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2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wù)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1
這篇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發(fā)生的小故事,表達了高爾基和兒子之間深厚的感情。整篇文章圍繞了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霸曰ㄙp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對于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蘊深遠的美文,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后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一、栽花賞花,在勞動中體會子愛父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情感和課文中的主人公有機融為一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對人物內(nèi)心的體驗。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自讀體會兒子的不怕辛苦。學生能找到“顧不上”、“一直”、“忙著”等詞,真切地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然后,讓學生欣賞春天鮮花盛開的迷人景象,觀察高爾基賞花的神情,想象春風中姹紫嫣紅、蜜蜂飛舞的畫面,感受陣陣花香中賞花的愉悅。此時在高爾基眼里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對自己濃濃的'愛,他心里會想些什么?——這些都是子愛父的表現(xiàn)。
“栽花賞花”是情感河流的源頭,10歲的兒子就像剛播種的花草苗兒嫩嫩的、純潔可愛,他顧不上休息,在小島上種了各種各樣的花草,不僅給小島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更是他深愛父親的體現(xiàn),小小年紀就懂得把美好的鮮花留給別人,這種情感很值得學生細細品味。為了體會兒子的這種愛父情結(jié),課堂上,我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點,挖掘空白點,引導學生基于文章語言的基礎(chǔ)上,大膽地展開想象。于是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語言訓練:看著滿院種下去的各種各樣的花草,兒子的心里會說些什么。學生把對課文的理解、對兒子愛父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語言中。美麗的鮮花在春風的吹拂下競相開放,陣陣清香迎面撲來,不僅高爾基欣賞到了,同學們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也似乎欣賞到了清香溢滿園的鮮花!巴瑢W們,你們現(xiàn)在就是高爾基,看著滿院的鮮花,你想對自己的兒子說些什么?”問題一出,學生話匣子打開了,父子親情自然流淌。我讓同桌合作表演父子之間的對話,學生的興致異常濃厚。
二、聯(lián)系實際, 感悟“給予”
在教學寫信教子的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一個問題“結(jié)合實際或聯(lián)系課題談?wù)勀銓Α敖o”永遠比“拿”愉快的理解。
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感悟文本,把自已的情感帶進文本,在與文本對話與碰撞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感悟,是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的一個最佳途徑。如,高爾基給兒子的那封信中,他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將對兒子的愛升華到更寬泛、更崇高的境界。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什么是“給”,什么是“拿”,我啟發(fā)學生先默讀信的內(nèi)容,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寫下自已的感想。再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和同桌說一說我們自已的哪些行動或行為算是“給”。最后在班上交流自已對“給”和“拿”的理解。交流匯報時,有的學生說:“在家里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算是一種‘給’。”也有學生說:“我在班上做好班里的衛(wèi)生也算是一種‘給’!薄霸诠卉嚿献屪部梢苑Q作‘給’! 孩子們,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要永遠記住高爾基的這句 ——“給”永遠比“拿”愉快!給予永遠是快樂的,就讓我們帶著這份快樂,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愛結(jié)束今天的課堂,走向今后的生活。
三、寫話訓練,升華情感
在教學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布置了學生代替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聯(lián)系信的內(nèi)容,注意書信的格式。學生寫的非常感人。有的孩子寫到“爸爸,你在來信中告訴我不論在什么地方,都要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鮮花。爸爸,我記住你的話,在學校里和社會中,我都嚴格要求自己,為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因為我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人生的意義在于風險,而不在于索取!边有的孩子寫到“爸爸,你在意大利要安心養(yǎng)病,我會照顧好媽媽的”聽著回信,多懂事的孩子。還有的孩子,把鮮花盛開的那一段引用了進來,為回信增色了許多。小練筆,不僅讓孩子明白了做人之道,更重要的體會了高爾基和兒子之間濃濃的親情。帶著情感回信,孩子不僅訓練了文筆,更是上了一堂生動的親情課。
讀文本,悟情感,明道理,孩子在扎實的閱讀訓練和寫話訓練中明白了語文教學的真諦,這份沉甸甸的大愛,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因為給永遠比拿愉快!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2
在本文教學之前,我通過對教材和學生做出的分析,做了以下預設(shè):課文中“‘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哲理內(nèi)涵深刻,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指導學生基本弄清其含義后,只需聯(lián)系實際,說說類似情況即可,要求不宜太高,能理解多少說多少,重在有真情實感。照這一目標來說,此難點也算突破,教學任務(wù)也算較為完滿地完成了。但教學本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經(jīng)過教學后的反思,我感覺到這堂課的教前預設(shè),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基本完成。可有幾個地方還做得不夠。
一是在分析高爾基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還不透。親子對父親的深愛還體現(xiàn)得不夠,對詞句的“抓”還不深,如:學生提到兒子千里迢迢“探望”父親,我只是對“探望”與“看望”進行了比較,這樣對詞語的理解是比較淺顯示的。還應(yīng)當深問“兒子是怎樣‘探望’父親的'?”這樣學生便會從詞句入手,從字里行間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兒子以辛勤勞作,為父親栽種鮮花表達了對父親深深的愛意。
二是本課教學看似行云流水,詞句抓了,課文讀了,情感體會到了,實則浮于表面,學生的情入得不深,入得不透。高爾基對兒子的愛是一種“大愛”,廣博、寬泛。教學時體現(xiàn)得不夠,理性的分析多了,情感的渲染少了?磥韨湔n時,教材挖得還不夠,基本要求達到了,但還能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的理解狀態(tài)。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3
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文本是對話的基礎(chǔ)和依據(jù);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要在對話過程中合理調(diào)控,認真對待學生這個主體,充當對話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對話的雙方彼此走進對方的心靈世界,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靈碰撞心靈,并努力用教師的真情打動學生,使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獲得心靈的洗禮。在執(zhí)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時,我注意了對文本的情感把握、提煉、升華,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心靈受到了一次強烈的震撼。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文字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表達的情感卻十分真摯。文章講的是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fā)生的幾件生活小事,讀后使人感受到了高爾基父子之間濃濃的深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全文圍繞一個“愛”字組織材料,學生很容易能體會到文章前半部分中的“愛”—“栽花”中,只有10歲的孩子,卻懂得怎樣去關(guān)心父親:經(jīng)過長途奔波來到父親身邊后,“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讀到這里,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兒子為什么會這樣做?”學生們暢所欲言:有的說“為了讓父親欣賞到美麗的花兒,心情舒暢!庇械恼f“為了讓父親不會感到寂寞,有鮮花陪伴!边有的說“美化環(huán)境,使父親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薄瑢W們自然而然地悟出了這是兒子對父親的一份愛。
而對于文章后半部分中的“愛”——父愛子,從“賞花”與“寫信教子”都能夠體現(xiàn)出來。怎么樣讓學生感悟到此時父對子的愛呢?如何觸動學生的情感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是人文性學科,語文教材是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載體。此時我注意發(fā)揮教師在對話過程中“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他們有能力通過朗讀來感悟文章所蘊含的情感,本課內(nèi)容簡單,事情又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這些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讓文本所表達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學生很容易理解這種父對子的愛。而文章的重點——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中所揭示的道理“‘給’永遠比‘拿’愉快”,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文中明明講的是“栽花”、“賞花”,怎么又變成“給”與“拿”呢?高爾基所謂的“給”,所謂的“拿”究竟指什么呢?對這部分的理解我設(shè)計了一座橋梁——用生活來解決,文本來自于生活,也應(yīng)該回歸于生活。我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讀過的一些名言警句,如“人生的價值,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痹僮寣W生品味課文,聯(lián)系生活談?wù)勛约簩@句話的體會。將課堂與生活緊密“鏈接”,使得學生的情感隨之融入課文之中,讓心靈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明白“‘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內(nèi)涵,同時也能領(lǐng)悟到這又是一種超脫了人間親情之上的崇高的愛。
學完了課文,我又進行了延伸拓展!捌綍r你又是如何愛你的父母,你能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愛嗎?”學生反應(yīng)不一,大部分學生只能回憶起父母對自己的“愛”(生活上的關(guān)愛,為人處事的教誨之愛等)。而自己對父母的“愛”少之甚少。沉默了一會兒,我追問道:“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打算?”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思緒飄飛。“我要為下班的爸爸倒上一杯茶!薄拔乙獙W會自己洗衣服,減輕媽媽的負擔!薄拔乙煤脤W習,少讓父母操心!薄俺俗约旱母改,我還要關(guān)愛更多的人!薄犞⒆觽冎赡鄱謭远ǖ脑捳Z,我欣慰地笑了,因為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領(lǐng)悟到愛的真諦了!愛是相互的,而愛的給予者遠遠要比承受者幸福多了。
愿世間到處都充滿愛!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一篇主題獨特、語言清新、文質(zhì)兼美的敘事性記敘文。課文通過蘇聯(lián)文學巨匠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fā)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
教學中:首先采用以讀代講,抓住文章重點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如品讀“賞花”。師引導:終于,春天來啦!兒子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果實,想去那片芳草地看一下嗎?我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其余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然后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
對文章的難點部分,學習信的內(nèi)容時,第一個“美好的東西”學生能提出指的是鮮花,而第二個“美好的東西”學生一時難以作答,此時,我加以點撥,聯(lián)系生活中還有哪些人或事物在什么時候也給別人留下了美好的東西而愉快?我創(chuàng)設(shè)情景,學生交流,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師歸納:美好的東西或許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許是一個美好的祝福,只要是真誠的,這些都是一種付出,而這樣的付出卻能給人帶來快樂,因此說它們都是美好的東西。
不足之處:高爾基信的內(nèi)涵挖掘不夠,學生對結(jié)尾句的理解流于表面,難點的突破不到位,對信的整體把握不夠,研讀教材上仍須下功。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5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發(fā)生的小故事,表達了高爾基對兒子深深的愛和他與兒子之間深厚的感情。
這是一篇寫事情的文章,但其中竟有兩段是描寫景色的。而正是這兩段景物描寫,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們的確是美好的.東西,深深地體會到高爾基為什么會因此而感到特別的快樂,為什么會從遠方給兒子寫去那飽含深情的一封信——那么美的景色、看到美景想到了兒子,于是促使他寫了這封信。
高爾基將這種親子之愛擴大了,變得更廣博、寬泛。指導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信的內(nèi)容,交流印象最深的句子,談?wù)勛约旱睦斫猓部梢蕴岢鲆呻y處,大家一起來解決。教師則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引導。從而使學生鍛煉了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了。
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給”,永遠比拿更愉快。一些學生舉了班級、學校、家庭、社會上的有關(guān)“愛的奉獻”的事例,說了自己的體會。還有幾個學生并沒有真正留心體會自己給予他人美好東西時的快樂。當今社會,每家都是獨生子,致使 學生自私、貪婪。讓他們學會無私,僅憑一兩句說教的大道理,想必作用不會太大。那這句話給我的啟發(fā)是:只要你真誠地付出,人家受益自會予以回報,那你也將是多么愉快呀!老師認真負責地教育學生,定會贏得家長和學生的尊敬;醫(yī)生妙手回春,救死扶傷,人們稱他們?yōu)椤鞍滓绿焓埂保桓改附o孩子無私的愛護,也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愛的種子。我體會到: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只要盡我所能,給身邊、周圍的人,奉獻一片愛心,留下美好的東西,才會更加快樂。我根據(jù)我的理解,指導學生在課文的背景音樂營造的讀信氛圍中,深情導讀信的三個片段,創(chuàng)設(shè)父親寫信,兒子讀信的情景。最終讓學生體悟“奉獻、給予是快樂的”,“人生的快樂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我力爭讓每個孩子從心底升騰起一股自發(fā)為班級服務(wù)的思想,不是有位哲人這樣說:播種思想,就會收獲行動。讓每個學生在老師、同學的關(guān)愛中自發(fā)自覺做好事,不求索取。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實際感受,使境界得到升華,這樣才能真正理解 “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含義。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4-28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204-28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02-28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04-28
課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優(yōu)秀教案范文(精選15篇)12-13
五年級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04-30
五年級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人教版」04-30
祖沖之和他的兒子04-28
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有感(通用14篇)12-12
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有感(通用12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