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三疑三探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三疑三探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頁的例1及做一做,處理練習一第1——3題。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米與厘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首先出示例1情景圖,看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讓同學們拿出課本先估計它的長、寬、厚,再進行實際測量,當整厘米數不能表示時,引出毫米,接著具體量一量1毫米有多厚,再出示電話卡等讓學生觀察。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意義。
2、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5、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際操作中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1、體驗1毫米的長度實際,并形成直觀形象。
2、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學具準備:
1分硬幣、電話卡、醫(yī)療保險卡、學生尺及文具; 1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0分鐘)
1、復習舊知,引入課題。
(1)師生一起回憶,曾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2)請同學們以厘米為單位,分別測量曲別針、鉛筆的長度。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測量時得到的是整厘米嗎?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課題)
(3)情境導入:出示例1情景圖。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愿意參與他們的討論嗎?一起來吧。通過操作你產生了哪些問題?
2、老師把同學們的問題進行歸納和補充形成這節(jié)課的自探提示,請同學們結合自探提示認真看書測一測、量一量、想一想,你一定會有很多發(fā)現。自探提示:
(1)通過觀察與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你發(fā)現了什么?
(2)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表示?
(3)觀察自己的尺子,你能發(fā)現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嗎?
(4)請你說出生活中長或厚大約1毫米的東西。
3、學生圍繞自探提示進行自學。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與同桌討論如何表述課本的長、寬、厚。
2、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果,由此引出毫米。差生匯報,中等生評價,優(yōu)等生補充。比如,―我量出的寬不到15厘米,還差兩小格。―數學書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 ‖教師演示測量課本的長、寬、厚的方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議,引出毫米產生的意義―――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 。
3、學生認真觀察學生尺并獨立思考,讓學生回答,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并說說你是怎么得到的。鼓勵有多種思考方法。教師將學生總結的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系板書在黑板上。
4、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讓學上在尺子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在組內互相比劃一下
1毫米的長度。
(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可以用毫米來表示。生匯報: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卡的厚度等。教師及時評價。
(3)學生同桌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出幾頁,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一數有多少張。
(4)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說出填寫的結果。學生評價,教師小結。當測量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卡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三、質疑再探(3分鐘)
1、請同學們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把你認為重點的記一記,同時想一想還有沒有不理解的或是還要了解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探究。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四、運用拓展(12分鐘)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yè)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再用尺子進行測量。
4、全課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毫米的認識,大家心中肯定有許多感受或收獲能談談嗎?板書設計:毫米的認識1毫米=10厘米。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三疑三探教案】相關文章:
“三疑三探”教案示例04-25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三疑三探教案04-26
三疑三探的學習心得體會05-06
月球起源探疑04-29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愛蓮說》三疑三探教案04-25
白馬寺寺名探疑05-03
高三數學上冊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