作為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wǎng)絡,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jié)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jié)描寫,才能真正為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蘇教版必修二語文知識點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7

  一、一詞多義梳理

 、偈隆⑹鹿、變故、原因、緣故:公問其故

 、谂f、往昔、過去的`、原來的:豫章故郡

 、酃式弧⒗吓笥眩壕才c項伯有故(《鴻門宴》

  故④衰老: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莨室、特地:故久立與其客語(《信陵君竊符救趙》)

  ⑥依然、依舊: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

  ③因果連詞,所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偻辏簱腥獗M(《狼》)

  ②全部用出或極力完成: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游褒禪山記》)

  盡③全、都:賓主盡東南之美《滕王閣序》

 、芩械模罕M人皆知

 、輼O:盡善盡美

  屬(以下讀shǔ)①統(tǒng)屬、隸屬、屆寸::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陬、輩: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以下讀zhǔ③連接: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撰寫:屈平屬草稿未定(《屈原列傳》)

 、輫谕,通“囑”:屬予以記之(《岳陽樓記》)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诹⒓础⒕停禾丶辞踩穗S其往

  即③就是:此即風景之尤勝者也

 、芗偃纾杭从腥绮环Q。妾得無隨坐乎

  ⑤當、當前:成功在即

  ⑥通“則”,就:且壯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賲s、可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且②將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酃们摇呵遥呵曳虐茁骨嘌麻g,須行即騎訪名山(《夢游天姥吟留別》)

 、苓叀,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況且、再說: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鴻門宴》)

  勝中秋尤勝——盛大

  予觀夫巴陵勝狀——優(yōu)美山水

  日出江花紅勝火——超過

  數(shù)不勝數(shù)——盡,能承受

  錯紛錯如織——交錯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磨刀石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通“措”,處置

  狀雷錕電霍,無得而狀——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形態(tài)

  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景觀

  狀河伯留客之久——估計

  尋而病尋作,余既豈歸——不久

  未果,尋病終——不久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尋找

  八尺為尋——量詞,一尋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8

  (一)、重點字詞

  1、枕:臺隍枕夷夏之交(動詞,倚,據(jù)) 2、維:時維九月(介詞,在)

  3、序:序屬三秋(名詞,時序) 4、上:儼驂騑于上路(形容詞,高)

  5、披、闥:披繡闥(開,小門) 6、曠:山原曠其盈視(形容詞,遠)

  7、浦: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8、甫:遙襟甫暢(副詞,剛,頓時)

  9、遄:逸興遄飛(副詞,迅速) 10、凌:氣凌彭澤之樽(動詞,超過)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詞,遠) 12、數(shù):識盈虛之有數(shù)(名詞,定數(shù))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14、疏、引:恭疏短引(書寫,撰寫;

  15、賦:一言均賦(動詞,鋪陳)

  (二)、一詞多義

  1、故:

 、僭フ鹿士ぃ檎咝赂(形容詞,舊)

 、诠侍鞂⒔荡笕斡谑侨艘(連詞,所以)

 、刍负罟适谷藛栔(副詞,特意)

 、芗瓤,公問其故(名詞,原因)

  2、盡:

 、儋e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诹仕M而寒潭清(動詞,沒,干涸)

 、蹌t智者盡其謀(動詞,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歸盡(動詞,完,盡頭)

  5、且:

 、俑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連詞,可是)

 、诒庇薰撸昵揖攀(副詞,將近)

 、鄞嬲咔彝瞪,死者長已矣(副詞,姑且,暫且)

 、艹妓狼也槐埽淳瓢沧戕o哉(連詞,尚且)

  ⑤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副詞,將要)

  三、詞類活用

  1、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2、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3、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4、屈:屈賈誼于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5、竄:竄梁鴻于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7、目: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8、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9、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華天(有)寶(省略句)

  2、十旬休假,勝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漁舟唱(于)晚,響窮彭蠡之濱(省略句)

  4、所賴君子安(于)貧(省略句)

  5、童子何知(賓語前置)

  6、纖歌凝而白云遏(被動句)

  7、懷帝閽而不見(被動句)

  8、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介詞結構后置)

  9、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介賓結構后置)

  高二語文必修5《滕王閣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9

  1、《離騷》是一篇具有深刻現(xiàn)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發(fā)展了我國古代人民口頭創(chuàng)作——神話的浪漫主義,成為我國文學浪漫主義的直接源頭。它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這突出地表現(xiàn)在詩人的馳騁想象,糅合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自然現(xiàn)象的編織幻想的境界。它還常常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詩人品格刻畫得異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義特質。

  2、《離騷》的另一藝術特色是比興手法的廣泛運用。它“依詩取興,引類比喻”,繼承了《詩經(jīng)》的比興傳統(tǒng),而又進一步反之了它!对娊(jīng)》的比興大都比較單純,用以起興和比喻的事物還是獨立存在的客體;《離騷》的比興卻與所表現(xiàn)的內容合而為一,具有象征的.性質!对娊(jīng)》中的比興往往只是一首詩中的片段,《離騷》則在長篇巨制中以系統(tǒng)的一個接一個的比興來表現(xiàn)它的內容。

  3、抒情詩一般篇幅短小,沒有故事情節(jié)!峨x騷》不只篇幅宏偉,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詩人大半生歷史發(fā)展的廣闊背景上展開抒情,后一部分又編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節(jié)的成分。這種內容和結構上的態(tài)度,就是波瀾起伏、百轉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轉眼卻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境界。

  4、《離騷》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筆法,把詩句加長,構成巨排內,既有利于包含豐富的內容,又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奔騰澎湃的感情!峨x騷》基本上是四句一章,字數(shù)不多,亦多偶句,形成了錯落中見整齊,整齊中又富有變化的特點。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0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jīng)玉溪運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律詩一過頷聯(lián),“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我們讀唐人詩,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lián)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lián)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lián),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這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lián)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lián)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田,山名,在今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chǎn)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玉溪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lián)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玉溪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工力。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此日”指楊妃的死日!傲娡v馬”與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同意,但《長恨歌》緊接著寫了“宛轉蛾眉馬前死”,而“此日”即倒轉筆鋒追述“當時”!爱敃r”與“此日”對照、補充,不僅其意自明,而且筆致跳脫,蘊含豐富,這叫“逆挽法”。玄宗“當時”七夕與楊妃“密相誓心”,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不發(fā)”的時候,結果又如何?兩相映襯,楊妃賜死的結局就不難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虛偽、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無遺。同時,“七夕笑牽!笔菍π诿詰倥、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就表現(xiàn)出二者的因果關系。沒有“當時”的荒淫,哪有“此日”的離散?而玄宗沉溺聲色之“當時”,又何曾慮及“賜死”寵妃之“此日”!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1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取”同“娶”,娶妻)

  2.箱簾六七十(“簾”同“奩”,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器具)

  3.蒲葦紉如絲(“紉”同“韌”,堅韌,柔軟而又堅固)

  4.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誓”同“愆”,過失、過錯)

  5.府吏見丁寧(“丁寧”同“叮嚀”,囑咐)

  6.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要”同“邀”,相約、約定)

  (附:便要還家“要”同“邀”,邀請)

  7.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藏”同“臟”,臟腑)

  8.奄奄黃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異義

  1.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同情,憐憫。)

  2.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古義:坐具,比板凳稍寬。今義:臥具。)

  3.涕落百余行(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4.感君區(qū)區(qū)懷(古義:忠誠相愛,真摯。今義:數(shù)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古義:信使,這里指媒人。今義:書信,信件。)

  6.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古義:處置、安排。今義:對犯罪或犯錯誤的人做出處罰決定。)

  7.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古義:活著的人。今義:陌生人。)

  8.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古義:彼此相通,連接。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三、一詞多義

  1.適

 、儇氋v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出嫁)

 、谥械肋兄門,處分適兄意(適合、按照)

 、圻m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剛才、方才)

 、苌贌o適俗韻/削足適履(適合)

  ⑤從上觀之,適與地平(正、恰好)

 、奘艑⑷ヅ,適彼樂土(到、往)

  2.謝

 、僦x家來貴門/上堂謝阿母/謝家事夫婿(辭別)

 、诎⒛钢x媒人:女子先有誓(辭謝)

 、鄱嘀x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勸告)

  3.令

 、倌晔际甠便言多令才(美好)

 、诓豢袄羧藡D,豈合令郎君(對對方親屬的尊稱)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讓,使)

  4.舉

 、倥e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開口)

 、谂e手長勞勞/舉手拍馬鞍(舉起,抬起)

 、酆尾蛔饕律?莫令事不舉(成功)

  5.為

  ①為詩云爾(做、寫,動詞)

 、诜菫榭椬鬟t(是,動詞)

 、凼紶栁礊榫(算,動詞)

 、馨⒛笧槿昵(替,介詞)

 、輹r時為安慰(作為,動詞)

 、拮悦麨轼x鴦(叫作,動詞)

  6.相

  ①相見常日稀(互相,副詞)

  六合正相應(副詞,互相)

  黃泉下相見(互相,副詞)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互相,副詞;互相,副詞)

  仰頭相向鳴(互相,副詞)

 、趦阂驯〉撓(xiàng,相貌,名詞)

 、奂皶r相譴歸(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我)

 、軙幌鄰脑S(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

 、葸必相迎取(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

 、蘧镁媚嗤(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我)

  ⑦好自相扶將(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她)

 、噫覒蚰嗤(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我)

 、崾牟幌鄶R卿(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與“卿”復指)

 、馐奶觳幌嘭(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

 、系羌聪嘣S和(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他)

 、衍b履相逢迎(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他)

  ⒁悵然遙相望(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他)

  7.自

 、僮钥蓴鄟硇(即,馬上,副詞)

 、谧悦亓_敷/自命為鴛鴦(其,代詞)

 、畚易圆或屒(本來,副詞)

 、茌谵ㄗ陨(連詞“而”)

  ⑤物物各自異(相當于“有”,動詞)

 、薇咀詿o教訓(已,已經(jīng),副詞)

 、吆米韵喾鰧(與他詞合成詞組)

  ⑧不圖子自歸(自己)

  自誓不嫁

  舉動自專由

  進止敢自專

  哪得自任專

 、嶙跃齽e我后(自從,從,介詞)

  8.見

 、傧嘁姵H障/黃泉下相見(見面,動詞)

 、诰热粢婁/府吏見丁寧(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譯為“我”)

 、蹪u見愁煎迫(被,介詞)

  9.且

 、傥峤袂覉蟾(將要,副詞)

 、谇視哼家去(暫且,副詞)

 、鬯捏w康且直(又,副詞)

  10.何

 、俸文颂珔^(qū)區(qū)(怎么,疑問代詞)

 、陔[隱何甸甸(何等,副詞)

  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問代詞)

 、苎院螐蛠磉(什么,疑問代詞)

  11.若

 、俳袢糇l此婦(如果,連詞)

 、谘袅骷w素(像,動詞)

  ③君既若見錄(如此,代詞)

  12.區(qū)區(qū)

 、侔⒛钢^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小,此指見識少)

 、谛聥D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忠誠專一、誠摯)

  13.遣

 、贋橹偾淠杆(被休回娘家,動詞)

  ②十七遣汝嫁(送,動詞)

 、劭h令遣媒來(派,動詞)

  14.意

 、俸我獬龃搜(料想,動詞)

 、诳植蝗挝乙(心意,名詞)

  15.迎

 、龠必相迎取(迎接,動詞)

 、诓蛔阌笕(送給,動詞)

  16.結

 、俳Y發(fā)同枕席(系,動詞)

 、诩扔Y大義(結交,動詞)

 、蹏浪Y庭蘭(凝聚,動詞)

  17.會

 、贂幌鄰脑S(當然,副詞)

 、谟诮駸o會因(會見,動詞)

  18.故

  ①大人故嫌遲(還是、仍然,副詞)

 、诠是瞾碣F門(所以,連詞)

 、苤枪嗜藖(舊、老,副詞)

  19.望

  ①悵然遙相望(看,動詞)

 、诰何所望(希望,動詞)

  20.幸

 、傩覐偷么藡D(幸虧,副詞)

 、谛铱蓮V問訊(希望,動詞)

  21.復

  ①幸復得此婦(還,副詞)

 、诮K老不復取(再,副詞)

 、奂t羅復斗帳(雙層,數(shù)詞)

  24.作

 、俜菫榭椬鬟t(做,動詞)

  ②纖纖作細步(邁動,動詞)

 、郾憧勺骰橐(結成,動詞)

  ④作計乃爾立(造,引申為“定”,動詞)

 、菥斪髋褪(當作,動詞)

  29.因

  ①于今無會因(機會,名詞)

 、谝蚯蠹贂簹w(于是,副詞)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1.孔雀東南飛(東南,朝東南、向東南)

  2.雞鳴入機織(雞鳴,在雞鳴時)

  3.晝夜勤作息(晝夜,從早到晚)

  4.理實如兄言(理,按道理)

  5.明日來迎汝(第二天)

  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

  7.卿當日勝貴(日,一天天地)

  8.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

  (二)名詞作動詞

  1.五里一徘徊(五里,飛五里)

  2.頭上玳瑁光(光,發(fā)光)

  3.仕宦于臺閣(仕,任官)

  (三)動詞作名詞

  1.留待作遺施(遺施之物,贈送的東西、紀念品)

  (四)形容詞作動詞

  1.千萬不復全(全,保全)

  (五)使動用法

  1.及時相遣歸(歸,使……回去)

  2.足以榮汝身(榮,使……榮耀)

  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

  (六)意動用法

  1.戒之慎勿忘(戒,以……為警戒)

  五、偏義復詞

  指由兩個近義詞或反義詞作詞素構成一個詞,其中的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詞素只作陪襯,不表示意義,這樣的詞稱為偏義復詞。

  1.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公姥”偏指“姥”,婆婆)

  2.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哥哥)

  3.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母親;“弟兄”偏指“兄”,哥哥)

  4.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

  5.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牛馬”偏指“馬”)

  六、特殊句式

  1.為仲卿母所遣(被動句)

  2.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狀語后置)

  3.何言復來還(賓語前置)

  4.渠會永無緣(賓語前置)

  5.仕宦于臺閣(狀語后置)

  6.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被動句)

  7.今日被驅譴/仍更被驅遣/同是_(被動句)

  8.蒲葦紉如絲(狀語后置)

  9.性情暴如雷(狀語后置)

  七、互文見義

  1.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3.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4.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八、文學文化常識

  1.《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最早的長篇敘事詩,最早見于南朝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將它收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犊兹笘|南飛》的'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全詩(除小序外)共357句,1785字,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犊兹笘|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后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選自南朝陳代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2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嘆)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二)古今異義詞

  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席)

  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今義: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詞多義

  1.言:

  ①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谙喈斢"而"。如:靜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詞。如:秋以為期。

 、诙,連詞。如:以望復關。

  3.作:

 、俦玖x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chǎn)生。如:薇亦作止。

 、陂_始。如:天下之難比作于易。

  ③創(chuàng)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轂,成為,引申為充當,充作。如: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4.曰:

 、賱釉~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

 、诮凶觯Q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壅f。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止:

 、僬Z尾助詞。如:歲亦莫止。

 、谀_,足。如: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為使動用法。如:止子路宿。

 、苤浦,阻止。如:殘賊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禮貌。如:人而無止,不死何候。

  6.載:

 、儆涗,記載。如:史載田橫事。

  ②年。如:自去舟職,五載復還。

 、垩b載。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引申為承擔,承受。

  如:載舟載舟,所宜深思。

 、艹俗塑。如:直上載公子車。

 、葑T~,起加強語氣作用,多用于動詞或形容詞詞頭,可譯為"且""又"。如:"載欣載奔"。

 、薷痹~,開始。如:春日載陽,有名倉庚。

  7.靡:

  ①浪費。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跓o,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

 、鄣瓜拢笸。如:左右皆靡。

  8.烈:

 、倩饎菝汀H纾悍蚧鹆,民望而畏之。引申為放火燒,如:益烈山澤而焚之。又引申為猛烈。如:窮冬烈風。

  ②光明,顯赫。如:君有烈名。

 、凼聵I(yè),功業(yè)。如:奮六世之余烈。

 、軈柡,嚴重。如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9.陽:

 、偕降哪厦,水的北面。

  ②陽光,太陽。如: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蹨嘏H纾捍喝蛰d陽。

 、鼙砻嫔希傺b。如: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

 、诤,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華: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陂_花。如:始雨水,桃李華。

 、勖利愑泄獠。如:華服麗人。

 、芊比A。如:其街市之繁華。

 、菥A。如:物華天寶。

 、蘧崔o。如:華誕,華居。

  12.思:

 、偎伎肌H纾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谒寄,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坌那,情思。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苤~,無實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3.戒:

 、俜纻,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備萬事。

  ②告誡,警告。如:觀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陔x散。如:一別如雨。

 、蹌釉~。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芄喔。如:水能自雨田。

  ⑤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必修二語文學習方法

  首先要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fā)覺其中的'樂趣,發(fā)現(xiàn)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于我們去持之以恒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并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yōu)樽约旱臇|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必修二語文學習技巧

  (1)了解?凑n文、看注釋、看課后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了解了這些信息后,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

  (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jù)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后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扎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鉆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shù)刈晕乙蟾咭恍?/p>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后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

  (5)質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為什么這么寫?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3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shù)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

  (4)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今義:頭發(fā)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jié)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圣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而后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德合一君(使……滿意)/彼于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

  二、文言虛詞

  1.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7.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眾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

  3.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倒裝句

  (1)而莫之天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后置)

  (5)翱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后置)

  四、重點語句翻譯

  1、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再說水的聚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處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給它當作船;而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開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鵬鳥借著急速旋轉向上的氣流直沖九萬里高空,穿過云氣,背負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至于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仰賴什么呢!因此說,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yè),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圣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語文必修五《逍遙游》賞析

  《逍遙游》是《莊子》一書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說: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這實際上反映了莊子要求超越時間和空間,擺脫客觀現(xiàn)實的影響和制約,忘掉一切,在主觀幻想中實現(xiàn)“逍遙”的人生觀。《逍遙游》很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同時也體現(xiàn)出其散文的文學風格和成就。這里入選的并非《逍遙游》全篇,只是節(jié)錄了開頭的一部分,但這部分已經(jīng)可以反映全篇的風格和成就。

  這段選文共有三個段落,下面逐段講解(此文的分段與課文的分段有出入——編者注)。

  開頭一段,從“北冥有魚”起至“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筆揮灑,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條“不知其幾千里”長的巨鯤。這條魚的巨大,已經(jīng)夠令人驚奇的了,而它竟又變化為一只大鵬,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萬分呢?應當承認,這樣的魚和鳥是現(xiàn)實生活中絕對沒有的,是人們絕對不曾見過的,但想像力豐富的莊子卻偏要讓你相信世間有此二物,特意對它們進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寫。描寫的重點是大鵬:這只神奇的大鳥豈止是大,還要騰空而起,還要乘海風作萬里之游,由北海直飛南海天池。它積滿氣力,怒張毛羽,一振而飛上天,翅膀像遮天蓋地的大塊云影。接著,作者又假借所謂《齊諧》一書的話來證明他的描寫是可信的。《齊諧》上說:“大鵬遷往南海的時候,先拍擊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盤旋宛轉,靠風氣相扶,直沖云天,到達九萬里高空。起飛之后,歷時六月,方才止息!蹦敲,九萬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遠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見游氣奔騰,微塵浮動來形容,接著以人仰視天空的經(jīng)驗來比說,說大鵬在九萬里高空俯視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視高空,只見莽莽蒼蒼,難辨其“正色”。經(jīng)過這樣一番描寫、形容和打比方,無形中聯(lián)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經(jīng)驗,調動了人們的聯(lián)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種為一般人難于理解和想像的高遠哲學境界,變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來,作者為了說明“有所待”與“無所待”、小與大的區(qū)別,以及小與大之間思想境界和見識的懸殊,而連續(xù)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與舟的比喻,說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正如同“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這是為了證明:大鵬的高飛南遷,憑借的是九萬里的大風,這還是“有所待”的,沒能做到真正的“逍遙游”,也就是沒有達到作者理想的絕對自由境界。接著,作者又童話般地敘述了蜩(即蟬)和學鳩(小鳥名)對大鵬的嘲笑。蜩和學鳩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見識,自鳴得意的口吻,以及它們毫無自知之明的對大鵬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現(xiàn)了它們的可憐和可笑,從而也有力地說明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與冥靈(大烏龜)、大椿的比喻,長壽者彭祖與眾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說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這一系列的比喻,是為了說明:這些人和物之間小大之辨十分明顯,但都毫無例外地沒能達到超脫一切的“逍遙游”的境界。

  文章的第二段,從“湯之問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辯也”止,大意是說:商湯王問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棘回答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個廣漠無邊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水池。那里有一條魚,它的寬度有幾千里,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鯤。有一只鳥,它的名字叫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遮天蓋地的云,它乘著羊角旋風直上九萬里的高空,越過云層,背負青天,然后向南飛翔,飛往南海。沼澤里的小麻雀譏笑它說:‘它要到哪兒去呢?我騰躍而上,不過幾丈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這也算是我的飛翔了。而它究竟要飛到哪兒去呢?’這就是小和大的分別啊!”

  這一段,假托古人的話,再一次形象地描繪了鯤鵬的神奇變化,以及大鵬雄奇壯觀地展翅南飛,也描寫了小鳥對大鵬的譏笑。這段描寫,內容上與上文有明顯重復之處。這種寫法在一般散文家筆下很少見到。其實這正是莊子的有意之筆!肚f子》的《寓言》篇中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痹⒀允怯兴脑⒅裕匮允侵貜椭,卮言是隨意變化之言。莊子說他的文章中寓言和重言所占的比重很大,隨意變化的“卮言”則日出不窮,這很合于自然之道。這四句話實際概括了莊子散文的特點!皽畣柤彩且选币欢卧诒疚闹械倪\用,正是通過“重言”以加重論說的分量,加深讀者對“小大之辯”的理解。通過這一段與開頭部分那一段的呼應和印證,更顯出大鵬形象的高大雄偉和那些小蟲小鳥的渺小卑微,從而以鮮明的“小大之辯”來說明了“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第三段從“故夫知效一官”至“圣人無名”,在進行了上述那一番奇異無比的比喻和描述之后,逐次展開了對處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幾種人的描寫和評論。莊子告訴我們:有些人智慧能勝任一個官職,行動能庇護一鄉(xiāng)之眾,道德能符合一個國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國的信任,他們雖然自我感覺都不錯,但也只不過像僅僅能騰躍幾丈的小麻雀罷了。宋榮子禁不住要嘲笑他們。宋榮子能做到讓全社會都贊譽他,卻不會因此更加努力;整個社會都批評他,也不因此而沮喪。能認清自身和外界的區(qū)別,明白光榮和恥辱的界限。但也不過如此罷了,雖然他對于社會不去計較什么,但仍有未達到的境界。莊子接著又告訴我們:列御寇這個人能夠駕風而行,輕巧極了,他飛行一次,十五天以后能回來。他對于求福的事,并沒有專心專意去追求。但他雖然可以免于步行,但畢竟還是有所依靠和憑借的。莊子設想:如果能夠順應大自然的規(guī)律,而把握好陰陽風雨晦明這“六氣”的變化,遨游在無邊無際的空間,那么他還要依靠和憑借什么呢?所以他的最后結論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這三句翻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修養(yǎng)高的人,會忘掉小我;修養(yǎng)達到神秘莫測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業(yè);修養(yǎng)達到圣人境界的人,更連任何名位都不追求了。到這里,全篇的中心思想和盤托出,使人豁然開朗。原來,按照莊子的看法,不但蟬、小鳥和在一鄉(xiāng)一國有作為的人們只是小知小見,沒有達到“逍遙游”,就連在九萬里高空飛翔的大鵬和能駕風遠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仍不得不有所依靠和憑借,也算不上真正的“逍遙游”——即絕對自由。真正的逍遙游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游于無窮”,也就是要達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樣的忘我、無為、無用、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

  莊子追求的“逍遙游”的境界,是一種天地間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但他這篇文章卻寫得十分漂亮,代表著他非凡的文學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離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寫之中。文中的一系列寓言,都寫得奇幻無比而又形象逼真。這些寓言故事性很強,而且窮形盡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夠深深地吸引和打動讀者,成為論說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豐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開大合的寫法,縱橫跌宕、浩蕩奇警的風格也是非常突出的。這篇千古妙文,不講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轉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揮灑,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飄逸、灑脫的個性。清人林云銘評論《逍遙游》說:“篇中忽而敘事,忽而引證,忽而譬喻,忽而議論,以為斷而未斷,以為續(xù)而非續(xù),以為復而非復,只見云氣空,往反紙上,頃刻之間,頓成異觀!薄跺羞b游》的確是古代散文中突破常規(guī)藝術格局的一道“異觀”。

  此文縱橫馳騁,時而述及高飛九萬里的大鵬,時而述及低飛數(shù)仞的蜩、學鳩、斥鴳;時而述及長壽的冥靈、大椿、彭祖,時而述及短命的朝菌、蟪蛄;時而述及具備世俗小德的官長君主,時而述及超塵脫俗的宋榮子、列子。凡此種.種,其間雖有大小之分,而小者不及大者,但在莊子看來,即使是德大者如騰空高飛的大鵬、御風而行的列子,也仍然“有所待”,算不上“逍遙游”。只有因循自然而游于無窮的時空中,才是“逍遙游”。這種觀念落實到現(xiàn)實社會中,就是要消除自我意識,無所作為,無所追求,唯其如此,才能達到悠閑自得的逍遙游境界。這顯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

  本文充分體現(xiàn)出莊子散文的特點。作者極盡其諷喻之能事,使文章顯得瀾翻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其諷喻的手段大致有如下數(shù)端:一是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鯤之變化、海運鵬徙、蜩鳩譏笑等等,使文章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富有傳奇色彩。二是多方引用古代言論,如《齊諧》的記載、湯問之傳說等等。這些言論雖與其寓言的題材相似,但由于言出有據(jù),所以穿插在寓言中,具有一種相互印證、交相輝映的藝術效果。三是隨時隨地設譬取喻,如用積水負舟來喻說大鵬高飛培風,用外出備糧來喻說智之大小以譏刺二蟲等等。其比喻豐富多彩,貼切自然,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并使其文更顯得斑駁陸離。值得指出的是,莊子此文也注意廣泛采摭現(xiàn)實材料,如述及才德時,低至小官,高至君主,超脫如宋榮,得道如列子,無不擇取。其文章如此虛實相間,充分表明了其種.種諷喻實為現(xiàn)實而設,而并不是無目的的空談無聲名。

  【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而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灰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

  湯之問棘也是已!焊F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怀庑χ唬骸罕饲肄蛇m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世而譽之而不加勸,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譯文】

  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稱叫鯤。鯤的大,不知道它有幾千里。鯤變化成鳥,鳥的名稱叫鵬。鵬的背,不知道它有幾千里。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掛在天上的云。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海。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洱R諧》是記載怪異的!洱R諧》中的話說:“當鵬遷往南海的時候,振翼拍水,水浪遠達幾千里。它乘著旋風環(huán)旋飛上幾萬里的高空。憑借六月的大風離開北海!鄙揭爸械撵F氣,空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果。天色深藍,是它的真正顏色呢?還是因為天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鵬從高空往下看,也不過這樣罷了。

  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深厚,那么它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貼地了,是水太淺而船太大的緣故。風的`積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負巨大的翅膀就沒有力量。所以鵬飛上幾萬里的高空,風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風。背負青天,沒有什么能阻礙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飛。蟬和學鳩嘲笑鵬說:“我一下子起飛,碰到榆樹、檀樹之類的樹木就停下來,有時如果飛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罷了。哪里用得著飛上數(shù)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到郊野去的人,只須準備一天三頓飯,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遠處去的人,頭天晚上就搗米儲積干糧;到千里遠處去的人,要用幾個月來儲積干糧。這兩只小動物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不了解大智,壽命短的不了解壽命長的。憑什么知道它是這樣的呢?朝菌不知道一個月的開頭和結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這是壽命短的。楚國的南部有冥靈這種樹,以五百年當作春,以五百年當作秋;遠古時有一種大椿樹,以八千年當作春,以八千年當作秋;這是壽命長的。彭祖如今獨以長壽,一般人與他相比,豈不可悲嗎?

  湯問棘是這樣的。不生草木的極荒遠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那里有條魚,它身寬數(shù)千里,沒有知道它的長度的人。它的名稱叫鯤。那里有只鳥,它的名稱叫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掛在天邊的云。鵬乘著旋風環(huán)旋飛上數(shù)萬里的高空,穿過云氣,背負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飛,將要到南海去。斥嘲笑它說:“它將要到哪里去?我跳躍著往上飛,不超過幾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中飛來飛去,這也就是飛的限度了,而它將要飛到哪里去呢?”這就是小和大的區(qū)別。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個官職、品行順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國之人信任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斥之類一樣。宋榮子輕蔑地嗤笑這些人。再說全社會的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卻并不因此而更加奮勉,全社會的人都責難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為沮喪。他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他在世上,沒有拼命追求什么。雖然這樣,還是有沒樹立起來的境界。列子乘風飛行,飄然輕巧,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對于招福的事,沒有拼命追求。這雖然不用步行,但還是要憑借風力。至于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把握六氣的變化,而在無邊無際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們還憑借什么呢?所以說:至人無自我,神人無功利,圣人聲名。

  必修五語文學習方法

  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復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4.規(guī)范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叭濉本褪蔷砻媲鍧,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必修五語文學習技巧

  1、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2、務學與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4、態(tài)度決定一切

  5、不強調進步

  6、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7、會玩、會偷懶、然后會學

  8、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9、學習別人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4

  1、《錦瑟》

  《錦瑟》或名無題,題目“錦瑟”是取句著兩字。瑟,中國原始的絲弦樂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2、《馬嵬》: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fā)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陜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并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馬嵬之變”。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huán)(貴妃)故事為抒情對象,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李商隱詩兩首》中心意思

  1、《錦瑟》:

  這首詩的主旨隱藏得很深,我認為是作者追憶心中思念的親人。眾說紛壇,莫衷一是,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妨自己品味。

  2、《馬嵬》:

  啟發(fā)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李商隱詩兩首》導讀

  1、《錦瑟》:

  這首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首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首聯(lián)“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第一句可以看作是詩人的癡人癡語,錦瑟五十弦,有什么“無端”的?不過是為引出下句“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人撫琴,一弦一柱無不牽系著逝去的美好年華,繁多的絲弦,該記載著多少往事啊!懷念已逝的青春年華,往事千疊,應是愁腸百轉。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以典故和傳說,抒寫了回憶往事所勾起的種.種情思,以莊生夢蝶喻往事如夢,以望帝啼鵑喻往事堪傷,以海珠盈淚喻往事足悲,以日照美玉喻往事如煙。這一幅幅畫面隱含著詩人往事不堪回首而又不由得不回首的.復雜心理。尾聯(lián)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這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才感到無窮嘆恨,就是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聯(lián)系詩人一生志不得伸,始終在被排擠、被冷落中掙扎的情況來看,多少大志與理想早已化為泡影,全詩的感傷情調還是不難理解的。

  2、《馬嵬》:

  此詩乃詠史之作。劉、余《集解》約系為涇原王幕之作。李、楊舊事至此已歷八十載,人們談笑之,詠嘆之,而立意或因人而異。商隱之前,有白氏《長恨歌》,陳氏《長恨歌傳》等名篇。舊注多以此詩為“諷刺唐玄宗”之作。實乃皮相之論。商隱此詩,意在感慨人生無常,富貴難安。這是人類生存中的兩個重要命題,即便貴為天子,亦難避免。所謂無常,一是無常態(tài),二是難預料,三是難抗拒。這是永遠困惑著人類的生命主題,因而也是文學的永恒話題。此詩第一首只有四句:“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就是講命運之難以抗拒,面對不期然而然的命運,君王也常常無可奈何。至于為什么會發(fā)生變故?那實在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家更應關注的事情。北宋人范溫《潛溪詩眼》稱此詩“深穩(wěn)健麗”,曰:“‘海外……休’,語既親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墜淚等字,而聞者為之深悲。‘空聞……曉籌’,如親扈明皇,寫出當時物色意味也!巳铡瓲颗!,益奇。義山詩后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贝嗽娒柯(lián)皆以對比手法出之,而全詩則總括于有情人與無情世事的對比之中,從而凸現(xiàn)人生無常之意。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15

  一、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古今異義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義:十分之一。今義:基數(shù)詞。)

 、谥劣谟陌祷杌蠖鵁o物以相之(古義:到底,達到,動詞。今天:表示另提一事,關聯(lián)詞。)

 、塾谑怯嘤袊@焉(古義:(于是,對此)在這個時候。今義:由于這個、因此。)

 、芏乐?zhèn)ス骞址浅V^(古義:不同尋常。今義:特別,副詞。)

 、荽怂詫W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義:治學的人、求學的人。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三、一詞多義

  1.道

 、儆斜偷(道路,名詞)

 、诤慰蓜俚酪苍?(說,動詞)

  2.名

 、僖怨势浜竺话U/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命名、取名,名詞作動詞)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說出名字,名詞作動詞)

  3.其

 、僖怨势浜竺话U(那,代詞,指代慧褒埋葬的時間)

  ②距其院東五里(那,代詞,指代慧空禪院)

 、郦毱錇槲莫q可識,曰“花山”(它,代詞,代仆碑)

 、軉柶渖,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前“其”,代詞,代“穴”;后“其”,代詞,代好游者)

  ⑤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詞,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詞,代游客)

 、抟云淠巳A山之陽名之也(它,代詞,指華山洞)

 、呒绕涑,則或咎其欲出者。(前一個“其”,結構助詞,不譯;后一個“其”,那個,指示代詞)

 、喽枰嗷谄潆S之(自己,代詞,指作者)

 、嵋云淝笏贾疃鵁o不在也(他們,代詞,指代“古之人”)

  ⑩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語氣助詞,表反問語氣)

  4.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因為,介詞)

  ②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

 、塾嘀ι凶阋匀耄鹕凶阋悦饕(用來,介詞)

  ④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

  5.之

 、俣湓嶂(代詞,這里)

 、谝怨势浜竺弧鞍U”(代詞,它,代指華山)

 、郯畯]冢也/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結構助詞,的)

 、芏嘁嗷谄潆S之(代詞,他)

  ⑤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6.焉

 、儆谑怯栌袊@焉(兼詞,于此,對這件事)

  ②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代詞,那里,指險遠的地方)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倨湎缕綍,有泉側出(側,從側面、從旁邊)

  (二)名詞作動詞

 、偬聘D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名,命名、取名)

 、酆笫乐嚻鋫鞫苊(名,說出)

  (三)形容詞作動詞

  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四)形容詞作名詞

 、賳柶渖睿瑒t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深度)

  ②常在于險遠(險遠,險遠的地方)

  (五)使動用法

  ①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使……謬誤)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俳袼^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劢裱浴叭A”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④所謂前洞也。

 、莨史怯兄菊卟荒苤烈。

  ⑥此余之所得也。

  ⑦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嗨娜苏撸簭]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二)省略句

 、俣湓(于)之(譯文:并且最終安葬在這里。)

 、谟斜(于)道(譯文:有塊石碑倒在路上。)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我對倒地的石碑,又因此而感慨)

  (三)倒裝句

  1.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诠湃酥^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六、固定結構

  1.其孰能譏之乎?(“其……乎”意為“難道……嗎”)

  七、文學常識

  1.王安石

  字介甫,晚年號半山,謚號“文”(故世稱“王文公”),臨川人,北宋(朝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官至宰相,后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文,又稱王文公!疤扑伟舜蠹摇敝,其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主要作品集《臨川先生集》。在政治上積極推行“新法”,反對因循守舊,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這是一篇說理性游記,以游山為喻,文章前面寫游山,后面談道理,即事說理,說明要實現(xiàn)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在研究學問上要“深思慎取”。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03-04

必修二語文文言知識點03-03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02-26

人教版語文必修二必背知識點03-04

必修五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03-04

語文必修三過秦論知識點12-18

人教版必修三語文知識點03-03

必修一到必修五語文知識點歸納03-04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優(yōu)秀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