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九年級政治教案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政治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政治教案 篇1
導入: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同時,多媒體出現教材上的導語部分的一段話。
引入本課課題:直面風風雨雨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1、請同學們列舉與下列情景類似的,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關情景,體會自己的情緒反應。
如:課堂上,與同學討論問題,老師誤會自己;考試成績不理想。進而了解什么是挫折。(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總結,用大屏幕展示)
當人們在實現某種目標的過程中,因遇到某種無法克服的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致使目標無法實現,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諸如緊張、煩躁、傷心、氣憤等消極情緒反應,這時我們就會說自己遭受了挫折。
2、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受到困難、挫折的干擾。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上“麒麟等同學遭遇的挫折”完成后邊的思考題。
教師:回憶自己曾遭遇過什么挫折,當時的情緒反應。(分小組統計,教師再將出現頻率較高的挫折類型用大屏幕展示)
過渡:我們青少年生活經驗不豐富,知識不夠淵博,難免會遇到挫折。是不是只有我們青少年才會遇到挫折,成年人就不會遇到挫折呢?
3、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經歷坎坷。
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漫畫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漫畫所反映的內容。
(請幾個學生說說自己及家人曾經遭遇過的一次挫折)。
過渡:我們普通人難免會遇到挫折,偉人、名人也不例外。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些杰出人物的坎坷經歷。
4,即使是偉人,也會遭遇挫折,身處逆境。
學生活動:點擊名人(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整理曾經遭遇挫折逆境的名人事跡,課堂上分小組展示;教師也準備一些相關資料,用多媒體播放。)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居里夫人的事例并完成相關思考題。
小結歸納: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有人說,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你同意這一說法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過渡: 面對親朋好友,我們常常致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之類的美好祝愿。但是,在生活旅途中,我們總會遭遇挫折。那么,導致挫折的原因有哪些?挫折對我們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們繼續(xù)來學習。
二、面對挫折,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態(tài)度
1、 導致挫折的'原因
多媒體補充導致挫折的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個人能力無法預料或避免的自然災害,意外事件,生老病死等。如踢球時下起了大雨;地震造成經濟財產損失;親人生病等。
社會因素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遭受來自政治、經濟、法律、道德、風俗、習慣、宗教、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挫折。例如因正義得不到伸張而長期蒙受冤屈;由于受到他人的排擠而使個人才能無法發(fā)揮等。
生理因素是指個體與生俱來的身材、容貌、健康狀況、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質所帶來的限制。如眼睛近視者相當飛行員,身材不高者想成為專業(yè)籃球運動員。
心理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個人知識和能力的不足,或者對自己的估計不恰當,期望值過高;或者是意志薄弱、情緒低沉等,造成愿望、目標無法實現而導致的挫折。如有的人個性方面的問題,不喜歡與人交往,或不會協調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因而造成人際關系障礙;有些挫折是由于個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造成的,如好吃懶做的想了欲望得不到滿足。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小明小華和小強的事例,體會導致挫折原因的多樣性,并將具體原因填在表格里。
過渡: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對人的影響一樣嗎?
2、 挫折是一把“雙刃劍”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媛媛和貝多芬的經歷”,想一想,媛媛同學的經歷和貝多芬的經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那么,在你看來挫折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讓我們進行課堂辯論。
辯論主題:錯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正方:挫折是好事
反方:挫折是壞事
教師歸納:挫折本身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壞事,它給人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打擊、壓力,造成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給生活道路造成曲折,甚至是一些人失去生活的信心。但是挫折也可以使人受到考驗,得到鍛煉。對于有能力承受挫折的人來說,它能磨煉意志,激發(fā)斗志,使人變得聰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挫折又是一件好事。可見,挫折是把雙刃劍,他是壞事,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如果你因遭遇挫折而陷入焦慮不安、悲觀失望的情緒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棄,挫折便成了你成長和發(fā)展的障礙,相反如果你能夠勇敢地面對挫折,在認真分析導致挫折的原因的基礎上找到了合適的解決辦法,你便能走出困境,爭取成功,挫折也就成了你人生經歷中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說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的對待挫折。
請同學們相互交流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受挫經歷,當時你是怎樣面對的,結果如何?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人生的道路崎嶇難行。在這崎嶇的道路上,總有風風雨雨。只要我們懷著希望,堅信風雨后總會有彩虹。讓我們做一個堅強的人,勇于追求,直面挫折!勇于追求,戰(zhàn)勝挫折!勇于追求,挑戰(zhàn)挫折!
板書設計
九年級政治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必須實行對外開放。
2、我國面臨的人口國情。
3、計劃生育的必要性。
4、我國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及總體形勢。
5、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
6、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huán)境和人口形勢。
7、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努力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
8、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
9、教育對個人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具有的重要作用。
10、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
能力目標
1、具有對外開放的意識,初步形成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堅持獨立自主關系的能力。
2、具有在正確認清我國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等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堅持實行計劃生育、保護環(huán)境和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的能力。
3、具有結合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等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煉觀點的能力。
4、具有用實際行動保護環(huán)境、關愛自認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開放的胸懷和世界的眼光
2、增強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樹立成才、成人、報效祖國的志向。
3、具有關愛社會、保護環(huán)境、珍惜資源的情感。
二、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1、對外開放和獨立自主的關系02。(重點和難點)
2、科技創(chuàng)新和教育創(chuàng)新。(難點)
3、人口問題與資源環(huán)境。重點)
4、科學發(fā)展觀02。(重點和難點)
三、教時安排:
4課時
四、教學設想:
以探究活動為基礎,教師分析和講解,以具體事例或情景深入教學內容,努力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五、教具、學具:
多媒體幻燈片、錄音設備、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1、知道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必須實行對外開放。
2、知道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02。
3、懂得對外開放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02(重點)。
2、對外開放的內容和重要性(難點)。
三、教學過程:
。ㄒ弧ⅲ⿲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這條東方巨龍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資企業(yè)紛紛落戶中國。與此同時,大批中國企業(yè)也紛紛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那么,我國實行了什么樣的基本國策和發(fā)展戰(zhàn)略呢?
。ǘ、)新課:
預習:學生用8分鐘時間自讀課本,解決練習冊P30“課前預習題”。
1、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板書)
讓學生自己舉例了解的或感受到的開放的世界的表現,并以加入世貿以及最近中國紡織品在歐美市場受阻狀況來總結。說明:
。1)世界一天一天變得更加開放0202020202
。2)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0202020202020202
。3)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020202020202020202
總結:實行對外開放,符合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技術發(fā)展規(guī)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2、堅持對外開放02 (板書)
。1)全方位的對外開放0202 (副板書)
提出問題:我國對外開放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結合課本表格。
讓學生舉例:
經濟: 進出口貿易;中國的紡織品、電器產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場;中國重新“入世”。
政治: g家領導人互訪;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各種國際組織活動;成功舉辦上海APEC會議。
文化 中國在法國文化年;中國在美國文化年;中國在俄羅斯文化年。
教育: 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許多國家高校聯合辦學 。
體育: 積極參加世界各種比賽,并取得良好成績
強調:a、對所有國家開放; b、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要開放。
。2)討論: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
① 既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fā)展的根本基點;
、 又必須實行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相結合,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在學生收集材料的基礎上進行5分鐘演講賽)
。ńY合課本國產汽車發(fā)展問題事例組織討論,再次認識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借鑒和利用外國有益經驗的關系。)
【活動】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增長速度名列世界首位。但在經濟如何發(fā)展的問題(如何看待國產汽車發(fā)展問題)上一直存在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該堅持獨立自主,自創(chuàng)品牌;另一種則認為應該堅持對外開放,全面引進。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觀點的?
答:題中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正確的觀點是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對外開放。因為:A、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使世界國家和地區(qū)的聯系和交流日益緊密。中國要發(fā)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發(fā)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B、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發(fā)展的根本基點。同時又必須打開大門搞建設,把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
3、小組交流: 如何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①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
、诩纫梃b、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
③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fā)展。
四、課堂小結:
總之,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既要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借鑒、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愿我們的國家能夠發(fā)展的更加繁榮美好。
九年級政治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懂得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2、知道中華文化的特點以及對我國發(fā)展和世界文化發(fā)展的影響。
3、能夠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問解答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理解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具有把握中華文化基本特點的能力,能以實際行動弘揚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影響。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難點:理解中華文化的力量和影響。傳統美德,薪火相傳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從學習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課題
一、 中華文化 博大精深
活動一:閱讀質疑 自主探究
(一)中華文化 博大精深
1、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來的?
2、中華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組成部分(具體內容)?有什么特點?
3、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中華文化的地位和影響是什么?
(二)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1、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傳統美德包括哪些內容?)
2、為什么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有什么品質?
活動二:看誰說的多?提到中華文化,你會想到什么?
答:旗袍、中國功夫、長城、京劇、孔子、漢賦、唐詩、宋詞、宋元曲、明清小說等等
1、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團結,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fā)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活動三:看視頻:品味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2、中華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組成部分(具體內容)?有什么特點?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等
中華文化的總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思考探究:
3、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為什么呢?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中。
4、中華文化的地位和影響是什么?
、僭催h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谥腥A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③中華文化不但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fā)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活動四:連線題
活動五:交流碰撞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如此燦爛的文化,可是有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很多中國青年卻熱衷于外來文化。你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過渡: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在創(chuàng)造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
二、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活動六:故事會
1、請說出課文中的三個歷史故事:蘇武牧羊,徙木為信,負荊請罪。
2、這些故事蘊含了哪些傳統美德?
說說自己身邊弘揚傳統美德的事例
這些美德只是中華傳統美德中的一部分,那么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是什么?(播放課件)
1、中華民族有哪些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
2、為什么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美德?
結合南京路上好八連這一相關材料說明:中華傳統美德有什么品質?
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中學生如何對待傳統美德?如何在家庭,學校,生活,學習,社會生活中繼承發(fā)揚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九年級政治教案】相關文章:
政治商品的教案04-30
政治形象教案05-03
政治哲學教案05-06
初中的政治《空氣》的教案05-05
初一政治的教案05-03
北宋的政治教案05-02
初中政治教案03-30
政治教學教案06-07
政治《意志作用》的教案05-05
政治《前言》教案范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