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科學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讓小朋友在活動小認識摩擦力.初步了解摩擦力對人類的影響:
重點:
培養(yǎng)小朋友對摩擦力的興趣,發(fā)展動手能力。
難點:
操作技能的掌握。
活動準備:
汽車玩具、積木、瓶子、筆、拔河繩等。
活動過程:
1.通過活動讓小朋友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1)讓小朋友用手搓桌面,用腳搓地面,然后說說感覺?(有一種力阻礙磨擦即摩擦力)
(2)再讓小朋友掃地,擦黑板,擦玻璃,了解掃帚與地面問、板擦與黑板間、布與玻璃之間也存在摩擦力。
2.通過實驗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輛同樣的小汽車在相向斜畫的積木上往下滑,其中兩個斜面上分別鋪有一塊毛巾,一塊手
帕,讓小朋友看看想想哪輛汽車走得最快,哪輛汽車走得最慢,說說為什么?(鋪有毛巾的斜面上
的汽車走的最慢,因為毛巾最粗糙摩擦力大。斜面上鋪有手帕的'汽車走得最快,因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
3.動腦筋想辦法,如何減小和增大摩擦力”
(1)擰緊的瓶蓋打不開怎么辦?引導小朋友回憶用肥皂洗手滑溜的感覺.嘗試用肥皂水把瓶子打開,因肥皂水可減少摩擦力。
(2)衣服上的拉鏈拉不開怎么辦?自行車鏈子轉動不靈活怎么辦?(給幼兒提供石蠟、柴油讓小朋友嘗試,用減少摩擦力來解決問題?)
(3)你手中的鋼筆怎樣才不易被別人拔出?爬桿時怎樣爬的快?(讓小朋友親自體驗活動,從中得出答案:用力握緊(或夾緊、可以增大摩擦力):
(4)在地板坎教室里走路易打滑怎么辦?(穿上帶花紋的鞋子,加大摩擦力)
(5)下雨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馬路上行走,怎樣保證行人車輛的安全?(可以在路上放些木屑、
煤灰和黃沙,加大摩擦力)
活動延伸:
把材料放入操作區(qū)便于小朋友繼續(xù)操作活動:
評量:
下面的問題是問增大還是減小摩擦力:為什么用力系鞋帶?滑冰鞋上為什么裝有鐵輪子?
活動結束:
有些科學概念在活動中的出現,不是讓小朋友掌握,而是便于老師理解指導,因小朋友思維的具體形象性,應在實驗活動和游戲活動小滲透科學知識,目的在于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懂得粗淺的道理。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動物愛吃地食物。
2、有喜愛小動物地情感。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內布置小兔家的.場景,青菜、蘿卜、蘑菇、青草、小魚、小蟲等小動物吃的食物玩具,小熊、小雞、小貓、小猴等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今天小兔家請客,看看小兔請了哪個小動物到它家去做客?”“你們能不能幫每一個小動物挑選一份禮物送給小兔?”
2、選購禮物:
。1)、幼兒到“超市”為小動物選擇小兔喜歡吃的食物。
(2)、互相說說自己選了什么禮物:
——“現在你們能到超市去為小兔選一些招待小動物的食物嗎?”
3、到小兔家做客:
小動物到小兔家,將禮物送給小兔時,會說什么話?
——“想一想,小兔會拿什么東西招待小動物們呢?”
延伸活動:
小白兔吃青菜(體育游戲)
玩法:請一位幼兒扮老狼,其余幼兒扮小白兔,當小兔念完兒歌最后一句時,老狼出來追吃小兔,小兔快速逃到家里;如果小兔被老狼抓住,小兔就停一次游戲。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敲鼓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3.能大膽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探索發(fā)現。
活動準備:
鼓與鼓槌、紐扣、回形針、小玩具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敲擊鼓面,對聲音產生的原因有探索興趣。
。1)教師:新年快到了,人們敲鑼打鼓,迎接新年的`到來。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大鼓,我們一起來敲一敲,聽一聽。
。2)引導幼兒說出小鼓會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音。提問:敲擊小鼓,你們聽到了什么?
2.通過將多種材料放在鼓面上探索,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fā)出聲音。
。1)提問:聲音能用耳朵聽,能用眼睛看嗎?
。2)觀察敲擊下紐扣在鼓面上跳動的現象。教師:請你們把一粒紐扣放在鼓面上,然后再敲一敲,看一看。
。3)請幼兒再將回形針、小玩具等放在鼓面上,觀察敲擊使物體上跳動的現象。
。4)請幼兒把自己的小手放在鼓面上,感受敲擊鼓面的振動現象。
3.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經驗,引導幼兒說出看見了物品在振動,聽見了“咚咚咚”的聲音。提問:
。1)敲擊小鼓,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2)沒有敲小鼓時,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4.引導幼兒圍繞“鼓面為什么會動”“不敲鼓的時候鼓面會不會動?”進行討論。
。1)提問:現在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鼓是怎么發(fā)出聲音的?
(2)總結:原來我們敲小鼓的時候,引起了鼓面的振動,我們的耳朵就聽見了聲音。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故事《小雨點旅行記》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議議故事中,了解小雨點旅行的經歷,知道生活中許多自然現象都與水有關。
2、進一步激發(fā)對自然科學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故事錄音、ppt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有一定的認知基礎。
重點難點:
活動重、難點――了解水的三態(tài)及變化需要的條件。
一、說說生活中的水
1、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擴張毛孔;制造氣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幫助減肥;舞臺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處真正大。
3、說說“水魔法師”能變成哪些樣子。
4、介紹故事名稱,引導幼兒仔細聆聽。
二、理解故事情節(jié)
完整聽錄音故事 提問:
1、故事的名稱;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聽老師完整地講故事(播放ppt) 提問:1、小雨點經歷了一次怎樣的旅行?
2、這次旅行,小雨點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據幼兒的回答,播放ppt進行驗證。
總結: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師”變成的?變化時分別需要哪些條件?
三、小結: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水,就連常見的自然現象中也有許多與水有關。(鼓勵孩子繼續(xù)探索、發(fā)現)
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教室益智區(qū)一直有俄羅斯方塊這個工作,孩子會根據操作卡進行拼擺,但興趣不大,一天在區(qū)域活動中一個孩子拿個幾個不同形狀的在拼擺,讓我有了想法,可以出示一個圖形,讓孩子利用不同的圖形進行多種拼擺的探索。
活動目標
1、感知幾何圖形之間分解與組合的關系,探索圖形組合方式的多樣性。
2、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探索的結果。
3、積極參加數學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操作探索圖形組合方法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地磚、地板、黑板若干塊
2、學具:人手8張操作板、記錄紙、鉛筆
3、經驗準備:有分工與記錄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觀察“地磚的外形特征。以故事情境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白兔開了一家裝修公司,需要招聘鋪地磚的工作人員呢!他說只有最會動腦筋的孩子才能成功,你們要不要試一試?
1、出示圖1——8塊地磚,引導幼兒認識、觀察、比較它們的外形特征。
師: 這些就是用來鋪地的地磚,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地磚形狀、顏色、數量方向等特征。)
小結:他們的顏色、形狀、方向、不同,
二、運用已有經驗嘗試進行圖形的匹配與轉換
。ㄐ∝埣业牡匕澹
1、出示地板小貓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地板上的陰影部分,選擇合適的地磚進行匹配。
師:這是小貓家需要我們鋪地磚的地板,黑色的部分表示可以鋪地磚的空位,仔細觀察地板上空位的`形狀,找找看第幾號地磚鋪進去后,不多不少剛剛填滿。(請個別幼兒操作)誰愿意來試試。
2、驗證操作結果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地板鋪好了嗎?是不是不多不少剛剛填滿呢?
小結:要觀察地板空位與地磚的形狀、方向是否匹配,這樣我們才能又快又準確地將地板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三、感知不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或大圖形分割成其它的小圖形)
1、出示小狗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看小狗家的地板的空位有什么不一樣?需要放入哪些地磚,能讓這些空位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2、幼兒操作、分享、驗證。
操作要點:用兩塊不同形狀的地磚組合,填滿地板上的空位。
師:誰愿意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師:你是用的X號和X號地磚組合起來將地板空位鋪滿的,其他小朋友的呢?
(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1、沒有將地板空位鋪滿;2、出現地磚重疊的現象;)
小結:這一次是用不同形狀的地磚進行組合鋪滿了地板上的空位,所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完成更復雜的鋪地磚任務。
四、通過探索了解圖形組合的多樣性(小豬)
師:你們不僅要把地磚不多不少剛剛鋪滿地板的空位,而且還要想出多種組合的方式,比比看最會動腦筋。
1、出示小豬家的地板
這就是我家的地板,你們要把想到的不同組合的方式記錄下來哦!看看你們在三分鐘內有多少圖形組合的方式。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操作
指導重點:圖形的多種組合方式
五、分享驗證
1、教師將幼兒最后一次操作的結果貼在黑板上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A組的方法是x、x和x號組合起來的,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方法呢?(依次看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2、小結
師:每一組地板上的空位都是一樣時,通過操作發(fā)現這么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來將地板鋪滿,也許不止這幾種組合方式,小朋友們下來還可以繼續(xù)和好朋友一起尋找。
3、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的表現都很棒,小兔經理決定錄用你們了,恭喜你們!
活動總結
本節(jié)活動的目的是,“探索圖形的多種拼擺”目標的落腳點是探索的方法,有兩種、三種等,為了讓孩子有探索的興趣,活動設計從簡到難,一塊圖形的觀察到兩塊圖形的拼擺,最后到幾塊圖形的組合,在活動中孩子的參與性非常強,為孩子營造了輕松地環(huán)境,讓孩子在不斷地動手操作與討論中掌握知識,其次,是兩個孩子的合作,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5—6歲的孩子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者其他符號記錄,在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本節(jié)活動孩子用記錄表來統(tǒng)計自己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分享交流讓孩子的統(tǒng)計知識得到鞏固。
活動中的不足是,因為老師的緊張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整塊地磚的呈現忘記了,沒有更直觀的讓孩子觀察整塊地磚,應該讓孩子先觀察整塊地磚,再出示黑色缺失的陰影部分,這樣更直觀的讓孩子了解所要填補的地磚。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認識常用的取暖用具。
增強使用取暖用具的安全意識。
大膽想并繪畫取暖用具。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取暖用具”組圖;“安全使用取暖用具”組圖。
材料準備: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引導幼兒交流冬天取暖的辦法。
——冬天到了,天氣寒冷,有什么辦法可以取暖?
——除了穿上厚厚的衣服保暖和用運動的方式使身體暖和,還有什么取暖的辦法呢?
出示組圖“取暖用具”,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常用的取暖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1.出示組圖“取暖用具”。
——你認識這些嗎?它們是做什么用的?
2.交流分享使用取暖用具的經驗。
——你用過這些取暖用具嗎?它們是怎么發(fā)熱的?
——使用這些取暖用具時要注意什么?
(教師可根據教案中的“小知識”進行詳細介紹)
小結: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取暖用具,可以讓我們感到暖和,這些取暖用具有的需要用到火,有的需要用到電,使用不當容易引起火災,使用時需要注意安全。
出示組圖“安全使用取暖用具”,引導幼兒判斷圖中的行為是否正確,增強安全使用取暖用具的意識。
——圖中的人使用取暖用具的方法安全嗎?
——應該怎么做?
發(fā)放繪畫工具,鼓勵幼兒設計取暖用具。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fā)明取暖用具,并自由發(fā)言。
——這些取暖用具都有明顯的缺點,有的容易引起火災,有的長時間使用會傷害身體,有的`很容易冷卻,不能隨時攜帶。你們能發(fā)明一些比較安全、不容易冷卻又能隨身攜帶的取暖用具嗎?(如太陽能、空氣能暖手寶)
2.鼓勵幼兒將自己發(fā)明的取暖用具畫出來,并向同伴介紹。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
1.在美工區(qū)投放廢舊紙盒、紙筒、舊報紙、膠水等材料,鼓勵幼兒制作“取暖器”。
2.將幼兒制作的“取暖器”投放到角色區(qū)中使用。
附【小知識】
取暖用具
火爐:火爐里燒的是煤或木炭。用火爐取暖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離得太近,不能用手去摸。煤燃燒時會冒煙,會產生煤氣,容易引起火災或煤氣中毒。
熱水袋:熱水袋有注水式和充電式,可以暖手、暖被窩,但比較容易冷卻。注水式熱水袋使用的時候需要擰緊塞子,用毛巾或布把熱水袋裹起來,避免燙傷;充電式熱水袋不能邊充電邊使用,避免觸電。
電熱毯:用來暖被窩,用電熱毯取暖的時間不要太長,太長了對身體不好,同時注意用電安全,睡覺的時候最好把電源拔掉。
空調:使用空調時房間里空氣不流通,所以不能長時間開空調,需要適當通風,使用空調還很費電。
暖手寶:用來暖和手,可以隨身攜帶,但比較容易冷卻。
暖氣片:北方有統(tǒng)一供暖,配接暖氣片可以使用一個冬天,但不能隨身攜帶。
取暖器:使用電熱取暖器的時候,不要觸摸電源開關和取暖器,防觸電或燙傷。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12-17
學生科學教案03-22
手的科學教案01-03
有關科學教案03-15
實用的科學教案03-27
科學教案范文10-15
火科學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