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3-01-18 15:18:0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5篇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頁例二和相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圓錐與圓柱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思想。

  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

  理解圓錐和圓柱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水。

  一、復習

  圓柱和圓錐各有什么特征?生: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二、問題情境導入

  1.出示圓錐形小麥堆的圖片

  師:只學過圓柱的體積計算,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還沒學過怎么辦呢?你有辦法知道圓錐的體積嗎(即:板書圓錐的體積)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出猜測。

  老師:你們覺得圓錐的'體積可能與哪種圖形的體積有關呢?

  學生:圓柱的體積。

  老師: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之間會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可能是圓錐的3倍,4倍或其他)

  三、動手操作(四人一小組)

  1.讓學生分小組先議一議,如何實驗,再動手。

  老師:用等底等高的圓錐往圓柱里倒水,看幾次能倒?jié)M?

  學生:每次都倒?jié)M,正好倒了三次。

  老師:說明了什么?

  學生: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x1/3)

  老師:圓柱的體積等于什么?

  學生:底面積x高

  老師: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學生: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x1/3=底面積x高x1/3字母公式:V圓錐=1/3V圓柱=1/3Sh2.

  總結結論。

  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等于圓錐體積的3倍,也可以說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1/3。

  2..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師:圓錐的體積V=1/3sh

  四、鞏固練習

  1.課本34頁做一做的第一題

  2.解決情景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五、擴展延伸有一根底面直徑是6厘米,長是15厘米的圓柱形鋼材,要把它削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零件,要削去鋼材多少立方厘米?

  六、談談收獲

  1.圓錐的體積二圓柱體積X1/3二1/3X底面積X高

  2.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2

  設計說明

  本課時是百分數(shù)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學生很少關注農業(yè)中的成數(shù),貿然地與數(shù)學知識、課本中的百分數(shù)內容聯(lián)系起來,欠缺知識間的溝通,所以需要教師規(guī)范、指導形成系統(tǒng)的概念,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展開教學。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特點,特作如下設計:

  1.復習舊知,為新課的學習作鋪墊。

  溫故而知新。在教學中復習舊知,達到與新知間的貫通。本節(jié)課在學習新課之前,設計了三道復習題,其目的是通過復習讓學生回憶把分數(shù)和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的方法,鞏固有關百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解法。通過復習為新課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

  2.交流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由于有百分數(shù)的應用知識作為基礎,因此在本節(jié)教學中沒有過多的進行講解,而是采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理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的有關成數(shù)的資料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1.把下面各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

  0.2 1.36

  2.李莊去年種小麥50公頃,今年種小麥60公頃。今年比去年多種百分之幾?

  3.小華家承包了一塊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噸,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噸?

  師:農業(yè)收成可以用百分數(shù)來表示,有時也可以用另一種表示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成數(shù)。

  (板書課題:成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探索新知

  1.成數(shù)的.意義。

  師:在一些新聞報道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增產兩成”“減少一成”等描述,這里的“兩成、一成”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成數(shù)。

  (1)質疑:什么是成數(shù)呢?

  (2)學生交流自己的見解。

  (3)教師明確:成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

  (4)舉例說明:“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二成五”就是十分之二點五……

  2.把成數(shù)改寫成百分數(shù)。

  (1)課件出示:把下列成數(shù)改寫成百分數(shù)。

  三成 三成五 七成 九成四

  (2)小組探討,找出改寫方法。

  (3)指名匯報:先把成數(shù)改寫成十分之幾,再改寫成百分數(shù)。

  3.教學例2。(理解成數(shù)的含義,解決有關成數(shù)的實際問題)

  (1)課件出示例2。

  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jié)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學生讀題,理解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

  (3)節(jié)電二成五是什么意思?

  (4)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

  教師根據學生的思路,板書解題過程:

  350×(1-25%)

  =350×0.75

 。262.5(萬千瓦時)

  答:今年用電262.5萬千瓦時。

  師:在列式計算時,我們可以直接把成數(shù)改寫成百分數(shù),用百分數(shù)進行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首先讓學生掌握把成數(shù)改寫成百分數(shù)的方法,再出示實際問題,很自然地就能把成數(shù)問題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百分數(shù)問題。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降低學習的難度。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第2~4頁例

  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正確地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結合負數(shù)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情感和數(shù)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負數(shù)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shù)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華輕了千克。

 、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shù)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shù)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shù)。

  (1)引入正、負數(shù)。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shù)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shù)叫負數(shù)(板書:負數(shù));這個數(shù)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shù),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shù)都是正數(shù)。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后,交流、檢查。

  3.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

 、 同桌交流。

 、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發(fā)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shù)能寫完嗎?(板書:… …)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等都是正數(shù),也叫正整數(shù)、正小數(shù)、正分數(shù);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shù)、負小數(shù)、負分數(shù),統(tǒng)稱負數(shù)。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課件出示)。

  哈爾濱:-15 ℃~-3 ℃

  北京:-5 ℃~5 ℃

  深圳: 12 ℃~23 ℃

  溫度中有正數(shù)也有負數(shù),請把負數(shù)讀出來。

  (2)找一找、說一說。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溫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溫度所在的刻度嗎?(課件出示溫度計,沒有刻度數(shù))為什么?

  現(xiàn)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給出溫度計的刻度數(shù),生到前面指。)

  說一說,你怎么這么快就找到了?

  (課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嗎?

  (3)提升認識。

  請學生觀察溫度計,說一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溫度都用正數(shù)來表示,零下溫度都用負數(shù)來表示。(或負數(shù)都表示零下溫度,正數(shù)都表示零上溫度。)

  “0”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呢?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強調:“0”作為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4)總結歸納。

  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shù)只分為正數(shù)和0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可以對“數(shù)”進行重新分類:

  (完善板書。)

  5.練一練。

  讀一讀,填一填。(練習一第1題。)

  6.出示課題。

  同學們,想一想,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新知識?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能為今天的數(shù)學課定一個課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選擇板書課題:認識負數(shù)。

  7.負數(shù)的歷史。

  (1)介紹。

  其實,負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課件配音播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運用負數(shù)的國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國古代數(shù)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對正數(shù)和負數(shù)就有了記載。魏朝數(shù)學家劉徽在該書的注文中則更進一步地概括了正、負數(shù)的意義:‘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糯盟慊I表示數(shù),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得失相反的數(shù),分別叫做正數(shù)和負數(shù)!⑶乙(guī)定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shù),黑色算籌表示負數(shù)。由于記錄時換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紀,數(shù)學家還創(chuàng)造了在數(shù)字上面畫斜杠來表示負數(shù)的方法。國外對負數(shù)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并且也出現(xiàn)了各種表示負數(shù)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形式。但比中國晚了數(shù)百年!”

  (2)交流。

  簡單了解了負數(shù)的歷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練習應用

  今天,負數(shù)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依然有著廣泛的用途。讓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課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題。)

  通常,我們規(guī)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0米,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米,可以記作_____________;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應記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溫度。(練習一第2題。)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溫度是零上126℃,記作_________℃, 夜間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50℃,記作_____________℃。

  3.(出示電梯按鈕圖)小紅的家在五樓,儲藏室在地下一樓。如果她要回家,按哪個按鈕?如果到儲藏室取東西呢?

  4.表示時間。(練習一第3題。)

  5.“凈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

  四、總結延伸

  1.學生交流收獲。

  2.總結。

  簡要、具體地評價學生的收獲,并強調:關于負數(shù),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走進負數(shù),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能從統(tǒng)計圖中準確統(tǒng)計信息,能夠解釋統(tǒng)計結果。

  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過一些統(tǒng)計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選擇一個全班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收集數(shù)據,用統(tǒng)計圖表展示數(shù)據,并作出決策。

  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從統(tǒng)計圖中獲信息,并能作出決策。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8頁例1,練習十一第一題。

  教學目標:

  體會數(shù)據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關決策。

  理解統(tǒng)計圖中各個數(shù)據的具體含義,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信息,并能正確決策和簡單的預測。

  教學媒體:

  教師可以再準備課本以外的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們知道家里的電視是什么品牌的嗎?今天我們就去彩電市場看看各種彩電的市場占有率吧。ǔ鍪窘炭茣68頁例1的扇形統(tǒng)計圖)

  二、探究交流、總結規(guī)律

  小組探討、交流。

  根據這幅統(tǒng)計圖,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A牌彩電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彩電嗎?根據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會認為A品牌最暢銷,而另一部分則認為A品牌不是最暢銷的。

 。▽W生談出個人觀點后,會出現(xiàn)一些爭論,讓學生在爭論中做出判斷.)引導釋疑。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統(tǒng)計圖里“其它”部分可能包含了哪些信息呢?可讓學生分別說說"其它"的具體含義,從而明確“其它”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產品。

  小結。

  這幅統(tǒng)計圖提供的數(shù)據比較模糊,不夠完整,我們無法得到有關彩電市場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從本統(tǒng)計圖中不能得出A牌彩電最暢銷的結論。

  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判斷和決策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從統(tǒng)計圖提供的數(shù)據信息出發(fā),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一1.

  補充習題

  四、總結概括

  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知道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分析判斷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嗎?

  談你的收獲。(本課注意事項:1.根據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2.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觀察等方法,會說出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求圓柱的側面積

  教學工具

  圓柱教具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圓柱,圓柱有哪些特征?它各部分的名稱叫什么?

  師:兩個底面和側面合在一起就是圓柱的表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幾何圖形,F(xiàn)在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圖形?(老師拿著長方形紙板)

  師:那它的面積如何求?

  師:圓的面積和周長公式是什么?

  師:那圓柱的表面積怎么計算?是哪些面積的和呢?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剛才大家討論兩個底面面積和側面面積合在一起就是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積會求了,那我們先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求圓柱的側面積。

  復習各種圖形的面積的公式,讓學生觀察模型,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是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面積的和,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新知

  目標1:通過討論、觀察等方法,會說出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圓柱的側面積

 。1)推導公式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圓柱的展開圖(沿著圓柱的一條高剪開,圓柱的側面是一個長方形

  師: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小組討論:

  問題:①這個長方形和圓柱體有哪些關系?②你能推導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嗎?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2)利用公式計算(加深對公式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公式)

  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己體會出圓柱與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小組間互助,共同探討知識的過程,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圓柱側面積公式,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從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評價目標一)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新知 目標2:通過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例: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老師在黑板上板演。(規(guī)范格式)

  S側=Ch=3.14×0.5×1.8

  =2.826

  ≈2.83(㎡)

  答:它的側面積約是2.83平方米。

  嘗試練習,讓學生計算圓柱的側面積。(教師巡視)

  ①一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0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②一圓柱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蹐A柱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直徑的2倍,求它的側面積

  2. 圓柱的表面積

 。1)推導公式

  同學們已經學會求圓柱的'側面積,那么如何求圓柱的表面積呢?

  根據學生匯報過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2個底面面積的和

  S表=S側+2×S底

 。2)利用公式計算

  例4:一頂圓柱形,高750px,帽頂直徑500px,做這樣一頂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數(shù)保留整十數(shù)。)

  ①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谇蟮氖菑N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③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數(shù)是否計算正確。

  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通過獨立嘗試、匯報交流,評析。( 評價目標二)

  小結: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反思

  圓柱圓錐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最后一部分內容,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非常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結合我校開展的“提綱導學、自主探究”活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做了積極的嘗試,效果非常不錯。

  首先,在新授課之前,我在去年去老師設計的道學提綱基礎上稍作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導學提綱:

  1、找一個圓柱形的物體,測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盡可能取整數(shù),最多保留一位小數(shù))

  2、你能動手用彩色紙給這個圓柱形的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嗎?動手試一試“穿衣”之前先思考:圓柱形物品有哪幾個面?這些面都是什么形狀?

  3、把圓柱體的漂亮外衣脫下來,展開鋪在桌面上觀察:圓柱的外衣包含哪幾部分?都是什么形狀的?

  4、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彩色紙嗎?注意觀察:計算每部分的面積所需要的數(shù)據,就是圓柱的什么?

  5、將你的計算過程試著寫在反面。

  把這個提綱發(fā)給學生,作為晚上的作業(yè)。因為學生有了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提綱導學探究經歷和體驗,對這次的探究比較有興趣,加之家長的大力支持,全班同學都很認真很用心的進行了探究實踐,不及給圓柱體穿的外衣漂亮、精致,而且認真按提綱的要求進行了觀察、思考。

  課堂上,學生饒有興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實踐過程和操作中的樂事。在此基礎上,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舉手發(fā)言,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fā)現(xiàn)。他們通過動手實踐發(fā)現(xiàn):給圓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塊長方形的彩紙和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形,長方形那個彩紙的長等于圓柱地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而兩個圓形就是圓柱的底面。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很自然很直觀地得到了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老師在這其中只起到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學的輕松愉快而且扎實。

  不足的是,課后練習時,學生計算時由于數(shù)字不好算,常有為難思想,計算失誤較多。還有的學生,列式時容易丟三落四。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以后會注意以下問題:

  1、提綱導學法是很不錯的方法,以后會根據課題繼續(xù)嘗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作業(yè)學生比較喜歡,并且各種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能夠按提綱步驟探究,避免了上課探究時小組活動中部分孩子的“觀眾、聽眾”角色,每個人都要自己親手去做,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家長參與了孩子的活動過程,關注了孩子的發(fā)展過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情況;

  2、探究不能只重過程忽視結果

  在學生探究得到結果后,更要重視知識的靈活運用,要注意不能讓學生重過程輕結果,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時,比較復雜的問題,不要列綜合算式,以免把本來會做的題弄錯,提高正確率。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樣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實物投影呈現(xiàn)課文情境圖。(不出現(xiàn)國旗長、寬數(shù)據)

 、僬f一說各幅圖的情景。

  ②圖中有什么相同之處?

  (2)這幾面國旗的形狀一樣,但長和寬卻各不相同。請大家算一算它們長和寬的比,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3)(指教室里的國旗)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60:40=3/2

  操場上的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與這面國旗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長、寬比值。

  2.4:1.6=3/2

  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板書:2.4:1.6=60:40

  也可以寫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師:在這四面國旗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嗎?你能把它組成一個比例嗎?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題。

  什么樣的比可以組成比例?

  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說一說你是怎么找的。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檢驗各自所寫的比例。

  第2題。

  學生獨立寫比例,看誰寫得多。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寫的,一共可以寫多少個不同的比例。

  3.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個比例式可以改寫成幾個不同的比例式?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1~3題。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復習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求比值出現(xiàn)知識遺忘。特別是對于如何求兩個小數(shù)或兩個分數(shù)的比值,而這部分知識是本課判斷能否組成比例的關鍵,所以在復習中必須舍得花時間,夯實基礎后才能繼續(xù)推進新授學習。

  在總結比例概念的時機上,我對教材稍做修改。因為僅從一個例子就要求學生概括出比例的含義,對他們而言難度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完2.4:16.=60:40后,請學生們把四面國旗長和寬的比,也根據比值相等的組成等式.在此基礎上再提問“怎樣的式子叫做比例?”明顯感覺學生們能夠根據實踐經驗較準確地抽象出概念。同時,建議在鞏固練習中補充概念的判斷題,如:6:10和9:15,(雖然兩個比的`比值相等,但因為沒有組成式子,所以不是比例。)

  做一做第2題隱含著初中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性質,教參給出了4個比例,“2∶4 = 1.5∶3、4∶2 = 3∶1.5、2∶1.5 = 4∶3、1.5∶2 = 3∶4!逼鋵崙摴部蓪懗8個比例。交換等號兩邊的比,還可以組成4個不同的比例1.5:3=2:4、3:1.5=4:2、4:3=2:1.5、 3:4=1.5:2。為什么僅僅相換了等號兩邊的比,就應該算作不同的比例呢?(必須結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來解釋)怎樣才能將4個數(shù),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寫出8個比例來呢?(我覺得在學習完比例的基本性質后更容易理解)。因此,將此題下移至比例的基本性質一課完成。

  練習六第1題必須特別關注,因為其中第2、4小題體現(xiàn)了正比例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僅要求學生判斷“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還補充要求他們回答相應兩個量的比值表示的含義。如第2小題,有的學生用箱子數(shù)量:質量,那么比值的含義應該為每千克的箱子是多少個。也有的學生用質量:箱子數(shù)量,那么比值的含義則為每個條子的質量。通過練習,強化數(shù)量關系,為后繼學習作好鋪墊。

  練習六第2題,如果將4個數(shù)兩兩排列求比值,有12種情況,再從中找出比值相等的組成比例太麻煩,有沒有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呢?有!孩子們發(fā)現(xiàn):將的數(shù)與第二大的數(shù)組成比;將剩下的兩個數(shù)也按大數(shù)比小數(shù)組成比,就能夠較快判斷出所組成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對單元知識進行概括,建立知識結構;

  2、會解決實際問題;

  3、歸納整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獲得收獲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脈絡。

  教學方法:引發(fā)矛盾,引入課題小組合作,歸納整理多元評價,建構知識應用實際,解決問題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矛盾,引入課題

  猜一猜: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投影]老師年齡數(shù)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數(shù)型質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你們說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猜這個謎語,我們需要哪些數(shù)學知識呢?

  說得有理,我們學過有關數(shù)的知識很多,就像剛才我們在猜謎時就用到了數(shù)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復習數(shù)的整除,板書:數(shù)的整除復習

  齊讀課題,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們就開始復習。

  二、梳理知識,形成脈絡

  1、 集中呈現(xiàn)

  現(xiàn)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按照你們的想法,把學過的數(shù)

  的整除這部分知識整理在下發(fā)的`紙上。(請大家認真討論商量,并由組長記錄)待會兒我們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學合理。巡視

  2、 逐個梳理

  1)小組活動:請大家在小組中,每人挑1至2個名詞說說意思。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提示隨意在黑板上貼出各個名詞)

  3)整理完善知識結構

  在數(shù)的整除這部分首先學習的是整除,這是為什么?請大家討論一下,再推薦代表發(fā)言。(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討論。

  提示:整除是基礎,整除前提下產生了約數(shù)與倍數(shù),它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逐步引出公倍數(shù)、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互質數(shù)、合數(shù)、質數(shù)、質因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等。)

  說得真好!這些知識之間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

  對于今天整理出來的數(shù)的整除脈絡圖,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過整理,可以使這部分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tǒng)化。

  3、 自學課本,看一看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問題?

  三、應用、解決問題

  1、填空題

  在1----20的自然數(shù)中,有( )個奇數(shù),有( )個偶數(shù),有( )個質數(shù),有( )個合數(shù),奇數(shù)中的( )是合數(shù),偶數(shù)中的( )是質數(shù),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的數(shù)是( )。

  2、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最小兩位數(shù)是( ),最大三位數(shù)是( )。

  3、選擇題

 。1)一個合數(shù)的約數(shù)有(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2)如果a 和 b 是互質數(shù),那么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 )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斷題

 。1)整除一定是除盡,除盡不一定整除。 ( )

  (2)相鄰的兩個自然數(shù)一定互質。 ( )

 。3)所有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 )

 。4)24分解質因數(shù) 24 = 22231 。 ( )

 。5)一個自然數(shù)的最大約數(shù)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數(shù)。 ( )

  5、把下面的數(shù)按照不同的標準分成兩類,你能想到幾種?

  2 15 8 17 20

  四、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今天我們共同上了一節(jié)數(shù)的整除的整理與復習課,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覺得大家特別聰明、好學,老師很高興與大家共同渡過了這美好的40分鐘,而且我們已經是 多次合作,所以我想與大家做好朋友,你們愿意嗎?

  老師想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和我聯(lián)系,好嗎?

  老師的手機號碼是11位數(shù)字,每一位數(shù)字依次是:

  1)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2)最小奇數(shù)與最小質數(shù)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數(shù);

  4)質數(shù)中最小的兩個數(shù)的和;

  5)既是質數(shù),又是偶數(shù);

  6)最小質數(shù)與最小合數(shù)的積;

  7)有約數(shù)2 和3 的一位數(shù);

  8)自然數(shù)中最小的奇數(shù);

  9)最大約數(shù)與最小倍數(shù)都是 7 的數(shù);

  10)所有自然數(shù)的約數(shù);

  11)最大的一位數(shù) 。

  同學們以后有事需要老師幫忙,隨時call我。

  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可以嗎?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內容:教材第68頁例2,練習十一第2題。

  教學目標

  綜合運用統(tǒng)計知識學會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并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中各個數(shù)據的具體含義,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獲信息,并能作出決策。

  教學過程

  一、引入:回憶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

  二、探究交流、總結規(guī)律

  1.小組探討、交流。

  出示教科書第68頁兩幅折線統(tǒng)計圖,提問:根據這兩幅統(tǒng)計圖,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據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談感受。

  學生可能會談到:

  A和B兩人繪制的是同一個公司員工的月薪統(tǒng)計圖,為什么看起來不一樣呢?第一幅圖看起來工資增長很快,第二幅圖看起來工資增長較慢。

  引導釋疑。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兩幅圖看起來雖然不同,但它們所描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卻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兩圖不同,原因在于繪圖時采用的.單位不同:左圖1格代表50元,右圖2代表100元。

  小結。

  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利用統(tǒng)計圖進行比較和判斷時,一定要注意統(tǒng)一標準,才不致發(fā)生誤會。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一2.

  2.補充練習。

  四、總結概括

  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知道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分析判斷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嗎?

  2.談你的收獲。

  (本課注意事項: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時,特別要注意標準是否統(tǒng)一,以免影響到正確的判斷和預測。)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9

  第一單元負數(shù)

  第一課時負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2-4頁例題及“做一做”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了解負數(shù)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shù)的需要和方便。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知道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又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教學具準備:

  溫度計、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xiàn)象)

  1、游戲: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佟⑽以阢y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3、談話: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看教材: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xiàn)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比較: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shù)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們觀察課本上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

  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shù)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shù),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佟⑷绻纪夥秩惖,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如果有學生發(fā)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

  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shù)和負數(shù)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4、+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象-4、-155等這樣的數(shù)我們叫做負數(shù);而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板書)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板書: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

  五、聯(lián)系生活,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2、3題

  2、你知道嗎: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水結冰時的溫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是。

  3、討論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存折: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來的錢為標準,取出了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2)、電梯: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為界線,地平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老師現(xiàn)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要到地下3層呢?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正數(shù)和負數(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零攝式度以上和零攝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與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

  們都可以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表示。

  七、布置作業(yè)

  《冠魔新干線》第1頁的練習。

  第二課時負數(shù)

  教學內容:比較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大小。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借助數(shù)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shù)、0和負數(shù)之間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初步體會數(shù)軸上數(shù)的順序,完成對數(shù)的結構的初步構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負數(shù)與負數(shù)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shù),指出哪些是正數(shù),哪些是負數(shù)?15-85.6+0.9-+0-8283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____攝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shù)軸上表示數(shù)?(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shù)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shù)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shù),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shù),讓學生對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shù)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shù)、0和負數(shù),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shù)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B、在數(shù)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

  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ǘ┙虒W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shù)軸比較數(shù)的大小規(guī)定:在數(shù)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shù)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shù)反而小。

  6、總結:負數(shù)比0小,正數(shù)比0大,負數(shù)比正數(shù)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為標準記為0m或(0kg)。超過的記為正數(shù),不足的記為負數(shù),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全課總結

 。1)、在數(shù)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shù)比0小,正數(shù)比0大,負數(shù)比正數(shù)小。

  五、布置作業(yè)

  《冠魔新干線》第2頁的練習。

  第三課時

  內容:認識負數(shù)練習

  1、先讀一讀下面這些溫度,在寫下來。

  汽油蒸發(fā)的溫度是四十攝氏度。()

  汽油凝固的溫度是十八攝氏度。()

  金星表面的最高溫度是四百六十五攝氏度。()

 。、先讀一讀,再把這些數(shù)放入相應的框內。

  正數(shù):()

  負數(shù):()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60-61頁

  教材分析:

  在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們已經基本掌握了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畫出相關物體位置和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方法。實際測量是一次實踐與綜合應用,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一些測量活動,掌握簡單的室外工具測量和估測的方法,并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實際測量的主要內容包括: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

  在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的內容中,先學習在地面上測量兩點間的距離,再用卷尺或測繩分段測量出相應的距離;步測和目測的內容中,介紹了得到步長的方法以及用步測的方法測定一段距離;目測重在介紹目測的方法。

  教學目標:

 、攀箤W生會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⑵在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發(fā)展空間觀念。

 、鞘箤W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日常生活現(xiàn)象,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卷尺、標桿、50米跑道。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內容。

 、沤沂菊n題。

  板書課題實際測量。讓學生說說對課題的理解。

 、屏私鉁y量工具。

  讓學生說說知道的測量工具;預設:卷尺、測量儀、標桿等。

 、敲鞔_學習內容。

  測量地面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

  二、了解測量知識,為實踐活動作準備。

 、艤y量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

  理解測定直線的意義:如果不先測定直線就去測量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分段測量時容易偏離兩點間的連線,從而降低測量結果的精確程度。

  理解測定直線的方法: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連線分成若干小段,以便于工具測量;

  觀察教材上的圖片,讓學生說說怎樣在A、B兩點間測定直線的?(2根以上的標桿成一線時)

  掌握測定直線的步驟:測定直線;分段量出;記錄計算。

 、茖W習步測的方法。

  理解步測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在沒有測量工具或對測量要求不十分精確是,可以用步測。

  掌握步測的方法:用步數(shù)每一步的距離。

  理解步測的關鍵:確定平均步長。

  掌握確定平均步長的方法:讓學生說說確定平均步長的'方法,形成一般測定平均步長的過程,量出一段距離(50米),反復走幾次,記錄數(shù)據,計算步長。

  理解實踐活動的內容和方法:測定平均步長;步測籃球場的長和寬。

 、菍W習目測的方法。

  觀察黑板,說說黑板的長和寬,交流得到黑板的長和寬的思考過程。預設:一米一米數(shù)出;比較得到;等等。

  目測較短距離:人書本的長和寬;課桌的長和寬等等;

  理解目測較長距離的方法:先量出一段距離(50米),每隔10米插上標桿,觀察、理解;用目測發(fā)方法測定教學樓的長度。

  三、實踐活動。

  ⑴測定直線。

 、拼_定平均步長。

 、遣綔y籃球場的長和寬。

 、饶繙y教學樓的長度。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

  2、認識圓錐的高,能用工具測量圓錐的高。

  3、學會看圓錐的平面圖。

  4、能根據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5、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和一定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圓錐高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ppt課件、圓錐、做圓錐的材料、直角三角形,粘膠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圓柱的特征課件出示圓柱圖,我們已經學習了圓柱的特征,誰來說說圓柱的特征。(同時課件出示圓柱的特征)。(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圓柱的特征的認識,為探究圓錐的特征做鋪墊)

  二、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陀螺圖片。

  師:你們都認識這個玩具嗎?

  生:認識。

  師:是什么玩具?

  生:陀螺。

  師:喜歡玩嗎?

  生:喜歡。

  2.師:老師小時候也喜歡玩,玩具好玩,盡量不玩,學習重要,前途更重要。今天我們以數(shù)學的眼光來對待陀螺形狀的物體也許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

  3.師:課件出示課本圖片。咱們觀察圖片上的這些物體有像陀螺形狀的嗎?生:有。

  4.師:誰來說說看。請同學上來指出來。好,你的慧眼真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掌聲送給他。)

  5.師:課件出示,這些物體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點擊語音播放任務這些物體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6.生:都是圓錐體。(點擊語音播放這些物體都是圓錐體)

  7.師:好,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圓錐的認識”同時出示課件,板書課題。(在認識圓錐前,通過陀螺引入圓錐,讓學生的思維產生遷移新知,為了讓學生思考)。

  8.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的物體?同時出示課件和語音播放。

  9.師:我們對圓錐有了初步的認識。大家都知道,認識一個圖形,我們得先研究它的特征。你覺得要研究圓錐的哪些特征?圓柱體研究的是底面、側面、高、還有側面的展開圖。圓錐體你認為要研究它的什么呢?高、側面、展開圖。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去研究它的特征呢?(觀察、操作、交流)

  10.師:好,大家就拿出準備好的圓錐,看一看、摸一摸、交流一下圓錐有哪些特征。同時課件出示研究的任務語音同時播放。

  11.師:好,同學們有發(fā)現(xiàn)嗎?有發(fā)現(xiàn),那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2.師:誰愿意上來交流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上來交流。

  13.師:說得好嗎?說得非常非常的好。

  14.師:那老師順便問一下,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可能學生會說,預習的)預習也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掌聲再次送給他。

  15.出示圓錐課件語音播放。圓錐有一個頂點,來摸摸看。一個底面,一個曲面是側面。(教師在課件上指,學生集體拿圓錐摸)(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又使得學生把知識學的活學得牢。這樣可以培養(yǎng)實踐和探索的能力)。

  16.師:我們對圓錐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判斷下面的圖形是圓錐嗎?為什么?

  17.師:好,我們認識了圓錐的特征,你能找找圓錐的特征嗎?

  18.師:咱們對圓錐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圓錐的高是定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圓錐的高我們從表面上看得出來嗎?那你能量出圓錐的高嗎?試試看。

  19.師:課件出示播放語音。(讓我們一起測量圓錐的高)

  20.師:測量好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高度是多少?看老師的測量方法,檢驗一下咱們剛才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同時語音播放測量方法。

  21.經過剛才交流發(fā)現(xiàn),你可知道圓錐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底面半徑和高。)(在測量圓錐的高時,只向學生提出要解決的任務,讓學生學會真正的探索,恰當?shù)牡慕o學生檢查驗證自己的對錯,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22.師:老師再來考考你,你能用老師準備好的材料做一個圓錐嗎?(語音播放)

  23.師:做好了嗎?誰來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24.師:你有想法嗎?(用扇形做圓錐的側面,用數(shù)學的語言來說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扇形)(通過讓學生做圓錐,從而進一步認識圓錐的特征。)

  25.師:還想繼續(xù)挑戰(zhàn)嗎?

  26.師:長方形以長或寬為軸旋轉一周得到一個圓柱。

  27.師:假如老師給你一個直角三角形硬紙,你能用這張直角三角形硬紙做運動,轉出一個什么圖形呢?試試看,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8.師:旋轉出來的圓錐與直角三角形有什么關系呢?

  29.師:還可以怎么運動?(課件演示)

  30.你做直角三角形旋轉運動時,你有什么要注意的`嗎?

  31.師:只能用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才能轉出一個圓錐。不能以斜邊為軸。(通過動手轉動直角三角形產生新的圖形,從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2.師:還想繼續(xù)挑戰(zhàn)嗎?

  三、練習

  1、找一找,哪些是圓錐。

  2、判斷(考考你(對的打√錯的打×)

  (1)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圓錐只有一條高。()

 。2)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任意一點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

 。3)圓錐從正面或側面看,都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3、下面圖形以紅色線為軸快速旋轉后會形成什么圖形?連一連四、師:親愛的同學們,這節(jié)課的收獲一定不小吧?請說說你的收獲。(出示課件同時語音播放)板書設計圓錐的認識圓錐的特征一個頂點側面:是一個曲面?zhèn)让嬲归_是一個扇形高: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底面:是一個圓五、教學反思:

  1.這節(jié)課,我從常見常玩的陀螺引入到圓錐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并且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2.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舞臺。課堂上讓學生主動探索,大膽發(fā)表見解,在互相交流中激發(fā)思維。

  3.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參與,個個動手。研究圓錐的特征和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是多樣的,認知的結果是鮮活的。讓學生感受到應該用發(fā)散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2

  第一單元 扇形統(tǒng)計圖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統(tǒng)計表以及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編排。

  扇形統(tǒng)計圖不僅表示各個部分數(shù)量的多少,而且側重于用同一個圓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個部分數(shù)量與總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各個部分數(shù)量分別占總數(shù)量的百分之幾。

  教學扇形統(tǒng)計圖,要使學生認識它的特點。了解它的用處,能夠看懂統(tǒng)計圖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信息,能夠利用統(tǒng)計圖給出的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條形圖、折線圖、扇形圖的不同,體會根據數(shù)據內容合理選擇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m

  小學數(shù)學不要求制作扇形統(tǒng)計圖。因為制作扇形統(tǒng)計圖需要扇形的知識,要計算扇形的圓心角,而小學數(shù)學只簡單認識扇形,不教學畫扇形,所以小學生不具備制作扇形統(tǒng)計圖的知識與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進一步明確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體會各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初步學習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表示數(shù)據信息。

  2、使學生能根據繪制出的扇形統(tǒng)計圖分析數(shù)據所反映的一些簡單事實,能作出一些簡單的推理與判斷,進一步認識統(tǒng)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同時,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學難點:體會各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學會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學內容:教材第1頁的例1和第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一第1~3題。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描述數(shù)據的特點,能簡單分析扇形統(tǒng)計圖。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能力和有條理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據分析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地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感受扇形統(tǒng)計圖的描述數(shù)據特點。

  教學難點:有聯(lián)系地分析扇形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扇形統(tǒng)計圖 圓規(guī) 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舊知。

  提問:在簡單的統(tǒng)計里我們學習過哪些知識,其中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特點?

  2、引入新課。

  出示扇形統(tǒng)計圖。說明:這也是一種統(tǒng)計圖,叫做扇形統(tǒng)計圖。(板書:扇形統(tǒng)計圖)哪位同學來說一說,這里的扇形統(tǒng)計圖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說明:扇形統(tǒng)計圖究竟有什么特點呢?它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這就是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教學新課

  1、議一議。

  出示例1的扇形統(tǒng)計圖。問:這個統(tǒng)計圖上都有什么特點?

  出示討論提綱:(1)圓代表(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各個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為( )。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扇形統(tǒng)計圖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數(shù)量與總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國國土總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

  你能用計算器算出各類地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嗎?請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面積/萬平方千米

  3、比一比。(練一練)

  我國的國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隨機出示扇形統(tǒng)計圖: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進行國情教育。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提問:每個統(tǒng)計圖里的圓表示什么?各個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對兩個統(tǒng)計圖中的項目進行具體的比較,再交流。

  2、練習一第2題。

  引導學生觀察扇形統(tǒng)計圖,并估計各扇形區(qū)域與花生米果盤區(qū)域的大小關系,用百分數(shù)表示各部分。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扇形統(tǒng)計圖有了哪些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特點?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一第3題。

  板書:

  扇形統(tǒng)計圖: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第二課時:統(tǒng)計圖的選擇

  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的例2和第4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一第4題。教學目標:

  1. 在選擇統(tǒng)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三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

  2. 能根據每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統(tǒng)計的目的和數(shù)據的特點進行分析,合理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來表示相關信息。

  3.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在選擇統(tǒng)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三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正確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來表示相關的信息。

  教學方法: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通過復習三種統(tǒng)計圖,讓學生回顧條形、折線、扇形統(tǒng)計的特征。

  課件出示三種統(tǒng)計圖,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這樣的統(tǒng)計圖有什么特點?

  2、 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統(tǒng)計圖的知識——合理選擇統(tǒng)計圖(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導學生觀察例2中3個統(tǒng)計圖,體會在不同的情景中表達的特點和作用。

  提問:小宇為什么用了3個不同的統(tǒng)計圖來進行統(tǒng)計?引發(fā)學生思考。

  統(tǒng)計圖1要反應六一班閱讀各種課外書與總量之間的關系,所以要用扇形統(tǒng)計圖的統(tǒng)計;統(tǒng)計圖2不僅要反應六一班下半年每個月閱讀課外書的數(shù)量,還要體現(xiàn)每個月閱讀課外書數(shù)量的增減變化情況,因此要用折線統(tǒng)計圖來統(tǒng)計;統(tǒng)計圖3只要統(tǒng)計六一班學生平均每星期課外閱讀的時間,所以用了條形統(tǒng)計圖。

  進一步提問:今后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進行統(tǒng)計呢?(結合剛才的分析,鞏固理解根據要統(tǒng)計的特點和統(tǒng)計圖的特點兩者結合來選擇。)

  2、分析問題

  學生討論例2下面的3個問題。

  全班匯報交流,并適時的總結。

  3、鞏固應用

  出示第4頁的練一練。

  學生仔細觀察每個統(tǒng)計圖,并說出分別要統(tǒng)計的內容和統(tǒng)計的特點。再一次的歸納總結出三種統(tǒng)計圖的特征。

  引導學生回答下面的4個問題。

  明確:統(tǒng)計圖的選擇可以不唯一,選擇的關鍵是要根據我們想了解的內容和統(tǒng)計圖各自的特征,作出適當選擇,以達到清晰、直觀地描述數(shù)據的目的。

  三、鞏固新知

  做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先觀察1、2兩小題中統(tǒng)計表的內容和特征,再根據數(shù)據完成下面的兩幅統(tǒng)計圖。(學生制作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的觀察和輔導)

  根據剛才的統(tǒng)計,分析下面的問題。

  四、全課小結

  1、你知道怎樣選擇統(tǒng)計圖嗎?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能談談你的體會嗎?

  五、布置作業(yè)

  做基礎訓練

  板書:

  條形統(tǒng)計圖:直觀表現(xiàn)數(shù)據的多少。

  折線統(tǒng)計圖:直觀表現(xiàn)數(shù)據的增減變化情況。

  第三課時 扇形統(tǒng)計圖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鞏固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征,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

  2、 通過練習,學會合理的選擇統(tǒng)計圖。

  3、 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統(tǒng)計圖有( )統(tǒng)計圖,( )統(tǒng)計圖,( )統(tǒng)計圖。

  2、如果只表示各種數(shù)量的多少,可以選用( )統(tǒng)計圖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數(shù)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可以選用( )統(tǒng)計圖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shù)量同總數(shù)之間的關系,可以用( )統(tǒng)計圖表示。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評價歸納。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下面數(shù)據分別用哪種統(tǒng)計圖表示比較合適?

  A.人離不開水,成年人每天體內47%的水靠喝水獲得,39%來自食物含的水,14%來自體內氧化時釋放出來的水。

  B.某校五年級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統(tǒng)計表如下。

  看電視 打球 聽音樂 看小說 其他

  人數(shù) 80 68 74 56 23

  C.小強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每年體檢的身高記錄如下。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用( )統(tǒng)計圖 B用( )統(tǒng)計圖 C用( )統(tǒng)計圖

  2、練習一第5題。

  王阿姨在一塊蔬菜地里種植了4種不同的蔬菜,各種蔬菜的種植面積分布如右圖。其中黃瓜的種植面積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寫完整嗎?

  品種 合計 黃瓜 韭菜 蘿卜 番茄

  種植面積/平方米

  3、練習一第6題。

  出示題目

  先觀察分析上面的兩個統(tǒng)計圖,理解統(tǒng)計的內容與統(tǒng)計圖的選擇,接著算一算,畫一畫,完成下面的兩個統(tǒng)計圖。(體會扇形圖和條形圖既有不同,也有內在聯(lián)系)

  提問:表示同一組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從中各能獲得哪些信息?

  4、練習一第7題。

  先確定課題和設計調查方案;接著開展調查,收集信息、整理數(shù)據,制作統(tǒng)計圖表;然后分析數(shù)據,評價自己班級同學的課外閱讀習慣;最后拓寬研究課題,重新設計調查方案,開展新的統(tǒng)計活動。(如時間不夠可作課外完成)

  5、 動手做。

  4人一組進行活動,每人輪流做6次,根據記錄的數(shù)據,在方格紙上制作統(tǒng)計表或統(tǒng)計圖。

  三、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收獲?

  第二單元 圓柱和圓錐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是小學數(shù)學最后教學的形體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一樣,圓柱和圓錐也是基本的幾何形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形狀的物體。教學圓柱和圓錐,能夠擴大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范圍,豐富對形體的認識,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教學圓柱和圓錐,也能夠豐富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活動經驗,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利于完善認知結構,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圓柱和圓錐,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機會,有利于轉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具體安排見下表:

  例1 圓柱、圓錐的形狀特點

  例2 圓柱的側面積

  例3 圓柱的表面積

  例4 圓柱的體積

  例5 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shù)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 10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內容: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fā)現(xiàn)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準備:1、多媒體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ㄒ唬┱J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傧瓤匆豢,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谠倜幻總面有什么特征?

 、廴缓笮〗M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ㄏ戎该麑W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fā)現(xiàn)。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 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 1個曲面

  高 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shù)據,多量幾條,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

  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shù)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 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shù)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ǘ┱J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 1個 圓形

  側面 1個 曲面

  高 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第二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的例2、第12頁的例3和第1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4~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推理,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探究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意義,正確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師生各備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紙包好,剪刀、膠水、圓規(guī)、白紙一張、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滲透思想

  ⒈(出示一張長方形紙)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我想讓它站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嗎?

  小結:原來在一定條件下平面可以“化直為曲”。

 、舶堰@個圓柱形的紙筒打開后是什么形狀?

  小結:同樣地,在一定條件下曲面可以“化曲為直”。

 、辰翌}:這節(jié)課將運用這個知識來研究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板: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特別愛喝飲料,今天我們共同帶來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來?

  師引導:我們就來先來解決這位同學提出的商標紙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圓柱的側面積)

  1、引導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僭O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商標紙的面積呢?

 、谌嘟涣鳎貉刂涌p把商標紙剪開,再展平。

 、坌〗M合作探究: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聽清要求:先獨立剪開商標紙展開,再觀察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接頭處忽略不計。

 、軈R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fā)現(xiàn)?指名上臺拿著學具匯報,生。(師再追問:通過剛才同學的匯報,我們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呀?學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菰鯓佑嬎銏A柱的側面積?再次追問:為什么?(補充板書)

 、扌〗Y:你們真不錯,巧妙地運用化曲為直,探討發(fā)現(xiàn)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佻F(xiàn)在請你計算一下這罐椰子汁所用商標紙的面積(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長約是 厘米,高約是 厘米)你是怎樣算的?

 、诮鉀Q例2:

  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直接告訴你底面周長,例如怎么算?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指名一生板演,集體反饋。

 、鬯伎迹阂笠粋圓柱的側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苄〗Y: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應用已知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然后求側面積。

  (二)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①動手貼出圓柱表面積:拿著實物,光這樣一個側面能裝飲料嗎?還需加上(兩個底面)我們把這個圓柱飲料罐各部分一一展開粘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兩種常見粘法)交流展示,最好這樣放。

  看著圓柱展開圖,讓它在頭腦中動起來(長方形的長等于…寬等于…)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指著圖,由這些些部分組成了圓柱的表面積,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板書)

 、趧邮之嫵鰣A柱表面展開圖:下面我們要畫圓柱的展開圖,畫前先算一算,學生算好后回答,師板書。

  要求畫在書上的方格紙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畫出圓柱的哪幾個面?二要注意每個方格紙邊長厘米,根據算的數(shù)據合理布局。(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作評價)

  3、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倮3中的圓柱表面積會算嗎?

  獨立做在書上,交流反饋: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時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積。

 、诔鍪疽桌薜臄(shù)據,圖例:半徑:2.5厘米,高:12厘米,求鐵皮用料。

 、垡笠粋圓柱的表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練習,鞏固深化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圓柱體實物,你會根據實際算出它們要求的面積嗎?

  1、教材第12頁“練一練”(理解題意要求的是圓柱的哪部分面積后獨立做)

  2、練習二第6題。(通過填表幫助學生進一步區(qū)分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表面積三個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側面積、底面積與表面積之間的聯(lián)系,使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課總結,認識升華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4、5題。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3

  一、基本情況

  六年級一班現(xiàn)有6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6人。從整體上來看,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良好,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能積極思考問題。對數(shù)學學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數(shù)學基本功扎實,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均分87分,及格率100%,優(yōu)分率96%。其中學習比較突出的有16人,處于中間水平的有41人,中下水平的有12人。這7名學生主要表現(xiàn)在接受能力差,學習不夠積極主動。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shù)、圓柱與圓錐、比例、統(tǒng)計、數(shù)學廣角、整理和復習等。圓柱與圓錐、比例和整理和復習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

  ①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诶斫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shù)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③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苷J識圓柱、圓錐的特征,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菽軓慕y(tǒng)計圖表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正確解釋統(tǒng)計結果,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shù)據可能產生誤導。

 、藿洑v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呓洑v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嗤ㄟ^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⑨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⑩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點

 、僭谑煜さ纳钋榫持谐醪秸J識負數(shù),能正確的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谡J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厶剿鞑⒄莆請A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芾斫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菡J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shù)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蘖私獗壤,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邥C合應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能從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tǒng)計結果。

 、嘟洑v“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釋πW階段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復習整本書所學的圖形和幾何知識,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溝通知識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

  復習整理“圖形與幾何”的知識,鞏固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解題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進口

  老師: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復習的內容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首先,想想我們在“圖形與幾何”這一節(jié)中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可能會說

  我們所學的平面圖形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包圍的圖形,以及曲線包圍的圖形;mdash圓是一個軸對稱圖形,有許多對稱軸。

  我知道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一個圓有無數(shù)的直徑和無數(shù)的半徑;在同一個圓中,所有直徑相等,所有半徑相等。

  我們進一步學會了觀察物體,可以畫出從前面、左邊和上面看到的形狀,知道觀察的范圍和距離有關。helliphellip

  老師:學生們講得很好。相信只要你注意觀察,努力學習,你會有更多的新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復習需要復習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形成感性認識,在腦海中呈現(xiàn)相關表征,逐步構建知識體系。

  二、流程

  老師:我們來說說“圓”在生活中的應用。

  生1:元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輪子做成圓形是因為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相等,所以輪子在平面上滾動很平穩(wěn)。

  2:年出生的學生在觀看表演時會自動形成一個圓圈,因為每個觀眾(圓圈上的點)和表演者(圓圈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相等。helliphellip

  老師:圈子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我們還學習了圓的周長和面積。你還記得周長公式和面積是怎么得出的嗎?告訴學生小組中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誰來給大家講一講?

  學生可能會說

  我們測量了一些圓的周長和直徑,然后求出周長除以直徑的商,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知道了這個固定值就是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最后總結出了圓的周長公式C=πd或C=2πr。

  在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把圓形紙片平均分成了若干份,然后把這些小扇形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當于圓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圓的半徑,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得出圓的面積=πr×r,即S=πr2。

  師:講得很好。除了關于圓的知識,我們還學習了觀察物體,你能完成下面的練習嗎?(課件出示:教材第100頁“獨立思考”第3題圖)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匯報,重點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好辦法。

  師:觀察物體時,觀察的范圍是怎樣變化的?

  生:觀察的范圍隨著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師:你能結合生活中的觀察范圍變化的實際例子說一說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選取有代表性的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在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復習整理后,及時讓學生結合生活舉出事例,趁熱打鐵進行針對性的鞏固,隨時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下一步教學內容。

  三、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復習了“圖形與幾何”,但是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是無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只要你們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設計意圖:以呼吁的口號結束,倡導學生不要死學知識,而應活用。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5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搜集生活中有特點的圖形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97頁“回顧與交流”情境圖。

  觀察上面的圖形,并解答下面的問題。

  (1)圖A是軸對稱圖形嗎?

  (2)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2?

  (3)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3?要得到圖4呢?試一試。

  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后進行匯報。

  預設

  生1:圖A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1中圖A經過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2。

  生3:圖1中圖A經過旋轉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3。

  生4:圖1中圖A經過旋轉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4。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情境圖中不僅包含了平移知識,還有旋轉的相關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復習。(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

  ⊙回顧與整理

  1.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

  預設

  生1:物體沿著直線方向運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

  生2:物體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或軸)轉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旋轉。

  2.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1)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說說平移有怎樣的特征。(小組討論)

  生:平移不改變原圖形的形狀、大小和方向,只改變原圖形的位置。

  (2)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說說旋轉有怎樣的特征。(小組討論)

  生:圖A旋轉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沒有改變,只是圖形的方向改變了。

  3.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預設

  生1:電梯的上下運動是平移現(xiàn)象。

  生2:方向盤的轉動是旋轉現(xiàn)象。

  ……

  4.用平移和旋轉作圖。

  (1)用平移作圖。

 、偬釂枺豪^續(xù)觀察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過平移變換得到圖2的?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并在小組內討論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討論結果:向下平移了3格。

 、诮處熢趯W生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用平移作圖的步驟和方法:

  a.根據題目要求,確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

  b.找出圖形的關鍵點。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離平移各個關鍵點。

  d.按原圖形順次連接各個關鍵點,并標上相應的字母。

  (2)用旋轉作圖。

 、偬釂枺豪^續(xù)觀察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過旋轉變換成圖3的?用旋轉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并在小組內討論用旋轉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1-12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11-15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學教案01-06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10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2-16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統(tǒng)計教案12-16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推薦08-26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5篇01-12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1-13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最新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