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精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物理教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能畫出杠桿的五要素。
2、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2、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生活中的`杠桿,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學突破】首先認識杠桿,能抽象出杠桿的定義,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創(chuàng)造一種探究氣氛,通過用桿秤稱物體,提出猜想,激發(fā)興趣。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問答法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師:人們在生活中、勞動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同學們想一想你使用過哪些機械?或你看到別人使用過哪些機械?
同學們想起很多人們常用的機械,這說明同學們平時很注意觀察。在同學們說出的機械中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簡單。例如:鑷子、鉗子、錘子、剪刀、瓶蓋起子等都屬于簡單機械,播種機、縫紉機等是復雜機械。復雜機械也是由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這一章我們學習幾種簡單機械。
同學們在你們的桌上放著鉗子、錘子、瓶蓋起子分別試著用一用,看會有什么發(fā)現?
。ǜ餍〗M同學分別進行操作,有的用鉗子剪斷鐵絲,有的用錘子起木板上的釘子,有的用瓶蓋起子起瓶蓋,有三個小組用鉗子分別把鐵絲彎成了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約2分鐘后平靜下來。)
初中物理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
(2)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2)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以及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什么是彈力,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難點: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三、教學方法:
探究實驗法,對比法。
四、教學儀器:
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紙,彈簧測力計
五、教學過程
(一)彈力
1、彈性和塑性
學生實驗,注意觀察所發(fā)生的現象:
(1)將一把直尺的兩端分別靠在書上,輕壓使它發(fā)生形變,體驗手感,撤去壓力,直尺恢復原狀;
(2)取一條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長,體驗手感,松手后,橡皮筋會恢復原來的長度。
(3)取一塊橡皮泥,用手捏,使其變形,手放開,橡皮泥保持變形后的形狀。
(4)取一張紙,將紙揉成一團再展開,紙不會恢復原來形狀。
讓學生交流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上,并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分類,說明按什么分類,并要求各類再舉些類似的例子。(按物體受力變形后能否恢復原來的形狀這一特性進行分類)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彈性;橡皮泥、紙等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塑性。
2、彈力
我們在壓尺子、拉橡皮筋時,感受到它們對于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在物理學上叫做彈力。
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力。并且任何物體只要發(fā)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而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壓力、繩的拉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3、彈性限度
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完全復原了。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彈性限度,否則會使彈簧損壞。
。ǘ⿵椈蓽y力計
1、測量原理
它是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
2、讓學生自己歸納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測力計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1)所測的力不能大于測力計的測量限度,以免損壞測力計
(2)使用前,如果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點,那么應該調節(jié)指針的位置使其指在零點
(3)明確分度值: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掛鉤輕輕拉動幾下,看看是否靈活。
5、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
(四)課堂小結:
1、什么是彈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彈力?
2、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ㄎ澹╈柟叹毩暎
1、乒乓球掉在地上馬上會彈起來,使乒乓球自下而上運動的力是,它是由于乒乓球發(fā)生了而產生的。
2、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它有一個前提條件,該條件是,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制作的。
3、關于彈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彈簧、橡皮筋等這類物體才可能產生彈力
B、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會產生彈力
C、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彈力的大小只與物體形變的程度有關
4、下列哪個力不屬于彈力
A、繩子對重物的拉力B、萬有引力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D、人對墻的推力
5、兩個同學同時用4.2N的力,向兩邊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和提紐,此時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是。
(六)布置作業(yè):
六、課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2、不足的地方:
3、改進措施:
初中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
2、會使用彈簧測力計。
(1)會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知道使用前要先調零。
。3)會正確讀數并記錄測量結果。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學習和使用,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項羽與文弱書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們就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本節(jié)主要講述力的單位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教材首先通過文字和插圖說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進行測量,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測量力的大小。對于力的單位,課本中只講了牛頓,因為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也是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由于初中無法講解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課本中只是給出了單位的名稱、符號,并通過例子使學生認識1N的力有多大。教材簡單介紹了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并通過幾個插圖說明彈簧秤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點講解了學生實驗——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組織學生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會正確讀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彈簧秤、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拉力器
教學設計示例
。ㄒ唬┮胝n題
測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不難懂得力有大小。為了直觀,可以準備一個拉力器,請男女學生各一名分別拉,大家觀察,然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由為什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區(qū)別。為了準確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并指出在物理學中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ǘ┬抡n教學
1、力的單位
教師可直接向學生說明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要學生記住。教師可以準備兩個普通雞蛋,使學生對1N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例子,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對手的壓力大約是1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至于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就不必講了。
2、彈簧測力計
有了力的單位還不夠,要測量力的大小還需要有測量工具。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1)彈簧秤的.原理
教師可準備一個彈簧,找學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彈簧。
教師講解:我們知道,彈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長,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越長。彈簧秤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2)彈簧秤的構造
教師可把彈簧測力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彈簧測力計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外形和內部構造;鋼制彈簧、掛鉤、指針及刻度。講刻度時應該明確單位、零刻度線、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數以及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要強調測量時不得超過量程。教師可帶領學生讀出幾個演示的數據。
。3)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秤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據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秤的量程:_______。
最小分度:_______。
水平拉木塊的力:_______。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_______。
拉斷頭發(fā)的力:_______。
教師在總結學生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解。同一個木塊在空中靜止和勻速直線上升時,拉力大小相等。拉著木塊在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所需要的力遠比拉著它勻速上升時的拉力小得多。正因為這個道理,很多沉的東西我們搬不動,但是可把它推動。人的頭發(fā)的強度隨人的年齡大小而變,成年人的頭發(fā)強度大,小孩和老人的頭發(fā)強度小。
最后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的測力計,指出彈簧測力計只是測力計的一種。
。ㄈ┛偨Y,擴展
可適當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胡克和牛頓的生平,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探究活動
測力計的發(fā)展
初中物理教案4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知道功率。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并能寫出功率的定義式及其單位。
2.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功率的含義。
3.能應用功率的定義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設計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人體的輸出功率的過程,進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2.通過資料認識常見運動物體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實際應用的重要價值。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測量活動的組織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2.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在學習機械功之后,從做功快慢的角度認識功這個物理量。功率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續(xù)學習電功率等知識的基礎。
教科書通過對生活、生產實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義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學生明確功率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對功率概念的認識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功率與功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距離的關系相似,學生在學習速度概念的基礎上容易進行知識的正遷移,所以,可以結合實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認識與記憶,也可以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重點: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計算。
教學難點:對功率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與速度、密度和壓強的定義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教學中通過人上樓的實例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時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問題,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鋪墊。類比速度是表征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決于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來完成,它的大小為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問題:小明的教室在五樓,通常上樓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樓只用了40s,請問:(1)小明在兩種情況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2)你認為這兩種上樓做功方法,從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人們在生產、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機械來做功,這與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請舉例說明。
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進一個新的物理量──功率。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所舉事例可能有:
人上高樓(如16層樓)時,乘電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機與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務,人花的時間要長得多;從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機比人工要快得多。
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增強了生活與物理的聯系。
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30分鐘)
一、功率概念的引入
回憶以前我們是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啟發(fā)同學們思考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
用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快慢來類比,講述功率的定義:
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做的功。
公式:功率=功/時間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時間,P表示功率,則可以把上式寫成P=W/t(板書)
思考:類比速度的單位,功率的單位應該是什么?
J/s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瓦特,簡稱瓦,用字母w表示,是為了紀念英國的物理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
在工程技術中,功率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兆瓦(MW),它們與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
換算關系:1kW=103W 1MW=106W
練習:結合速度的定義、計算和單位,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意義
表示物體運動快慢
定義
單位時間內運動的路程
計算公式
單位
m/s km/h
介紹一些常見物體的功率,記住人平時騎自行車的功率約為60~80W。
例題:下列關于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體做功時間越短,功率越大
C.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體做功時間越長,功率越大
速度單位是距離單位與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是m/s。功率的單位應該是功的單位與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應該是J/s。
學生積極思考,完成表格。
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是單位時間內做的功,物體做的功多,但做功用的時間較長,功率不一定大,A錯。物體做功時間短,但做的功太小,功率也不一定大,B錯。物體做功越快,其含義是做相等的功用的時間短,或相等時間內做的功多,所以功率越大,C正確。物體做功時間長,而做的功如果太少,功率反而越小。
運用類比,從科學方法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對類比法和比值定義法有更深刻的認識,為今后研究類似問題提供方法上的幫助。
讓學生區(qū)別做功快慢與做功多少,明白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功率的測量
上課鈴響了,你和你的同伴都從一樓爬到了四樓,你們倆的功率誰的大?如何測量你們爬樓的功率?
思考:(1)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測出人的功率?(在學校里,人爬樓的高度通?梢岳靡浑A臺階的高度×臺階數進行測量)。
(2)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是什么?
。3)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怎樣的?
。4)設計出記錄表格
實驗次數
重力G/N
臺階數n
一級臺階高度h/m
時間t/s
功率P/W
與同學合作,測量在不同情況下人的功率。
想一想:還有哪些簡便的方法可以測出人的功率?(如跳繩、俯臥撐等)。
指導學生推導計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由 和 可得
指出 對解決車、船的速度、功率、牽引力的問題較為方便。
計算時注意“F”的單位是N,“v”的單位是m/s,此時“P”的單位才是W。
公式 說明,當發(fā)動機的功率一定時,牽引力與運動速度成反比。當需要較大的'牽引力時,要減小其行進的速度。汽車爬坡時,司機采取的換擋減速的辦法,以獲得較大的牽引力。
例題:一輛小轎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隧道,若該小轎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6000N,求:(1)小轎車發(fā)動機的功率為多少?
(2)5秒內發(fā)動機所做的功為多少?
練習:一輛功率為45kW的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0km,求汽車受到的阻力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需要測量人的重力或質量G、一級臺階的高度h、跳過的臺階數n、所用的時間t。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磅秤、秒表、刻度尺。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
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并將數據記錄于表格中。
學生聽講并練習。
通過估測人體登樓的功率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會用公式 解決簡單的問題。
課堂小結(5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5
第三節(jié)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節(jié)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這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礎知識,是后面學習浮力、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既是物理課程的目標,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設計思想:新的課程改革對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將“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落實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既覺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設了探究情景,為后面的探究教學奠定了基礎;密度的概念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實驗探究,經過計算、分析、比較、交流,最后得出的。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還加深了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課時,著重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密度知識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初中物理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及三者間的關系;
(2)能區(qū)別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知道機械效率的定義;
。4)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理解機械效率總小于1;
。5)會用公式計算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6)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標
。╨)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包括組裝滑輪組,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刻度尺等能力,提高機械的效率。
3、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加深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相交流的素養(yǎng)。
二、實驗器材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刻度尺、鉤碼、彈簧秤、鐵架臺,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一大一。┹喗M成的滑輪組,長1米的細繩2根。
三、教學方式
引導探究式教學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教學目標
活動1
復習提問
一、回顧-----各種簡單機械
1、 省力費距離的機械;
2、 費力省距離的機械;
3、等臂杠桿。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機械;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機械的結構;3、為導出“機械效率”作準備。
活動2
猜想
二、猜想----比較直接對鉤碼做功和使用機械對鉤碼做功的大?
1、教師演示兩種做功形式并提出問題;
2、學生猜想,比較二者做功大小。
1、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活動3
制訂計劃進行實驗
三、探究-----W總和W有的大小
1、學生動手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
2、教師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證據和計算;
3、學生陳述自己的猜想和證據是否一致,物理教案《提高機械的效率》。
1、會動手實驗;
2、會收集數據并進行計算;
3、
活動4
分析論證
四、分析-----W總〉W有的`原因
1、 機械本身有重力;
2、 摩擦阻力;
結論:1、有用功(W有用):利用機械工作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用=G·h
2、額外功(W額外):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W額外=W總-W有用
3、總功(W總):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W總=F·s W總=W有用+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
5、機械效率沒有單位,永遠小于1。
1、能對自己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論證。
2、理解各概念的含義。
活動5
應用
五、觀察----一些機械的機械效率
加深理解
活動6
猜想
六、猜想----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小組討論;
2、學生各抒己見;
3、老師進行提示和小結。
1、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活動7
設計與評估
七、探究----設計改變機械效率的方案?
1、每組設計一個提高或降低機械效率的方案;
2、老師對學生設計的方案進行分類;
3、學生陳述能提高或降低機械效率的理由;
4、教師總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會設計一種或幾種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案;
2、能理解機械效率中改變機械效率的原理。
活動8
交流與提高
八、交流----
初中物理教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建立熱值概念。知道熱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了解熱值的表示法和常見燃料的熱值,能利用熱值表進行有關燃料放熱的簡單計算。
2、了解熱機效率。知道熱機工作時燃料釋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樣提高熱機效率以及提高熱機效率的意義所在。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社會調查、分組交流合作,了解熱機效率及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熱機的利用與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并能夠簡述熱機使用產生的排放物
對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培養(yǎng)自覺的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燃料的熱值、熱機效率以及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學難點
熱機效率的理解和環(huán)境保護。
課前準備
木柴、煙煤、焦炭、汽油、柴油、酒精、液化石油氣(打火機中裝有)等燃料樣本,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課前進行有關環(huán)境污染方面的社會調查。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無論是燒菜做飯,還是奔馳的汽車與火車,乃至直入蒼穹的火箭等都離不開燃料。即從原始人類學會用火的那天起,至今,人們使用的能量絕大部分還是通過燃料燃燒獲得的。那么燃料燃燒釋放的能量究竟有多少用來做了有用功?以及燃料的燃燒對環(huán)境會造成那些影響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節(jié) 熱機效率和環(huán)境保護”。
二、新課教學
1、課件展示:木柴取暖、煤氣燒飯、鍋爐中煤炭燃燒、內燃機車、飛機、輪船等,引出常見的燃料。
2、設疑:常見的燃料有木柴、煤炭、汽油、酒精等,在燃燒時都會釋放能量,但它們釋放能量的能力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那又如何來表示它們這種能力的大小呢?
3、交流與討論:如何比較不同燃料燃燒釋放能量的能力的不同?
注:如果學生不能回答,可由教師引導:必須保證哪些量相同才能進行比較?(燃料的質量要相同,而且都要完全燃燒)。
(一)燃料的熱值
燃料的熱值:把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q表示。單位是J/kg,氣體燃料熱值單位是J/m3。
注意,質量必須是單位質量1千克,必須完全燃燒。
強調:熱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只和燃料的種類有關,與質量和是否完全燃燒無關。
學生查熱值表,并表述木柴、液化氣熱值的物理意義。
由熱值的定義我們知道:
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釋放出1.2×107J的熱量;
那么質量為m 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釋放出多少J的熱量,怎么計算?
m﹒q
由此得出熱值的計算公式:Q=mq 。
思考:氣體燃料通常不用質量而用體積,因此計算氣體燃料放熱時,公式應該寫成 Q=qV
例:計算4kg柴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解:查表可知q=3.3×107J/kg,
所以Q=mq=4 kg×3.3×107J/kg=1.32×108 J。
答: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為1.32×108 J。
估算練習:在圖12-26所示的情況下,所需的干木柴、煙煤和汽油。
交流與討論:在圖12-26中,實際需要的干木柴、煙煤和汽油的質量大大超過計算得出的數值,這是為什么?
(二)熱機效率
實際上熱機工作時,并不能將燃料所蘊藏的化學能全部用來對外做有用功,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工作的過程中損耗掉了。
課件展示:教材圖12-27“熱機燃料燃燒能量走向示意圖”。
由圖可知,真正能轉變?yōu)橛杏霉Φ哪芰恐皇侨剂先紵尫拍芰康囊徊糠帧?/p>
熱機效率:熱機轉變?yōu)橛杏霉Φ哪芰颗c燃料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的比值稱為熱機效率。用η表示(即η=Q有/Q總×100%)。
過渡語:為了合理利用能源,人們一直都在努力提高熱機的效率。
自學P38第四自然段
交流與討論: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熱機的效率?
歸納:主要途徑是減少熱機各種能量損失。
具體措施:(1)使燃料盡可能完全燃燒(煤粉、鼓風)
(2)減小機械摩擦(選用優(yōu)良潤滑油)
(3)盡量簡化機械傳動部分(三角旋轉式發(fā)動機)
5、課件展示:各種熱機的效率
思考:熱機的效率能否達到100%?為什么?
(三)環(huán)境保護
熱機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如噪聲污染、廢氣污染等。
課件展示:燃料燃燒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的有關圖片和生活場景。
交流與討論:通過上面的展示,并聯系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談一談: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有哪些影響?
歸納:(1)燃料燃燒排放的煙塵,使空氣混濁,影響動植物生長。
(2)汽車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如過多二氧化碳,引起地球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CO能造成“煤氣中毒”,讓人缺氧致死。二氧化硫會形成酸雨,危害植物、危害莊稼,破壞生態(tài)平衡,還會腐蝕建筑物……
閱讀:我國大氣環(huán)境質量標準和信息窗內容,進行環(huán)?倓訂T。
三、課堂小結:
1、熱值:①概念:②單位;③公式:④計算:
2、熱機效率:①概念:②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具體措施:
3、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四、課堂練習
1、液化氣的熱值是4.9×107J/ m3,,其物理意義是 ,完全燃燒5 m3 的液化氣可以產生 J的熱量。
2、火箭常用液態(tài)氫氣作燃料,其原因是 。
3、下列關于熱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燃料不燃燒,其熱值為零。
B、燃料不完全燃燒其熱值要變小。
C、.燃料的熱值與燃燒情況和質量無關,只與燃料種類有關。
D、 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多的其熱值就大。
4、一個含0.6 kg無煙煤的蜂窩煤,能燒開5瓶水,而0.6 kg的液化氣可以供普通人家一天做飯、燒開水、洗澡用水。這樣看來不同的燃料的 不同,若q無煙煤=3.4×107J/kg,5瓶水的質量是9kg,從20℃到燒開,那么這個煤爐的效率是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5、要提高熱機的效率,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盡量減少廢氣帶走的熱量。
B、盡量保持機械部件之間有良好的潤滑。
C、盡量減少曲軸傳遞給飛輪的機械能。
D、盡量減少散熱損失。
6、煤和石油在燃燒時生成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燒還會產生粉塵和一氧化碳,這些 和 排放到空氣中,嚴重污染了大氣。
7、用煤炭燒開水,水實際吸收的熱量遠遠小于依照熱值計算的熱量,為什么?
作業(yè)設計
、僖慌_大型推土機的推力約為3×104N,勻速推著土總行程達10km,消耗柴油約30.3kg,求推土機上裝的柴油機的熱機效率。
、邳c燃一只無煙煤(0.6kg),能燒開5瓶水,而點燃0.6kg的液化氣可以供普通人家燒一天的飯菜,開水還可以燒淋浴用的洗澡水。這樣看來:不同的燃料( )不相同。若q無煙煤=3.4×107J/kg,5瓶水的質量約為9.5kg,從20℃燒開,那么這個煤爐的熱效率是( )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 熱機效率和環(huán)境保護
一、燃料的熱值。
熱值:1千克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1)符號:q
(2)單位:焦/千克。(J/kg);驓怏w燃料的熱值:J/m3
(3)熱值的物理意義:
(1) 公式: Q=mq或q=Q/m
二、熱機效率。
三、環(huán)境保護。
初中物理教案8
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感觸頗深。新教材作為課改實驗的主要載體,對教育部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做了較為準確的解讀,較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的課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為本,特別注重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于點滴之處都體現出科學探究及學習方式多樣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學科滲透和新科技的納入,這一切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受到了實驗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們的普遍歡迎。
具體說來,新教材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㈠知識內容方面
、傩陆滩膬热莞采w了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所有科學內容標準,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物理基礎知識與技能,在對過往的一切舊教材的揚棄中,一改過去“難、繁、偏、舊”的特點,所選內容典型、實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難度適宜,沒有過多過繁的計算,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讓學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上。
、谛陆滩奶貏e注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科學探究方法的教學,從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產生與發(fā)展、物理學研究方法的養(yǎng)成等諸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知識的闡述和理論的建構是通過科學探究才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規(guī)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給出,而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得到。這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坌陆滩妮^好地貫徹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念,特別注重聯系實際,每一章節(jié)都從學生熟知的自然現象開始,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觀世界的奧秘,培養(yǎng)學生探究自然的熱情和興趣,既注重知識,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許多這樣既來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的實例:P94頁的“推與拉”、P98頁的“勻速下降的跳傘運動員”、P116頁的“迷你實驗室”關于現代科技的介紹等?梢哉f新教材在貼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識的現代化、實用性及生產應用上做到了有機的統一。
、苄陆滩奶貏e重視與其它學科的協調與整合,特別是正確的哲學觀點和人文科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例如:教材第一章第二節(jié)《探索之路》和第三節(ji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介紹、P75頁的“信息窗”對牛頓生平的介紹等。這一切對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價值觀、人生觀都至為重要。
、菪陆滩脑诮Y構體系上大膽探索,具有強烈的互動特質,設置了如“實驗探究”、“探究點撥”、“討論與交流”、“請?zhí)釂枴、“實踐活動”、“信息窗”等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意識,實現了教材資源的最佳配置。
㈡思想文化方面
①新教材在體現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社會定位和培養(yǎng)
目標,特別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學科的融合,在教學中努力使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掌握學習方法,并且學會合作學習,善待他人,正視批評。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方面新教材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辯證法思想的教育,教導學生理性地認識世界、認識宇宙,并以多種形式提倡并培養(yǎng)科學的批判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這一切都為學生今后的自然科學的學習以至發(fā)現都奠定了基礎。
、谛陆滩母髡鹿(jié)都辟出相當的篇幅對中外古今的物理學家、科技成果做了適時介紹,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㈢編制排版方面
、俳滩姆浅!懊馈薄捎昧16開銅版紙印刷,彩圖鮮明,文筆生動,印刷清晰,裝幀精美,引人入勝。老師和同學們都說,新教材通俗易懂,讀起來更象是散文。
、谛陆滩脑诰幣拧⒈硎雠c學習情境、活動設計上都注意到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相適應,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坌陆滩乃刑骄炕顒拥脑O計都本著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假設、推理、發(fā)現精神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延伸至課前、課后,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例如:P28頁“掛鎖是怎樣工作的?”,P66頁“調查班級同學的視力情況”等。 當然任何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在四個多月的新教材的使用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新教材的部分章節(jié)編排與學生其他必要相關知識的儲備脫節(jié),學生不能正確學會使用數學等基礎學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在教學過程中就發(fā)現,學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認識,由于數學教學的滯后,本該教育學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學科聯系意識,不能收到扎實的成效。如果將本章一移至初二下學期,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相對來說,新教材的基礎知識較少,基礎題作業(yè)不足。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有些學生明顯缺乏適應性,不能準確掌握所學知識的內核。這樣是否會影響到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建議在這方面能否加強一些。
3、新教材作業(yè)中社會調查比重過大、要求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學生的年齡層次?(例如:P62頁的第二題要求學生在課外獨立研究凸透鏡的全部成像特點等。)另外,教材極少數地方存在錯誤與疏漏。(例如P52作業(yè)第二題中小貓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所有四個供選答案竟無一正確。)
4、當前各實驗學校的師生普遍感到與新教材配套的課程資源相當匱乏。建議新教材的編寫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例如:將教材中選用的圖片等素材制成光盤,配套發(fā)行。
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為素質教育探索過程中全體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結晶,盡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終究瑕不掩瑜。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成功嘗試。應該說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實驗,又是一種大膽的探索,這對素質教育的深入、課改理念的推廣,有著相當的積極意義。我們知道,我國的基礎課程改革才剛剛起步,課改教材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隨著課改工作的逐步推廣,課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們的義務教育物理新教材也會日臻完善。
初中物理教案9
《比熱容》教學設計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學內容
1)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級或模塊:九年級
3)所屬的章節(jié):第十六章第三節(jié)4)教學時間45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利用探究學習,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2、內容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jié)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fā)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jié)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為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由于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系,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jié)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jié)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jié)的教學活動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設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設計此課時,從老百姓極為關心的天氣預報入手,引入新課;緊接著讓學生聯系著他們極為熟悉的燒水現象,探究出影響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兩個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現象,這些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物理知識,極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縱觀本節(jié)課的設計,不難發(fā)現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由提出問題入手開展教學的,這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問題,組成一個步步攀升的臺階,帶領學生走向科學的殿堂。
3.在不違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在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如問題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設計等等。這些改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10
1、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a.裝置―――水電解器
b.電源種類---直流電
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d.化學反應: 2h2o=== 2h2↑+ o2↑
產生位置 負極 正極
體積比 2 :1
質量比 1 :8
f.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結論: ①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谝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刍瘜W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據水的化學式h2o,你能讀到的信息
化學式的含義 h2o
①表示一種物質 水這種物質
、诒硎具@種物質的組成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郾硎具@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構成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2、水的化學性質
。1)通電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可溶性堿),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資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但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h2o ,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業(yè)“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業(yè)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jiān)測。
初中物理教案11
一、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物理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親身體驗,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物理教學中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發(fā)展能力,最終目的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學習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節(jié)課處于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第十二章第四節(jié)。本章整體學習能量知識,前面學習了《機械能》、《內能》。這一節(jié)是將機械能與內能進行結合,學習兩種能量的轉化及生活應用。同時本節(jié)也是對改變內能的方式的補充,所以學好前三節(jié)知識是前提,學好本節(jié)知識是對前面知識的提升和應用。
3、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知道做功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另一種方式
2、通過視頻了解熱機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3、知道四沖程內燃機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過程方法目標:
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
1、了解內能的利用在社會發(fā)展的意義
2、通過探索性實驗,提高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養(yǎng)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4、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本節(jié)重點為:認識到做功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內能的轉化過程。難點是:通過觀察、分析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實例,知道熱機的工作原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實驗現象的分析不會時,教師要為學生搭建一些問題臺階,幫助學生逐步通過現象分析到本質。在對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情況分析時(外界對物體做功時內能增加;物體對外界做功時內能減小)通過實驗歸類,進行突破。對熱機的工作原理這個重難點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刺激:有視頻、有自主學習課本、有問題引導合作討論、有模具針對點觀察(曲軸的轉動情況)。調動學生的各種學習機能來主動學習。
5、教法設計:
實驗探究法、視頻輔助法、指導讀書法、問題引導法。運用實驗探究法能更好的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同時還能讓學生親身體驗。視頻輔助法把不容易展現的汽油機工作過程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示給學生,彌補了模具小、可視性差的缺陷。指導讀書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閱讀課本時教師通過問題引導,使自主學習更具指向性,目標性更強。對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教師通過針對點專門突破講解。
6、學法設計:實驗法、觀察法、閱讀法、討論法。這些方法的應用都是為了讓學生限度的參與教學,做學習的主人,自己參與,自己解決。
二、教學準備:利用鐵絲、鉛筆、圖釘等隨手可得的器材讓學生動手體驗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演示兩個實驗空氣壓縮引火儀、電子式火花發(fā)生器、酒精、小瓶,學生體會歸納內能與機械能的轉化。利用汽油機模型、觀看汽油機工作視頻,物體與視頻資源結合,學生通過多種方法學習。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新課引入
ppt圖片導入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什么?
圖片情境導入:為什么汽車高速行駛時,輪胎的溫度會升得很高?
火箭上天,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尋找圖片中改變內能的方式,復習回顧舊知
復習舊知,引出新課題。
二、新課教學
1、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另一種方式
活動與演示:
(1)把圖釘按在鉛筆的一端,手握鉛筆使圖釘在粗糙的硬紙板上來回摩擦,用手觸摸一下摩擦的地方,有何感覺?圖釘的內能變化了嗎?
(2)小組活動:彎折鐵絲十余次,用手指觸摸一下彎折處,有何感覺?鐵絲的內能變化了嗎?
(3)學生演示:空氣壓縮引火儀,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提問:在剛才的活動中,物體增加的內能從何而來的?能量是如何轉化的?(在克服摩擦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減少,內能增加,即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板書:改變物體內能的另一種方式:做功
提問:(1)采用哪些辦法可以使鐵絲溫度升高內能增大?這些方法中,哪些是采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的?哪些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的?
學生舉例,如:放在太陽下曬;在石頭上摩擦;放在熱水中燙;放在火上燒;用錘子敲;用力反復彎折等。
(2)僅憑鐵絲溫度升高內能增大這一現象,能否斷定是通過熱傳遞方式還是做功方式來實現的?(做功與熱傳遞的等效性)
(3)你能再舉一些通過做過來改變物體內能的實例嗎?(鉆木取火;飛船自由下落時溫度升高;)
區(qū)別:熱傳遞方式是內能的轉移過程,能的形式沒有變;而做功方式是機械能向內能的轉化過程,能的形式已經發(fā)生改變。
2、熱機
(1)熱機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演示:演示點火爆炸實驗。
《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教學設計分析能量轉化情況:化學能內能機械能
結論:酒精燃燒后的燃氣對外做功,燃氣的內能減少,轉化成機械能。
(2)汽油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熱機:是將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觀看視頻:汽油機的工作過程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設問:
(1)汽油機的主要結構是哪幾部分?名稱各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2)汽油機完成一個工做循環(huán)要經歷幾個沖程?分別是什么?
(3)每個沖程的特點是什么?(從氣門的開閉和活塞的移動角度分析)
(4)這四個沖程都有能量轉化嗎?如果有分別是怎么轉化的?
(5)汽油機完成一個工做循環(huán)曲軸旋轉圈,活塞往返次,四沖程內燃機只有________沖程對外做功,其他三個沖程靠_______完成。
第5個問題教師利用模具進行突破。
用考一考的方式來考察對汽油機的學習效果,用超鏈接制造出翻翻看的效果.
3、閱讀:了解熱機的發(fā)展歷程。向學生補充一些蒸汽機、燃氣輪機、渦輪噴氣發(fā)動機、火箭發(fā)動機的初步知識。
4、小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做一做
看一看
學生思考,內能的增加是通過什么方式?
歸納這三個活動的共性:做功,并且是外界對物體做功
學生舉例
指導學生總結熱傳遞與做功改變內能時的區(qū)別。
分析能量的轉化情況
思考:與前三個試驗的區(qū)別是什么?
學生看視頻
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后經過小組討論再回答
學生自主學習,互動交流后填寫答案
通過多個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并歸納總結。注重知識的獲得過程。
三個活動分別對應:克服摩擦做功、壓縮做功,讓學生總結共性,學會歸納的方法。
讓學生明白:新舊知識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進行歸納,尋找異同
由點火爆炸試驗引出熱機,同時與前面知識做一對比。讓學生分清機械能與內能轉化包括兩種情況:外界對物體做功與物體對外界做功
先通過視頻讓學生對汽油機有一個整體認識
再通過問題驅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尋找答案
課堂練習
1、如圖所示是熱機的四個沖程,其中屬于做功沖程的是( )
《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教學設計
2、汽油機工作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沖程是( )
A.吸氣沖程B.排氣沖程C.做功沖程D .壓縮沖程
3、汽油機在壓縮沖程中,工作物質被壓縮,氣缸中氣體的( )
A.壓強增大,溫度降低B.壓強增大,溫度升高
C.壓強減少,溫度降低D.壓強減少,溫度升高
作業(yè)布置
練習冊21頁1-----10題
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教案12
教學目標
了解內能的實際利用,知道內能的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的學習,提高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情感目標
聯系能量轉化和守恒的關系,感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思想,建立發(fā)展的觀念
教學建議
本節(jié)的教學要注重科技和社會的聯系,避免孤立的學習,要注意聯系實際和社會實踐.
在內能的利用的發(fā)展上,可以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料學習.
環(huán)境保護的學習,可以教師提出課題,學生查閱資料,從信息中學習,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課題】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重難點分析】利用內能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及其意義
【教學過程設計】
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方法1、學生閱讀教材,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內能利用及環(huán)保有關的材料,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閱讀時思考,可以有: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什么;大氣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決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國利用內能的發(fā)展歷程是什么;各種內能的利用方式對環(huán)境保護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采用實驗探究和信息學習的方法.實例如下
實驗探究:調查附近的工廠在利用內能進行生產上是如何進行的,對于環(huán)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減小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地考察,寫出調查報告,分析的結論等.
實驗探究(另一例):調查社區(qū)中是如何利用內能的,調查本地區(qū)近三十年中利用內能來取暖的發(fā)展情況,咨詢和分析現在的取暖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同樣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調查報告和結論.
信息學習:網上查閱有關內能的利用,環(huán)境保護,及內能利用對環(huán)保的影響等方面的資料,并得出自己的結論,小組討論.這種學習是為了形成學生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板書設計】
第六節(jié) 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1.內能的利用
2.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
探究活動
利用信息學習: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
【課題】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流程】制訂子課題;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物理教案-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參考方案】嘗試對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夠材料的基礎上分析。
【備注】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fā)現共性和差異。
3、發(fā)現新問題。
物理教案-內能的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初中物理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討論、歸納,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
W
(2)能用公式P=t解答相關的問題。
2、難點:理解功率實際上是表示能量轉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
1、功的'概念是什么?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4、說出功的公式及單位二、新課教學
一、復習
1、功的概念:
2、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3、功:W=Fs單位:J焦耳二、新課導入
1、建筑工地上要把幾百塊磚送到樓頂,無論是人工搬運還是起重機搬運,對磚塊做的功是相同的,但是時間不同,可見做功有快慢之分。
2、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
。1)完成相同的功,比較所以時間
。2)相同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
5、功率的概念: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6、功率的公式及單位
WP=t
P——功率W——功t——時間
功率的單位:J/s,即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其它功率單位:1kW=103W7、例題講解P668、推導式P=Fv注意:(1)力大小不變(2)速度不變
三、練習
略(四)小結(五)作業(yè)
動手動腦學物理
附板書
2、功率
1、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1)做功相同,比較時間大小
。2)時間相同,比較做功多少
2、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3、概念:功與時間之比4、定義式:P=W/t
W—功—Jt—時間—s5、推導式:P=Fv注意:
。1)力大小不變
。2)速度不變
P—功率—W
初中物理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會用伏安法測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確畫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并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3)學會正確選擇電壓表量程,并用試觸法確定電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電燈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過程與方法:
設計實驗電路圖,并且比較各個電路圖的優(yōu)缺點,從而確定本實驗用哪個電路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熱情,產生探測未知電阻阻值的欲望,積極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用物理知識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用伏安法測電阻屬于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學生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綜合使用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問題后,由學生設計實驗,通過交流和討論發(fā)現,應該用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好處是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并設計出實驗表格;第二部分準備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實連接圖如何連接,并根據實物圖說出實驗中的注意點,為下面的實驗做好準備;第三部分開展實驗,先進行定值電阻阻值的測量,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第四部分,仿一仿,開展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電阻的測量,討論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從而分析出小電燈不需要求平均值。兩個實驗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設計電路和表格。
2、難點:分析出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四、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兩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小燈泡(2、5V)。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憶一憶”)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學中的一條什么重要規(guī)律?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如何寫?(學生回答略)
(“想一想”)
師:怎樣利用歐姆定律測量導體的電阻?引出本節(jié)。 板書:(第四節(jié) 歐姆定律的應用 測電阻)
(二)進行新課
。ā皠右粍印保
1、設計實驗
(1)測量電阻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準備如何測量電阻的阻值?板書:(一)測未知電阻Rx
答:用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它的電流。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實驗原理
答: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計算出它的電阻。 板書:R=u/I
(3)問:根據同學所說的方法,你們能否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板書:實驗電路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張電路圖實物投影,師生共同評價。
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電路圖,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哪幅電路圖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實驗中總是有誤差的,為了減小誤差,我們應該怎么辦?聯系前面學的一個重要的器材,如何改進?) 投影正確的實驗電路圖
。ā翱家豢肌保
師:滑動變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投影:①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多次測量取平均植,減小誤差。②保護電路
。ā疤揭惶健保
2、實驗準備
。1)需要哪些實驗器材?板書:實驗器材
電源(干電池2節(jié))、電流表、待測電阻R 、滑動變阻器、開關、電壓表、導線若干 (投影)
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2)設計表格 板書:設計表格
提醒:要測哪些物理量?計算什么?表格需要幾列幾行?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實物投影并作出評價,強調表格的規(guī)范,并讓學生完善自己設計的表格。
問:三次測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導學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為了計算方便,可以調節(jié)電路中的電流為整
數值(投影完整的實驗表格)
實驗次數 電壓
U/ V 電流
I/ A 電阻
R/ Ω 電阻平均值
R/ Ω
。3)連接實物圖(根據所設計的電路圖連接)
師:請一位同學到屏幕上將電路圖連成實物圖,其他同學在下面觀察是否正確,若有錯誤的地方,請同學們糾正。
。4)實驗注意點 板書:實驗注意點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實驗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學生要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的注意事項:(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2)滑動變阻器應該一上一下接,實驗前將阻值調到最大處(3)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選擇 (投影)
(5)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板書:實驗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tài)。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
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用試觸法確定量程。
、跈z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觀察電流的示數為0、1A,0、2A,0、25A時電壓表的示數記錄在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
、軐嶒炓螅悍e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投影
。ā白鲆蛔觥保
3、實驗探究(伏安法測電阻)
教師巡視,指出學生在操作中有問題的地方
。ā氨纫槐取保
哪個小組的實驗規(guī)范 準確 迅速
4、分析與討論
實物投影學生的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ā白h一議”)
分析:1、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不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仿一仿”)
小電燈也有電阻,將待測電阻R換成小電燈,仿照剛才的實驗測小電燈的'電阻。
注意:加在小電燈兩端的電壓不要超過小電燈上所標注的電壓
實驗時,觀察小電燈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溫度
板書:(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匯報測小電燈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分析:
2、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
這似乎與剛才的實驗結論優(yōu)點矛盾,誰來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電燈的燈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進行工作的,電燈越亮,燈絲的溫度就越高,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ㄓ械牟牧鲜軠囟扔绊戄^大,有的幾乎部首影響)
問:對于小電燈的燈絲,他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電燈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義?表格中還有必要寫平均值嗎?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ㄈ┱n堂小結
。ā罢勔徽劇保
師: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懂得了如何去測量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和小電燈的電阻,并且根據所測出的實驗數據機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了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ㄋ模┎贾米鳂I(yè) :完成本節(jié)實驗報告。
(五)說明:本節(jié)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鍟O計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
。ㄒ唬y未知電阻Rx
1、原理:歐姆定律的變形式:R=u/I
2、電路圖
3、實驗器材
4、設計表格
5、實驗注意點
6、實驗步驟
。ǘy小電燈的電阻
方法:伏安法測電阻
初中物理教案15
教學重點和難點:
超聲波的應用
學生查找、交流信息、應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在醫(yī)學上、在軍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學技術)制成Powerpoint
教學設計圖示: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與意圖
什么是超聲波
超聲波有哪些主要特征
超聲波有哪些應用 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在醫(yī)學上、在軍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學技術) 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學校的課堂與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的引入:
播放海豚表演的視頻,提出問題:你知道海豚是如何捕食嗎?
新課的教學:
學生主持:今天我們就學習超聲波,我們人耳能感覺到聲音的頻率在20 Hz 至20000Hz之間.頻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波,都不能引起人的聽覺,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的特點:束射特性、吸收特性、超聲波的能量傳遞特性、超聲波的聲壓特性.現在我分別介紹它們.
一.束射特性
由于超聲波的波長短,超聲波射線可以和光線一樣,能夠反射、折射,也能聚焦,而且.遵守幾何光學的定律.即超聲波射線從一種物質表面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當射線透過一種物質進入另一種密度不同的物質時就會產生折射,也就是要改變它的傳插方向,兩種物質的密度差別愈大,則折射也愈大.
二.吸收特性
聲波在各種物質中傳播時,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強度會漸進減弱,這是因為物質要吸收掉它的能量.對于同一物質,聲波的頻率越高,吸收越強.對于一個頻率一定的聲波,在氣體中傳播時吸收最歷害,在液體中傳播時吸收比較弱,在固體中傳播時吸收最。
三.超聲波的能量傳遞特性
超聲波所以在各個工業(yè)部門中有廣泛的應用,主要之點 還在于它比可聽聲波具有強大得多的功率.為什么有強大的功率呢?因為當聲波到達某一物資中時,由于聲波的作用使物質中的分子也跟著振動,振動的頻率和聲波頻率—樣,分子振動的頻率決定了分子振動的速度.頻率愈高速度愈大.物資分子由于振動所獲得的能量除了與分子的質量有關外,是由分子的振動速度的平方決定的,所以如果聲波的頻率愈高,也就是物質分子愈能得到更高的能量、超聲波的頻率比可聽聲波可以高很多,所以它可以使物資分子獲得很大的能量;換句話說,超聲波本身可以供給物質足夠大的功率.
四.超聲波的聲壓特性
當聲波通入某物體時,由于聲波振動使物質分子產生壓縮和稀疏的作用,將使物質所受的壓力產生變化.由于聲波振動引起附加壓力現象叫聲壓作用.由于超聲波所具有的能量很大,就有可能使物質分子產生顯著的聲壓作用、例如當水中通過一般強度的超聲波時,產生的附加壓力可以達到好幾個大氣壓力.液體中存起著如此巨大的聲壓作用,就會引起值得注意的現象.當超聲波振動使液體分子壓縮時,好像分子受到來直四面八方的壓力;當超聲波振動使液體分子稀疏時,好像受到向外散開的拉力,對于液體,它們比較受得住附加壓力的作用,所以在受到壓縮力的時候;不大會產生反常情形.但是在拉力的作用下,液體就會支持不了,在拉力集中的 地方,液體就會斷裂開來,這種斷裂作用特別容易發(fā)生在液體中存在雜質或氣泡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液體的強度特別 低,也就特別經受不起幾倍于大氣壓力的拉力作用.由于發(fā)生斷裂的結果,液體中會產生許多氣泡狀的小空腔,這種空泡存在的時間很短,一瞬時就會閉合起來.空腔閉合的時候會 產生很大的瞬時壓力,一般可以達到幾千甚至幾萬個大氣壓力.液體在這種強大的瞬時壓力作用下,溫度會驟然增高. 斷裂作用所引起的互大瞬時壓力,可以使浮懸在液體中 的固體表面受到急劇破壞.我們常稱之為空化現象.
現在由每組推薦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超聲波的應用.
第一組:超聲波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人體各個內臟的表面對超聲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內臟和病變內臟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樣.平常說的“B超”就是根據內臟反射的超聲波進行造影,幫助醫(yī)生分析體內的病變.美國科學家正在研究用超聲波止住病人體內出血的新技術,可免除手術止血的痛苦與危險.
據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醫(yī)生通常用動手術的方式來為病人止血,這一方法風險較大.有研究者設想用超聲波對體內傷口進行加熱燒灼,借以止血.但如果出血位置在腦部,或出血面積較大,這種方法就很不可。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發(fā)現,高密度聚焦超聲波能加快自然凝血過程,無須加熱燒灼傷口就能止血.實驗表明,超聲波會加快血液運動,激活血小板,使它們錯認為自己是在流經一個破裂的傷口,從而加強粘著性,與細胞膜及其它血小板粘附,促進凝血. 這一方法比手術止血和超聲波加熱止血更安全.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完善這項技術,先在動物身上試驗,然后用于人體.
第二組:超聲波在軍事上的應用
為什么在水中不采用雷達、衛(wèi)星遙感技術等先進技術而仍用落后的聲納呢?
海水能吸引電磁波,雷達用不上了.海水吸熱能力太強,紅外線技術無用武之地;水的透光能力差,而吸收光的能力卻很強,光學觀察設備如望遠鏡也使不上了.特別是深海中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探照燈又會暴露自己. 而海水的傳聲能力卻比在空氣中強得多.聲納技術就應運而生了.聲納機發(fā)出一束不同頻率的聲音信號,再用特殊設備接受反射信號加以分析,這樣就如同安上了蝙蝠的耳朵,周圍的情況也就知道了
第三組:超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
超聲波鼠蟲驅除器:超聲波沒有穿透力,故遇到障礙物不能穿透,但是能反射回來,但是必須是硬物體才能反射,但損耗很大.超聲波遇軟物體能被吸收,如窗簾、沙發(fā)、衣、被等物,所以也影響它的使用面積.該儀器壽命3年以上耗電極微,每月1—3度電,輸出為1W電壓為11伏對人無危險傷害,安全可靠
超聲波洗衣機:徹底“拋棄”洗衣粉,與傳統洗滌方式不同,超聲波洗衣機主要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超聲波作用于液體時可產生大量小氣泡 .一個原因是液體內局部出現拉應力而形成負壓,壓強的降低使原來溶于液體的氣體過飽和,而從液體逸出,成為小氣泡.另一原因是強大的拉應力把液體“撕開”成一空洞,稱為空化.空洞內成為液體蒸氣或溶于液體的另一種氣體,甚至可能是真空.因為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氣泡會隨周圍介質的振動而不斷運動、長大或突然破滅.破滅時周圍液體突然沖入氣泡而產生高溫、高壓,同時產生激波.和空化作用相伴隨的內摩擦可形成電荷,并在氣泡內因放電而產生發(fā)光現象.在液體中進行超聲處理的技術多數與空化作用有關),產生巨大能量,將污垢從衣物上“震”下來溶解到水中,然后再通過內筒的轉動對衣物進行摔打和水流穿透,洗凈衣物.超聲波洗衣機不僅無污染,而且比普通洗衣機節(jié)水三分之一.
BJ49-密度計超聲波清洗器,本系列儀器的超聲波發(fā)生源和震板為獨立組件,主要適用于油田、煉油廠密度計圓管內壁清洗,同時也適于各種相同密度計尺寸規(guī)格的管道、圓管、方管內壁的清洗.
超聲波加濕器
第四組:超聲波在近代科學技術上的應用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以昆蟲為食的蝙蝠,視覺很差,飛行中不斷發(fā)出超聲波的脈沖,依靠昆蟲身體的反射波來發(fā)現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聲納”系統,使它能在混濁的水中準確地確定遠處小魚的位置 .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質量有幾十、幾百、幾千千克,蝙蝠的超聲定位系統只有幾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確定目標方位的精確度、抗干擾的能力等都遠優(yōu)于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深入研究動物身上各種器官的功能和構造,將獲得的知識用來改進現有的設備和創(chuàng)制新的設備,這是近幾十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叫做仿生學.
教學反思:
教學點評:
通過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對超聲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對所有的同學付出的努力我感到很高興,大家通過自己的查找資料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知識,而且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同學們的自由發(fā)言、提問都非常的出色.現在我們整理一下課堂學習的思路是什么?
提出問題 合作討論 得出結論.現在同學們完成下列表格,選出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同學
【初中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11-10
初中物理教案12-17
初中物理教案:功率11-18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11-15
初中物理教案:質量12-16
初中物理教案【薦】02-25
初中物理教案【精】03-20
【熱】初中物理教案01-12
【精】初中物理教案01-13
【薦】初中物理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