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jīng)二首》教案 轉(zhuǎn)載
《詩經(jīng)二首》教案 教學目的: 1、 學習《詩經(jīng)》的有關常識。 2、 通過反復誦讀了解《氓》、《采薇》的情節(jié)和主題。 3、深入理解詩歌中反映的社會生活和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歌的敘事情節(ji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掌握《詩經(jīng)》的藝術特色、在課文基礎上更廣泛地了解《詩經(jīng)》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學安排:三課時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結合學生的自主討論。 第一課時 一、導入。(2分鐘) 大家知道,在東西方文學發(fā)展史上最先出現(xiàn)的成熟的詩歌作品的代表有哪些嗎? 明確:《荷馬史詩》、《詩經(jīng)》。 雖然東西方的文明在自己不同的發(fā)展軌道上走出了相互區(qū)別的軌跡,但在世界文明的源頭,最先出現(xiàn)的文學樣式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詩歌。中國一向被稱作是詩的國度,從先秦開始,到輝煌的唐詩、宋詞、元曲,再到當下的現(xiàn)代詩。我們在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沉醉了上千年。今天我們便溯源而上,去領略我們祖先最早的詩歌作品《詩經(jīng)》。 二、文學常識介紹。(10分鐘) 中國文學的產(chǎn)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字產(chǎn)生以前的遠古時期。原始的神話傳說和歌謠,在人們口頭代代流傳,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才用文字記下一鱗半爪。而在那個時代,詩歌一直是和舞蹈和音樂相結合的。詩、舞、樂的結合升起了中華文明燦爛長河中的第一面風帆。最早的詩歌如《吳越春秋》卷九所載的《彈歌》:“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彈弓和狩獵的過程,語言古樸,但已經(jīng)具有韻律,顯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謠。在這種記敘真實事件的風格影響下,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被孕育而出。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名《詩》,或稱“詩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詩,有目無辭。全書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最后編定成書,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產(chǎn)生的地域,約相當于今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及湖北北部一帶。作者包括了從貴族到平民的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絕大部分已不可考。儒家學說興盛之后,成為《五經(jīng)》之一。 作為最早的詩歌作品,在談論到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說到詩經(jīng)“六藝”,便是“風、雅、頌、賦、比、興”。那位同學可以結合自己預習的情況介紹一下? 明確:“風、雅、頌”是《詩經(jīng)》的體例類別!对娊(jīng)》中的詩最初都是樂歌,只是由于古樂失傳,后人已無法了解風、雅、頌各自在音樂上的特色了。風即音樂曲調(diào),國風即各地區(qū)的樂調(diào)。國是地區(qū)、方域之意。十五國風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wèi)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東周王畿洛陽,其余是諸侯國名,十五國風即這些地區(qū)的地方土樂。“雅”即正,指朝廷正樂,西周王畿的樂調(diào)。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數(shù)篇目可能是東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層貴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層貴族,也有下層貴族和地位低微者。頌是宗廟祭祀之樂,許多都是舞曲,音樂可能比較舒緩。周頌31篇,魯頌4篇,產(chǎn)生于春秋中葉魯僖公時,商頌5篇,大約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從內(nèi)容上主要是祭歌、娛神和對祖先的贊頌。 《詩經(jīng)》的內(nèi)容大多涉及祭祖頌歌、周族史詩、農(nóng)事、燕饗、怨刺、戰(zhàn)爭徭役、婚姻愛情等等。 三、誦讀鑒賞。 全體同學齊讀《氓》。 1、事件發(fā)展 提問:在預習的基礎上,那位同學可以復述一下這首敘事詩所記敘的事情? 明確:《衛(wèi)風氓》是一首敘事詩,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講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拋棄后,回憶當初戀愛、結婚及婚后的遭遇,訴說了自己對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并最終與丈夫決絕的經(jīng)過。 熱戀——結婚——被棄——分手 指導誦讀: 明確了這個過程,在誦讀時就要讀出感情來。詩中有幾句最能集中展現(xiàn)女子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可以通過朗讀時的節(jié)奏快慢、語氣輕重、語調(diào)高低,來讀出情感,讀出韻味,讀出個性。 熱戀:“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此句寫作于女子的戀愛時期,朗讀時我們可以在頭腦中再現(xiàn)一副畫面:曠野郊外,廢墟墻頭,有位姑娘,翹首期盼,不見愛人,焦急煩躁,淚花飛濺;愛人突現(xiàn),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聲歡呼。好一位純真爛漫,一往情深的女子呀!時哭時笑,時惱時喜,所以前句要讀的慢重低,后句要讀的輕快高,女子對愛情的癡情陶醉,一讀了然。 婚后:“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一段文字,十個短句,“矣”字出現(xiàn)達六次之多。一“矣”傳萬情,讀法各不同。這段文字寫的是女子回憶婚后生活,貧苦而艱辛,沉痛而壓抑。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迸娱_始傾訴,一吐苦水,生活艱辛勞累,起調(diào)“矣”字宜重而緩。“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比諒鸵蝗,年復一年,歲月的碾盤碾過了一遍又一遍,而女子的生活卻絲毫無改變,怨情頓生,“矣”字語氣加重,語調(diào)升高。付出若有回報,也可算作一種安慰,但女子得到的又是什么呢?“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笔侨_相加,是家庭暴力。是女子有過錯嗎?“女也不爽。”錯在誰?男子。是“士貳其行”,“二三其德”。付出無數(shù)卻無回報,沒有過錯反遭遺棄,女子內(nèi)心由怨生恨,“矣”字語氣更重,語調(diào)更高。丈夫已背叛感情,若能從親人那里得到一點同情也可算作一種補償,但是回到娘家之后,迎接她的卻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為何她的兄弟不去找氓算帳,反倒譏笑自己的同胞姐妹?因為2600年前的奴隸社會里,男子“二三其德”是正常的,女子無能被棄才是遭人譏笑的。愛情已丟失,親情也難尋,女子的情感由恨轉(zhuǎn)而為悲。感情抒發(fā)達到高潮,朗讀時“矣”字高重到了極點,可謂大方悲聲。靜下心來,反思這段無望的婚姻,感慨萬千,陷入沉思,情緒也由激動轉(zhuǎn)為平靜,“矣”字語氣趨為平緩、低沉。 分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文章收尾時,以此句為結,起到了震撼人心之用。戀愛已成往昔回憶,婚變恰如黑色深淵。女子想起當年的“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目睹當前的“反是不思”“二三其德”,真是恍如隔世吶。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個感嘆號,包含了多少的感嘆呀!痛苦、傷心、絕望、無奈、怨恨……該何去何從呢?既是棄婦,不能再做怨婦了,身處2000年前的這位女子,主動喊出“算了吧”,果斷地從感情的漩渦中退身而出,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呀!冷靜而覺醒、堅強而果斷。百感交集化為一句話,更多出了一份堅強,朗讀時此句宜讀的高而重。 2、人物形象 通過誦讀我們理清了詩歌的敘事思路,也對詩歌中的任務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那么我們來看看詩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 提問:全詩有幾個人物? 明確:兩個,氓、怨婦。 提問:用詩歌的原句歸納出他們的性格特征? 明確:怨婦——勤勞 “靡室勞矣”,癡情“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堅強“亦已焉哉” 氓——三心二意、始亂終棄、狡猾殘暴、用情不專、貪戀美色 對全詩的人物和情節(jié)有具體的了解之后,我們來討論一下為什么自由戀愛竟以悲劇收場? 明確:1、這場悲劇應該由女主人公買單。她不識人,人家一求婚,她就答應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頭腦發(fā)熱,沒有心計。2、這與社會背景有關。奴隸社會里女子地位低,完全是男人的奴隸。她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流氓就隨流氓了,沒有嚴密的法律制度去維護她們的權利。所以說一個女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3、這故事中對立的雙方就是兩個人,女子固然輕信,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這家伙整天游手好閑,文中也沒交代他的工作,估計是拈花惹草去了。詩句“二三其德”很能說明問題。應該讓氓承擔全部責任。(調(diào)動學生發(fā)散思維) [士之變心(“士二其行”);倫理道德(家人反對自由戀愛!靶值懿恢ㄆ湫σ印。有點幸災樂禍);社會制度(經(jīng)濟落后的社會,男子騙情其實為騙財。“家庭、婚姻反映出經(jīng)濟關系”);年老色衰(“其黃而隕”)] 四、藝術特征。 提問:女子這種哀傷、悔恨、決絕的情感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 明確:回憶與對比。對當年熱戀時情景的追憶與對結婚后生活的反差的敘述。 提問:同學們又沒有發(fā)現(xiàn)詩中的一些修辭方法呢? 明確:“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北扔。 這是《詩經(jīng)》的一大藝術特色,就是用“比”!百x、比、興”既是《詩經(jīng)》藝術特征的重要標志,也開啟了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賦就是鋪陳直敘,即詩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個事物來作比喻。興則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fā)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詩歌的發(fā)端。賦、比、興三種手法,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創(chuàng)造了詩歌的藝術形象,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感,賦運用得十分廣泛普遍是一種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賦中用比,或者起興后再用賦,在《詩經(jīng)》中是很常見的。賦可以敘事描寫,也可以議論抒情,比興都是為表達本事和抒發(fā)情感服務的,在賦、比、興三者中,賦是基礎。 五、總結。 這是我們高中以來學習的第一首先秦詩歌,從中我們了解到來自中華文明源頭的《詩經(jīng)》的藝術魅力,了解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現(xiàn)實與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發(fā)展。最重要的,我們要從《氓》中讀出一種做人的原則。有一首歌唱道: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愛情已經(jīng)桑田滄海,是否還有勇氣去愛!當我們就要輕輕合上《氓》的詩章時,我們要診視自己的情感,做一個【《詩經(jīng)》教案 轉(zhuǎn)載】相關文章:
‘教案’透視0教案-轉(zhuǎn)載04-28
加菲貓語錄(轉(zhuǎn)載)05-04
風過耳轉(zhuǎn)載04-07
《詩經(jīng)·采薇》教案01-04
啊,白雪公主(轉(zhuǎn)載)11-20
轉(zhuǎn)載:子女教育的重點04-28
天府新區(qū)規(guī)劃方案-轉(zhuǎn)載04-27
孫小圣答卷轉(zhuǎn)載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