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物體教案設計及其反思
淺談如何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
“認識物體”教學與反思
世界著名數(shù)學家和教育學家弗賴登塔爾指出: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是實現(xiàn)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出來。根據(jù)這個指導思想,我認為數(shù)學教學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關注學生“學數(shù)學”“做數(shù)學”的過程。本人就以人教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認識物體》為例,談談怎樣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程序和設計意圖
活動一:揭示概念,初步感知
1、擺一擺:
每4個學生為一小組,每一小組放置很多的由學生收集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如:魔方、易拉罐、牙膏盒、小皮球等大的、小的不同顏色的都有)。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讓大家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請你選擇桌子上自己喜歡的實物拼擺出一個圖形,拼好之后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你擺的是什么?
學生興致濃厚地拼擺,擺后互相交流。
生1:我擺了一張凳子。
生2:我拼了一輛轎車。
生3:我拼了一個機器人。
生4:我搭了架滑滑梯。
………
(設計意圖:認識物體這一內(nèi)容,我們一般常采用先展示一下同學們收集的實物,按形狀進行分一分,從分一分著手展開教學。我認為學生直觀感知薄弱,在得出“長方體”等名稱之前,學生的活動僅僅是分一分實物,總感覺學生印象不夠深刻。兒童認識某一事物,須從大量感性的具體材料中,經(jīng)過感知,逐步抽象,進行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因而在給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名稱之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擺、去拼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感知這些形狀的實物的過程,即與之“耍熟”再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教學。)
2、議一議:
師隨意指著一名學生“作品”中的長方體問:“象這個物體的形狀,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你能給取個名字嗎?”
生1:方形
生2:長形
生3:長方體
生4:長長方方體
生5:面體
生6:長方形
生7:長方塊
師:大家的名字起得都很有特色,但為了交流和需要,人們都公認把這種形狀叫長方體(板書長方體)。
接著依次手拿正方體、球、圓柱并板書名稱。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給某一物體取名字,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時他們會覺得有趣,盡管他們的名字有些讓你“瞧不起”,但畢竟是孩子自己取的,他們也動過腦,是他們的創(chuàng)造)。
活動二,引導探究,了解特征
1、摸一摸
師:請大家把剛才起了名的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認真地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你會有什么感覺,并把你的感覺跟小組同學說一說。
師:誰能用最大的聲音告訴老師和小伙伴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
生2:有6個面,每個面摸起來都是平平的。
生3:我看到圓柱是直直的,摸起來光光的。
生4: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圓的。
生5:球是圓溜溜的。
生6:正方體是正正方方的,也有6個面。
生7: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
生8:球摸起來也光光的。
生9:長方體的這兩個面一樣大(生指著相對的面)。
……
教師逐一肯定學生的發(fā)言。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知了各種形狀的實物后,再通過自身實踐,由大概到細致辨認,由整體到具體的逐步感知特征,建立初步空間觀念。使學生感受到在玩中探究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
2、認一認
、僮寣W生從自己桌面的實物中,分別拿出長方體、正方體、球給大家看。
、谕瑢W互相玩,一個拿實物,另一個說出名稱。
。ㄔO計意圖:使學生收集到的實物充分發(fā)揮作用,并借此說明每種形體有大的、小的、紅的、白的,還有其他顏色的,有豎放著,有平放著等,排除非本質(zhì)屬性的干擾。同時進一步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形成表象
、購膶嵨锍橄蟪鰣D形
師:我們通過拼、摸、認、了解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樣子。那么,它們的圖形又是怎樣的呢?通過電腦,抽象出四種圖形。
、谟洃浵胂
a、出示四種物體的直觀圖和其他圖形由學生辨認。
b、閉上眼睛,想這四種形體是什么樣的。
4、說一說: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課題)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其實,像我們今天學習的四種形狀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很多。想一想,哪些東西的形狀和我們今天學習的四種形狀相同呢?
生1:我們坐的教室是長方體。
生2:數(shù)學書是長方體的。
生3:我家冰箱是長方體。
生4:鉛筆是圓柱(生舉起削了的鉛筆)。
生5(反駁):不對,你那根鉛筆不是圓柱,它上面是尖尖的。
師:你能把它變成圓柱嗎?
生5:把上面尖尖的砍掉。
生6:籃球是球。
生7:爸爸抽的香煙是圓柱。
生8:我家電視是長方體。
生9(反駁):電視機后面鼓鼓的,不是長方體。
……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活動三: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游戲“看誰摸得準”
①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②每小組中一人說物體形狀,另外兩名同學按要求摸,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2、搭一搭、數(shù)一數(shù)
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四個伙伴隨處可見,它們的用途可廣了,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方便,還能美化我們的生活呢!現(xiàn)在,請小朋友再當一次小小設計師,搭一件最喜歡的東西,并向伙伴介紹一下你搭了什么,用了哪些形體模型?各用了幾個?
。▽W生動手搭學具后交流)。
師:在搭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不能把球放在最下面,它會滾走的。
生2:圓柱形的東西也不能放在下面。
生3:圓柱可以放在下面,不過要豎著放,不能橫著放。
生4:我把正方體、長方體搭在下面很穩(wěn),上面都不會倒。
師:大家說的都不錯,所以象我們造房子用的材料通常都是長方體或正方體,這樣才穩(wěn)固。
。ㄔO計意圖:學生在玩中觀察、操作,體驗不同形狀物體的不同特征,有效地鞏固學生已經(jīng)建立的空間觀念。同時,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親自去嘗試、去實踐、去體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深了對幾種形狀特征的認識,更讓學生體會到“玩數(shù)學”的樂趣)。
活動四:歸納總結,學生質(zhì)疑
師:通過今天的活動,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反思: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靠單純的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痹诒景咐芯湍芎芎玫伢w現(xiàn)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點:
一、注重動手實踐,讓學生在“玩”中學數(shù)學。
1、 動手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nèi)部驅(qū)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同時根據(jù)學生“好奇、好動”心理,在課前就為學生準備了充足的活動材料,每個小組一堆實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塊等)。一開始上課就讓學生當一回小小設計師,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物拼擺一個圖形并向小伙伴們展示自己的作品。當學生一聽由自己自由拼擺,一個個興致濃厚,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同時,在拼擺中已不知不覺地感知了這些實物的形狀,并為后繼學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通過動手實踐來獲取知識。
對于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學內(nèi)容。因而在本案例中一系列的知識點幾乎都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來獲得。如:先讓學生自由拼擺實物,在拼擺中感知形體,在感知之后互相議一議給它們?nèi)名字。在活動二摸一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把剛才起了名的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認真地看一看、摸一摸會有什么感覺,并把你的感覺跟小組同學說一說。在這里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得出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平平的;圓柱有兩個面,上下一樣粗,上下兩個面大小一樣;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大小一樣;正方體也有六個面;球摸起來光光的等等。這樣不僅每個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得到滿足,而且學生在實踐中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形體的特征。再通過認一認實物、想一想直觀圖形、說一說生活中的實例、看誰摸得準等系列活動來加深對形體特征的認識。在這里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大膽地探索知識,做到敢想、敢說、敢爭論。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身心投入,讓學生在活動的課堂中逐步加深了對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認識,體會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3、通過動手實踐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chuàng)造者”。操作啟動思維,思維服務于操作。本案例在課始與課后都要求學生當一回小小設計師,用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搭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學生的思維啟動了,想象飛了起來,各種漂亮的圖案在學生的指尖下誕生了。
二、注重自主探索,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1、拓展時空,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學生的探索必須有一定時間的保證。本節(jié)課一系列活動的設計都給了學生充足的用眼睛看、用手做、用嘴說、用耳聽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就有時間去思考、去操作去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時效性。如在活動一中讓學生拼擺圖形時,盡量讓學生“玩”盡興,在玩中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感知這些形狀實物的過程。在玩累了之后讓他們的口“表演”。給足時間讓他們互相說擺了什么,待學生說得差不多,手也動了,口也動了之后,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腦子去想這形體叫什么?又如在要求學生通過自己摸一摸,看一看去得出特征時,放手讓學生自由探索,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動空間,使學生盡情地表現(xiàn)、發(fā)展自己,使每位學生在自己的探索活動中認識理解了四種形體的特征。
2、讓學生去體驗探索的過程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盡量讓學生跟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如在活動二議一議中,教師隨意指著一名學生手中“作品”的一個部件問:“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這時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起,教師就趁熱打鐵:“你們想給它取名字嗎?”讓孩子自己給某一物體取名字,他們會覺得有趣。盡管他們可能取一些讓你忍俊不禁的名字或是讓你捧腹大笑的,但畢竟是自己取的,他們也動過腦,是他們的創(chuàng)造。又如在最后有目的的搭一搭中,問:“你在搭時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由學生自己通過具體的拼擺探索出球不能搭在最低層,圓柱不能橫著放。這樣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在要求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實物時產(chǎn)生兩個爭論的問題“削尖的鉛筆是不是圓柱?”“電視機是不是長方體?”,在這里教師并沒有代替學生回答,而是把問題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互相爭論中加深了對這四類物體特征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探索只能是淺顯的、表面的,但從實物——圖形——實物再到建立較清晰的圖形概念,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結果。
3、體驗成功,感受自主探索的樂趣。
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發(fā)現(xiàn)都及時的給予肯定、表揚。如在活動二中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方法了解特征時,學生爭先恐后的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表達出來,只要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教師也用贊賞的目光逐一去肯定學生。在拼擺圖形中,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學生在欣賞自己的“杰作”時,臉上都表現(xiàn)出了喜悅的神情。這些都能使他們在自主探索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受到自主探索的樂趣。
【認識物體教案設計及其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11-08
認識物體教案04-25
生物性污染及其預防教案設計及反思08-26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案02-25
《觀察物體》反思09-20
哈貝馬斯的反思批判的認識論及其啟示04-29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3-24
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04-12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04-11
《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