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shù)學教案1
北大附小俞濤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事情,從而學習他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歸并自然段內容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仿照書上的句子用“不但......還“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學習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
同學們,當你得病吃藥治好了病的時候,你知道嗎?許多藥方是記載在《本草綱目》這本巨蓍上。這本書是誰寫的?他用多長時間寫成的?他是一個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李時珍》這篇課文。
二、自學(略)。
三、讀議課文:
1、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什么立下了行醫(yī)的志愿?
小議理解;“世代行醫(yī)”、“救死扶傷”.
自由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ɡ顣r珍立下行醫(yī)的志愿。)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時珍怎樣得到父親的同意開始行醫(yī)的?
討論:(用讀句了,抓詞語,談體會的方法)
理解“鄙視“、“疑難病癥”、“對癥良方”。
點拔:從李時珍能想出對癥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ǹ闯鏊尾〉谋绢I已經不小了。)
輕聲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李時珍偷學本領,22歲開始行醫(yī)。)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完善“一詞你怎樣理解?
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投影;
從“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你看出了什么?
。ǹ闯隼顣r珍處處為病人著想,醫(yī)德高尚。)
議;這段講了什么?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
4、指名讀第4自然段,其余人邊聽邊畫:
在采藥中,李時珍遇到哪些困難?用“_____”畫出,他怎樣做的?用“…”畫出。
讀句子,體會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
。ㄒ馑际牵核慌颅h(huán)境艱險,不怕氣候惡劣,勇于吃苦。)
(2)許多藥物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ㄒ馑际牵核矣趯嵺`,不顧個人安危,醫(yī)德高尚。)
口頭填空,并說說這些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
李時珍走了()里路,訪問了()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ㄕf明他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驗,為寫書做了充分的準備。)
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閷憰,李時珍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5、自學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年,終于編寫出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這部書有()字,記載了()種藥物,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議:這些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
。ㄕf明編寫時間長,字數(shù)多,內容豐富,包含的藥物多,比較完善。)
齊讀,說說主要內容;
(李時珍終寫出了《本草綱目》。)
四、指名分段;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ㄟ@本書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流傳世界。)
五、指導分段;
1、回憶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幾個自然內容跟編寫《本草綱目》有關系?
。ㄈ⑺、五自然段)
2、點拔;這幾段講的都是編書的事,分別講了著書的原因、準備、結果,因此可以把他們歸并在一起,成為一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歸并自然段內容分段的方法。
3、討論:全文可分為幾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5)
4、小結;用歸并自然段內容的方法給課文分段,要先讀懂課文,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講同一個意思的幾個自然歸并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一個自然講的是一個意思,可以單獨分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李時珍
1、立志行醫(yī)―――一、立志行醫(yī)
2、偷偷學醫(yī)―――二、偷學本領
3、決心編書
4、采藥訪問三、編寫藥書
5、寫《本草綱目》
課堂練習
1、組詞;較()珍()編()獵()綱()
效()診()遍()錯()剛()
xing()zai()lei()
行載累
hang()zai()lei()
。卜聦懢渥樱豪豪顣r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ǎ保┶w明不但喜歡打乒乓球,還()。
。ǎ玻┎坏、、、、、、、不、、、、、、、資料提供者:
《匆匆》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二、復習古詩,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長歌行》,能背下來嗎?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2.師:是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天再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過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請大家翻到79頁。先自由讀讀本課的`預習。板書課題:《匆匆》
3.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些什么,預習要求中我們做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4.學生交流課外搜集到的有關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先讓我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用筆劃出來。在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也請你用筆劃出來。學課文的時候我們再解決。
。▽W生自讀課文,讀中感悟)
2.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ò鍟阂蝗ゲ粡头担浚
3.師:這個句子還出現(xiàn)在別的地方,你能找出來嗎?
生:它還出現(xiàn)在結尾。(生讀句子。)
4..師: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出了同樣的一個問題。這又說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應。
生2:說明作者一直在考慮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5.師:對,我們不但要會讀,還要學習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碰到了哪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W生匯報交流難理解的句子或詞語。)
6.師:通過讀書,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學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師指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其意義。
句子1: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7.教師范讀:是啊,時間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逝了,想到這些,作者心里好受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給老師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我讀讀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讀后評議:老師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8.教師引:還有別的句子寫到時間是如何匆匆而過的嗎?
四、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語言
1、師: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愿意讀這一自然段?愿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2、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板書:的時候,從過去
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4、師:怪不得作者說:"太陽他有腳啊,"
5、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比如:在的時候,從過去。
。ㄗ寣W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五、品讀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
。ㄎ页嗦懵銇淼竭@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這一遭。浚
。玻覀冞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
。ㄎ伊糁┦裁春圹E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常聦嵳娴南褡髡咚f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六、選讀句子,體味語言美
1、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愛喜歡讀它。我相請同學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W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它。)
2、你喜歡它嗎?你能把它背下來嗎?
3、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你還學到了哪些學習的方法?
七、作業(yè):由《匆匆》所想到的
八、板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平均數(shù)、求平均數(shù)以及討論平均數(shù)意義的過程。
2.初步體會平均數(shù)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shù),了解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
3.積極參加數(shù)學活動,體會用“平均成績”說明問題的公平性。
【教學重點】
體會學習平均數(shù)的作用,了解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學會平均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一組數(shù)據平均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計算一組數(shù)據的平均數(shù)。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操作中體驗“同樣多”,引出平均數(shù)。
(PPT課件出示教材第85頁例1)
師:要使每個筆筒放的鉛筆一樣多,可以怎樣做?每個筆筒放幾支?
學生充分表達不同的想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見。
師:每個筆筒平均放3支,這樣每個筆筒里的鉛筆就同樣多了,這個數(shù)量3在數(shù)學上我們叫做平均數(shù)。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平均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平均數(shù))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平均數(shù)。
師:四(1)班一、二組同學進行投球比賽,每人投10個,投籃結果如下:
(PPT課件出示)
師:你能讀出哪組的成績好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全班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出現(xiàn)比總數(shù)情況,這樣不公平,教師要引導學生考慮怎樣比較才“公平”。師生總結得出:算出每個組的平均成績來比較最公平。(學生自己嘗試計算。)
學生交流計算的方法和結果,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每個組的平均成績,并根據兩個組的平均成績說明哪個組的'成績好。
師:通過上面的計算,你知道平均數(shù)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嗎?
師生總結得出:平均數(shù)=總數(shù)量÷總份數(shù)。
2.求平均數(shù)。
師:亮亮把自己家一個星期丟棄塑料袋的情況作了統(tǒng)計,你能計算出平均每天丟棄幾個塑料袋嗎?(PPT課件出示統(tǒng)計表)
學生自己計算,然后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師:“3個”是每天實際丟棄塑料袋的個數(shù)嗎?
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了解求出的3個“不是實際每天丟棄塑料袋的個數(shù),而是算出的一個平均數(shù)”。
三、鞏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86頁“練一練”第1,2題。
2.完成教材第86頁“問題討論”。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平均分概念,理解平均分含義,并學會平均分。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數(shù)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合作能力。
3、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學會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6個大禮包、一些小圓片等、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春節(jié),誰來說說,春節(jié)期間,你都去干什么了?
生1:我去給姥姥、老爺拜年了,我還賺了好多壓歲錢了。
生2:我回老家和我們以前的小伙伴一塊玩,我好高興呀!
......
師:孩子們,春節(jié)期間,趣事、樂事,接二連三,數(shù)不勝數(shù),你瞧,說著說著,就來了一件。
二、引導發(fā)現(xiàn)、探索新知。
。薄嵺`操作、建立概念。
A、 數(shù)字娃娃計劃帶6個禮包來給我們拜年,他們準備把這6個禮包裝在2個箱子里,可以怎樣裝呢?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擺一擺,想一想,比比誰想出的辦法多。
B、 學生動手操作,之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組織學生班內交流。
學生匯報: 一箱 另一箱
5個 1個
3個 3個
2個 4個
C、 同學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如果將我們想出來的辦法分類,想想能分幾類?
學生匯報:兩類。一類:兩箱分到的禮品數(shù)量不同樣多 。(如,方法1,方法3)
另一類:兩箱中分到的禮品數(shù)量同樣多。 (如:方法2)
師:像兩個箱中分到的禮品同樣多,這種分法,我們就叫"平均分"。
D、 現(xiàn)在誰來說說什么叫"平均分"。
生1:兩個箱中分到的禮品同樣多,這種分法就叫"平均分"。
師:如果分成3份呢?
生2:3份分到的結果同樣多。
師:如果分成4份呢?
生:4份分到的結果同樣多。
師:如果分成更多份呢?
生:老師,我明白了,分成幾份,幾份分到的結果同樣多,這就叫做"平價分"。
師:你概括的真好,我們獎這位小朋友一顆"表達星"。
E、 現(xiàn)在請你判斷下面分法是"平均分"嗎?
課件出示并播放錄音 ○ ○○○○○,我的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怎樣就是平均分了?)
2太聰明了、太聰明了,現(xiàn)在我來考考你們,我把一些賀年卡平均分后送給我的4個朋友,你們知道6號娃娃、7號娃娃都得到了幾張嗎?
4號娃娃 5號娃娃 6號娃娃 7號娃娃
3張 3張 ?張 ?張
2、合作探究"平均分"分法。
(課件播放)數(shù)字娃娃:你們都答對了,真了不起,現(xiàn)在我們就把帶來的禮物送給你們,每組一包,請你們先打開看看是什么?再數(shù)數(shù)有幾個?
學生打開禮物,合作數(shù)出禮物的個數(shù),并匯報。
師:你們數(shù)的對極了,現(xiàn)在就把這16個智慧果平均分給你們組的4個小朋友,你們準備怎樣平均呢?先獨立想想,之后在小組內交流,選出你們認為最佳的方法進行平均分,明白了就開始行動吧!
。▽W生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想法,并合作采用最佳的方法進行"平均分"智慧果。)
師:組織學生以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并適時對各種分法進行評價。
師:大家想的辦法不同,但都是正確的,老師希望你們得到數(shù)字娃娃送的智慧果后,越變越聰明。接下來,我們和數(shù)字娃娃玩幾個游戲。
三、趣味游戲、鞏固練習。
游戲1:分一分、說一說。P16頁3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個別同學在班內交流,集體訂正。)
游戲2:想一想、釘一釘。
。▽W生討論如何分工,并合作將發(fā)放的扣子平均分后,釘在兩件衣服上。)
游戲3:議一議,講一講。
把16個橘子平均分后,放在盤子里,想想有幾種分法?
。▽W生思考后,交流。)
四、自我評價、小結收獲。
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并講一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第2課時除法的第二種分法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把一些物體,平均每幾個分1份的方法。
2、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以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3、
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會數(shù)學知識來自實踐的道理,受到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把一些物體,平均每幾個分1份的方法,并通過除法兩種分法的對比,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12枝鉛筆、一些小圓片等。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組織游戲,分鉛筆。
。、 把12枝鉛筆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分到幾枝?
。▽W生思考,交流并有1人實際操作。)
2、 把12枝鉛筆,每3枝分給1位小朋友,能分給幾位小朋友呢?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 教師組織學生想一想,也可用學具擺一擺。
。病 學生思考后,在組內交流、班內交流。
3、 教師小結:對,我們按每3個一份來分,看能分幾份,思考后的結果是能分4
份,所以能分給4個小朋友,F(xiàn)在,老師把6張卡通卡片,每2張送1名同學,想想有幾名同學能得到。
。、 組織學生思考后,交流想法。
。、 教師引導學生對比這兩種分法的異同點。(教師簡要小結。)
三、學練結合、強化新知。
1、 想一想,做一做。(P15頁練習題)
。、 圈一圈、說一說。(P17頁4題)
。、 想一想、講一講。(P17頁5、6題)
。ń處熃M織學生組內交流、組際交流,重點巡回指導學困生。)
四、質疑、總結、引申拓展。
引導學生講一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課外拓展)這兩種分法,除了實際分外,還有一種方法,通過計算很快能算出結果,你想學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預習除法的計算。
第3課時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掌握了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在掌握了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片等。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課件出示:圖1☆☆☆ ☆☆(下面標有大括號和問號)
圖2☆☆☆☆☆
圖3☆☆ ☆☆ ☆☆ ☆☆(下面標有大括號和問號)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回憶加法、減法、乘法,三種運算方法的含義,以及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 引導猜測。
同學們,以前的知識,我們學的非常扎實,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運算-----除法(板書課題),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有關除法的哪些問題。
。、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场 教師組織學生帶著問題,自學P19頁例4、例5。(有不明白的問題,可先在小組內交流。)
4、
師生互動、交流。(一方面,解決黑板上板書的問題,另一方面,讓學生講講,通過學習你還有哪些收獲。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學習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大顯身手、我能行。
第一關:(學生完成P19頁1題)
第二關;(學生自主寫出算式,同桌同學互讀。)
第三關:( 學生完成練習四的剩余習題。)
本活動由各小組推薦出色隊員,教師獎勵,頒發(fā)鼓勵品。
四、自我評價、小結收獲。
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并講一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二單元P29、P30 百分數(shù)的應用(四)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shù)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組2:現(xiàn)在銀行可以辦各種儲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帶現(xiàn)金,只帶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組3:我們調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
一年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老師知道同學們在過年的時候,得到了一些壓歲錢,你覺得怎樣處理這些壓歲錢呢?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 探究思考。
師:是啊,存到銀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到期還能得到利息。根據存款的種類和時間的長短,利率是不一樣的。咱們就以笑笑的300元為例,如果你有300元錢,打算怎樣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ń處熃o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小學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 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激趣
師:在數(shù)學王國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啦!(課件播放許多圖形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這些圖形中,數(shù)角最可愛了,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里的新朋友角,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角。
[評析:新課伊始,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情境,開門見山地引入新課,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 自主建構
1. 聯(lián)系生活實例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說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說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說邊指)
2. 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么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屏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著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并讓學生指出課桌、數(shù)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評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動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圖形,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的表象。]
3.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里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師:(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個角)這是三角尺上的一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里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評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結論,教師沒有讓學生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而是以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隨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既鞏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對角的認識。]
4. 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xù)完成后面三個圖形的判斷,并說明理由。
5. 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有用小棒擺的,有用直尺畫的,有用紙折的,有用硬紙條釘?shù)?/p>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么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并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里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評析:學生用兩根紙條做出了一個角,是教學過程中自動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敏銳地捕捉了這一資源,通過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師:這里的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shù)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xiàn)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評析:從通過觀察可以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到通過觀察不能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引起了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平衡,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反復實踐,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發(fā)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了數(shù)學思考能力。]
三、 鞏固延伸
1. 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圖形中各有幾個角,為什么第一個圖形中只有1個角。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的圖形各是幾邊形?各有幾個角?請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空。
師:比較填出的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四邊形有4個角,五邊形有5個角,六邊形有6個角。
生2: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師:是的,一個多邊形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生: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師:八邊形呢?
生:八邊形有8條邊、8個角。
3. 想想做做第5題。
師:下面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
生:第一個角最大,第二個角最小。
師:你會比較第三個角和第四個角的大小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評析:練習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重點,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增強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四、 課堂總結(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6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并運用到教育教學各個領域。在小學數(shù)學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找準時機,采取多媒體技術,融合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輔助,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教學成效,達成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較為容易、直觀地給學生進行展示講解,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明了,從而活躍沉悶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更加有趣詼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1.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性
現(xiàn)代科技迅猛發(fā)展,教育信息技術隨之不斷提升,更多的教學領域開始采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應用于數(shù)學課堂中,很好地綜合了圖文以及視頻、音頻,達到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1]。這種教學措施大大改變了老舊的教學形式,極大彌補了教師講課的不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將信息技術恰當?shù)貞糜跀?shù)學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基本素養(yǎng)。
2.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探究
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過去依靠單純的模仿和記憶絕不是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只有合作學習、自我探索、主動探究,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良好地應用于教學,方便設立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有效改善教學環(huán)境,增強教育教學樂趣,變難為易,變復雜為簡單,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能動性,積極探索學習。
如學習圓這部分時,讓學生自我探索圓各元素之間的奧秘,給他們一個做數(shù)學實驗的機會。首先,在畫板上隨意畫出一個圓,讓學生充分利用幾何畫板進行測量、計算,測量出相關數(shù)據,計算出對應比值,可以很容易計算出一個π的近似值。進一步驗證π是否為一個固定值,再隨意畫出多個隨機圓,再次進行測量、計算。在此同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注意相關知識點學習,或者技巧性能力的學習。比如在幾何畫板中畫圓時,拖動圓上任意一點即可改變圓的大小形狀。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晰看出圓周長同直徑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數(shù)學實驗,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可以激發(fā)興趣,提高參與,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簡化教學過程,激發(fā)探索熱情和精神。
降低教學難度,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仍處在形象化到抽象化的轉變中,因此,降低數(shù)學教學難度成為當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教師的引導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shù)學知識,切身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演變,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思維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2]。
信息技術的應用和融合,更好地為講解數(shù)學中較為抽象的知識提供了方便,比如平移、疊加、漸變等都已可以用多媒體技術來動態(tài)、清晰地展現(xiàn)。將圖文進行動態(tài)化轉變,將抽象概念經形象化演示,學生可以直觀感受,進而開發(fā)思維能力。如幾何畫板極具動態(tài)功能,可以很容易將圓平均非為很多份,還可以將這些若干份的圖形再次組合,拼接成類似長方形的形狀。通過一系列操作,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到,切分的份數(shù)越多,扇形的圓弧就越來越直,扇形的形狀也就越來越接近三角形的形狀。而這些取得圖像拼接起來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學生通過自己動手,進行一系列的分、拼,深刻地了解這一知識產生、發(fā)展的過程,也就很容易得出并且深刻理解面積公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過程,對此中涉及的轉化、極限等數(shù)學思想,學生得以充分體驗。
營造新型課堂環(huán)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數(shù)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網絡狀態(tài)下的對話及交流。不僅教師的教育主導地位得到體現(xiàn),也能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改變不良學習習慣和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互動,推動發(fā)展學生的評價能力[3]。
如在學習年、月、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地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選擇好相關專題網站,網站內容可以涉及實踐、互動交流、論壇等。比如設置萬年歷表格的時候,學生可以自己決定,隨意選取年份來進行觀察,然后將自己觀察到的數(shù)據進行電腦輸入,并發(fā)布自己的觀察數(shù)據。以此,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中,一起進行學習研究。不同學生的選擇不一樣,觀察到的數(shù)據也是不一樣的,得到的數(shù)據還具有多樣性及可靠性。經過對觀察結果的分析、比較,可以輕松發(fā)現(xiàn),一年有12個月,而且這12個月中天數(shù)31和30的月份是固定的;然而二月份的天數(shù)是不固定的,有時候是28天,有時是29天。通過對相關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學生自主探究、通力合作、協(xié)作交流,從而樂于學習。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滲透數(shù)學文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數(shù)學的方法、精神、內容既是人類文明的積淀,又推動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從事數(shù)學教育不僅是在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更是在進行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數(shù)學教學進程中,不僅進行數(shù)學知識傳輸,更要注重數(shù)學文化氛圍的營造,提升課堂的文化品質,有利于學生文化精神的體會,注重其他文化的滲透,形成多元文化互動和諧的關系。在數(shù)學教學中,對于數(shù)學發(fā)展、數(shù)學精神、數(shù)學美學等相關內容,教師應做出適當滲透,以達到影響、引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運用信息技術,學生可以更加方便地獲得數(shù)學相關資源,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專題網站的形式開展教學。如:“數(shù)的認識”,可以進行甲骨文、象形文字等古文字資料的收集;“圓的認識”,網站鏈接內容可以講解《墨經》《周髀算經》等我國古代數(shù)學典籍;在教學圓周率時,不僅可以講解世界對圓周率的研究歷史,還可以介紹我國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xiàn)的圓周率。除了介紹數(shù)學文化,還可以引導學生熟練利于網絡檢索,方便自主學習,信息收集、分析。
3.結束語
通過以上討論可知,信息技術助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不斷進行改變和完善,越來越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對終身學習習慣的形成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意義重大。數(shù)學教學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大大提高了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進一步促進全方位落實各項教育改革措施。在教育信息化推動下的數(shù)學教學,必將積極促進學生數(shù)學學習素養(yǎng)的提高,優(yōu)化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fā)揮和數(shù)學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韓偉.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學周刊,20xx(6):37.
[2]馬俊華.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學周刊,20xx(4):102-103.
[3]齊學兵.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xx(3):71-73.
小學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浙江省編教材小學數(shù)學第七冊P42例4、例5
教學對象:奉化市實驗小學三(4)班
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讓學生經歷探究發(fā)現(xiàn)減法的性質并選擇運用進行簡算的過程,有機滲透數(shù)學推理思想、應用意識與反思意識。
教學歷程
一、引入
1、教師談話切入
師:走進奉化實驗小學,宋老師的第一感覺是這里的人氣特別
旺。我從奉化實驗小學網頁中了解到,本學期實驗小學學生數(shù)為1875人,寧波東方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男生有525人,女生有475人(出示信息);如果想知道實驗小學比我校小學部學生數(shù)多幾人,你能用不同的綜合算式來計算嗎?看誰寫的算式多。
2、學生列式交流:
1875-525-475=875 1875-(525+475)=875
1875-475-525=875 1875-(475+525)=875
師:能看懂這些算式嗎?你也是這樣想的?
2、師生過渡小結
學生簡介列式思路,教師指出:不管是先減去男生還是先減去
女生,都要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不管是男生加上女生再減還是女生加上男生再減都是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今天我們研究的話題與這有關。
【教師巧妙地抽取學生熟悉的學校總人數(shù)比較引入,親切自然,在引入環(huán)節(jié)進行適時小節(jié)點撥,為學生進一步開展學習活動指明了方向,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得以呈現(xiàn)!
二、展開
3、對比計算感知
320-64-36= 320-(64+36)=
100-37-45= 100-(37+45)=
147-47-78= 147-(47+78)=
187-28-87= 187-(28+87)=
在同桌校對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每組的答案一樣。
師:計算結果一樣,我們可用什么符號連接?
生:等于號。
教師板書等于號,使等式成立。
師: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每組左右兩邊的算式數(shù)字相同,運算符號、順序不同。
師:誰聽懂他的意思?能說得再具體一些嗎?
生:他的意思是左邊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等于減去這兩
個數(shù)的和。
師:是這樣嗎?其他算式也符合他的意思嗎?
師:這位男同學給大家一個很大的啟發(fā),左右聯(lián)系看可以看出
一條規(guī)律來,真不簡單!不過,剛才大家是從左往右看的,如果從右往左看,你能看出些什么?
生:從右往左看,我發(fā)現(xiàn)從一個數(shù)里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可以一
個一個減去。
師:同學們,真的很厲害,把老師要講的心里話也說出來了。
【借助于對比計算,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組織相互交流,抽象概括出猜想的雛形,顯得自然、大方!
4、舉例驗證猜想
師:剛才從三組計算中大家發(fā)現(xiàn)了一條規(guī)律,這僅僅是大家的
猜想而已。是不是這三道算式湊巧呢?其他算式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存在呢?我們還得進行驗證。大家說,如何證明我們的發(fā)現(xiàn)?
生:再多舉一些例子試試看。
師:這倒是一個比較好的主意。誰先帶頭給大家作個示范?
學生舉例,師生一起驗證。
師:現(xiàn)在,能寫類似算式的同學請舉手。
全體學生舉手。
師:那好,給大家兩分鐘,看誰寫的算式多。
學生兩分鐘寫算式,自我驗證。
師:你寫的算式與我們前面的猜想相符的同學,請朝老師笑一笑。
全體學生笑臉,以示意認同。
教師指向一名男生,問:老師發(fā)現(xiàn)你笑得特別開心,你寫對了幾道?
生:我寫了4道。
師:寫對了4道及4道以上的同學請舉手。
全體學生舉手。
師:剛才每位同學在兩分鐘里都平均寫對了4道,全班40位同學就寫了近160道。如果再給大家一些時間,你還能寫嗎?寫的完嗎?想象一下,這些寫不完的算式與我們的猜想相符嗎?
師:通過無數(shù)多的算式驗證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能用字母把寫不完的算式寫完嗎?
學生用字母表示規(guī)律。
交流:
生1:a-b-c=a-(b+c)
生2:x-y-z=x-(y+z)
……
師:大家用自己喜歡的字母表示出了這條規(guī)律,在表示過程中,你有什么經驗可向大家推廣一下?
生:我先想好三個字母來表示三個不同的數(shù),再寫出規(guī)律。
看書深化規(guī)律。
【從“特殊——一般”不完全歸納法思想對于還處在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是陌生的.,教師力圖將這一理念予以滲透,通過引導組織學生大量舉例論證,在限時舉例驗證活動后,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行推想,直至推想極限,從而讓學生充分經歷不完全歸納法的全程,最后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字母來表述心中的規(guī)律、看書整合規(guī)律,促使學生從感觀的體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將觀察到的外化現(xiàn)象建構到學生原有的認知體系中去。雖然,學生對不完全歸納法的做數(shù)學思想是膚淺的,但對于學習個體來說卻是終身受益的,“經歷、體驗、探索”過程性目標較好地得以達成。】
5、變式深入感知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變式游戲,好嗎?老師寫出左邊的算式,
你馬上寫出右邊的算式;給你右邊的算式,你很快寫出左邊的算式,最后計算出結果。愿意試試嗎?
出示變式練習:
513-76-24=513-( + )=
188-(89+46)=188- - =
2847-(847+629)= =
師:現(xiàn)在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發(fā)現(xiàn)第一道運用規(guī)律特方便。
生2:第三道計算也簡便。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一、三兩道簡算意識和方法。
師:第二道感覺怎樣?使用規(guī)律前與使用規(guī)律后有沒有找到特
順手的感覺?
生1:第二道用與不用是一樣的。
生2:找不到感覺。
師:誰愿意把做完三題的感受小結一下?
生:運用規(guī)律有的時候可以使計算簡便,有的時候也派上用場。
【從追尋規(guī)律到運用規(guī)律實質是一個學生自悟的歷程,否則對
運用規(guī)律使一些計算簡便的預期目標感知是不充分的。往往教師直接指明規(guī)律的功效性,再進行題量訓練,造成學生一看到類似的算式馬上運用性質予以簡算,未能辨證地認識規(guī)律,常走入盲目運用規(guī)律的誤區(qū),簡算意識與技能被扭曲。此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變式練習過渡,不著痕跡地落實了“體驗”的過程性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數(shù)學化思考!
6、判別選用規(guī)律
出示:
576-133-67 2791-(791+652)
458-(87+258) 965-(266+134)
逐題反饋交流,對“458-(87+258)”簡算進行質疑,借助
于引入部分的“1875-(525+475) 1875-525-475
1875-475-525”進一步理解;對“965-(266+134)”進行反思性辨識。
師: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要先看數(shù)字特點,再選擇方法。
生2:我認為書上講的“依次減去”不妥,有的時候可以調個
頭。
生3:不要看到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就馬上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要先
看看能不能簡便再作決定。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要運用火眼金睛善于觀察數(shù)據的特
點選擇適當?shù)挠嬎惴椒,不要盲目運用規(guī)律;同時還要敢于向書本、老師提出質疑,這些都是學好數(shù)學的優(yōu)秀品質。
【簡要的鞏固練習,一改大題量訓練的常規(guī)做法,引領學生通過實例聯(lián)想、反例對比、看書質疑等學習途徑將數(shù)學主題思想予以縱深,學習數(shù)學的一些優(yōu)良品質得以有機滲透!
三、反思
師:剛才大家一起通過幾道簡單的計算題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再通過舉例驗證發(fā)現(xiàn)猜想成立,最后還運用規(guī)律進行了簡算。其實許多數(shù)學家也是這樣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以后在學習其他內容時,大家不妨再試試看。還有一點,老師要告訴大家,今天研究的數(shù)學問題是我們下學期四年級要學的內容。學會的同學為自己鼓鼓掌,慶賀一下!老師在恭賀大家的同時,還有一點小小的請求:根據學校的安排,下學期宋老師可能也要帶四年級。渡過一個暑假,同學們馬上要學習這塊內容,現(xiàn)在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介紹介紹,可以嗎?
生1:在計算時要學會觀察,再決定方法。
生2:多猜想,多驗證,就有很多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
生3:課本上所說的方法也可以懷疑。
……
師:同學們這么多寶貴的經驗,宋老師一定帶回去轉告,再次謝謝大家!
【別居心裁的小節(jié),促發(fā)學生在分享學習成功的同時,不僅讓學生以成功者的身份介紹提煉知識點,而且著重組織引導學生對學習方法的回憶,數(shù)學思想予以關注。這樣,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整合體系得以較為完美的呈現(xiàn)。】
小學數(shù)學教案8
所以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學時,我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六一兒童節(jié)”聯(lián)歡會的會場布置引入新知教學,既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緊扣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學有用的數(shù)學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學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chuàng)設情景,以激發(fā)學習熱情。本節(jié)課我盡量考慮低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設計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情景,如:找聯(lián)歡會會場中的規(guī)律、畫一畫、圖一圖、找規(guī)律游戲、欣賞規(guī)律中的美等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動中學,在樂中學。
二、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班級的學生中有聰明靈活的優(yōu)秀生,也有較遲鈍緩慢的學困生,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照顧到學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優(yōu)生帶動學困生,幫助學困生,以達到全面發(fā)展。當然我也經常請一些學困生嘗試回答問題,并給以鼓勵支持,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緊密聯(lián)系生活,學有用的數(shù)學。本節(jié)課我都是以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開教學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學生最高興地“六一兒童節(jié)”,每年的兒童節(jié)學校都會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孩子們的節(jié)日,所以我就緊扣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展開了教學,學生不僅學得開心,也覺得意義深刻。在比如“欣賞規(guī)律中的美”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生活中一些有規(guī)律的事物,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律,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本來我想讓學生有說說自己見過的生活中的喲規(guī)律的事物卻不能在課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著讓學生當成課外的作業(yè)去完成,當然我也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得作業(yè)的。
四、給與學習主動權,做學習的主人。本節(jié)課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去探索規(guī)律,然后在集體的反饋中矯正,總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習,讓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儀顯示不夠清晰等原因,課堂中也出現(xiàn)了各種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學生看不清圖片的顏色,給教學帶來一定得麻煩;在比如由于學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擺一擺”的環(huán)節(jié)改成“畫一畫”,雖然學習目的同樣達到了,但總感覺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點緊張的情緒,把學生在操作時放點輕松的音樂讓他們放松一下緊張的情緒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也給漏掉了,只有操作,沒有音樂等等。這一系列的不足之處,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學經驗有限而引起的,這有待于以后不斷地學習和改進。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會根據規(guī)律指出下一格物體。
2、通過涂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3、通過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
4、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的價值,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
難點:會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教學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
學具: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探究意識
1、師:小朋友們,有誰知道明天是什么節(jié)日?(六一兒童節(jié))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我們學校準備舉行一場聯(lián)歡會,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可高興了,都行動起來了,看課件演示:彩旗、燈籠和彩花。
同學們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麗的燈籠,有的折了各種顏色的花兒,想把會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們覺得這些東西這樣擺放好嗎?(不好)為什么呢?(因為不整齊)
是啊,他們擺放得不整齊,如果能夠按照一定得規(guī)律進行擺放,一定會更美麗的。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感知規(guī)律——認識簡單的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能夠找出這幅圖里藏著的規(guī)律。
。1)、四人小組討論聯(lián)歡上的規(guī)律。
。2)、學生匯報:
紅旗的規(guī)律:黃紅黃紅黃紅黃紅……
彩燈的規(guī)律:黃紫黃紫黃紫黃紫……
花朵的規(guī)律: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
小朋友隊伍的規(guī)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并說明找規(guī)律的方法,用虛線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幾組。
3、教師小結,明確“一組”的概念
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彩旗、燈籠、小花和小朋友隊伍的規(guī)律。像燈籠這樣一黃一紫、彩旗的一黃一紅、小花的一紅一綠,和小朋友隊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們黑板上的兩朵黃花,一朵紅花,我們都把他們叫做一組。(板書:一組,齊讀:一組)
當我們找到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的時候,只要找到一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組一組重復地排列(板書:重復),如果是我們就說他是有規(guī)律地排列。
3、教學例2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夠又對又快地找出圖里的規(guī)律,有幾只小動物們聽說;了,都來了,他們想和你們交朋友,但是他們也帶來了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并要求誰能夠幫他們回答這些數(shù)學問題,他們就和哪個小朋友做朋友呢?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那就一起看看誰來了:
課件出示小白兔和書本第88頁的例2。
。1)學生嘗試畫一畫。
。2)全班交流。
4、教學例3。
課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學生嘗試圖一圖。
。2)全班匯報交流。
。3)完成課本89頁上面的“做一做”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fā)展:
1、畫一畫規(guī)律: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真是太厲害了,個個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覺得小朋友太聰明了,于是他帶來幾道更難得題目,有信心完成嗎?(有)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圖出美麗的規(guī)律嗎?請你打開書本89頁和水彩筆,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你喜歡的規(guī)律,先想一想你想畫怎樣的規(guī)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開始畫了。
、賹W生畫規(guī)律,師巡視,并注意表揚動作比較快的同學和提醒速度(畫好的同學坐端正,同時也要注意時間,比一比哪個同學的動作最快。)
、趨R報展示:(選幾幅有代表性的)請小作者介紹自己的規(guī)律(或者其他同學找規(guī)律,并說說下一個圖形會是什么。)
四、游戲激趣,沖向另一個高潮
師:同學們覺得找規(guī)律好玩嗎?(好玩)下面老師想和同學們再來玩一個更有趣的游戲呢,想玩嗎?(想)
課件演示前兩組圖片,學生根據規(guī)律猜出下一張圖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規(guī)律。
師:同學們知道嗎?規(guī)律不僅很有趣,而且還很漂亮呢?我們一起來欣賞規(guī)律的美吧。ㄕn件出示)
師:誰也能像這樣找出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呢?
五、總結延伸,拓展新知。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找規(guī)律(板書:找)小手還能畫出美麗的規(guī)律,做出有創(chuàng)意的規(guī)律。有規(guī)律的事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們課后能夠多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更多美麗的事物,下課。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是比較有趣,聯(lián)系生活比較緊密的一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規(guī)律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是由于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
小學數(shù)學教案9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本的價錢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中的另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學P42例3。
。1)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shù)據,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lián)嗎?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的?
C、表中兩個相對應的數(shù)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shù)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
。2)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學生討論交流。
B、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面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例關系,高度和底面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一定)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應具備什么條件?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shù)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shù)量。
。6)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是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課堂練習
P45~46練習七第6~11題。
教學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的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
3、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關的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積一定,進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關系式。
教學難點: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1—10,學習了1—5的寫法之后的一節(jié)有關“0”的教學!0”的教學較其他數(shù)字教學難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單獨提出一節(jié)結合情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認識“0”,重點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廣泛的搜集資料以及整個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為課堂上學生理解“0”的意義作好鋪墊,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進行理解而不覺的枯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0”表示的幾種意義。(可以表示沒有、水結冰的溫度、起點、占位等含義);學會正確地讀寫“0”;掌握“0”的含義,在生活中運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0的含義和正確書寫0。
教學準備:
1、把學生每6人一組,分成8個小組,每組有6根魚竿、5條魚。
2、電腦課件、實物投影、溫度計、直尺、小貓頭飾、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猜謎激趣。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兩邊翹,
開口總說妙妙妙。
黑夜巡邏眼似燈,
日里白天睡大覺。(打一動物)謎底:貓
3、下面我們一起戴小貓頭飾扮演玩小貓釣魚的游戲。
。ǔ鍪菊n題:小貓釣魚)
二、自主探究體驗,初步感知“0”的含義。
1、在動中學,理解“0”。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釣魚比賽。
。2)、小組匯報,交流,并說說你釣了幾條魚,可以用幾來表示?
。3)、學生討論:一條魚也沒釣著,究竟用幾來表示?(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當一條魚也沒釣著時,可以用“0”表示。)
2、在樂中說和做,加深對“0”的理解。
。1)、老師做,學生說。
師(手里拿3支鉛筆)問:老師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3支。
師(把手里的鉛筆放進文具盒)問:我現(xiàn)在手里還有鉛筆嗎?用幾表示?
生:沒有,用“0”表示。
(2)、學生之間互相做,互相說。
。3)、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感知“0”表示“沒有”的含義。
三、發(fā)散思維,豐富“0”的含義。
1、想一想:你們還在哪里見過“0”?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全班匯報。(溫度計上有“0”,直尺上有“0”……)
2、認一認。
。1)、出示溫度計,討論:“0”在溫度計上表示什么?(表示氣溫是0度)
。2)、指導觀察直尺。
、佟⒄页鰯(shù)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數(shù)學順序開小火車讀一讀。
、、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開始,是起點!0”和“1、2、3……”一樣,也是一個數(shù)!0”比“1、2、3……”小。)
四、“0”的書寫。
1、師:“0”有這么多用處,我們應該學好“0”,寫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這個“0”的形狀像什么?(像一個雞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0”?要注意什么?
3、聽《寫“0”兒歌》(電腦顯示):
數(shù)學“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ㄏ嚷爟焊,并伴隨音樂有節(jié)奏朗讀一遍。)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書空。
5、寫一寫。
(1)、學生嘗試寫。
。2)、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學生自評、互評優(yōu)缺點。)
。3)、再次寫“0”。(學生在課本第8頁上寫“0”)
五、實踐應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課本“小貓釣魚”主題圖,依次填寫每只貓釣了幾條魚?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第四個空里為什么寫0?)
2、一筆畫(從“0”出發(fā))。
3、游戲: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數(shù)字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
。2)小組匯報排的結果。(上臺展示)
多數(shù)組按0,1,2,3,4,5排,少數(shù)組按5,4,3,2,1,0排。
(3)說一說。
這幾個數(shù)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什么數(shù)?
4、開放題。
聽老師講故事:大樹上有5只小鳥,一個獵人“砰”地放了一槍,鳥兒怎樣了?猜一猜現(xiàn)在樹上還有幾只鳥呢?能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嗎?
六、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xiàn)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匯報給家長聽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測定直線是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知道測定直線的一些簡單工具。
2、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測定直線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測定直線的方法。
教具準備:
測量工具若干套(標桿、卷尺、測繩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舉例說明什么叫距離?
2、常用的.長度單位是什么?
二、新授。
1、測量土地的意義。
結合本地建設實例,如:群星要建新校,要確定學校的面積有多大,都需要測量土地。所以我們這節(jié)課就學習實際測量。
2、認識測量工具。
。1)標桿:測定直線時使用的一種工具。
。2)卷尺和測繩:測量距離時所使用的工具。
把上述工具給學生看,介紹怎樣看卷尺、測繩上的尺度。介紹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時在兩點中要拉直。
3、學習測量距離的方法。
。1)量地面上較近距離,可以用卷尺或測繩直接量出。
請兩個學生用卷尺測量教室門口到窗戶的距離。
。2)量比較遠的距離。
量比較遠的距離如學校到市場,用卷尺不能一次測出距離,量幾次就會歪斜,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所得距離不準,所以要在兩點中先測立一條直線。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頁的例1、例2,練習二十中的有關練習。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地脫式計算三步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教學難點: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使學生主動探索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規(guī)范地脫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教學例1
師:先向大家提一個問題:如果你拿了壓歲錢,最想買什么?
噢,你們買這么多東西,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強用壓歲錢去買了什么?
1、電腦出示情景一:小強拿了壓歲錢,來到北京華聯(lián)超市。他先到電器類柜臺,買了一臺復讀機,標價120元。又來到文具類柜臺想買橡皮泥,小強看到橡皮泥正在特價:買5桶100元。他想了想,走到售貨員阿姨處說:“我買3桶橡皮泥行嗎?”阿姨笑咪咪地說:“行”。于是小強拿了一臺復讀機和3桶橡皮泥來到收銀臺結帳。
師:從剛才的錄象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到了什么?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小強一共要付多少錢呢?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20+100÷5×3
2、板書:有加法、減法,又有乘法、除法,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4、出示卡片: 315—60÷15×4 14+16×4—50
72—45+121÷11 420÷7+86—54
5、出示“做一做”第一題。(比賽誰得了冠軍?)
二、情景導入,教學例2
1、電腦出示情景二:小強來到收銀臺結帳,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復讀機可以便宜20元。
2、師:你從錄象中,又可以想到些什么呢?
師:復讀機的價錢是一桶橡皮泥的價錢的幾倍?
學生討論,引導列式:(120—20)÷(100 ÷5)
交流運算順序,計算出結果。
師板書:有兩個括號的,可以同時把兩個括號里面的先算出來。
3、出示卡片:
74+(96÷6—8) (15×40—360)÷6
。26+19)×(49÷7) 480÷(96÷16+6)
4、出示“做一做”第二題(比賽誰得了冠軍)
三、鞏固練習
1、看看、說說、算算、議議
在16—3×4÷2這個算式的不同位置加小括號(媒體出現(xiàn))
。16—3)×4÷2 (16—3×4)÷2
16—3×(4÷2) (16—3)×(4÷2)
2、數(shù)學醫(yī)生:
45+55÷5—20 130+60—90×2
=100÷5—20 =190—90×2
=20—20 =100×2
=0 =200
3、在下面O里填上和左邊不同的運算符號,使兩邊的計算結果相等。
2+4+1=2O4O1 12—6—2=12O6O2
2+8+3=2O8O3 1 3+2 4=1O3O2O4
四、小結:
1、今天,你跟著老師學到了什么知識呀?(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2、師: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
一審(看清題里是否有小括號,有哪些運算)
二想:(想一想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三算:(按照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1、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思想指導教學,借助多媒體課件突出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發(fā)展。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動態(tài)演示中,充分感知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發(fā)展中,從而形成知識的建構,知識鏈就非常清晰。
2、細化操作,把發(fā)現(xiàn)、歸納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議一議、畫一畫等手段,讓學生充分感受概念的形成,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順理成章的由他們自己得出定義。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射線,能正確區(qū)分直線、線段和射線;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理解角的概念,認識表示角的符號;理解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長無關。會直接比較角的大小。
2、正確畫射線,會用角的符號記角。
3、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猜想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空間觀念;通過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評價。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建立射線的概念;理解角的概念;會直接比較角的大小。 難點:使學生理解角的邊是兩條射線,角的大小跟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關鍵: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建立正確表象。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直線和線段,你還記得它們的特點嗎?
1、電腦動態(tài)顯示直線,電腦顯示在直線上選兩點,并呈現(xiàn)
2、生回答。
3、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直線它是直的',沒有端點,可以向兩邊無限延長線段也是直的,有兩個端點,不能無限延長,有限長
4、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請你們繼續(xù)努力。
二、認識射線
1、在我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又得到這樣的一條線,它叫什么?(有的同學可能知道是射線,因此沒有直接給出。)(板書射線)(電腦動態(tài)演示)
2、師:把線段的另一端也無限延長,就又得到一條什么?
生:射線
3、師: 那么,射線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電腦出示: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
4、 師:射線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也是直的生: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個方向無限延長
生:它的長度也是無限長的。
5、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射線,直的,一個端點,無限長
6、 畫一畫
師:先畫一個點,在從這個點出發(fā),你能畫射線嗎?能畫幾條?
生畫后師:說一說是你是怎么畫的?
生:先畫一個點,再從這個點開始往隨便哪個方向畫
師:從一點出發(fā)能畫幾條射線?
生::從一點出發(fā)可以畫無數(shù)條射線。
7、課件演示: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shù)條射線
8、師: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可以看作射線呢?
生:太陽射出的光
生:電筒射出的光
生:X光
……
9、師:觀察比較直線、線段、射線三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借助多媒體演示,從直線到線段再到射線,由已知到未知,形象鮮明,感受充分,從動態(tài)的角度認識射線并歸納三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學生水到渠成,印象深刻。)
三、認識角。
1、繼續(xù)看“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shù)條射線課件”
2、問:在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圖形?
3、小組討論交流
4、學生到課件前邊指邊回答。(學生能夠指出來角)先畫一個點,再從這個點出發(fā)畫兩條射線,看一看你們畫出來的是什么圖形?(角)
5、師在黑板上畫上一個角
觀察老師畫的角:怎樣的圖形是角?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是角(課件展示角的概念)
6、 師介紹角各部分的名稱(課件展示記法)(板書:頂點、邊)
生指出黑板上角的頂點與邊
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7、介紹角的符號,給角標號 1 、2
8、舉例,日常生活中,你能找到角嗎?
9、你自己能畫嗎?
10、判斷那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在畫一畫、議一議的基礎上,自己歸納出角的定義,并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尋找角,更深刻的認識角的特征,再根據特征進行辨析判斷,操作細膩、到位。)
11、角的大小
。1)、師出示活動角,通過演示讓學生感受角的大小。
(2)、 角1、角 2 角3哪個角大,哪個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眼睛看)
。3)、屏幕出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哪個大哪個小呢?
議:在眼睛不能直接看出大小時,有沒有更好的比較辦法呢?
生說后電腦演示疊得比較的過程
指明生說一說如何比較
生說后電腦演示比較
12、 議一議:角的大小究竟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
小結: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板書)
。▏@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設計了直觀感知角的大小,用眼睛判斷角的大小,用重疊法比較角的大小幾個層次,層層深入。并借助多媒體技術清楚地顯示比較的過程,讓學生較好地掌握重疊法比較的方法)
四、綜合實踐練習(見課件)
數(shù)角時:從聯(lián)系的觀點從點到射線到一個角再到更多的角,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幾個概念間的聯(lián)系,鞏固角的概念。
五、課堂總結
1、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 還有什么疑惑嗎?
3、 學生如果有,解疑。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讓學生充分感受各個概念間聯(lián)系與區(qū)別,效果頗好,主要有以下特點:
1、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揭示各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直線、線段、射線三個概念是互相聯(lián)系與發(fā)展的,運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通過動態(tài)的演示,生動、直觀,學生理解。
2、 巧妙運用對比法進行教學,揭示各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在揭示直線、線段、射線三個概念的聯(lián)系時,引導學生進行比教;在教學角的大小時,不光揭示出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而且揭示了角的大小與什么沒關,形成對比,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更加清晰、明了。
3、 為學生自主得出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通過畫一畫、比一比、議一議等手段,充分感受概念的形成,從而自己概括出概念的規(guī)范定義。
小學數(shù)學教案14
單元內容:
教材第1—14頁的內容
單元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應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和分米度量物體的長度。
2、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3、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會換算質量單位。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并牢記它們之間的進率。
單元難點:
1、能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和表示物體的質量
2、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課時安排:
7課時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至第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言
二、估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師:請同學們觀察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長,然后把估測的結果填入下表?估計實際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
數(shù)學書的寬
數(shù)學書的厚
生1:數(shù)學書的'長大約是21厘米、寬大約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為1厘米大約有一個指甲長那么長,數(shù)學書的長大約就有21個指甲長那么長,數(shù)學書的寬有14個指甲長那么長,數(shù)學書的厚有1個指甲長那么厚。
三、學生動手測量實際長度
1、讓學生用學具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
2、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課題:毫米的認識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尺度上的1毫米有幾長。
2、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舉例子說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1毫米。
六、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讓學生看尺子,數(shù)一數(shù)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匯報小結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鞏固發(fā)展
1、完成數(shù)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八、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毫米,并且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還知道1厘米=10毫米。
。2)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4—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量出這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3、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4、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三、認識幾分米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四、用分米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五、鞏固發(fā)展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一條褲子長9分米()(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六、全課小結: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長方體表面積在生活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2、在擺、算、想象、猜想等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合理分類、化繁為簡的思維方法,并發(fā)展空間觀念。
3、會根據實際需要,合理策劃選擇包裝樣式,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能用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描述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生活中,常把幾個長方體物體包成一個大長方體。這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包裝。
學生間相互交流了解的情況。
師:前幾天,我曾讓大家去了解這方面的情況,誰來說說你帶來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煙盒或藥盒等。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討論、研究問題。(揭題)。
二、展開。
1、師:下面我們研究兩個相同情況。想一想: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物體包裝,會有幾種不同的包法?
2、試一試:要求擺得出,還要說得明白。
交流:有哪幾種?為了方便表達,最大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歸納:三種不同包法:
A面重疊(上下疊);
B面重疊(前后疊);
C面重疊(左右疊)。
3、師:現(xiàn)在研究6個相同情況。2個有三種不同擺法,6個有幾種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幾種嗎?
生:6、7、8、9、10、12種等。
師:那么,究竟有幾種呢?想試試嗎?(生:想!)
師:兩人一組,邊擺邊思考,怎樣說才能讓大家明白你的擺法?
合作學習:
(1)小組擺、交流。教師在巡視時及時向同學們推薦了同學中作記錄的學習方法。并問:為什么要記呢?
生:包裝方式多,記一記,不會重復。
(2)大組交流、匯報。
兩人一組匯報,要求一位同學邊說邊擺,另外一位同學選擇相應的直觀圖貼在黑板上。
學生匯報:總共有9種不同的包法。(見下圖)
師生歸納:按接觸面思考:A、B、C各一種;AB、AC、BC各兩種。
師:這種方法怎么樣?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觸面來思考;這樣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師:還有其他思考方法嗎?能不能將問題簡化,比如以兩個一組作為一個整體,將兩個A面重疊(上下疊)的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這樣就轉化為3個長方體的包裝問題了,可以有幾種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擺,有3種包法。
師:大家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還可以怎樣考慮?。
生:哦,我明白了!還可以將兩個B面重疊(前后疊)的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擺,又有3種包法。
生:還可以將兩個C面重疊(前后疊)的長方體看作。
生:(搶著說)對,對!它也有3種包法。因此6個長方體共有33=9種不同的包法。
師: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這種方式很好,很清楚。
師:先把2個小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那么6個小長方體就可以看作3個大長方體。2個小長方體間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個不同長方體的包裝問題。這種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簡單問題,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師:現(xiàn)在我們來猜猜,哪些樣式的表面積較大、較小?說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疊的包裝樣式的表面積較大,因為重疊部分面積最小;上圖第一列中的A面重疊、AB、AC面重疊的包裝樣式表面積較小,因為重疊部分面積較大
師:哪個表面積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師:假設A面面積為6,B面為3,C面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這幾個表面積都比較小。
三、討論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包裝。
教師取一種物品(火柴),先請大家猜可能的包裝樣式,再說說理由,結合實際談想法。
學生打開一包火柴觀察后說,(見圖)這種樣式表面積小,也就是材料省。
師:是不是廠商對商品的包裝都考慮節(jié)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師:分小組,互相觀察帶來的其他物品,說說自己的看法。
學生紛紛舉例說明:有的考慮經濟、實用,有的考慮美觀、大方,有的考慮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標準。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對你有什么啟示?
生: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決;包裝這一小問題,學問可不小。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