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會讀寫負數(shù)。
2、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3、在認識負數(shù)和應用負數(shù)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堅定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對負數(shù)的認識。
教學難點:
掌握正負數(shù)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學教材、整理梳理、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
1、認真看課本第87頁到91頁的內容,回憶整理有關負數(shù)的知識
。1)舉例說明如何讀寫正負數(shù)?在書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時應注意些什么?
。2)為什么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____0;負數(shù)都_____0。
。3)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什么樣的兩種量?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
2、4分鐘后,對子之間相互交流,如用疑問可以小組討論!
3、小結:我們把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像—6,—10,—155……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0小于一切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0是正、負數(shù)的分界點。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二、基礎練習。
1、展示一
。1)如果前進30m記作+30m,那么—20m表示(__),后退10m記作(__)。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__),下降50m記作(__)。
。3)如果+120m表示向東行120m,那么—70m表示(__),向西行50m記作(__)。
要求:
1、獨立做題。
2、寫完的同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
3、展示二
。1)讀一讀,填一填。
37,—78,+20,—5,0,+121,98,—1000,—13,34,—34。
負數(shù)正數(shù)
最后剩下一個數(shù)沒有填入上面的框中,這個數(shù)是(__)。
。2)六年級3個班進行智力搶答賽,答對1題得10分,答錯1題扣10分,不答題得0分。已知一班答對1題,二班答錯1題,三班對、錯各1題,請寫出這3個班的得分情況。
一班(__)分二班(__)分三班(__)分
三、提高練習。
。ㄒ唬┨钜惶
1、如果向南行50m記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記作(__),—45m表示(__)。
2、如果支出180元記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記作(__),—200元表示(__)。
3、如果逆時針旋轉28°記作+28°,那么順時針旋轉16°記作(__),+16°表示(__)。
。ǘ┳鲆蛔
1、同學們利用休息日幫助果農采摘蘋果,從4棵蘋果樹上摘下的蘋果分別放成4堆。果農王大伯估計每棵樹可產蘋果100kg,同學們以此估計數(shù)為標準,超過的千克數(shù)記為正數(shù),不足的千克數(shù)記為負數(shù)。
。1)這4堆蘋果共重多少千克?
。2)這4堆蘋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與王大伯的估計數(shù)比較,結果用正、負數(shù)表示。
2、一個小組8名同學的身高如下表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記為0,用正、負數(shù)表示每位同學的身高。
。3)上表中與平均身高相差為0cm,表示(__);與平均身高相差為正數(shù),表示(__);與平均身高相差為負數(shù),表示(__)。
同桌討論,集體講評后,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堂作業(yè)
家庭作業(yè)
板書設計: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整理與復習
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
像—6,—10,—155……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
0小于一切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0是正、負數(shù)的分界點。
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圖的方法,探索長方形長和寬的變化關系,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經歷探索活動,了解反比例曲線圖的特征。
教學重點:
探究長方形面積不變時,長與寬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表示反比例曲線圖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正比例的圖像呢?
2、你還記得表示積一定,兩個乘數(shù)之間的關系圖嗎?把積是12的方格圈起來,可以連成什么線?
3、說一說。
(1)兩個乘數(shù)的變化情況。
(2)兩個乘數(shù)成什么關系?
(3)你有什么猜想?
二、探索新知。
用X、Y表示面積為24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長,他們的變化關系如下表。
x/cm 1 2 3 4 6 8 12 24
y/cm 24 12 8 6 4 3 2 1
1、說一說長與寬的變化情況。(小組交流)
2、這里哪個量一定?
3、面積一定時,長方形的長與寬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板書:長×寬=長方形面積(一定)
4、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畫出8個長方形。(每格代表1 cm2)
過程要求
(1)出示方格紙,并標明X、Y軸上的數(shù)字。
(2)教師邊講解,邊畫長方形。
(3)學生接著畫。(直接在課本上完成)
5、連接圖中的`點A,B,C,D……
(1)猜一猜:圖中的點A,B,C,D……在一條直線上嗎?
(2)師生一起連線,驗證自己的猜想。
三、課堂小結
說一說表示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和反比例關系的關系式和圖像的區(qū)別。
四、鞏固練習
面包的總個數(shù)不變,每袋裝的個數(shù)與袋數(shù)如下表。
每袋個數(shù)2 3 4 6 8 12 24
袋數(shù)12 8 6 4 3 2 1
(1)每袋個數(shù)與袋數(shù)有什么關系?說明理由。
(2)把上面的數(shù)據(jù)制成圖表。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77頁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1、根據(jù)圓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掌握圓周長與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運用知識的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圓的周長或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具學具準備:
一根長繩、面積單位。
教學設計:
⊙激趣導入
同學們,圖形世界是美麗的、奇妙的,世界因為有了五彩的`圖案而更加美麗。誰來說一說你知道哪些美麗的圖案?它們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
出示教材69頁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然后提問: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外方內圓和外圓內方的物體嗎?外方內圓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圓外切正方形,外圓內方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圓內接正方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怎樣求這兩種圖形的面積。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4
教學內容:
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目的:
1、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每生準備一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模具,大米,水,沙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組織學生實驗分組合作學習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教師讓學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學生敘述實驗過程并總結結論,得出計算公式
板書:圓錐的體積= 1/3×圓柱的體積=1/3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1/3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4、教學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shù)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龠@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矍蟪鲞@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①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多少?
、趫A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
、蹐A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④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五、課堂練習
1、填空
(1)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
(2)等底等高的圓錐體是圓柱體體積的( ),圓柱體是圓錐體體積的()。
(3)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3立方厘米,圓柱體的體積是()。
(4)體積和底面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
(5)體積和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錐底面積15平方厘米,圓柱底面積是( )。
(6)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比圓錐的體積大( )。
2、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1/3.
(3)圓錐體、正方體、長方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4)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且底面積相等,那么他們的體積相等。
3、補充習題
(1)一堆煤成圓錐形,底面半徑是1.5米,高是1.1米。這堆煤的體積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重約1.4噸,這堆煤有多少噸?
(2)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沙在10米寬的公路上鋪2厘米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3)一堆圓錐形的煤體積是12立方米,底面積是6平方米,高是多少?
(4)在一個底面半徑是10cm的圓柱形水桶中裝有水,把一個底面半徑為5cm的圓錐形鐵錘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了1cm,試問鐵錘的高是多少?
(5)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24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六、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教學反思:
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來看,主要是構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這一概念的認識,而這一認識的形成,靠文字和觀摩演示都是蒼白無力的,它需要學生發(fā)自內心的需要,全身心的體驗,使學生在實驗中對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進行對比和反思,悟出等底等高的必要性,從而明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的具體含義。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5
教材分析
1、《圓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節(jié)課,本節(jié)內容包括教材67-71頁例1、例2及69頁“做一做”。
2、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后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習求陰影部分面積做了鋪墊。
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空間圖形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有了一定程度的計算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淀,同時他們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抽象推理能力,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濃厚。但是作為十來歲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們的個人表現(xiàn)欲望十分強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 在教學時我憑借課件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點 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確定教學方法, 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和目標 減少盲目性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把圓等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學會用轉化的思想找到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未知轉化已知過程,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難點: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01-07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5篇01-07
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12-17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單元教案02-28
二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12-17
第五單元 農田里的數(shù)學教案12-16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12-09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范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