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钚同位素法示蹤中國領(lǐng)海核爆散落物钚的主要來源與遷移途徑
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對東海及沖繩海槽沉積物、南海及鄰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表層水中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進行了測定,以確定中國領(lǐng)海核爆散落核素钚的主要來源及遷移途徑.結(jié)果顯示:東海及沖繩海槽沉積物中240Pu/239Pu比值分布于0.24~0.31之間,南海及鄰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袁層水240Pu/239Pu比值也處于0.22~0.24之間,都明顯高于全球大氣理論沉降值0.18.根據(jù)240Pu/239Pu比值及其在沉積物芯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二十世紀50年代早期美國在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進行的核爆實驗,被認為是中國領(lǐng)海及其鄰近海域除全球大氣沉降外的另一重要的钚的來源.模式計算顯示,東海及沖繩沉積物中約55%、中國南海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水中約40%、西北太平洋表層水中約20%的钚,來自北太平洋核爆基地.北太平洋赤道環(huán)流及其在西北太平洋的分支洋流是钚自核爆地向中國領(lǐng)海遷移的主要通道.
作 者: 王中良 山田正俊 鄭建 WANG Zhong-liang Masatoshi Yamada ZHENG Jian 作者單位: 王中良,WANG Zhong-liang(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huán)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貴州,貴陽,550002;Nakaminato Laboratory for Marine Radioec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Isozaki 3609, Hitachinaka Ibaraki 311- 1202, Japan)山田正俊,鄭建,Masatoshi Yamada,ZHENG Jian(Nakaminato Laboratory for Marine Radioec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Isozaki 3609, Hitachinaka Ibaraki 311- 1202, Japan)
刊 名: 地球與環(huán)境 ISTIC PKU 英文刊名: EARTH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2007 35(4) 分類號: P597+.1 關(guān)鍵詞: 钚 中國領(lǐng)海 北太平洋核爆基地 北太平洋赤道環(huán)流【钚同位素法示蹤中國領(lǐng)海核爆散落物钚的主要來源與遷移途徑】相關(guān)文章:
鉛在植物-環(huán)境體系中的吸收、分布和遷移規(guī)律的穩(wěn)定同位素示蹤法研究04-25
穩(wěn)定氮同位素在環(huán)境污染示蹤中的應用進展04-25
中國北方沙塵源區(qū)鉛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示蹤意義的初步研究04-26
唐古拉山發(fā)源的河水主要元素與鍶同位素來源及環(huán)境意義04-26
鉛穩(wěn)定同位素在土壤污染物來源識別中的應用04-26
河北平原地下水水-巖作用新證據(jù) -鍶同位素示蹤演變特征04-26
3H-RNA示蹤法研究大鼠口服核糖核酸后的組織分布04-26
皮膚主要營養(yǎng)來源03-11
中國沙漠的同位素分區(qū)特征04-26
熒光示蹤分析法測定酸化液中酸濃度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