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小學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03 13:13:2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科學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科學教案集錦(15篇)

小學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識點:了解不同結構的牢固程度不同;

  2、技能點:能搭建出牢固的正方體;

  3、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對結構的興趣,樂于嘗試各種情況;

  活動準備:

  搭建所需的相關材料。

  活動指導:

  1、中班游戲的探究點主要在:如何搭建牢固的正方體;

  2、在游戲材料提供上,根據(jù)參與幼兒的人數(shù)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提出問題,吸引幼兒興趣

  教師:小智和慧慧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但在此之前想請大家?guī)兔Υ罱▋蓚正方體。怎樣搭正方體呢?

  二、教具展示

  1、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教師搭好的正方體,討論各自的牢固性

  教師:這兩個正方體怎么搭的?

  哪個牢固呢?

  三、操作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搭建正方體的不同方法

  2、比較各種搭建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結構與牢固性之間的關系

  教師:有哪些搭建方法?哪種更牢固?

  3、教師利用幼兒搭建好的正方體展示不同紙張結構承重量的差異,吸引幼兒的好奇心,探究紙張結構之間的區(qū)別,并將記錄觀察結果

  四、拓展

  1、反思如何將結構與牢固性的關系更好地利用到生活中

  五、總結

  本節(jié)課通過幼兒的操作,幫助其了解如何通過改變物體的結構提高物體的牢固性。在此過程中,幼兒能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主動積極地反復嘗試。

  大班科學教案:做紙球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老師的壓力,提升教課效率。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大班科學教案:做紙球”,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感受紙的硬軟、厚薄、光滑、粗糙、彈性等不同質地和特性。

  2、萌發(fā)初步的廢物利用意識,知道一些廢舊的材料也能做成有用的東西,體驗探索的樂趣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材質的紙。

  2、雙面膠、漿糊、扭扭棒、及時貼、封裝帶、橡皮筋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紙可以做什么萌發(fā)廢物利用意識

  1、最近我們一直在研究有趣的紙,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紙,我們一起想一想這堆看上去沒什么用的紙材料,可以做些什么好玩的東西?(引導幼兒思考,自由講述:用紙盒做成汽車或房子、用手工紙折紙工玩等)。

  2、小結:看上去沒有用的紙,只要通過我們動腦筋,就可以做這么多好東西。所以只要我們動腦筋,就能把一些廢物利用起來。

  二、嘗試做紙球第一次操作

  1、今天我們來用紙做一個大家一直會玩到的東西紙球。你用紙球玩過那些游戲?(小投手、保齡球)桌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紙,你可以選擇一樣試試看,把它做成紙球,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紙都能做成紙球呢?(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操作材料,嘗試捏成紙球,了解體會各種紙制品的不同特性與質地。)

  2、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做的紙球吧!(在操作時觀察有用相同材料做的紙球,請這幾個幼兒先逐個拿著自己做的紙球上來介紹,再請幼兒對他們的紙球觀察比較。)

  3、你選什么紙來做紙球?為什么要選這種紙?

  4、用一樣的紙,做出來的紙球一樣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表述:有的捏得緊,有的捏得松)

  5、誰沒有做成紙球?我們來一起想一想,為什么沒有做成功呢?(引導幼兒表述:紙硬或滑它捏不緊,會彈出來。)

  6、小結:原來做紙球也是有秘密的。不同的紙大小、硬軟、厚薄都不一樣,有的能用來做紙球,有的就不容易成功。

  三、把不容易團起來的紙做成紙球研究問題、探索解決

  1、有什么辦法可以把這些不容易團起來的紙做成紙球?

  2、幼兒積極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出示操作材料:剪刀、雙面膠、扭扭棒、透明膠、橡皮筋等,啟發(fā)幼兒思考。)

  3、請幼兒自主嘗試剛才想出的方法,嘗試做成紙球。(鼓勵幼兒嘗試多種不同方法,如用透明膠、扭扭棒等)

  4、請幼兒上來展示做好的紙球,并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小結:在各種各樣材料和工具的幫助下,我們還是可以做成紙球。開動腦筋,我們就能解決問題!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怎樣吸水

  活動目標:

  1、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哪些物體能吸水,并比較其吸水特點。

  2、結合經(jīng)驗理解物體的吸水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身邊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塑料水盆5只、擦手毛巾5塊、10只小籃子(分別放滴管、海綿、木塊、手帕、彈子、塑料碟子、餐巾紙等材料)、記錄紙和筆人手一份。

  2、15只小盆子、15只刻度杯、5藍材料(海綿、木塊、手帕、餐巾紙)、記錄紙和筆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實驗探索:哪些物體能吸水

  1、師:小朋友,桌面上有許多材料,我們一起去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重點指導幼兒用滴管將水滴在不同的材料上,觀察結果。)

  集中幼兒,提問:剛才你玩了什么?是怎樣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再次操作:現(xiàn)在請小朋友繼續(xù)去玩你沒有玩過的東西,看看到底哪些材料會吸水,哪些材料不會吸水,并到前面籃子里拿記錄紙記錄下來,用兩種不同的標記表示。

  3、師幼一起總結實驗的結果。

  4、組織幼兒討論:你還知道什么材料能吸水?什么材料不能吸水?

  二、實驗探索:哪些材料吸水多

  1、幼兒三人一組在籃子里選三種材料做實驗,可以把三種材料同時放在三只一樣多水的量杯里再撈起來放盆子里,觀察它們各自量杯里剩水的多少并在標記圖上記錄。

  2、展示記錄紙,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的情況。

  3、教師小結:各種材料吸水的快慢、多少不同,并且還與材料的多少、大小有關系,以后我們再來做實驗。

  三、利用物體的吸水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許多材料能吸水,又知道了有的材料吸水多,有的材料吸水少,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會用剛才學到的本領來解決問題。

  (1)我不小心把一杯水翻在桌上了怎么辦?

 。2)夏天游泳時耳朵進了水又該怎么辦?

  (3)雨后,走廊里有許多積水,誰能快速將積水清理掉?

  2、小朋友真聰明,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我們學到的本領去解決,多想想,多試試,你們會越來越聰明。

  托班科學教案:《玩紙——撕紙》

  新生入園時,為了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緩解分離焦慮。我們班布置了一個墻飾------列快樂火車。每節(jié)車廂里貼的是幼兒與家人的照片,孩子們看見照片后哭鬧的現(xiàn)象有所好轉,不哭的幼兒還愿意把自己的照片介紹給別人。過了一段日子,照片貼的差不多了,我就帶著孩子們一起看,并建議他們把照片裝飾得更漂亮些。經(jīng)過商量,孩子們決定做花?紤]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我們把皺紋紙裁成小張教幼兒搓成小球,貼到照片周圍就像花一樣。在孩子搓小球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用手摸皺紋紙,還說有點剌手,像衛(wèi)生紙。這是孩子通過自己的感官,對皺紋紙有了最初的認識。我趕緊又拿了兩張畫紙和糖紙,讓他們摸摸是否一樣。他們摸完后告訴我:不一樣。還告訴我他們對紙的質地不同的感受。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這些紙叫什么名字嗎?孩子們都是根據(jù)紙的'顏色來說的,白紙、彩色紙。你們想認識這些紙嗎?想。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看到孩子們有這方面的探索需求,又考慮到這個年齡段幼兒發(fā)展感知覺的目標,我們決定設計有關紙的活動并做一本紙書,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不同質地的紙,通過感官操作活動去感受、比較紙的不同,發(fā)展他們的感知覺。

  撕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撕紙感受不同的紙質地不同。

  2.讓幼兒初步嘗試撕紙,練習撕的技能。

  材料準備

  彩色紙、即時貼、皺紋紙。

  活動效果

  除了繼續(xù)提供一些皺紋紙滿足幼兒搓紙團做花的需要外,我還在美工區(qū)投放了許多用剩下的比較規(guī)則的紙,或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曾用過的被丟棄的復印紙、即時貼紙等,讓孩子練習撕紙。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讓孩子自己主動探索找出適合撕的紙,感受紙的不同;另一方面,還有一個長遠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學會珍惜身邊的資源,發(fā)現(xiàn)其新的價值。在操作中我看到,孩子們愛選擇鮮艷好看的即時貼紙撕,多次嘗試后發(fā)現(xiàn)這種紙好看不好撕,于是改用其它紙。有的孩子拿到一張折過的舊紙不太愿意用,這時,我適時引導他們看看能不能撕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并帶頭撕了起來,孩子們的注意力自然從紙的好壞轉移到撕的興趣上來了。

小學科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結構,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

  2.科學探究:經(jīng)歷使用剪子和刀具完成制作紙制物品的過程,總結剪子的使用方法。模仿設計制作小掛件。

  3.科學態(tài)度、STSE

  樹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意識到改進工具的意義。

  二、教學準備

  學生用剪刀、裁紙刀、其他種類的刀和剪、手套、石塊。

  做小掛件的材料和工具:剪刀筆、裁紙刀、線繩、膠水,薄厚不同的彩紙。

  三、教學時間1至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出示各種漂亮的窗花圖片。

  剪窗花,需要使用剪子,有時,事先還要用刀具把大紙裁開。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剪子和刀具。

  (二)新課學習

  1.分開一張紙

  (1)提問:包書皮,需要把一張大紙分開,怎樣才能分開呢?

  (2)學生回答之后,出示教材中提供的3種方法(圖片):用手撕開、用剪刀剪開、用裁紙刀割開。

  (3)觀察比較裁開紙的效果。

  (4)講解使用剪子和裁紙刀的安全要求:既要防止傷害自己,也要防止傷害他人。

  (5)教師示范操作。

  (6)學生實操。教師巡視指導。

  (7)再次比較3種分紙效果。

  (8)小結。使用工具比直接用手撕能更好地達到要求,工具是我們的“好幫手”。

  2.制作小掛件

  (1)出示小掛件的圖片或實物,提出任務:過新年,我們一起制作一些小掛件裝扮教室,烘托節(jié)日氣氛。

  (2)思考:做這樣的.小掛件,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怎樣做?

  (3)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出示并解讀小掛件設計圖、分步制作示意圖。

  (4)根據(jù)教師的范例,學生分組交流并口述設計及制作思路。

  (5)教會使用剪刀的小竅門(用剪刀的刀口后部剪硬紙片,用剪刀的刀尖部分把彩紙剪成碎紙條)。

  (6)交待注意事項,尤其注意安全。

  (7)分發(fā)材料和工具(材料:如薄厚不同、多種顏色的彩紙、線繩、膠水;工具:剪子、裁紙刀、筆等)。

  (8)學生實操。教師巡視指導。

  (9)作品展示和交流。用掛件裝飾教室。

  3.認識多種多樣的剪子和刀具

  (1)出示多種多樣的剪子和刀具實物,配圖簡介名稱,并演示操作其用途。

  (2)觀察剪子和刀具不同的結構,不同的用途,初步建立結構與功能的關聯(lián)。

  4.了解科技史——石刀、石斧

  (1)解說古人發(fā)明石刀、石斧的過程。

  (2)與現(xiàn)在相比,古人的石刀、石斧很粗糙,提示當時的材料和技術與現(xiàn)在的材料和技術的不同。

  (三)整理材料,下課。

小學科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jù),培養(yǎng)證據(jù)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教學難點

  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

  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活實例圖片: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提出問題,明了探究任務:鐵銹是從鐵變來的,那么鐵銹是鐵么?生答。怎樣證明鐵銹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呢?

  2、取出鐵、銹鐵、鐵銹(刮下來的),仔細觀察回答,如何支持我們的看法?

  3、引導思路:要看鐵銹是否是鐵,除了觀察等外,我們還要看鐵銹是否擁有鐵所具有的.特性來驗證,尋找證據(jù)借鑒課本資料實驗探討填寫35頁表格。(指出:是對比實驗,注意可變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實驗注意點)

  4、反饋交流探討結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發(fā)現(xiàn)說明你的看法的?

  5、小結:我們通過觀察和敲擊、導電、磁鐵的吸引等實驗得到的結果都說明鐵

  銹不是鐵,是鐵產(chǎn)生的一種新物質,那么就是一種化學變化。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這是我們控制鐵銹的關鍵。

  三、探索鐵銹形成成因

  1、教師提出問題: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也就是鐵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2、學生大膽討論猜測。

  3、制定研究計劃。

  4、交流研究計劃,相互質疑補充,(對研究命題作出指導,通過比較“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與具體學生單一猜想問題作出比較,指導問題選擇的可行性,人員分工等)

  四、總結:

  下周我們再上課的時候,相信同學們對鐵銹形成的研究會有不小的收獲,我們還可以獲取避免生銹的方法。

  閱讀43頁相關資料——鐵為什么會生銹

小學科學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青少年生長發(fā)育主要特點及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的基礎上,對生命延續(xù)內容的深一步探究活動。學生通過研究自己的身體特征與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異,并對部分動植物進行觀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認識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目的:

  1、認識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人體特征,進一步提高比較分析和推理能力;

  3、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求實,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難點:

  了解什么是人體的遺傳和變異現(xiàn)象,并知道遺傳和變異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

  教學準備:

  1、有關多媒體課件

  2、教師事先收集全班同學及其父母的單身照片、全家福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小動物和植物的圖片

  學生觀察,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它們長得很像。

  生:它們一模一樣

  2.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出示課題“我像誰”)

  二、探究活動

 。ㄒ唬┲笇W生認識什么是遺傳和變異

  1、找一找自己的身體特征與家人的異同點?

  出示課件:從特征看,有些人是直發(fā),有些人是卷發(fā);有些人是雙眼皮,有些人是單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沒有耳垂等等。

  多媒體出示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特征與父母的特征。(完成表格)

  生匯報

  出示圖片找出人物的相同特征

  教師結合學生的發(fā)現(xiàn)匯報,進一步提出問題:“動植物中有沒有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樣現(xiàn)象呢?”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薄褒埳抛,九子各不同”等諺語。

  2、引出:

  生物的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xiàn)象叫遺傳。

 。ò鍟哼z傳)

  師講解:為什么有的雙胞胎長得那么像,有的卻并不很像?

  學習:遺傳基因是指攜帶有父母親生理特征信息的遺傳物質,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xiàn),包括性別、性格、外貌等等。

  3、變異

  出示圖片師: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匯報

  引出: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變異。(板書:變異)

 。ǘ┲笇W生認識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

  學生觀察圖片。

  學生匯報結果。

  對以上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教師適時小結:遺傳和變異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

  三、自由活動

  生物的變異和遺傳對于我們有哪些影響?是有害還是有利?

  1.學生分組討論。

  2.學生匯報。

  3.出示圖片講解。

  4.教師總結。

  四、總結回顧

  生匯報

  五、拓展活動

  1.課后查閱一些有關遺傳和變異現(xiàn)象的資料。

  板書設計:

  我像誰

  遺傳 變異

小學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充分感知磁鐵的特性,對之產(chǎn)生興趣。

  2、能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磁鐵,回形針、紙片、紐扣、鐵夾子、小積木、易拉罐、硬幣、鐵質鉛筆盒、螺絲等。

  2、活動室布置一些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

  3、區(qū)域活動材料:

  1)、動物迷宮板6塊,每塊配有立體小動物,底部有回形針。

  2)、立體魚若干,頂部別有回形針;魚竿10根,線上系有磁鐵。

  3)、礦泉水空瓶8只,里面裝有回形針。

  4)、U字形,長條形磁鐵若干。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解決問題,找出最佳方法。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老師不小心把許多回形針散落在地。

  提問:你有什么辦法幫助老師?試一試哪種辦法最好?為什么?

  2、幼兒感知,探索磁鐵還能吸住哪些東西。

  (1)、提供紙片、鐵夾子、紐扣、螺絲、小積木、易拉罐、鐵質鉛筆盒、硬幣等,請幼兒猜測:磁鐵除了能吸住回形針,還能吸住哪些東西?

  (2)、幼兒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哪些東西。

  (3)、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進一步感知磁鐵的特性,引導幼兒在活動室中自由尋找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并相互交流。

  4、分組活動。

  (1)、走迷宮:把磁鐵放在迷宮板的下面玩。

  (2)、釣魚: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釣的魚最多。

  (3)、取回形針:不用手拿,也不能把瓶子倒過來,設法把回形針從瓶中取出。

  (4)、U字形、長條形磁鐵:可以怎么玩?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5、交流活動情況: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材內容分析:

  磁鐵在生活中經(jīng)常被使用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而大班下學期的綜合主題教材的主題二《小問號》中,恰巧就安排了《磁鐵的秘密》這一科學活動。于是,我首先對教材中的活動內容進行了了解,發(fā)現(xiàn)內容還是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的過程設計也比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需做調整的部分。

  科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由“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與技能”、“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三維組成。因此我首先將活動目標進行了調整:第一個知識目標定為——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磁鐵可以吸住鐵制品的特性。而原來的目標——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充分感知磁鐵的特性,對之產(chǎn)生興趣。這是一個包含多個核心科學概念的目標界定。由于并沒有明確指明磁鐵的特性是什么,在一次探究活動中,可能涉及到磁鐵的很多特性,比如“磁鐵能吸鐵”、“磁鐵能隔著一些材料吸東西”、“磁鐵兩端的磁力最強”,等等。這樣多的科學概念,讓大班的孩子在一個活動中來掌握,是很難較好的.完成的。由于沒有明確的核心目標,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探究不充分,孩子就無法探究出一個明確的科學概念,進而失去了探索的興趣;第二個為技能目標——能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養(yǎng)成實驗后記錄的習慣。在科學活動中,幼兒的記錄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本活動中我增加了幼兒記錄這一環(huán)節(jié);第三個為情感目標——對探索活動感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目標制定完成,接下來我根據(jù)書上的內容對活動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設計。正規(guī)性的科學活動通常要受時間的限制,但是,幼兒的探索欲望是無止境的,在一日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教師應該牢固樹立“寓科學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的意識,因此,在活動的結尾處我認為需要有一個延伸,讓幼兒繼續(xù)探索磁鐵的更多秘密,如磁鐵有正負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等特點。

小學科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液體黏度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進行預測并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理解公平實驗,為保證公平,需要保持除變量之外的其他條件相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公開的、民主的討論有助于辨識實驗的準確性;小組內分工合作對開展實驗是十分重要的。

  教學重點:

  簡單設計對比實驗,描述并簡單解釋液體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影響。

  教學難點:

  設計對比實驗,理解公平實驗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水、油、洗潔精、課件

  2、四人小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潔精、1塊玻璃、3根滴管、一張實驗記錄表、若干面巾紙,一張固體與液體的維恩圖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在上一節(jié)課里,同學們認識哪兩種液體?(板書:水、食用油)今天老師帶來另外一種液體——洗潔精(板書:洗潔精)。

  2、貼標簽比賽:用肉眼辨別水、食用油、洗潔精。

  3、請學生匯報自己是怎么分辨水跟洗潔精的?

  4、貼錯的同學可以再次粘貼標簽。

  5、問題:水、食用油、洗潔精有什么共同點嗎?

  6、師:那他們流動的速度是否一樣快呢?誰會流得更快一些?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誰會流得更快一些。(板書課題)

  二、觀察實驗,探究新知

 。ㄒ唬┏醪讲聹y,制定方案

  1、猜測水、食用油、洗潔精流動的快慢情況是怎樣的?誰流動的最快,誰流動的較快,誰流動的最慢?并說說自己的猜測理由。

  2、請學生當裁判,為水、食用油、洗潔精設想一種比賽方法。

  3、小組交流方法并匯報。

  4、請學生在這么多方法中選擇一種公平可行的比賽方案。

 、賹W生小組討論。

 、趯W生再次匯報比賽方案,比賽規(guī)則。

 、劢處煾鶕(jù)學生回答并引用生活實例概括出本次比賽的規(guī)則要點。

 。ǘ⿲嶒炋骄,匯報交流

  1、教師出示溫馨提示。

  2、組長領取材料,學生動手做實驗,并做好實驗記錄。

  3、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4、談話:在實驗中通過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得出結論:液體流動的.快慢與它們的黏度有關。

  6、師:對水你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7、了解水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

  (三)比較固體與液體的區(qū)別。

 、賻煟耗景逡惨獊韰⒓颖荣,你們認為他可以參加到水、食用油、洗潔精的流動比賽嗎?為什么?

 、谝后w有哪些特點,固體有哪些特點,而液體跟固體的共同特點又是什么呢?

 、壑该卮鸩⑼瓿杀砀。

  三、課堂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小學科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體重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能選這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2、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交流;珍愛生命;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難點】

  了解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點,關注個人保健。

  【教學準備】

  準備自己不同年齡段的照片課前觀察不同年齡段的人的身體特征,并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在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身邊的動物、植物的'生長變化提出問題——人的身體從小到大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小到大身體、心理、語言行為等方面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猜想假設學生根據(jù)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制定方案分小組制定探究方案

  4、實施探究

  A、探究人的一生身體發(fā)展變化特征

  (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搜集了一些“人從小到大身體發(fā)展變化”的資料,有的同學還準備了上學以來的體檢表。下面請你們小組內交流搜集的資料,看看能從資料中發(fā)現(xiàn)什么。

  (2)學生小組交流合作,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3)除了身高和體重有變化之外,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其他方面的變化嗎?美麗青春痘、說話的聲音變粗、喉結突出……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人的身體的變化得特點。那么你認為人從小到老身體變化最明顯的階段有哪些?人出生后,身體逐漸長大,直到長成健壯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體又會逐漸的衰老,直到死亡。這是一個客觀規(guī)律。一般來說,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發(fā)育期(從出生到20歲)、成熟期(20道40歲)、漸衰期(40到60歲)和衰老期(60歲以后)等4個發(fā)展階段。生長、發(fā)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人的身體特征發(fā)育比較緩慢,相鄰的兩個階段身體特征沒有明顯的界限。人的各個發(fā)展階段時間比較長短因人而異。

  B、探究青春期身體變化特征

  同學們已經(jīng)查閱了自己的體檢表,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你感覺到什么?如果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制成表格或圖形,研究起來就會更明顯。你想用怎樣的方式研究呢?(統(tǒng)計表、條形碼統(tǒng)計圖生、折線圖)請同學們先繪制圖表,然后再觀察圖表,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請寫在下面:

  (1)圖表(2)發(fā)現(xiàn)青少年在10~20歲時,身高體重增長較快,這個階段稱為青春期。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孩比男孩早兩年。青春期是由兒童發(fā)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時期,人的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等都增長的很快,而且還有人會長出青春痘,男同學長喉結、長胡子等特征。

  C、青春期的衛(wèi)生

  保健教育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時期,關系到以后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給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礎,我們在青春期應該注意什么?(加強鍛煉、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心理咨詢)寫出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

  5、展示交流展示探究結果,全班交流。

  6、拓展創(chuàng)新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收集資料,了解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的人的外形特征?梢詫懗鲅芯繄蟾嬖谌嘟涣,也可以出一期專題研究。

  7、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了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了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反展特點,注重個人保健。

小學科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

  2.學會看天氣預報學會看簡單的天氣圖

  3.利用天氣圖判斷天氣狀況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 學會看簡單的天氣圖

  難點:利用天氣圖判斷天氣狀況

  三、教學過程

  設置情境,引入新課:

  設問:

  你知道三國時期諸葛亮“趁濃霧草船借箭”和“借東風火燒曹營”的故事?

  合作交流,探究規(guī)律:

 。ㄒ唬 怎樣看天氣預報

  1. 獲取天氣預報的方法

  師:那你是如何獲取這些天氣情況的'呢?

  生:電視、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上的短信

  師: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分析天氣圖自己預測天氣或者通過天氣觀測,自己作出天氣預報

  2. 天氣符號 課件展示常用的天氣符號,讓學生說他們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3. 天氣用語的含義

  師:展示一則關于上海市某日的天氣預報,讓學生通過查找書本當中的知識解釋相關用語的含義 。

  生 1:陰:天空總云量占8/10以上 多云:天空總云量5/10—7/10之間 少云:天空總云量占 5/10—3/10之間 晴:天空總云量占3/10之下 生 2:大雨:12小時內降水大于 中雨:15mm—15mm 小雨:小于 5mm 生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大小

  〈練一練〉今天天氣中的含義

  結合實際,發(fā)現(xiàn)新知:

 。ǘ 天氣圖和天氣系統(tǒng)

  1. 天氣圖

  師:天氣圖表示一種天氣形勢,是一種可以表現(xiàn)不同地方氣象信息的地圖。利用天氣圖來進行天氣預報已經(jīng)有 100多年的歷史了,世界上第一張?zhí)鞖鈭D是法國天文學家在1853年繪制的11月12日歐洲天氣圖。分析天氣圖時,首先了解一下天氣用語。

  〈課件展示〉 天氣圖

 。1) 等高線 讓學生先復習初一年級的等高線的知識,然后根據(jù)等高線的定義以及天氣圖,說出等壓線的定義

 。2) 高壓系統(tǒng)和低壓系統(tǒng)

  讓學生根據(jù)等壓線的特點,我們可以分析一些對天氣造成影響的系統(tǒng):如高壓、低壓。 1. 什么叫暖鋒?

  2. 暖鋒過境時帶來什么天氣?過境后帶來什么天氣?

  生 1:暖鋒:向冷氣團一側移動的鋒

  生 2:過境時:升溫、降水

  過境后:升溫、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4) 臺風 降水、降溫、大風天氣

  〈應用〉 (課件展示)

  書本 73頁的天氣形勢圖,讓學生分析我國的天氣形勢

  1. 找出當天影響我國較大的天氣形勢

  2. 分析我國的天氣形勢

  3. 預測北京、上海、廣州的未來 24小時的天氣形勢

 。ㄈ 收集天氣諺語 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書本74頁練習

  1、2 課堂小結,完善結構:

  1. 怎樣看天氣預報

  2. 天氣圖 天氣系統(tǒng) :高壓系統(tǒng) 低壓系統(tǒng)冷鋒 暖鋒 臺風

  3.收集天氣諺語

  作業(yè)布置,課后提高: 作業(yè)本2.5節(jié)、全程助學

小學科學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月相變化是月球在不斷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發(fā)生的。

  2、能夠對月相變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設和猜想;能夠用模擬實驗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傾聽其他同學對于月相變化原因的觀點和評述。

  二、教學準備

  大白紙、記號筆、黃色乒乓球、臺燈、鉛筆、粉筆。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提出研究問題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滿月、凸虧月、下弦月、殘月這八種典型月相的圖片,讓學生根據(jù)從農(nóng)歷初一開始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

 。2)提出研究問題:月相的變化是怎樣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設

 。1)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討論:月相每個月重復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2)讓學生在班上匯報自己的想法。

 。3)把學生按照不同的解釋分成小組,并且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作出一個示意圖。

  在繪制示意圖之前,為了讓不同學生畫的示意圖能夠被相互理解,教師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①示意圖要表示出從北極俯瞰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诋斣虑蛱幱谲壍郎系牟煌恢脮r所出現(xiàn)的月相。

 、墼虑蚶@地球轉動的方向

 。4)學生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示意圖。其他的學生可以針對示意圖提出疑問并要求解釋。

  (5)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設以及針對各種假設存在的疑問。

  3、設計模擬實驗

 。1)讓持有不同見解的學生設計出一個模擬實驗來檢驗示意圖中展示的假設。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儆檬裁磥泶硎疽鈭D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陽?

  ②怎樣表示月球繞地球的運動?

  ③怎樣觀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時出現(xiàn)的月相?

 。2)讓學生根據(jù)制定的實驗方案準備試驗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課時

  1、進行模擬實驗

 。1)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假設分成小組進行模擬實驗。

 。2)教師巡視、指導不同小組進行實驗的情況。

  2、匯報實驗情況

 。1)讓各組學生匯報模擬實驗中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引導他們回答:

 、僭趯嶒炛心闶窃鯓幼屧虑蚶@地球運動的?你這樣做的根據(jù)是什么?

 、谌绻吹叫略碌腵時候,月球應該在什么位置?這時對應的日期應該是什么時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應該在什么位置?

 、墼谀愕哪M實驗中月相變化的順序和我們實際觀測到的月相變化的順序是不是一致的?

 、芨鶕(jù)模擬實驗的情況,你認為自己的假設是正確的嗎?如果不正確,你的根據(jù)是什么?要怎樣修改?

  3、總結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交流總結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讓學生思考:如果月球繞地球運動的方向反過來,對于月相的變化有什么影響?

  4、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的結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圖。

小學科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觀察、描述西紅柿幼苗的形態(tài)特征,了解幼苗成長的過程。

  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

  科學探究:

  1.能運用感官和工具觀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及現(xiàn)象。

  2.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記錄整理幼苗生長過程中每部分的樣子。

  3.能依據(jù)證據(jù)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根的作用。

  科學態(tài)度:

  1.對自然現(xiàn)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樂于參加觀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學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克服困難,完成預定的任務。

  2.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jù),不從眾,不輕易相信權威與書本,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jù),能調整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通過回顧、觀察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研究根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回顧、觀察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研究根的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課件,常見的盆栽綠植。

  學生材料:番茄或黃瓜幼苗生長記錄,自己種植的番茄幼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呱呱墜地的嬰兒經(jīng)過幼兒、兒童時期會長成一位翩翩少年。種下一粒種子它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通過《幼苗長大了》來學習一下植物幼苗成長的過程及根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長過程,拋出問題引發(fā)思考,點明主題。]

  二、認識幼苗

  1.師:寒假中,老師指導同學們種植西紅柿種子,要求同學們觀察記錄西紅柿幼苗的形態(tài)、高度等變化,同學們做的怎么樣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學生記錄的番茄成長的數(shù)據(jù)和照片)

  2.師:你能說一下這些幼苗有什么變化嗎?

  3.生:幼苗長出了葉,葉子變大了,幼苗長高了,變得健壯了… …

  4.師:是的,幼苗長出了莖和葉,幼苗長高變大了。同學們認真觀察一周齡幼苗和兩周齡幼苗新長出的葉子形態(tài),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生:幼苗剛開始長出的兩片葉子的邊緣是平滑的,后來長出的葉子邊緣不平滑。

  6.師:這位同學觀察的非常認真!番茄幼苗最初的兩片葉子是子葉,之后長出的葉子是真葉,我們生活中所見所說的都是真葉。觀察一下你種的番茄幼葉長大后的`形狀像什么呢?

  7.生:像一片片羽(這些語言的意義何在?)

  8.師: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樣的葉稱為羽狀葉,楊樹的葉像心形,楓樹的葉像手掌,每種植物的葉都有特定的形狀,葉的形狀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長大過程中,地上部分枝和葉生長的同時,根也在努力的生長。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動中起什么作用呢?

 。墼O計意圖:通過觀察植株生長過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長記錄表,讓學生直觀感知幼苗長大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番茄葉的特征。設疑問引出根的作用。]

  三、根的作用

  1.師: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栽小蔥》,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蔥的生長需要一些基本條件,如土壤、水分、陽光等。同時我們還做過一個“小蔥喝水的實驗”,每天記錄小蔥喝多少水。同學們你還記得這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嗎?(這個有何意義?)

  2.生:小蔥的根要發(fā)達,水要沒過根… …

  3.師:不難發(fā)現(xiàn)“小蔥喝水”與植物的哪個器官息息相關呢?

  4.生:“小蔥喝水”與根有關。

  5.師:沒錯,“小蔥喝水”靠的是根,這個實驗說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6.生:“小蔥喝水的實驗”說明根能吸收水分。

  7.師:這位同學回答的很好,“小蔥喝水的實驗”說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時溶解在水中的養(yǎng)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說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yǎng)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yǎng)分能夠維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斷長大,根屬于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

  8.師: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長在哪里?

  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長在地下的土壤中。

  10.師: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屬于根的一種類型,同學們觀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長部位和特點什么?

  11.生:玉米的不定根從莖的下部長出,數(shù)量很多,像一個個鐵釘將玉米的莖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

  12.師:小組內討論一下這樣的根會有什么作用?

  13.生:根具有穩(wěn)固莖干的支持作用。

  14.師:有一種食物物美價廉被稱為“小人參”,你知道是誰嗎?

  不錯,它就是蘿卜。我們常吃的蘿卜、胡蘿卜、甘薯都屬于根。有句俗語說的好:煙臺蘋果萊陽梨,比不上濰坊的蘿卜皮。濰坊蘿卜脆甜爽口、美味多汁。同學們想一想這說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15.生: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

  16.師:誰能總結一下根的主要作用?

 。墼O計意圖:通過回顧、觀察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的思考,讓學生感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yǎng)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

  四、總結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生1:我知道了幼苗的生長過程,觀察到西紅柿的葉是羽狀葉,不同植物的葉形態(tài)上有穩(wěn)定的差異。

  生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yǎng)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

  生3:植物的根通常生長在地下的土壤里。根是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能維持植物的生命。

小學科學教案11

  第一課時 使用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fā)現(xiàn)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shù)剡x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原因討論。

  【教學準備】

  記錄表(學生);常用工具,剪刀、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鑷子、

  老虎鉗(教師);釘有三個圖釘、2個鐵釘、兩個木螺絲釘?shù)哪景逡粔K。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個漂亮的窗花剪紙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出示窗花剪紙)。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還能做些什么事?(剪繩、剪指甲??)

  那么錘子能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出示錘子)

  二、我們用過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常用的工具(板書課題:使用工具)

  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他們能幫助我們做什么事?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稱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書本P2表格內。比一比,哪些同學想地更多。

  3、小組匯報:

  請一個小組上臺來介紹,并且可以使用老師講臺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4、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工具的使用已經(jīng)比較熟悉,并且能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請大家來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啟后)

  三、選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師這里有釘有一些釘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釘子沖木板中取出來,請問我該選擇什么樣的工具比較合適?

  2)請小組內的同學先觀察一下釘在木板上的釘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說說你選擇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組長領材料,組織小組成員開展實驗

  3、全班交流:說說你們剛才選擇的工具是最合適的嗎?

  4、分組發(fā)言共同評論。

  四、完成三項任務的工具選擇

  1、請大家觀察P3的三幅圖,請你在右邊選擇最恰當?shù)墓ぞ邅硗瓿蛇@3項工作。 并且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2、油桶通過斜面推上車,比較省力;大石頭用撬棍當趕感去撬動比較省力;利用繩子和滑輪組成定滑輪可以很方面地將國旗掛到旗桿頂上。

  3、教師小結:有一些很費力、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讓我們做的更好。

  4、 請大家看P3工具的定義,深入理解。

  五、全課總結:對于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

  六、作業(yè)布置

  第二課時杠桿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對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

  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臺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臺)

  哎,講臺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

  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杠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 什么是杠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

  2、示范用杠桿撬講臺。

  3、板書分析杠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

  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么位置

  5、在展臺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杠桿

  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并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 學生自己體驗杠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1、 剛才我們用杠桿輕松地撬起了講臺,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呢?

  (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

  讓我們用杠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 對杠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 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鉤碼,要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杠桿尺的右邊什么位置掛上幾個鉤碼 ?(請同學上臺來試一試,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 還有其他方法嗎 ?

  5、 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鉤碼,還可以怎么掛?那么右邊又應該在什么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并且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P6上的表格內。完成實驗之后再把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6、 對所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觀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2) 在什么情況下,杠桿費力?

  3) 在什么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7、 教師進行總結: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各情況的比較和分析。

  四、收集數(shù)據(jù)步驟的反思

  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shù)據(jù)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五、全課小結

  六、作業(yè)布置

  第三課時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準備】

  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并說說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個點,然后進行比較)

  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么 ?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并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么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guī)律)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后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臺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么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么這樣設計呢?

  5、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后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后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小學科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描述太陽光穿過三棱鏡后形成的彩色光帶,知道太陽光包含有不同顏色的光。

  2.知道彩虹的形成原因。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基于所學知識,從太陽光的組成、彩虹的成因等方面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并作出假設。

  2.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模擬實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并嘗試制造彩虹。

  難點 指導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推想彩虹的成因。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平面鏡、噴水壺、泡泡液、透明的塑料尺、裝滿水的塑料瓶、光盤、記錄單。

  教師準備:三棱鏡、水槽、紙屏、平行光源等、課件。

  [PPT 2 出示]三棱鏡、平面鏡、水槽、紙屏、噴水壺、裝滿水的塑料瓶、透明的塑料尺、光盤、泡泡液、平行光源圖片,及課前活動要求:思考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PPT 3 出示]美麗的彩虹圖片導入新課。

  2.教師提出問題:你知道彩虹的哪些秘密?關于彩虹,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3.學生交流:彩虹有七種顏色,彩虹在雨后產(chǎn)生……

  3.師生總結。板書課題:4.彩虹的秘密。

  二、活動過程

  [PPT 4 出示]活動一: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1.猜想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PPT 5 出示]雨后彩虹圖片及噴泉上形成彩虹的圖片。引導學生猜想彩虹的成因。

  2.學生交流。

  3.師生總結:與陽光有關、與水汽有關、雨過天晴、有霧氣等等。

  4.通過模擬實驗驗證猜想。

  [PPT 6 出示]彩虹模擬實驗活動場景圖片:學生利用陽光、三棱鏡和紙屏做彩虹模擬實驗,及利用陽光、水槽、平面鏡和紙屏做彩虹模擬實驗。

  5. [PPT 7 出示]實驗提示:陽光不足時,可以用平行光源代替陽光進行上述兩種實驗。也可以利用光的色散與合成演示器進行彩虹模擬實驗。

  6.開展實驗,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7.學生分小組匯報研究結果。

  [PPT 8 出示]三棱鏡把陽光分散為七種色光圖片,引導學生認識三棱鏡可以把陽光分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是一種光的色散現(xiàn)象。

  8.[PPT 10 出示]水槽中的平面鏡與水形成“三棱鏡”示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實驗中的水起到了三棱鏡的作用,把陽光分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9.師生總結。

  [PPT 11 出示]水與三棱鏡都可以把陽光分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并且七種色光的排列順序是不變的。

  10.獲得科學結論。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11.[PPT 12 出示]教科書介紹的太陽光組成、光的色散現(xiàn)象的資料。

  10.師生總結歸納彩虹的.成因,認識彩虹是一種光的色散現(xiàn)象。

  [PPT 13 出示]活動二:制造“彩虹”。

  1.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制造“彩虹”的方法。

  2.[PPT 14 出示]制造“彩虹”活動場景圖片:學生在陽光下用噴壺噴水制造“彩虹”。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更多的制造“彩虹”的方法。

  [PPT 15 出示]陽光下吹泡泡制造“彩虹”圖片,及更多的制造彩虹的方法:陽光透過塑料尺、陽光透過裝滿水的塑料瓶、陽光照在光盤上……

  4.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5.匯報制造“彩虹”的感想,交流發(fā)現(xiàn)。

  三、拓展活動-----思考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現(xiàn)的時間不太長。

  1.[PPT 16 出示]思考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現(xiàn)的時間不太長。

  2.學生交流。

  3.師生總結:在陽光下,小水滴受熱蒸發(fā),彩虹就消失了。

小學科學教案13

  《認識角》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67頁——68頁的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見到的角抽象成數(shù)學中的角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材只對角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內容設計上,特別注意強化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實際操作,讓學生對角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根據(jù)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能力目標:經(jīng)歷“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圖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觀區(qū)分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二、說教法、學法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shù)學學習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的。教師的教需要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xiàn),而學生的學則是需要教師引導的!敖恰睂τ诙昙壭∨笥褋碚f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教學中我將觀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機貫穿于課堂中的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從感知,經(jīng)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guī)律,采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并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yōu)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tài)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tài)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里。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yōu)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私鈱W生的學習起點,復習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然后教師引入新知: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板書課題:認識角。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出發(fā),既能喚起他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又能激起他們參與學習新知的熱情與積極性,為繼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ǘ⿵膶ふ疑钪械慕牵綄嵨镏谐橄蠼,初步感知角。

  本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jīng)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shù)學上的角”。因此,我先通過實物演示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夾成一個角,鐘面上兩根指針夾成一個角,紅領巾的兩邊組成一個角。然后問學生:你還能從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礎上,通過動態(tài)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幾何圖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初步感知數(shù)學上的“角”的形象。

 。ㄈ┎僮饔^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后,再提出問題:你能不能想辦法折一個角呢?把折好的角介紹給同學。這樣在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使他們更充分的感知到角。這時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呢?閉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充分調動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然后及時設計“判斷”,在平面圖中“指角、數(shù)角”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生建立了角的正確表象基礎上,我設計了操作活動角和大小三角板對應角的比較兩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充分動手操作,討論討論,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在班上師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口有關,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再巧妙運用多媒體演示驗證,變抽象為直觀,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ㄎ澹 拓展應用,提升學生能力。

  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一張長方形紙,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可以畫一畫,也可以折一折,還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誰想的方法多。在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請學生把幾種不同的剪法和同學交流,教師演示。這一設計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發(fā)展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仡櫩偨Y。

  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然后通過出示:籃球場地、籃球板、球門架、樓梯以及樓房建筑物等,將數(shù)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于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生活中的數(shù)學。

小學科學教案14

  第二課杠桿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對杠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

  對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

  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臺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臺)哎,講臺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杠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

  什么是杠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

  2、示范用杠桿撬講臺。

  3、板書分析杠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阻力點、用力點、支點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么位置

  5、在展臺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杠桿: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并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學生自己體驗杠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1、剛才我們用杠桿輕松地撬起了講臺,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呢?(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讓我們用杠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對杠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鉤碼,要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杠桿尺的右邊什么位置掛上幾個鉤碼?(請同學上臺來試一試,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還有其他方法嗎?

  5、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鉤碼,還可以怎么掛?那么右邊又應該在什么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并且把數(shù)據(jù)。

小學科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一些秋季的天氣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了解一些在秋季成熟的果實;了解一些動物在秋季的活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身邊和秋天相關的現(xiàn)象。

  教學重點:認識一些秋季的天氣現(xiàn)象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身邊和秋天相關的現(xiàn)象。

  教學用具:PPT課件

  一、任務驅動,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季嗎?

  生:春、夏、秋、冬

  師:展示圖1生活情境:秋風吹走了波波的帽子,吹落了樹上的黃葉。琪琪撿起地上的落葉說:“怎么滿地落葉呢?”彬彬說:“是秋天來了吧?”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秋天吧!

  問:秋天來了會有哪些變化呢?

  生:天氣變冷了...風變大了...樹葉黃了...

  師小結:是的,同學們通過觀察會發(fā)現(xiàn)秋天有一些直觀而容易發(fā)現(xiàn)的變化,例如:天氣變涼、樹葉變黃、落葉、風變大等等。秋天在夏天之后,有一些比較直觀的感受是氣溫的下降。另外,由于氣溫變化及其他原因,很多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黃、枯萎、凋落,只留下枝干度過冬天。

  二、活動指引,學習新知

  活動1秋天來了

  師:展示圖2

  秋風送爽,天氣轉涼。你能從哪些現(xiàn)象感受到秋天的到來? 請同學們從氣溫、雨、風等方面來說說秋天的變化吧!

  生:舉手回答。“秋天的氣溫變冷了”“雨多了”“風變大了”…

  師小結:是的。相對其他季節(jié),秋季明顯感覺到氣溫的下降,而秋季氣溫下降往往是伴隨著秋風而來,所謂“一場秋風一場涼,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呢!因為這些秋風是從北方南下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所以比較清涼,風向穩(wěn)定,風力有時會比較大。

  我們看到書上小女孩手持風車的圖片就是提示我們秋風的特點,秋風來了。

  活動2秋天的動物和植物

  師:展示圖3

  秋天,很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動物的活動是否也發(fā)生了變化?

  我們看到圖中背景包括了秋天的樹木、小草的葉子變黃了、大雁南飛以及收割機在收割莊稼。插圖分別是什么呢?

  生:有向日葵、柿子、螞蟻、松鼠。

  師:對的,那是一些秋天的果實和動物在儲備過冬的食物。請問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果實是在秋天成熟的呢?

  生:橘子…蘋果…橙…

  師小結:很多植物的果實是在秋天成熟的。例如:柿子、蘋果、海棠、山楂、石榴、梨、核桃等。也有很多農(nóng)作物的果實同樣也是在秋天成熟的,例如:水稻、棉花、大豆等。而動物在秋季的變化主要有換毛、遷徙、儲備食物等。

  三、游戲互動,興趣激發(fā)

  組織學生去校園里找找秋天的跡象。比如觀察一下秋風的風向及風力大小。

【小學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案01-14

小學水的科學教案05-25

小學科學教案【經(jīng)典】12-06

小學科學教案(經(jīng)典)01-09

小學科學教案03-05

小學科學教案(經(jīng)典)03-05

小學科學教案【薦】02-14

小學科學教案【熱】02-24

小學科學教案【精】02-23

【薦】小學科學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