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學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1.加強動手操作訓練,促進學生的思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設計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強對用天平稱物和畫圖的動手操作訓練。使學生經歷稱物、分輕重的過程,了解和思考稱物的不同情況,逐步把思維條理化、邏輯化,并想辦法用圖示表示出來,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2.自主探索,體會優(yōu)化思想。
本設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試驗、匯報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fā)現如何分份是優(yōu)化“找次品”方法的關鍵,從而總結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圖示方法,滲透優(yōu)化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藥瓶
學生準備 天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你們每天上學通常要走哪條路?為什么要選擇這條路?
(生自主回答)
2.你們真聰明,在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能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都有一種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我們把它叫最優(yōu)化的方法。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帶著優(yōu)化的思想走進課堂。(師出示2瓶鈣片)
師:老師這里有2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把它找出來呢?(生回答想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里放上質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會平衡;如果一邊重一邊輕,那重的一邊就會沉下去,輕的一邊就會翹起來。今天我們就借助天平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fā)現用天平“稱”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情況對托盤兩端的物品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師:同學們很容易就從2瓶鈣片中把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鈣片,你還能從中找到這瓶次品嗎?同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
2.動手操作,匯報方法。
學生動手試驗后匯報。(先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上1瓶鈣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輕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總結歸納記錄的方法。
組織學生把用天平稱的過程用圖表記錄下來。
合作交流,研究探討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容易就從3瓶鈣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實你們已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例2又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理解題意,動手操作。
(1)先讓學生讀題,說說“至少”的含義。
(2)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用圖示和表格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1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1名同學填表)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課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課型:基礎課
教法:多級分析綜合法
目標: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
難點: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二課時
課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課型:轉化課
教法:嘗試自學法
目標:1、在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及算理。
2、能正確地計算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式題。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
難點: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三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課型:轉化課
教法:嘗試自學法
目標: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重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
難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四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練習課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五課時
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書寫格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靈活確定算法、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書寫規(guī)范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難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六課時
課題: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知道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同樣適用。
2、使學生認識到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數計算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簡算方法。
難點:簡算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七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1、進一步更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八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1、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一單元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內容:
這一教材分為三小節(jié)。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目標:
1、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 理解整數加法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并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4、 使學生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難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計算。
關鍵: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課時安排:
1、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2、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3、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3課時
4、 整理與復習--------------------------2課時
五年級數學第九冊全冊備課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九冊包括的內容有:分數加、尊、乘、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設想:
在前冊已有的基礎上重點教學分數四則運算,培養(yǎng)學生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答比較容易的分數應用題的能力;進一步認識最簡單的立體圖形,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結合所學數學知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加、減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2、 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乘、除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3、 使學生會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4、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5、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6、 使學生能夠解答比較容易的一到二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布貼人像》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布貼畫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布貼人像的工藝技法知識。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布料人像的裁剪、粘貼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了解布貼畫的工藝技法知識,并感受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
布貼人像的制作。
作業(yè)要求:
有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布料,粘貼一幅同學、老師或家長的像。
課業(yè)類別:
工藝設計制作課。
學生學習用具準備:
圖畫紙、彩色布(要顏色不同、質地不同的布料)及人像圖片、膠水。
教師教具準備:
范畫、步驟圖、彩色布、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組織教學
1.鼓勵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踴躍回答問題。
2.檢查學生帶圖畫紙、布料、人像圖片的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什么是布貼畫?
:運用布料的不同顏色,不同質地進行組織、粘貼,以表現形象的方法。
三、上次作業(yè)
。ǔ鍪6幅優(yōu)秀的、有代表性的作業(yè)講評)
優(yōu)點:裁剪、粘貼技巧有提高,注意了巧用布料。
不足:畫面的組織、疏密、遮擋處理不好。
四、講授新課:
。ǔ鍪痉懂嫛16頁上三幅學生作品教師課前制成大幅范畫)
1.分析范畫內容。(意圖:使學生學會分析作品,并引發(fā)美感,提高興趣。)
設問(1)三幅范畫表現了什么內容?
:作品表現的是人像。有男、有女,有短發(fā)、梳辮子的,還有戴頭巾和戴眼鏡的。還表現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有的人臉形是橢圓的,扁圓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窄有寬,嘴也有大有小。還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設問(2)三幅范畫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表現的?
:是用布貼的方法表現人像的。
2.出示課題:布貼人像(板書)。
3.向學生講清本課及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本課將在前面布貼《一籃水果》、《瓶花》作業(yè)的基礎上學習用布貼制作人像的方法。本課時進行設計,并根據畫面需要確定所需的布料。本課學習用布貼為同學、家長或老師制作一幅肖像。
4.分析范畫的表現形式特點:
設問(1)選擇布料應注意什么?
:比如對顏色的選擇,根據表現的人的膚色、頭發(fā)顏色、衣服的色彩及圖案來確定布料的顏色,并且可以進行夸張。在選擇布料質地時,根據人體各部位的特點進行質地選擇。比如頭發(fā)、眼睛適合選用較厚而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去表現頭發(fā)、眼睛的厚重感。皮膚則應選擇薄料去表現皮膚的細嫩、光滑。甚至巧用布料質地與顏色。(出示范圖:書上下面一幅作品。)這幅作品用了一塊小白花的花布做衣服,給人感覺穿了一件藍底印花的衣服,又用了一塊花布做蝴蝶結,與紅頭發(fā)的顏色形成對比,花布與一種色的布又是一個對比,使要表現的各部位又清楚、又有變化地表現了出來。
5.分析作業(yè)步驟:
。1)構思:確定表現的對象(舉起教師已準備好的人像圖片)是同學、老師還是家長。通過認真觀察人像圖片,找出人物最明顯的形象特征。
(2)畫草圖:用較大的作業(yè)紙8開或16開都可以。
按以下步驟草圖:(示范)定頭的位置,畫頭的基本形,畫出脖子的位置,畫領口及衣服上半部,刻畫頭發(fā)及五官的特點。她是一名活潑可愛、關心同學、幫助別人、尊敬老師、家長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
。3)根據表現的人物的膚色、頭發(fā)顏色、衣服的顏色和樣式確定選擇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
五、課堂練習:
構思、畫草圖、選擇和確定布料。
六、課堂:
選擇設計人物形象特點突出的作業(yè)講評。布置下次課準備的學習用具:草圖、選擇好的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剪刀、膠水。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草圖、布料、剪刀、膠水的準備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布貼畫怎樣來選擇布料?
:要根據表現對象的各部分結構特點來決定。如人的皮膚適合用薄一點的布料,毛發(fā)則需要厚而有毛茸茸感覺的'布料。
三、講授新課:(板書課題)
1.分析布貼人物畫的結構層次。
用布粘貼人像時,一般是頭發(fā)、五官粘在臉的上層,脖子在臉的下層,衣服領口壓在脖子上層,紅領巾在衣服上層,領子下層。
2.向學生講清本課的任務。
3.分析作業(yè)步驟并示范
。1)按粘貼的順序進行裁剪。
A.用已選定的適合表現人物膚色的薄布料,按草圖的位置、大小、臉的基本形狀剪下來,放在一邊。
B.用已選定的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按照頭發(fā)的樣式剪下來。用適合表現衣服的布料,剪出上衣的上半部分形狀。放在一邊。
C.用已選定的花布剪出蝴蝶結,用較厚,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剪出眼睛,選出比膚色略深的布料剪出鼻子的形狀。用紅布剪出上下嘴唇、紅領巾放在一邊。
。2)將剪好的的布料,按粘貼的順序放在草圖上,檢查裁剪是否合適,可以進行修改。
(3)按層次、順序粘貼。
A.將“臉”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恰當位置上用手撫平貼好。
B.將“頭發(fā)”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臉的上層位置。將“上衣”的背面涂上膠水,粘在頭下部衣服的位置上,高領還可壓住臉的一部分。
C.將“蝴蝶結”粘貼在頭發(fā)一側上層,使其壓在頭發(fā)上面。將“眼睛”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鼻子”,上、下嘴唇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紅領巾”粘貼在領口位置上。
。4)一幅完整的人像制作完成了。
四、課堂練習:
剪貼臉、頭發(fā)、上衣、剪貼五官、蝴蝶結、紅領巾。
。ń處熝不刂笇В。
五、課堂:
。1)選擇人像特點突出、巧用布料、有層次的作業(yè)講評。
(2)也可把全班作業(yè)排列在一起,搞一次小型觀摩會形式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 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3.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 重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生:春天。
師:是啊,陽春三月,這么好的'天氣,你們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樹……
師:我們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級正準備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春游呢!
課件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同學們快來看看,他們現在在哪兒?
生:河邊。
師:遇到了什么問題?
生:他們想要過河。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過河》(板書課題)
二、新課傳授
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請大家仔細看圖,從圖中可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想要過河,每條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幾條船?”現在請同學們動動腦,想一想,幫助笑笑他們解決問題。
學生動手列式:29+25=54(人)54÷9=6(條)
師:如果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列成綜合算式,誰來試一試?
學:29+28÷9
師:這樣列式行不行呢?為什么?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匯報結果:這樣列式不行,因為這算式是把女生人數去除以9,而不是用總人數去除以9。
師:那我們該怎么辦?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示這部分應該先算呢?學生探究:實物臺上展示——用小括號(29+25)÷9
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板書)
那么這個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讀呢?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相信同學們知道了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算,請快速準確的在書上寫出來。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條)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幫助笑笑他們解決了”過河“問題,現在坐著6條船來到了河岸,這時,來了幾只小動物,他們想考笑笑他們,你們愿意參加嗎?
課件出示:
1、比一比,誰的眼力好。(說出運算順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誰判斷的最準確。
。1)(10+3)×5與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3)81減去6乘6的積,列式為(81-6)×6。
3、比一比,誰算的又對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應用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笑笑班級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圖)他們在這玩得可開心了,臨走時,笑笑想買一些土特產帶回去,于是他來到森林特產店。(出示購物圖)野菜4元,木耳5元,葉帖畫3元,竹筍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買了些什么?
生:她想買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師:淘氣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買三袋。
師:那他們要付多少錢呢?請你們幫忙算一算。
學生計算后展示不同計算方法
四、歸納
師:同學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生:認識了小括號。
生:幫助笑笑解決了問題
生:知道了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
師:其實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目的:
1、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小數點搬家”這一童話故事,使學生探索出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2、能運用這一規(guī)律計算相關的小數乘除法。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難點:能夠應用這一規(guī)律計算小數乘除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小數點搬家”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三張卡片(出示三張寫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適當位置添上小數點,使這個數最大嗎?(100.)最小呢?(1.00)還可以是多少?(10.0)小數點位置不一樣,它們的大小也就不一樣了。是呀,小數點真重要,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有關小數點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點搬家)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山羊快餐廳。
二、童話激趣,發(fā)現變化。
1、出示三張情境圖:同學們,請看屏幕,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講述,老師隨機板書:4.00元、0.40元、0.04元。
2、提問 (1)這些小數的實際價格是多少?生說,師板書。(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4.00、0.40、0.04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變化?它們的大小又有什么變化?請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吧。
3、小組匯報:
匯報交流,師適時板書:
小數點 大小變化
向左移動一位 縮小10倍(縮小到原來的. )
向左移動二位 縮小100倍(縮小到原來的 )
向左移動三位 縮小1000倍(縮小到原來的 )
……
4、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家,請想一想: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小組討論后完成課本40頁“試一試”。
小組合作討論之后,全班交流。
從而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收獲,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樣化。
3.能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整理知識、回顧學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回顧學法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你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可能回答: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簡單的買文具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地記賬;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揭示并板書課題)
。2)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出示:小明家有圖書587本,小紅家有圖書239本。
教師:同學們,根據這兩個條件,你想到些什么?
學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紅家的'圖書很多,小明和小紅都喜歡看書……
教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紅家一共有多少本圖書?小明家比小紅家的圖書多多少本?小紅家比小明家的圖書少多少本?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
587+239 587-239
學生估算第1個算式,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學生1:587+239≈80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00,600+200=800。
學生2:587+239≈85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50,600+250=850。
學生3:587+239≈830,我把587看成590,把239看成240,590+240=830。
教師: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呢?該怎么辦?學生4:同學3估算得比較接近。
學生5: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來進行比較,看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
學生用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587+239/826
集體訂正后,說說計算時要同學們注意什么。
學生: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應該向前一位進1。
學生計算第2個減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豎式計算,看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2.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下面的動畫: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買東西,剛好買了50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從錢包里摸出了一些錢,發(fā)現只有2元和5元的面值。同學們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樣付錢?
。1)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匯報。(略)
(3)怎樣才能得出盡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復呢?小組討論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第2種第3種第4種
。4)學生匯報,出示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58第2種106第3種154第4種202
。5)仔細觀察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元的張數就減少;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張,5元的張數就減少2張;2元的張數只能5張5張的數;5元的張數都是雙數……
三、反饋練習,拓展運用
。1)明明一家3人到動物園去參觀,參觀的門票有兩種:價格最低的為30元,價格最高的為50元。明明買了3張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二的思考題。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