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反思之七《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然而,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還是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后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教室里一片安靜,有的學生感動得甚至要流淚了。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教學反思之七《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04-29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04-03
姥姥的剪紙教學片段及反思05-05
語文《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范文05-05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通用21篇)10-11
剪紙故事教學反思04-19
“教學反思”之反思05-01
六年級語文《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05-01
《剪紙-團花》教學反思03-27
教學反思之八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