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球類運動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
摘要:針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以球類選修課作為平臺,在適宜運動量的基礎上, 實施“組合式”教學方法,對實驗結(jié)果以身心癥狀自評量表(SCL-90)、運動量等級量表(PARS-3)進行量化和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證明:球類運動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因子產(chǎn)生積極變化,其中軀體化、敵對和抑郁因子在干預前后有顯著性差異,從而證明球類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guān)鍵詞:運動干預; 心理障礙; 大學生; 心理健
第一文庫網(wǎng)
康中圖分類號:G804.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7-0951-03
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直接危及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焦點問題。許多研究表明大學生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缺乏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的標準,當面對社會多重價值并存時,相對其他群體承受能力表現(xiàn)出更多的精神挫折和心理矛盾,外部表現(xiàn)為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較脆弱、心理易沖突和情緒性行為等現(xiàn)象。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愈加突出的現(xiàn)狀,尋找到一種簡單有效疏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是我們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本課題以大學生心理疾病高發(fā)群體為研究對象,以教學實驗為基礎,尋找球類做為運動干預手段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機制和理論依據(jù),以證明球類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安徽省宿州學院2005級全體學生,對新入學的1 642名學生使用Derogatis.L.R的身心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抽取心理因子≥2的學生,經(jīng)過體育愛好問卷和信度分析,最終60名學生視為有效測量,確定為研究對象。
1.2研究目的通過試驗對比,驗證球類運動做為干預手段能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3研究方法
1.3.1文獻資料法查閱近10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及球類教學的相關(guān)研究成果,涉及領域包括教學論、體育教育學、運動訓練學、運籌學、生理學、體育統(tǒng)計學等方面,力爭了解前沿知識,歸納總結(jié)文獻論點,為本課題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1.3.2調(diào)查訪問法為了征詢專家對本課題的意義和建議,在申報項目前后通過多種方式對北體,安師大,淮北煤師院等多位教授、博士進行了個別訪談,進行可行性探討,為本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3.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全部數(shù)據(jù)。
1.4試驗方案設計
1.4.1試驗的組織形式心理因子≥2的學生6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女比例4:1,平均年齡為(20.52±1.04)歲,按照體育愛好分為三組,試驗組(男16人、女4人)為球類教學項目組;對照組1(男15人、女5人)為其它運動項目組;對照組2(男17人,女3人)為無體育愛好組。
1.4.2球類試驗方案的設計依據(jù)系統(tǒng)論、訓練學、心理學等理論,提取球類技術(shù)的共性,把球類運動單一技術(shù)動作有機的整合起來,對動作“規(guī)范性”不做過高要求,設計出“組合式”教學試驗方案,即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無障礙到有障礙;進而從消極防守到積極防守;最后到實戰(zhàn)對抗,使學生易理解、易掌握、易運用,使之更接近實戰(zhàn),在實戰(zhàn)中體驗成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團隊精神。在運動中強調(diào)快樂體育,體會球類運動魅力,從而改變對自我、行為和對他人的認知。對照組1運動項目包括:武術(shù)、健美操、體育舞蹈等其它非球類項目。對照組2為無體育愛好,被動參與的體育項目組。
1.4.3試驗時間及周鍛煉次數(shù)安排試驗周期從2005年9月-2006年9月,跟蹤調(diào)查持續(xù)32周,實驗對象每周參加2次,每次90 min,其中前10~15 min進行心理認知干預。
1.4.4試驗條件的控制控制各種試驗條件,使試驗、對照組1、2各種影響結(jié)果的外因盡可能減少,確保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和可對比性,教學試驗前嚴格進行了教學試驗分組,分別為實驗組、對照組1、對照組2,對三組組試驗對象用身心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心理健康水平測評,由心理教研室專家負責完成,收集數(shù)據(jù)經(jīng)檢驗,結(jié)果P>0.05,表明干預前各項因子無顯著性差異,樣本均衡(表1)。
1.4.5試驗結(jié)果的評定方法
1.4.5.1心理健康問卷評定法采用身心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試試驗對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表是Derogatis.L.R的基礎上,經(jīng)國內(nèi)心理學專家修改而成,更加適用于我國實際情況,現(xiàn)已廣泛運用于心理健康調(diào)查和臨床診斷,被公認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此表有9個因子和90個項目,9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得分分為五級評分制,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5.2運動量等級評定法使用《運動量等級量表PARS-3》,此量表由武漢體育學院梁德清等人修訂而成,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主要從參加運動的強度、時間、頻率三個方面測定被測試者運動量情況。運動量=強度×時間×頻率,強度與頻率從1~5等級分別計1~5分,時間從1~5等級分別計0~4分,故運動量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在本調(diào)查中,此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9,量表的Alpha信度是0.731。
1.4.5.3體育愛好問卷評定法為提高測試的信度和效度,體育愛好問卷要求與入學的心理健康測評同時進行,所有被測者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定,逐項回答量表上的問題。
2結(jié)果與分析
2.1實驗結(jié)果
2.1.1實驗組與對照組1、對照組2運動量對比通過運動量等級量表PARS-3對實驗對象的運動量進行量化,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1所示,實驗組與對照組1運動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與對照組2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此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在運動強度、時間、頻率上,與對照組1基本持平,而明顯高于對照組2。如圖1顯示實驗組、對照組1、對照組2運動量得分均值分別為:67.89、60.12、39.26。
2.1.2試驗后身心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統(tǒng)計對比對比表3可知,心理各因子中軀體化、敵對和抑郁因子實驗組與對照組1、2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人際敏感實驗組與對照組1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與對照組2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而強迫、焦慮、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預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說明球類做為干預手段,被測試者心理因子產(chǎn)生了積極地變化。
2.2分析討論
2.2.1運動量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guān)系適宜的運動量是促進心理健康積極變化的基礎,Berger等[1]認為有規(guī)律地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最高心率60%~75%)并且每次持續(xù)時間在20~60 min之間,有助于情緒的改善。Skrinar[2]認為有氧運動提高了體內(nèi)意識和體能,從而增加或改善了運動者對身體的滿意程度,有益于積極心態(tài)的形成。結(jié)合本研究說明球類做為運動干預手段,運動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與心理健康的相關(guān)程度,當運動量過小,達不到對機體刺激和運動干預的作用,如對照組2,運動量等級測量均值僅為39.26。而運動量過大,會出現(xiàn)Morgan提出的濫用運動綜合癥,主要表現(xiàn)為無節(jié)制優(yōu)先考慮運動,在受傷的情況下也不愿放棄,甚至出現(xiàn)飲食紊亂、情感紊亂、疲勞綜合癥現(xiàn)象,直接影響運動干預效果。所以在球類運動干預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運動量的大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每次持續(xù)30~60 min,每周2~3次,按照運動等級量表在60~85分之間,這樣有利于運動干預的效果,亦符合內(nèi)啡呔釋放機制理論,即適當運動能增加腦血流量,促進體內(nèi)啡呔的釋放。這種內(nèi)啡呔具有嗎啡類作用,能使人獲得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效果和舒適、歡快的情緒感覺。
2.2.2球類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球類運動是集體活動,做為干預手段,在運動過程中,既存在心理活動,又有人際間交流。往往在語言交流的情況下,通過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動作即能完成溝通,產(chǎn)生語言交流的效果,使那些性格內(nèi)向,郁郁寡歡的人找到自身的價值和生活的樂趣。同時“組合式”實驗方案,可以引導受試者自我投入、體驗成功的快感,改善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提高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協(xié)調(diào)作用,增強大腦皮層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均衡性和準確性,使本體感覺、高度覺等更為準確,提高了腦細胞工作的耐久能力,促進了人體感知能力的發(fā)展,使得大腦思維想象的靈活性、協(xié)調(diào)性、反應速度等得以提高[3]。如表2所示,軀體化、敵對和抑郁因子實驗組與對照組1、2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進而證明了目前國外研究認為的轉(zhuǎn)移機制,即人類的憂郁、沮喪等不良情緒通常發(fā)自左腦半球思維部分,而產(chǎn)生愉快情緒的區(qū)域在右腦半球。人在運動時,左腦半球會逐漸受到抑制,右腦半球則逐漸活躍從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球類運動可使人忘掉憂慮不快,使人產(chǎn)生愉快感覺。
2.2.3球類干預的特點球類運動做為干預手段有其自身特點,球類運動具有集體性、對抗性和宣泄性,可以有效擺脫無謂的思想和行為,從而注重同伴間的愉悅合作和行為的合理性,從中體會成功的愉悅,對提高生活興趣、增進交際信心、宣泄不良情緒,都具有顯著性效果,如表2所示,軀體化、敵對和抑郁因子實驗組與對照組1、2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人際敏感實驗組與對照組1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與對照組2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心理各因子的作用存在差異。
同時應注意,強迫、焦慮、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預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球類運動做為干預手段,雖有一定積極效果,但只能做為心理干預的輔助手段,而不能視為治療手段。
3結(jié)論與建議
1) 實驗證明球類運動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積極性作用,其中軀體化、敵對和抑郁因子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2) 有計劃、有規(guī)律、適量的球類運動是干預效果的保證條件,建議高校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實施干預計劃,從而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各個運動項目的干預效果各有不同,對此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BergerB G, OwenD R. Mooda lterationw ithy ogaa nds wimming: aerobicexe rcis em ayn otbe n ecessary.PerceptM otSk ills1,992,75(3Pt2):1331-43.
[2] SkrinarG S,B ullenB A,C heekJ M,et al .E ffectso fen durancetr ainingo nb odyconsci ous nessin w omen.PerceptM otSk ills1,986,62(2):483-90.
[3] 張力為.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關(guān)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5,15(4):47-50.
[4] 祁國鷹,等.實用統(tǒng)計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5.
[5] 林光躍.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關(guān)聯(lián)性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3(3):15-16.
[6] 龔高昌,等.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運動等級與其健康狀況的相關(guān)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17-19.
【球類運動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相關(guān)文章:
小組心理干預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04-26
拓展訓練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04-29
大學生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研究04-29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干預策略04-26
三維干預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04-26
團體咨詢干預大學生演講怯場心理的實驗研究04-28
影響中學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05-01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干預策略研討會綜述04-26
團體輔導對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確定水平的干預研究04-29
淺談應急心理干預對事故影響的作用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