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經(jīng)典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在觀察、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燈泡發(fā)亮的電路和金屬材料的導電現(xiàn)象。
2.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初步了解其特性。
物質(zhì)準備:
1.教具:一塊展示板(圖一),電池、電線、燈泡、杯子的圖片各一。
2.學具:電池、電線、燈泡、杯子、積木、鑰匙、晨檢牌、紙片等若干。
經(jīng)驗準備:通過PPT對電池有了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1.導入:以問題的形式,激趣引題。
。1)教師打開沒有插上電源的.錄音機,咦,今天錄音機出了什么問題?(“錄音機沒有電”、磁帶壞了……。)
。2)教師插上電源,驗證幼兒猜測的結果。
。3)師:電能讓錄音機轉動起來,電還有什么用呢?(電能讓電動玩具動起來,電能使燈泡亮起來,電可以讓電風扇轉動……。)
2.嘗試:選擇材料,探索燈泡發(fā)亮的電路。
。1)師:老師這兒準備了一些材料,出示圖一,在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樣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請你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認為是那二樣?最好能說出理由。
。2)師:這二樣材料是不是真能讓燈泡亮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試一試。
。3)幼兒盡情地操作,教師觀察、鼓勵、引導(圖二)。
。4)師:請告訴我們,你是怎樣讓燈泡亮起來的?用這個圖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來(圖三)。
(5)師:你們用電線的一頭與燈泡接上,另一頭與電池的頂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燈泡觸到和電池的另一頭,燈泡就亮了。
。6)師:是不是這樣?這樣連接真的能讓燈泡亮起來嗎?讓我也來試一試?
。7)教師有意選擇金屬絲不露的電線操作。咦!怎么不亮?
3.發(fā)現(xiàn):創(chuàng)設情景,操作中發(fā)現(xiàn)金屬的導電性。
。1)師:你們的燈泡都亮了,我的為什么不亮呢?
。2)師:“小朋友,你們都認為是電線的問題,同樣是電線,為什么這根電線可以,而這根電線不可以呢?”
。3)比較二根電線的不同處。
。4)幼兒比較操作,描述操作結果,大膽表述材料與燈泡是否亮的因果關系。
。5)教師對幼兒的結論進行描述:“小朋友,你們都認為,電線露出金屬絲接在電池上燈泡就能發(fā)亮,有塑料包著的電線頭接在電池上不能使燈泡發(fā)亮。是不是這樣?(6)教師再次設疑,讓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知金屬的導電性。
師:出示杯子,這是什么材料做的?(金屬)如果把它接在電池上,燈泡會不會亮?
。7)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金屬的任何部位都能導電。(圖四)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8)猜想驗證:再次探索
、倜鞔_操作要求。
師:“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檢牌、積木、紙片、鑰匙,先等請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電路后燈泡著?哪些不亮?然后把你的猜想記錄在表格里!
②幼兒操作記錄猜想結果,教師進行觀察指導(圖一)。
③師**流猜想結果。
教師對幼兒的猜測結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問,進行統(tǒng)計:(圖五)
提問語1:“晨檢牌接在電路上有幾個孩子認為亮的,幾個孩子認為不亮,(教師與幼兒一起統(tǒng)計)說明一共有幾個孩子在活動?(16個)
提問語2:“紙片接在電路上有8個孩子認為亮的,有幾個孩子認為不亮?”
提問語3:“鑰匙接在電路上有1個孩子認為不亮,有幾個孩子認為亮?
④幼兒操作,驗證猜想結果,交流發(fā)現(xiàn)結果。(圖六)
4.拓展:提供電工用具,觀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導電與安全的關系。
明確操作要求。
師提供電工用的鋼絲鉗、尖嘴鉗、起子、活動扳手、.電工刀、電工小錘、電鉆、電烙鐵等:“接下來我們來找一找他們的把手在哪里,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為什么?能不能改成金屬材料?“
5.活動延伸:
師:那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材料,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再做一做這個實驗,找找什么材料能導電,什么材料不能導電?
小百科:一般認為電燈是由美國人湯馬士·愛迪生所發(fā)明。但倘若認真的考據(jù),另一美國人亨利·戈培爾(Heinrich Gbel)比愛迪生早數(shù)十年已發(fā)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fā)光,他亦在1810年發(fā)明了電燭,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fā)光。他的發(fā)明在今天看來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經(jīng)可維持400小時,但是并沒有即時申請設計專利。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有些物體是靠反沖作用在運動的。
2、啟發(fā)幼兒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推出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分析類推及判斷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重點:
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有些物體是靠反沖作用在運動的。
活動難點:
啟發(fā)幼兒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推斷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1個氣球,每組1個裝有小口瓶子的木板自制船。
2、火箭發(fā)射升空的圖片1張。
3、已學會畫簡單的火箭。
活動過程:
1、教師指導幼兒實驗,通過實驗引出活動內(nèi)容。
操作方法:小朋友將裝滿氣的氣球松開口,氣球向前飛去。
引導發(fā)現(xiàn):鼓勵幼兒反復操作、觀察,找出氣球向前飛行的原理。
幼兒討論:什么力量使氣球飛動起來了?
教師指導幼兒小結:往后流動的氣體形成氣流,氣體的反沖作用推動著氣球往前飛。
2、實驗:小船是怎樣前進的?
操作方法:將小口瓶子裝滿水,蓋好,然后把它裝入木板船上的固定位置,要求瓶口朝后。把自制船放入水盆中后,拔掉瓶蓋,船就前進了。
引導發(fā)現(xiàn):鼓勵幼兒反復實驗,重點觀察船運動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進的。
幼兒討論:船是靠什么力量前進的?生活中還能見到哪些物體是靠反作用運動的。
3、通過實驗,引出活動內(nèi)容:
出示火箭發(fā)射升空的圖片,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通過剛才的實驗你能說出什么辦量推動這么大的火箭上天,而且使火箭的速度這么快?
4、觀察火箭結構與火箭發(fā)射升空的實況,運用實驗發(fā)現(xiàn)進行合理判斷。
(1)教師指點火箭部分,逐一指導幼兒觀察認識火箭頂艙,燃料箱,發(fā)動機和助推火箭。
小結:火箭分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頂艙裝載人造衛(wèi)星和各種空間探測器,下半部分由巨大的.燃料箱和強大的發(fā)動機組成,旁邊還有兩個助推火箭。
。2)引導幼兒觀察火箭發(fā)射升空時的工作狀況,并進行合理推斷。
提問:火箭的尾部有什么在燃燒?整個火箭是怎樣啦?火焰是向什么方向噴射的?猜一猜,火箭是靠什么力量升入太空的?
小結:火箭的燃料燃燒時有了巨大的火焰,巨大的火焰向后高速噴射,形成了強大氣流,氣流的反沖作用加上發(fā)動機的巨大力量就推動著火箭飛速前進,升入太空。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參觀少兒科技館,通過參觀和工作人員的講解肯定幼兒的探索熱情,激勵幼兒繼續(xù)再學習、再探索的欲望。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教案 篇3
制作意圖: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及認知規(guī)律利用廢舊物品,科學性的制作了趣味性與知識性皆強的自制玩具“彩球升空”。使幼兒在體驗中不斷探索總結,同時發(fā)展幼兒手眼肢體的協(xié)調(diào)和手臂的力量、手腕的靈活與控制力。冉冉升起的'彩色氣球給幼兒美好視覺感受的同時,使幼兒產(chǎn)生一種要攻克難關并不懈努力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并且此項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自然界中去觀察風的大小會帶來的影響,展開一系列的科學探索與發(fā)現(xiàn)。
教育價值:鍛煉幼兒臂力與手及腕部的控制與靈活性,同時引發(fā)幼兒思考、探索自然界中存在科學性的事物。
選用材料:廢舊硬紙箱(大小各一個)、廢紗網(wǎng)(一個)、廢舊泡末塊、塑料膜、色卡紙、膠、彩色氣球、扇子。
制作過程:
。1)先將塑料膜卷成筒狀,固定。
(2)小紙箱量距,挖洞,將紗網(wǎng)覆蓋洞口,固定;裁片與小紙箱同寬的硬紙卡,一面接于小紙箱開口處,一面接于洞下底部。
。3)將卷筒口與紙箱洞口對接,固定。將風筒與風道置于大紙箱內(nèi),四壁用泡末塊固定牢固。
。4)裝飾玩具的外觀。
操作方法:
取扇子對準進風口處煽風,控制好氣流的連續(xù)與煽風的節(jié)奏和頻率,在有限時間內(nèi),將氣球由桶內(nèi)煽出,落地為準。比較煽出氣球的數(shù)目,數(shù)多為勝!
備注:
1、按幼兒年齡大小計時間的長短。
2、操作過程中不能用手直接取氣球。
適用年齡和地點:4歲以上均可;室內(nèi)外皆可進行活動。
【活動反思】
《火箭升空》的活動深受幼兒喜歡。在活動開展期間孩子們夠認真傾聽、討論、參與人們喜聞樂見的話題中。在親子自制小報時,孩子與家長共同搜集圖片信息積極主動,增進了親子間的溝通交流;觀看課件時,孩子們流露出認真專注的傾聽狀態(tài),通過討論交流獲得同伴的經(jīng)驗;在話題討論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們參與討論的積極和踴躍和輕松的交往氛圍。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識點:了解不同結構的牢固程度不同;
2、技能點:能搭建出牢固的正方體;
3、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對結構的興趣,樂于嘗試各種情況;
活動準備:
搭建所需的相關材料。
活動指導:
1、 中班游戲的探究點主要在:如何搭建牢固的正方體;
2、在游戲材料提供上,根據(jù)參與幼兒的'人數(shù)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提出問題,吸引幼兒興趣
教師:小智和慧慧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但在此之前想請大家?guī)兔Υ罱▋蓚正方體。怎樣搭正方體呢?
二、教具展示
1、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教師搭好的正方體,討論各自的牢固性
教師:這兩個正方體怎么搭的?
哪個牢固呢?
三、操作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搭建正方體的不同方法
2、比較各種搭建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結構與牢固性之間的關系
教師:有哪些搭建方法?哪種更牢固?
3、教師利用幼兒搭建好的正方體展示不同紙張結構承重量的差異,吸引幼兒的好奇心,探究紙張結構之間的區(qū)別,并將記錄觀察結果
四、拓展
1、反思如何將結構與牢固性的關系更好地利用到生活中
五、總結
本節(jié)課通過幼兒的操作,幫助其了解如何通過改變物體的結構提高物體的牢固性。在此過程中,幼兒能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主動積極地反復嘗試。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自己區(qū)分石頭和泥土,了解他們的特質(zhì)用途。
2、通過嘗試,激發(fā)幼兒觀察和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3、幼兒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包好的石頭和泥土,盆子,水,樹枝,抹布,報紙,幻燈片(石頭和泥土做成的各種東西)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剛才去洗手的時候啊,老師悄悄地放了兩個神秘的東西在你們桌上的'報紙下面。小朋友先不要碰,兩個小東西在睡覺呢。我們悄悄地把手放進去摸一摸好不好。
幼兒伸進去摸師:什么感覺。渴鞘裁礀|西呢?
師:小朋友們都摸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那我們現(xiàn)在把它拿出來聞一聞,看一看。哇,是什么呀?
師:哦,原來是小泥巴和小石頭啊。那手里的小泥巴和小石頭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呢?
師:那你們有沒有看見過其他樣子的泥巴和石頭?都是在哪兒看到的呢?
2、基本部分。
師:我們剛才玩的時候呢,小石頭也跑到泥巴頭家里去玩了。你們看現(xiàn)在它都舍不得走了,(出示泥巴和石頭混在一起)怎么辦啊。小石頭的媽媽還在家里焦急地等他呢。
師:老師怎么都弄不開,你們試一試好不好。
發(fā)給幼兒嘗試,也包括各種分開的工具。
師:好了,誰告訴老師你們用的什么辦法。
3、**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們想了各種辦法終于把他們兩個分開了。他們呀,都玩累了,我們來給他們洗洗澡好不好。
分兩個小組,每組發(fā)一個盆子,裝好水,請他們把剛剛拆開的泥和水裝進水里搓。
師:好了,洗干凈了就撈出來。
師:(觀看幼兒):咦?怎么大家都沒有撈出小泥巴呢?他到哪兒去了呢?我們再找一找好嗎。
如果有幼兒說可以在太陽下曬把泥巴弄出來,就放在陽臺邊嘗試。
4、結束部分。
師:原來泥巴在水里就看不見了。它還可以變形呢。那你們想象,除了變在水里藏起來,還可以變成什么樣子。
師:哦,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種方式,老師也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師看到的石頭和泥巴變成了什么樣子。
出示PPT,依依講解圖片。
師:哇,我們看了這么多泥巴和石頭變成的東西。你們想不想自己嘗試一下怎么變呢?
幼兒自己玩泥巴,做東西。
延伸活動:
陶藝課,請幼兒創(chuàng)造東西。
科學教案 篇6
小班科學:太陽大、地球小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激發(fā)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2、感知太陽、地球和月亮的大小。
3、了解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轉規(guī)律,初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太陽、地球、月亮教具以及它們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知識拓展。
1、理解大小關系。
(出示太陽、地球、月亮圖片)
——師: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是什么嗎?它們當中誰大誰小呢?
——請幼兒將太陽、地球、月亮兩兩比較,找出它們中誰最大,誰最小,并將它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了解旋轉規(guī)律。
——師: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月亮圍繞著地球旋轉。
——教師用圖片演示運轉規(guī)律。
二、學習兒歌。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
——教師出示太陽、地球、月亮的頭飾,請幼兒戴上頭飾,邊念邊表演兒歌。
三、游戲活動:“大大小小,轉轉轉”。
——教師請三個幼兒分別拿著太陽、地球和月亮的圖片,其他幼兒一起念兒歌,當念到“地球圍著太陽轉”時,拿著地球圖片的幼兒就要繞拿著太陽圖片的幼兒轉圈。(后面兩句玩法同上,游戲中可以變換游戲速度)
活動應變
制作教具的時候,太陽要做大一點,地球其次,月亮要做小一點,三者對比明顯一點。
活動延伸
1、教師可以利用教具給幼兒講解白天和黑夜的原因。
2、戶外開展“踩影子”的游戲。
區(qū)角活動
角色 區(qū):將太陽、地球、月亮的頭飾放在區(qū)域內(nèi),讓幼兒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兒歌。
科學區(qū):擺放太陽、地球、月亮模型,鼓勵幼兒演示運轉規(guī)律。
美術區(qū):張貼各種太陽、地球、月亮的繪畫作品,鼓勵幼兒欣賞,并進行繪畫。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在主題展示區(qū)貼上太陽、地球、月亮的圖片及幼兒的繪畫作品。
家園同步
家長和幼兒在家里也可以玩游戲:爸爸是太陽,媽媽是地球,寶貝是月亮,可以相互繞著轉圈,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隨機教育
日常觀察太陽升起和日落的方向,觀察月亮的變化等。
相關鏈接
家長可以帶幼兒去科普館,感受世界的奇妙和地球的神奇。
了解關于太陽、月亮的生活傳說: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5
科學教案02-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