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可能性教案

時間:2023-05-13 17:27:47 教案 我要投稿

可能性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可能性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可能性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活動,充分體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斷、推理、概括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判斷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教具學具:

  課件、彩球、塑料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

 。1)用一定來描述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

  師:同學們,老師最近學會了一種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給大家看,你們想看嗎?

  生:想看。

  師: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著一些彩球,請同學們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相信嗎?

 。▽W生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

  師:那我們就試試吧。

 。◣煶鍪疽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有彩球,請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老師都能準確猜出球的顏色。學生猜測,袋中裝的都是黃顏色的球。)

  師:因為袋中裝的全都是黃球,所以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

  師:當事情確定會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述。(板書: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請學生描述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墼O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始由猜球游戲導入新課,使學生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興趣盎然、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參與猜球的過程中明白一定的涵義,初步體驗到什么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

  師:林老師想從袋中(剛才裝白球的袋)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么?

  師:確定不會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就用不可能(板書:不可能)來描述。從這個袋中還不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

 。墼O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理解一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進一步體驗什么情況下事件的發(fā)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學生對確定性事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

可能性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和體驗收集、、分析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數據,認識條形圖(1格表示1個單位),初步學會用條形圖描述數據,能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圖,并體會統(tǒng)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2、 使學生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簡單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斷,并做出適當的解釋,能正確使用"經常""偶爾""差不多"等詞語描述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方法,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fā)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內容:

  P90--91

  教學目標:

  1、 經歷和體驗收集、、分析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數據,體會統(tǒng)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2、 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能對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做出簡單判斷,并做出適當的解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 培養(yǎng)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方法,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fā)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老師帶來了一個袋子,你們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嗎?

  2、打開袋子驗證:3個紅球,3個黃球。

  二、活動體驗,探索新知

  1、想一想

  問:如果讓你們閉上眼睛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為什么?

  說明:袋子里有紅球、黃球。摸到紅球和黃球都是有可能的。

  2、猜一猜

  問:如果讓你們閉上眼睛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出后把球再放會口袋,一共摸40次,紅球、黃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學生各抒己見。

  講述:同學們的意見各不相同,這僅僅是我們的估計和猜測,有什么好辦法可以知道紅球和黃球各摸到多少次呢?

  引出課題,并板書。

  3、說一說。

  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記錄數據的方法?

  講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用畫"正"字的方法進行記錄。你知道"正"字是由幾筆寫成的嗎?

  教師講解示范畫"正"示范的書寫格式。

  4、 摸一摸。

  講解游戲規(guī)則:每個小組的袋子里都由3個紅球,3個黃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搖一搖,然后閉上眼睛任意摸一個球,如果摸到紅球,組長就在紅球的后面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摸過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搖動口袋。小組同學輪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

  想一想,每組4個同學,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

  學生活動。

 、琶拷M組長負責記錄,并把記錄結果填在統(tǒng)計表里。

 、平M長匯報摸球結果。

  ⑶問:統(tǒng)計的結果和你開始的估計差不多嗎?你發(fā)現了什么?在小組內說一說。

 、戎v述:在袋子里紅球和黃球的個數同樣多的情況下,從袋子里每次摸一個球,摸球的次數又比較多,那么摸到紅球和黃球的次數是差不多的,這就說明了在這種情況下,任意摸一個球,默禱紅球的機會和摸到黃球的機會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紅球和黃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內化提高

  1、想想做做1

 、耪埫拷M拿出一個小正方體。

  問:知道這個小正方體有幾個面嗎?在6個上都有寫數字,小組內輪流看一下有哪些數字?各出現了幾次?

 、苹顒右(guī)則:把小正方體拋30次,組長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數字1、2、3朝上的次數。其它同學統(tǒng)計并填表格。

  學生活動,并填寫表格。

 、鞘占餍〗M數據,并完成班級各小組的匯總表。

  ⑷問:看著合計欄里的數據,你發(fā)現了什么?

 、芍v述:通過觀察合計欄里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拋的次數越多,數字1、2、3朝上的次數就越接近,那么拋一次,向上的數字有幾種可能?這三種可能性的大小怎樣?(相等的)

  2、想想做做2

  談話:在布袋子里放4枝鉛筆,怎樣放才能分別達到下面的要求?

 、湃我饷恢,不可能是紅鉛筆。

  想想口袋里該裝什么鉛筆?

  小組同學合作裝鉛筆,問:你為什么這樣裝?

 、迫我饷恢,可能是紅鉛筆。

  問:你是怎樣想的?

 、敲看稳我饷恢︺U筆,摸50次,摸到紅鉛筆和藍鉛筆的次數差不多,應該怎樣裝鉛筆?為什么?

  四、反思,知識

  談話:今天我們在玩的過程中一起研究了統(tǒng)計與可能性,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P92--93

  教學目標:

  1、 通過活動,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初步學會用條形圖描述數據,能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圖。

  3、 通過積極參與猜想、實驗、驗證、分析的過程,培養(yǎng)思維能力,提高實踐能力。

  4、 培養(yǎng)團結合作意識以及樂于探索、勇于實踐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1、談話:老師想在這個布袋里放一些紅球和黃球,你能出個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個球,摸若干次,摸到紅球和黃球的次數差不多?

  2、學生交流并反饋。

  3、:當布袋里放入同樣多的紅球和黃球時,摸到兩種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4、談話:如果布袋里放入的兩種顏色的'球的個數不一樣多,摸到的結果又會怎么樣呢?

  二、開展活動

  1、摸球活動

  問:如果在布袋里放3個黃球,1個紅球,摸10次,摸到哪種球的次數可能多一些?

 、挪孪

  同桌猜一猜。

 、茖嶒

  四人一組討論分工、記錄摸球結果的方法;小組活動。

 、欠治鰯祿航y(tǒng)計的記過和你的估計差不多嘛?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嗎?如果我從這個布袋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

  問:每次涂一個方塊做記錄的方法和每次涂一個方格做記錄涂成一個條形圖的方法哪一種更好?為什么?

 、韧茰y

  問:如果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辦?

  ⑸練習

  如果老師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數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斷摸球結果嗎?

  袋子里8個全是黃球。

  4個紅球,4個黃球。

  7個紅球,1個黃球。

  2、擲小正方體活動

  問:一個小正方體,四個面寫"1",一個面寫"2",一個面寫"3",把小正方體拋30次,猜一猜哪個面朝上的次數多一些?哪兩個面朝上的次數差不多?

  猜想。實驗驗證。分析:在條形圖里你發(fā)現了什么?

  3、裝鉛筆活動(想想做做2)

  出示課本圖片,談話: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出活動要求:玩兩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裝好后,從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紅鉛筆的次數比藍鉛筆多。第二次裝好后從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紅鉛筆的次數比藍鉛筆少。

  每次活動都按下面的程序進行:同桌進行操作;交流,說一說是怎么裝的?怎么想的?

  三、活動

  今天這節(jié)課你參加了哪些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練習課

  教學內容:P94--95練習九

  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統(tǒng)計與可能性知識的綜合練習課,使學生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簡單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斷,并做出適當的解釋,能正確使用"經常""偶爾""差不多"等詞語描述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94.1

  先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圖并填表,進一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的不同形式。

  評講:圖中每一格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學生將"經常"、"偶爾"等表達方式與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特點緊密聯系在一起,有根據地使用"經常"、"偶爾"描述事件發(fā)生的情況,從而發(fā)展數學思考。

  2、P94.2、3

  通過觀察、分析和實踐,使"經常"、"偶爾"等詞的含義與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之間建立相應的聯系,讓學生在獲得個人感受的基礎上,學會使用相應的詞語。

  問:看了這幾個轉盤后,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用"經常"、"偶爾"來說明轉盤的轉動情況嗎?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經常出現的?哪些事情是偶爾出現的?

  3、P95.4

  出示題目圖畫,要求學生觀察思考問題,再用線連一連。

  交流:你是怎么連的?為什么這樣連?你是怎么想的?

  4、P95.5

  出示統(tǒng)計圖表,觀察圖表,了解題目要求。

  提出小組活動要求及分工合作情況。

  討論活動步驟,教師及時給予糾正與幫助。

  小組活動。

  匯報活動結果。

  評講:從統(tǒng)計表中你看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在你們組開展一項體育競賽,你認為組織什么項目比較合適?

  如果我們班想開展一項體育競賽,你認為組織什么項目比較合適?

  5、P95思考題

  明確題目要求。

  問:這道題中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涂色?

  學生活動。

  組織交流討論。

  二、全課

  三、作業(yè):

  準備四種花色的撲克牌各1張,混放在一起并疊整齊。每次任意摸一張,摸20次。先估計每次摸的結果,再把實際摸得的結果記錄在下面的表中。

  你能涂出條形圖來表示摸牌的結果嗎?

  問:如果再放進3張紅心的牌,任意摸20次,結果可能會怎樣?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34-3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用分數表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過程。

  2、能判斷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并會用分數表示。

  3、在判斷、討論可能性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來表述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生談話提出:袋子里有一白一黑兩個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有幾種可能?讓全班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而又喜歡的話題引入,讓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進入學習中。)

  二、求可能性

  1、教師用激勵性啟發(fā)性的談話,提出“摸到白子和黑子各占所有可能性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鼓勵學生回答,最后教師進行概述。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使學生初步懂得事件發(fā)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感受有些實際問題可借助數學表述。)

  2、提出問題(2),讓學生討論有幾種可能,都是什么。列舉出來。(設計意圖:討論有幾種可能,為用分數表示可能性作準備。)

  3、教師啟發(fā)性提出“每一種可能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得出:每種可能都可以用1/3表示。

 。ㄔO計意圖:讓學生嘗試用分數表示可能性,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體會用數學語言表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嘗試練習

  1、教師談話并拿出骰子,讓學生觀察,說一說有什么特點。

 。ㄔO計意圖:觀察骰子特征,為后面用分數表示每個面朝上的可能性作鋪墊。)

  2、提出“議一議”中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知道每個面朝上的可能性用1/6表示。

 。ㄔO計意圖:結合擲骰子事情,給學生自主發(fā)展、有條理思考、表達問題的機會。形成用分數表示事件的等可能性的思維過程。)

  四、設計游戲

  1、教師提出用撲克牌設計一個符合要求的游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獨立思考并試做。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動手試做的空間,考查學生能否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中去。)

  2、交流學生設計的,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五、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可能性教案 篇4

  學生在前幾冊教材中初步學習了收集、記錄、分類整理信息以及用簡單的表格或涂顏色的方塊表示統(tǒng)計的結果,還在摸彩球、玩轉盤、拋圓片等活動中初步體會了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本單元繼續(xù)教學可能性,讓學生體會事件中各種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有時是相等的、有時是不相等的,學會用經常偶爾機會是相等的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在教學可能性的時候,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統(tǒng)計知識,進一步提高統(tǒng)計能力。把可能性的教學與統(tǒng)計方法密切結合是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一大亮點。

  1、第90~91頁教學等可能性,即事件發(fā)生的過程中各種情況出現的機會是相等的。

  例題讓學生玩摸球游戲,口袋里裝了紅球和黃球,這兩種顏色球的個數相等,讓學生在摸球活動中體驗摸到紅球的機會與摸到黃球的機會是相等的。例題首先明確游戲方法每次摸1個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確記錄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顏色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在《摸球結果記錄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別統(tǒng)計摸到紅球、黃球的次數,填入《摸球結果統(tǒng)計表》里。例題還通過四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任意摸1個球,可能是什么顏色估計一下,摸的40次里紅球和黃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統(tǒng)計的結果和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發(fā)現了什么

  為了保證游戲結果的客觀性,教學時要注意六點。

 。1) 每次任意摸1個球。學生應該在看不到球的顏色的情境中隨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動幾次,使不同顏色的球在口袋里隨意分布。

 。2) 摸的次數要多。因為摸的次數越多,摸到兩種顏色的次數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數太少,就不容易顯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題要求摸40次,教學時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 估計紅球和黃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時,要讓學生在口袋里的紅球和黃球個數相同的現實情境下,聯系經驗思考,不但要估計兩種顏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數,而且說說為什么作出這樣的估計。

  (4) 要指導學生記錄。每次摸得什么顏色的球要隨時記錄,游戲結束后才能統(tǒng)計。學生以前用畫的方法記錄,現在用畫正的方法記錄,應該對學生講講畫正字的方法,并讓他們體會這種記錄的好處。

 。5) 要組織學生交流。每組學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會兩種顏色的球各20次,會一種顏色的次數稍多一些,另一種顏色的次數稍少一些,個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組的交流中,在對眾多個案的觀察分析中,學生才能從兩種顏色的次數差不多,體會機會是相等的。

 。6) 要組織學生反思。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摸到的紅球和黃球的次數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裝的紅球與黃球的個數是相等的。

  2、第92~93頁教學事件發(fā)生的過程中,有些情況出現的機會多,有些情況出現的機會少,即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題仍然讓學生玩摸球游戲?诖镅b了3個黃球和1個紅球,兩種顏色球的個數不等。每次任意摸1個球,及時記錄球的顏色,摸了10次以后統(tǒng)計哪種顏色的球摸到的次數多一些。游戲方法和數學思考與等可能性的例題基本相同,數學思考的'線索仍然是現實情境猜想實驗驗證猜想分析原因。記錄信息采用統(tǒng)計圖,教材提供了兩種統(tǒng)計圖,左邊一種是前幾冊中用過的方塊圖,右邊一種把方格連成了條形,學生可以任選一種記錄。通過這里兩種記錄的圖,引導學生從認識的方塊圖過渡到認識條形圖。

  游戲后組織學生交流要抓住三點。

 。1) 從結果想原因,體會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組摸球的結果都是摸到黃球的次數多,摸到紅球的次數少。要讓學生想想、說說為什么。

  (2) 把兩種統(tǒng)計圖進行比較。圍繞右邊的統(tǒng)計圖是怎樣畫的、表示什么意思,兩種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問題讓學生討論,實現從方塊圖到條形圖的過渡。

 。3) 把可能性相等與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較。兩道例題都是摸球,為什么前一道例題摸到黃球的次數與紅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題摸到黃球的次數比紅球多得多,讓學生自己找到原因。

  3、兩道例題的后面各有一次想想做做,都是兩道題,兩道題的思維方向雖然不同,但都能幫助學生加強對可能性的體驗。

  其中第1題通過拋小正方體繼續(xù)體會例題教學的可能性相等與可能性有大有小。第2題運用對可能性的認識先按照預設的結果在布袋里放鉛筆,再通過摸鉛筆活動驗證有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從而進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有小。

  練習九第1~3題分別聯系天氣情況、玩轉盤以及生活中的事情引導學生用經常偶爾 可能性相等等詞語形象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4、第96~97頁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摸牌和下棋游戲中繼續(xù)體會可能性相等與可能性有大有小。

  摸牌游戲,從四種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數差不多,到紅桃花色的牌摸得的次數比其他花色的牌明顯多,能使學生感受由于條件變化會引起可能性的變化。

  下棋游戲的規(guī)則比較復雜。正方體上涂紅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個數多,紅色面朝上在棋盤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結果是拿紅棋的人經常獲勝。分析原因,學生能從中獲得很多感受,對可能性的大小有更多體會。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和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能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圖,并體會統(tǒng)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2、使學生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簡單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簡單判斷,并作出適當的解釋,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fā)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認識一些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教學難點:

  理解紅球和黃球的個數相等時,任意摸一次,摸到紅球和黃球的***會是相等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紅球3個 黃球3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裝有3個紅球的袋子

 。1)談話:如果從中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怎樣?(一定摸出紅球)

  (2)往口袋里加入3個黃球,如果從這樣的口袋里摸一個球呢?(可能摸出紅球,也可能摸出黃球)

  2.揭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會不會發(fā)生難以確定,只能說具有可能性。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可能性問題。(板書:可能性)

  二、活動體驗,探索新知。

  1.摸球。

 。1)猜測。

 。ǔ鍪旧鲜鲅b有3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透明口袋)

  談話:不看球從這個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個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紅球和黃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學生自由猜測

 。2)驗證。

  談話:這僅僅是我們的猜測,想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我們可以怎么做?(摸一摸)

  ①明確活動要求。

  談話:摸前先把袋中的球攪一攪,然后不看球從中任意摸一個,摸出后進行記錄,把球再放入口袋中,如此,一共摸40次。

  ②明確統(tǒng)計方法。

  提問:怎樣能記住每次摸球的結果呢?

  以前我們用過哪些方法來記錄?(畫“√”、涂方塊…)

  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記錄數據的方法?(引導說出畫“正”字的方法)

  怎樣用畫“正”字的方法來記錄呢?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相***出示“摸球結果記錄表”,向學生介紹。

  講解示范:一畫“一”表示1次,1個“正”字表示記錄5次。

  紅球

  黃球

 、勖鞔_分工。

  談話:活動時我們要互相合作,互相幫助,這樣才能順利完成任務。請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分工活動。

 、芑顒芋w驗。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歸納。

 、俑餍〗M交流匯報統(tǒng)計結果,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

  ② 提問:統(tǒng)計的結果和你的估計差不多嗎?我們再將各小組摸到紅球的次數和摸到黃球的次數進行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有的小組摸到紅球的次數和摸到黃球的次數同樣多,有的小組摸到紅球的次數比摸到黃球的次數多一些,有的小組摸到紅球的次數比摸到黃球的次數少一些)如果繼續(xù)摸下去,摸到紅球的次數和摸到黃球的次數會怎樣?

  講述:這就說明從裝有3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會和摸到黃球的***會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紅球和黃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提問: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記錄摸球結果的?你覺得用畫“正”字的方法來記錄好不好?(記錄簡便、整理迅速)記錄之后我們又對數據作了怎樣的處理?(填入統(tǒng)計表)可見用統(tǒng)計的方法來研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實驗和統(tǒng)計得到了什么結論?(摸到紅球和黃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內化交流。

  1.拋小正方體。

  教師出示小正方體,問:知道小正方體有幾個面嗎?在6個面上都寫有數字,小組成員仔細觀察有哪些數字?各出現了幾次?

  如果把小正方體拋30次,那么“1”“2”“3”各字朝上的次數會怎樣呢?

  驗證。

  明確活動要求:小組成員按順序輪流拋小正方體,并記錄朝上數字的次數。

  在小組內明確分工。

  活動體驗:學生先分組實驗,再統(tǒng)計結果,填寫下列表格。

  朝上的數字

  1、2、3

  次數歸納。

  各小組匯報統(tǒng)計結果,教師將數據填入下表。

  朝上的數字

  1、2、3

  合計

  第一小組

  第二小組

  第三小組

  第四小組

  提問:仔細觀察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的結果和你估計的差不多嗎?你發(fā)現了什么?

  反思。通過這一活動,你又明白了什么?為什么1、2、3朝上的次數差不多?

  講述:根據合計欄里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拋的次數越多,數字1、2、3朝上的次數就越接近。那么拋一次,向上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這三種可能性的大小怎樣?(相等)

  三、拓展深化

  談話:如果要在裝有紅球和藍球的口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和藍球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怎樣放球?

  學生各抒己見

  談話:為什么可以這樣放?(因為紅球和藍球的個數相同,所以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和藍球的可能性相等。)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小組討論,再展示交流,說說想法。

  四、總結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統(tǒng)計與可能性

  3個紅球 3個黃球

  當口袋里紅球與黃球一樣多時,摸到紅球與黃球可能性是相等的。

可能性教案 篇6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104頁“可能性”。

  二、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一個裝著黃球的盒子,一個貼著紅、綠貼紙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儀。

  學具準備:六個裝有紅、黃、白三種顏色小球的盒子,六個骰子,若干紅、綠貼紙,水彩筆若干。

  全班分6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1、目標確定:

  “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內容,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觸過,但作為數學中的概率知識來學習還是第一次,對他們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重組教材,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胖R目標、;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學生能初步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經歷猜測和簡單的試驗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⑵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概括其結果。對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進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⑶情感目標:在游戲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并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在和伙伴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冉滩牡闹攸c難點:有關概率知識對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設計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升華為理性認識尤為重要,所以我把體驗、描述生活中的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為教學重點。通過實驗領悟可能性大小與其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所占總數數量多少的密切關系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2、教學策略選擇:

  根據學生的心里特征和教材實際,本節(jié)課選擇了演示、觀察、操作、啟發(fā)、和情境性等教學策略,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重視體驗等多種學習策略,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態(tài)度。整堂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學習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幾種情況與“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學生學的積極主動,老師教得輕松自然。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的作用從傳統(tǒng)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效伙伴或合作者。學生在“猜球”、“摸球”、“涂色”、“小小裁判”、“選詞填空”、“設計骰子”等充滿情趣的情境中玩數學、學數學,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第一次到你們班上課,我想知道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做游戲。老師帶來了幾種不同顏色的球,悄悄裝在盒子里。每小組的同學輪流來摸球,猜猜看你摸到的會是什么顏色的球?

  二、展開

  (一)認識“可能”、“一定”、“不可能”

  1、初步感知(猜球)

  學生們輪流摸球,前幾個小朋友摸了以后,下面開始有“黃球”、“紅球”、“白球”的叫聲。

  師:誰愿意說一說你們摸球的情況?

  學生各抒己見

  師:“大家說得很好?那誰能把這些情況用一句話既清楚又簡單地表達出來呢?”

  引導學生說:在摸球的時候有可能摸到白球,有可能摸到黃球,也有可能摸到紅球,摸到球的顏色不能肯定。

  小結:象這樣當答案不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可能”這個詞來表達。(板書)

  師:如果繼續(xù)摸的話,你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用黑板上這個詞來說一句話。

  2、再次感知(摸球)

  師:看大家玩得那么開心,我也想玩,老師這也有一個盒子,里面裝的也是小球,看看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

  教師第一個摸出是黃球。接著走到學生中,學生參與摸球。

  隨著每個學生摸出的都是黃球,學生喊“黃球”的聲音越來越大。

  輪到最后一個學生摸球了,老師問:“你們能不能馬上說出他摸的球的顏色?”

  如果學生猜測是黃球,說說為什么?(學生猜測里面全是黃球)

  師:一定嗎?

  【備選】當學生回答不一定時,打開盒子驗證一下。

  小結:當我們知道結果只有一種情況時,可以用“一定”這個詞來表示。(板書一定)

  如果在這個裝著黃球的盒子里摸出一個白球,你認為可能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不可能)

 。ǘ⒊醪搅私饪赡苄缘拇笮

  1、有什么辦法在這個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

  2、放幾個可以容易摸到?

  根據學生回答師生共同進行驗證。小組合作,把數量比例不同的黃球、白球放到盒子里進行實驗,驗證結論對錯。

  3、如果要求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白球該怎么辦?

  4、概括

  通過剛才的摸球游戲,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讓學生各抒己見

  師:一般事情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種情況”,當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有時候可能性也會發(fā)生變化。

  5、揭題(板書課題――“可能性”)

 。ㄈ┥钪械摹翱赡苄浴

  1、小小裁判(出示書P105插圖)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你看,這里有幾件和生活緊密聯系的事情,請你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這幾件事進行判斷。同意說法的打√,不同意的打×。

  ⑴地球每天都在轉動。

 、莆覐某錾浆F在沒吃過一點東西。

  ⑶三天后下雨。

 、仁澜缟厦刻於加泻⒆映錾。

 、商枏奈鬟吷。

  ⑹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

  (實物投影出示插圖)學生進行判斷。有爭議的讓學生說說為什么。

  2、選詞填空

  同學們在語文課上我們都做過選詞填空。今天數學課也要來做選詞填空,看誰填得又對又快。

  人()會老。明天的數學測試小明()得滿分。

  冬天()會下雪。在除法中,余數()比除數小。

  魚離開水()會死。在地球上,石獅子()在天上飛。

  三、鞏固

  1、涂一涂

  你看,這里有三個盒子。盒子里分別裝著不同形狀的物體,可是他們都忘了穿衣服,要同學們根據要求給他們涂上顏色,穿上衣服。

  根據要求涂

 、拧鹨欢ㄊ屈S色的

 、啤羁赡苁撬{色的

 、恰鞑豢赡苁羌t色的

  2、造句

  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找個實例,選擇“一定”、“可能”、“不可能”造一個句子。

  師示范:星期三過后一定是星期四。

  讓學生說給自己的同桌聽,小組交流。

  “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

  “地震可能會發(fā)生!

  “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人一定會死的!?

  “三十歲的爸爸媽媽不可能變成一歲的小寶寶。”

  ..........

  四、拓展

  設計骰子

  師:前幾天老師到溫州樂園玩,參加一個玩骰子的游戲,規(guī)則是骰子上面有兩種顏色,甩到紅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個獎品。你們想玩嗎?

  1、師出示一個一面是紅色,其余五面都是綠色的骰子和學生一起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得獎可能性大小和骰子顏色設計有關。

  2、動手設計骰子,根據學生希望中獎率的高低來設計骰子。

  3、學生反饋,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總結

  這節(jié)課大家玩得開心嗎?讓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設計猜球游戲的情境引入,既直接又富有情趣,還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第一次小組合作“猜球”游戲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里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師生互動“摸球”游戲,再次讓學生在愉悅中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因而產生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認識。自然而然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

  這三個數學用語。

  先進行大膽猜想,再進行實驗驗證。

  實驗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實驗,讓學生根據結果驗證猜想結論對錯,領悟“可能性”大小與其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所占總數數量多少有密切關系,既豐富了感性經驗,又有了實際依據。也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通過判斷和選詞填空,使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現象,進一步體驗生活中確定和不確定的事件,體會概率知識和生活的密切關系。同時規(guī)范學生的數學語言。

  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實例,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相互傾聽、汲取經驗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第一個層次鞏固了新知,第二個層次“設計骰子”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讓學生學以致用、大顯身手,而且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中學會深入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五、教學片斷實錄:

  片斷一: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到盒子里裝的都是黃色小球后展開:

  師:有什么辦法在這個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

  生1:這個簡單,只要把盒子里的黃球全部換成白球就可以了。

  生2:錯!這樣摸到的就一定是白球了,“一定”知不知道?老師的問題是“可能”摸到白球。

  生3:把題目要改成“一定”摸到白球就對了。

  師:你們很善于傾聽,也明白“一定”和“可能”的區(qū)別。那么應該怎么做才符合題意呢?

  生3:那就在這個盒子里放上一些白球就“可能”摸到白球了。

  師:放幾個可以容易摸到?

  生1:多放一些白球容易摸到。

  生2:比如里面有10個球,放9個白球和一個黃球摸到白球的機會要比放2個白球8個黃球的機會大多了。

  生3:要想容易摸到白球,放的白球個數必須比黃球要多哦。

  生4: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不一定。

  師:那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小組合作,把數量比例不同的黃球白球放到盒子里進行實驗,驗證上述結論對錯。

  小組反饋:

  組1:我們組白球4個,黃球1個,摸到白球次數多。

  組2:我們和他們相反,1個白球,3個黃球,就不容易摸到白球。

  組3:老師,我們特地放了2個白球2個黃球,發(fā)現次數差不多誒!

  師:通過大家的猜想和驗證,發(fā)現白球個數比黃球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可能性就小,看來,可能性的大小和物體所占總數的多少很有關系。

  片斷二:設計骰子

  師:前幾天老師到溫州樂園玩,參加一個玩骰子的游戲,規(guī)則是骰子上面有兩種顏色,甩一次,甩到到紅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個獎品。你們想玩嗎?

  生:想玩!

  1、出示一個一面是紅色,其余五面都是綠色的骰子和學生一起游戲。

  第一次甩的結果:綠色

  第二次甩的結果:綠色

  第三次甩的結果:綠色

  這時有學生按捺不住開始舉手,一邊說著:“老師,我知道原因了。”“下面可能還會是綠色!

  老師繼續(xù)甩,第四次甩的結果仍然是綠色。

  很多學生叫了起來:“骰子有問題”“紅色的肯定很少!”“這樣能拿到獎品的`啊?”“得獎根本就是騙人的!”“不公平!”

  師:我聽到同學們的意見了,那么就來觀察一下這個骰子吧!

  學生觀察骰子后老師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嗎?

  生1:骰子紅色的只有一面,綠色的有五面,甩到綠色的可能性就大,紅色可能性就小,得獎機會就少。

  師:得獎機會少是不是表示沒有得獎的機會?

  生:不是,可能會得獎,但機會很小。

  師:那么接下去甩,可能會甩到紅色的嗎?

  生:是的,可能會甩到紅色。但大部分人還是沒有得獎的,都是陪襯,浪費錢!

  生:以后遇到這樣的游戲就不去玩,得獎機會太少了。

  2、師:那么如果你們是這個游戲的設計者,請每個小組統(tǒng)一意見后根據你們希望中獎率的高低來設計一個骰子。

  ⑴、學生小組活動,用紅、綠貼紙設計骰子。教師巡視并參與活動。

 、、學生反饋,展示自己的作品。

  組1:我們覺得只有一面是紅的容易讓人說我們小氣,一眼就看出不誠心讓人得獎,所以就貼了兩面紅色的,這樣得獎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比起來還是沒得獎的可能性還是大些,不會虧本。

  組2:我們想游客來活動就是圖個高興,獎品檔次低些,但得獎機會大,大家玩得就開心啊!所以我們設計的骰子有4面是紅的,2面是綠的。

  組3:我們覺得還是公平點好,所以設計了3面紅3面綠,得獎和不得獎的可能性大小差不多,完全憑運氣,又不會虧。也不狠賺,這樣最好。

  師:每組都有自己的想法,講的都有道理。通過設計骰子,大家不僅學會知識還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深入思考問題,是最大的進步。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生活經驗,我在教學中重組教材,選擇與學生現實中已有的經驗相耦合的信息材料,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從大家感興趣的“猜球”游戲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學習的興致。整堂課由各種聯系生活、生動有趣又層次分明的活動貫穿其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想、討論、實驗、合作、交流、創(chuàng)造等,使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和掌握有關“可能性”的知識。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

  (二)、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這節(jié)課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時,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的活動,第一次是“猜球”,使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并注重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第三個活動“動手實驗”,老師先讓學生試著猜想“怎樣做才容易摸到白球?”再讓學生實驗操作進行驗證。通過這樣的三次活動,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因而產生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認識。在知識聯系生活,運用生活的過程中,又設計了“小小裁判”、“選詞填空”、“造句”“涂一涂”和“設計骰子”等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理解和認識數學。只有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活動的空間、探索空間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

  (三)、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學習數學

  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節(jié)課中,我十分重視有意義的合作學習,并重視教給學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時對合作的好的學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勢,推出“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我還十分重視學生的交流,而且形式多樣,例如讓學生找自己的同桌或好朋友說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這是兩個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一起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得出結論是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小組討論盒子里可能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討論怎樣設計骰子,這是小組內學生間的交流,再如學生代表小組演示匯報,這是全班進行了交流。通過合作與交流,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ㄋ模⒆寣W生在自由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數學

  整堂課的教學中采用班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盡量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教師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大膽猜想、敢于質疑、勇于嘗試、樂于交流合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評價,體現了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中獲得的不僅是扎實的知識和技能,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活動化中愿學、樂學,嘗到成功的快樂,建立了自信心。

  本節(jié)課尚需改進的方面:

  初次體驗“猜球”和再次體驗中“摸球”這兩環(huán)節(jié)因為小組合作和師生互動,學生熱情高漲導致活動時間過長,從而使整節(jié)課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頭重腳輕,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意義不大可以和第二環(huán)節(jié)合并改為師生互動,作為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不是教學重難點,時間安排上可以緊湊些、把多些時間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更為科學合理。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

  教案《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教案》,來自網!

  關于“可能性”的知識。

  二、實踐探索新知

  1、教學例3(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匯報實踐結果。

  匯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匯報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活動匯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愿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多了以后,在統(tǒng)計上就呈現某種共同的規(guī)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比紅多。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后,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數據不一致,但呈現的規(guī)律是相同的

  2、教學例4

 。1)出示盒內球(一綠四藍七紅)

 。2)猜一猜,摸出哪種顏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為什么?

  3、P106“做一做”

  圖中每種顏色進行了分割,此時學生可以用數份數的方法來看三種顏色所占的區(qū)域大小。

  利用前面學過的分數的知識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顏色占整個圓面的幾分之幾,為以后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做鋪墊(因為概率與這些分數相等)。

  三、練習

  P1094

  第4題,是一種逆向思維。并體現開放性,如第1小題,只要紅比藍多,就能滿足條件。第2小題,只要藍比紅多,都滿足條件。

  P1095

  教學反思:

可能性教案 篇8

  在聽完“可能性”、“認識更大的數”、“觀察物體”這三節(jié)課,特別是最后這節(jié)“觀察物體”之后,我有些話想跟大家說一說。剛才的這節(jié)課引發(fā)了我的回憶,因為兩年前,我也上過這樣一節(jié)課:觀察物體。我的那節(jié)課設計得沒有剛才這節(jié)課這么飽滿,這么豐富。當時,學生也是分成四人小組坐在桌子周圍,中間放著一些物體讓學生畫,聽課的人也很多。下了課以后,聽課的老師對這一節(jié)課產生了較大的反響或者說是沖突,有一位說了這樣兩句話:你這節(jié)課是數學課還是美術課?你的課亂糟糟的,像什么?

  把當時的情形與今天的課作一個比較,我的感觸很深。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數學?過去,我們常常把數學描述成為計算加證明,好像公式、計算、法則就是數學。其實,數學是非常飽滿豐富的,像“觀察物體”就是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課例,但是,有人認為它不是數學。我們這套新教材有很多課,像觀察物體、設計圖形等,與美術有很密切的聯系,但這些課是教學生們用數學的眼光重新去看待世界,與純粹的美術要求,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表現世界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數學就是要讓學生有這樣一個豐富的數學學習經歷,使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完整。數學可以給學生豐富多彩的知識,不像過去,只是單一的計算加證明!稑藴省穼υ瓉淼臄祵W知識刪減了很多,也增加了很多內容來擴大學生的視野,給他們更多接受數學,尤其是現代數學的機會。我欣喜地看到,今天的這節(jié)“觀察物體”課,學生離開了座位,在課堂上有了更大的活動空間。而傳統(tǒng)的課堂上,學生是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座位上的,老師是絕對的`權威,老師可以背著手到處巡視,但是學生是不可以動的,甚至有的學校還要求學生上課時小手背在后面。這應該引發(fā)我們的思考,在課堂中,我們究竟應該關注學生什么?哪些是非本質的東西,我們應當把它淡化?《標準》頒布之后,隨著大家的討論、交流,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觀念上的變革,尤其體現在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上。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學生一個幸福的學習數學的環(huán)境。這也是每一位數學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今天這三節(jié)課,由于三位老師的辛勤勞動,使我們覺得有所感悟。這些課都是研究課,不是評優(yōu)課。既然是研究課,有一個片斷也好,有一個話題也好,或者積極的地方也好,不足的地方也好,只要我們因此有所感悟,就說明我們老師的勞動是非常有價值的,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的。應該看到,現在學生的發(fā)展不應該再沿用我們那時的模式了。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例題,學生模仿、練習,這是過去的一個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但是在信息時代,再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了。所以,《標準》中非常強調通過變革教師的教學方式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觀念。也就是說,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具有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與交流的意識。過去我們將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作為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今天我們更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一種社會化的發(fā)展,這也是當今社會更加關注的一個方面。

  我們要處理好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關系。這三個要素之間相互依托的關系如何處理呢?不同的教育觀念帶來了不同的處理方法。我們首先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教師是什么?新大綱寫得非常清楚:教師是合作者、鼓勵者、指導者等等,定位很多,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在實際操作中卻非常困難。這三節(jié)課都較好地體現了教師的這種角色轉變。正是由于這種轉變,我們的課堂開始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活躍,這說明他們喜歡上數學課了。首先喜歡上課,才能喜歡學數學。這三節(jié)課都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這體現了我們一再強調的現實性,這個現實不是我們成人眼中的現實,而是學生眼中的現實,這個現實既有與我們成人相同的,也有學生所處的特定年齡階段的,如童話故事、游戲等等。在“可能性”這節(jié)課中,學生做了很多游戲;“觀察物體”中,讓學生用手勢表示自己看到了茶壺的哪個方位。這些游戲都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學生會覺得學習數學并不是高深莫測的,有時就像玩耍似的。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不要老是談課堂教學,應該把課堂教學規(guī)范為一個詞,叫課堂生活。如果我們用課堂生活的觀點來看待課堂教學的話,傳遞給學生的東西就會更貼近他們的現實心理。

  這三節(jié)課,老師都注意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探索空間。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萬以內數的認識講完以后,再講多位數的讀寫,老師就會覺得沒有什么講頭,學生跟著老師學,跟著老師讀就行了。從“認識更大的數”這節(jié)課可以看出,郭老師在設計上很動了一番腦筋,讓學生去讀數,去分級;在感受大數時她也創(chuàng)設了很多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如,想一想,你是怎么讀的?怎么能讀得更快?“可能性”、“觀察物體”兩節(jié)課在這方面做得也很好:你去想一想,他是站在哪個方位上看到的?再想一想,如果要求一個黃球也摸不到,應該怎么設計?在低年級時就給學生這么多主動探索的空間,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可能性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P110—11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哪位同學愿意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呢?(指2—3名同學舉例,其他同學評判,教師適時點評。)

  師:我們還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就請同學們猜一下三、一班的張晨同學做哪個游戲的可能性比較大?(大屏幕出示:大課間活動,三、一班的40名同學在操場上做游戲,有30人在丟手絹,6人在跳繩,4人在踢毽子。張晨是三、一班的學生,她做哪個游戲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生1:張晨做丟手絹游戲的可能性大,因為……。

  生2:……

  生3:……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針對這些內容進行相關練習。(引出并板書課題:可能性的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現象的描述和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解答,回憶再現新授課中有關的知識和方法。)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師:首先,看一看同學們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法官。(出示)

  1、基本練習

 。1)我是小法官。(快速搶答,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①一周有七天。()

  ②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吃飯。()

  ③小明長大后一定能當飛行員。()

 、芟轮芤灰欢ㄊ顷幪臁#ǎ

 。2)從放5個紅球和1個綠球的口袋中隨意摸出一個球,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指生回答,重點說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真棒!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2、綜合練習

 。1)課本110頁第8題。

  師:擲骰子游戲喜歡嗎?請同學們拿出寫有1—6這幾個數字的骰子來,我們一起玩。

  ①讓生說一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诓聹y試驗后的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蹖嵺`、記錄、統(tǒng)計。(全班一起擲一次,師參與記錄各個面出現的次數。)

 、苷f說從統(tǒng)計數據中發(fā)現了什么?

 、萦捎趯嶒灲Y果與理論概率存在差異,如果得不到預期結果,可以再讓學生多擲次,增加實驗總次數,盡量使實驗結果接近理論概率。

 。ㄔO計意圖: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2)課本110頁第9題。(出示主題圖)

  師:過元旦的時候,三一班用抽簽的形式來決定每位同學所要表演的節(jié)目。其中講故事5張,唱歌3張,跳舞1張。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最有可能表演什么節(jié)目?

  生:我最有可能表演講故事。

  師:為什么?

  生:因為講故事的簽比較多。

  師:誰能用“最有可能”和“最不可能”說一說其它兩個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生:我覺得最有可能抽到唱歌,最不可能抽到跳舞。

  (3)課本111頁第10題。

  師:我這里有4個盒子,其中一個盒子里放有硬幣,猜一猜可能在哪個盒子里?(注意: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次,不能重復選。)

 、偕。

 、诤唵谓y(tǒng)計猜測情況。

 、劢沂窘Y果。

 、苷f一說為什么猜錯的比猜對得多。(引導學生發(fā)現:硬幣只能在4個盒子中的1個,有3個盒子中沒有,所以猜錯的人數比較多猜錯的可能性大。)

  師:同學們真聰明!考慮問題真全面。接下來老師提高一下難度,有沒有信心做好?

可能性教案 篇10

  本單元共安排了5個例題。主題圖、例1、例2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例3、例4、例5及相關內容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對于紛繁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如果從結果能否預知的角度出發(fā)去劃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現象的結果總是確定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所出現的結果是可以預知的,這類現象稱為確定現象。例如,拋一個石塊,可預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標準大氣壓下且溫度低于0℃時,可預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類現象的結果是無法預知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出現哪種結果是無法事先確定的,這類現象稱為隨機現象或不確定現象。例如,擲一枚硬幣,我們無法事先確定它將出現正面,還是出現反面。

  教科書通過主題圖及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1)主題圖的教學。

  教科書第104頁呈現了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簽表演節(jié)目”的場景,引入本單元的學習。目的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使學生體驗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描述圖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抽簽表演節(jié)目”時的實際感受。使學生在觀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簽來決定表演的節(jié)目的活動中,“表演某種節(jié)目”這樣的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性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周圍熟悉的情境,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可能”等詞語來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說出“我表演唱歌這件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2)例1的教學。

  教科書呈現了學生摸棋子的試驗,使學生在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活動中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則是不確定的。教科書中給出了兩個盒子裝有不同情況的棋子,是想通過兩個簡單試驗的對比,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教師可以依照教科書中的圖示分別在兩個盒子里放進各種顏色的棋子(也可選用乒乓球等),注意這些棋子除了顏色外應完全相同,并將放棋子的過程完整地展現給學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應將盒中的棋子搖勻。

  教科書中一共提出了三個問題,提示教學的過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俳虒W第一個問題“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教師可以先提問“左邊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嗎?”讓學生進行猜測,再讓學生實際摸摸看。通過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認識到在左邊的盒子里裝的都是紅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左邊的盒子里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教師再提問“在右邊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嗎?”讓學生進行猜測,再讓學生實際摸摸看。通過試驗,使學生發(fā)現在右邊的盒子里有紅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紅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右邊的盒子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②②第二個問題“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和第三個問題“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可一同教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猜測“左邊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嗎?”“右邊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嗎?肯定能摸出綠棋子嗎?”,同樣再讓學生討論交流,并通過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認識到因為左邊的盒子里沒有綠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在左邊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綠棋子”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在右邊的盒子里有綠棋子,可能摸出綠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綠棋子,“在右邊的盒子里摸出綠棋子”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劢虒W中,教師應充分地為學生提供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機會,有條件的地方宜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依照教

  科書中的圖示,事先為每個小組準備兩個盒子和兩袋棋子,為了交流方便,可以給盒子標上序號1和2。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生分別將兩袋棋子放入兩個盒子,然后逐一提出教科書中的問題。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每次摸棋子前應將盒中的棋子搖勻。提出一個問題后,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試驗,然后再全班交流。使學生充分經歷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活動過程,豐富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

 、芰硗,在匯報時只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在左邊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右邊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紅棋子”等描述進行表達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說出“在左邊的盒子里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在右邊的盒子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⑤(3)例2的教學。

 、藿炭茣尸F了六幅與現實世界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緊密相關的畫面,通過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學會判斷哪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哪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呓虒W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意,獨立思考,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出判斷,再引導學生討論。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確定和不確定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讓學生判斷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時,只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表述就可以了,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轉動”“三天后可能下雨”“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等。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說出“我從出生到現在沒吃過一點東西這件事的發(fā)生是確定的”“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這件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每天都有人出生這件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

 、嘟處熯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周圍熟悉的情境,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什么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另外,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尋找一些帶有感情色彩的事件讓學生來判斷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如“明天的拔河比賽我們班會贏”。讓學生認識到對于某一客觀事件來說,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與個人的愿望無關。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⑩隨機現象雖然對于個別試驗來說無法預知其結果,但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大量重復試驗時,卻又呈現出一種規(guī)律性,我們稱它為隨機現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概率論正是揭示這種規(guī)律性的一個數學分支。

  為了敘述的方便,把條件每實現一次,叫做進行一次試驗。例如對“擲一枚硬幣,出現正面”這個事件來說,做一次試驗就是將硬幣拋擲一次。如果一個試驗在相同條件下可以重復進行,而每次試驗的可能結果多于一個,在一次試驗中結果無法事先確定,這種試驗就叫做隨機試驗。把隨機試驗中,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事情,稱為隨機事件。

  一個隨機事件的發(fā)生既有隨機性(對單次試驗來說),又存在著統(tǒng)計規(guī)律性(對大量重復試驗來說)。隨機事件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表現在:隨機事件的頻率──即此事件發(fā)生的次數與試驗總次數的比值具有穩(wěn)定性,即總是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給這個常數取一個名字,叫做這個隨機事件的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頻率在理論上的期望值,它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關于概率的定義,通常稱為概率的統(tǒng)計定義。

  由于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他們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層面理解概率的知識。因此,教科書通過例3、例4和例5的教學,使學生在試驗活動中,認識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并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可能性教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02-13

可能性教案12-17

《可能性》的教案12-17

《等可能性》教案12-16

教案:可能性12-16

《可能性》教案12-16

《認識可能性》教案12-16

有關可能性的教案08-27

可能性教案(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