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精選11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1
網(wǎng)絡的普及,使得我們的溝通和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我們也越來越依賴網(wǎng)絡。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逐步網(wǎng)絡化。據(jù)調查,大學生是社交網(wǎng)絡的主力軍,活躍度頗高。前,有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都會使用社交網(wǎng)絡,使用時長普遍在1-2個小時。大學生在社交網(wǎng)絡上主要活動是瀏覽新聞、微信、微博等等。
積極影響:
一、促進社會化
人的社會化過程會受到周圍群體及媒介的影響,當代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大學生借助社交網(wǎng)絡溝通聯(lián)系、發(fā)布狀態(tài)與日志、上傳照片、發(fā)表評論等,能夠使得大學生在年齡、興趣愛好、價值觀相似的群體中進行互動,推動大學生融入社會。
二、擴展生活空間
社交網(wǎng)絡在大學生群體中日益壯大,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寬廣與便利的交流學習平臺。通過社交網(wǎng)絡多渠道,大學生能更加快速便捷地獲取時事政治、新聞熱點、娛樂社交等信息,同時參與話題互動與評論,有助于擴展大學生的生活空間。
三、滿足多樣的心理需求
社交網(wǎng)絡極大地滿足了多樣的心理需求。基于社交網(wǎng)絡的強大功能,大學生可以通過狀態(tài)、日志、圖片、聊天語音等方式表達自我、宣泄情感;社交網(wǎng)絡的互動性滿足了社交需求;大量的資訊信息與好友動態(tài)滿足了大學生的求知與好奇心理;分享與轉發(fā)功能滿足了“炫耀”心理等。
四、增強幸福感
由于社交網(wǎng)絡加強了人的視覺與聽覺信息、弱化了面對面的交流、減小個性害羞的大學生壓力,使得個性害羞的大學生在網(wǎng)上敢于表露自我,有助于自己的.社會關系,提高自身幸福感。
消極影響:
一、現(xiàn)實社交障礙
大學生對社交網(wǎng)絡過于依賴時,其現(xiàn)實社交的焦慮感增加,出現(xiàn)回避與苦惱的情感反應。大學生習慣于通過社交網(wǎng)絡與外界溝通,形成了網(wǎng)絡交際圈與特定的網(wǎng)絡表達,在現(xiàn)實社交中容易出現(xiàn)表達失靈的情況。
二、心理依賴
大學生經(jīng)常在上課時間玩手機,有部分大學生玩手機頻率高、時間長,不斷地進行好友狀態(tài)查看與朋友圈刷新,難以自控。一段時間內未接觸社交網(wǎng)絡就會感覺與世隔絕或者很難受,內心十分不舒坦,對社交網(wǎng)絡極度依賴,并影響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三、價值觀念影響
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錯誤或偏激負面的觀念可能影響他們的判斷力,相對就把自身的正確價值觀給抹黑了。此外社交網(wǎng)絡所關注的話題大多八卦娛樂,較少關注社會國際政治問題,分散大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與社會格局和社會實際脫軌,對大學生以后適應社會帶來了障礙。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2
一、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普及情況調查
。1)大學生網(wǎng)絡使用情況
如今,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非常普及了,尤其是在大學校園中,幾乎同學們人手一臺電腦,在不方便用電腦的時候,大家也都會利用手機上網(wǎng),那么同學們都利用網(wǎng)絡干些什么呢?是否都只是利用網(wǎng)絡進行社交呢?又有多少時間是用來學習的呢?為了了解大學生對網(wǎng)絡的使用情況,我特意做了此次調查。并希望通過此次調查能夠喚醒同學們合理利用網(wǎng)絡的意識,較好的將網(wǎng)絡利用到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
截至20xx年12月底,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到5.64億,全年共計新增網(wǎng)民2000萬人;ヂ(lián)網(wǎng)普及率為42.1%,較20xx年底提升3.8%。學歷方面,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中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率在20xx年已達96.1%,目前基本飽和;過去五年內高中學歷人群的滲透率增長最為明顯,20xx年網(wǎng)民比重也已經(jīng)超過九成,達到90.9%;青年網(wǎng)民是網(wǎng)民中最大的群體,也是使用網(wǎng)絡應用較為活躍的群體。而大學生作為這個群體的主力軍,更對網(wǎng)絡娛樂的發(fā)展,網(wǎng)絡文化的走向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2)網(wǎng)絡獲取途徑
據(jù)部分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學校內大學生上網(wǎng)的途徑,超過70%的同學擁有自己的電腦,剩下很少一部分是沒有自己的電腦,仍然在網(wǎng)吧上網(wǎng)。由此可以看出,網(wǎng)吧作為大學生上網(wǎng)場所的'重要性在弱化,特別是校園內,已被逐漸被寢室上網(wǎng)所取代。
另外,相比電腦上網(wǎng),我所觀察到在學校內有高達94%的同學都在使用手機上網(wǎng),相比電腦上網(wǎng),手機網(wǎng)絡更具便攜性,更加生活化,隨時隨地,暢所欲言。手機已成為大學生第一位的上網(wǎng)工具。
。3)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fā)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這樣,網(wǎng)絡聊天,網(wǎng)絡交往,網(wǎng)絡愛情等社交網(wǎng)絡,給大學生的社交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豐富和便利,日益成為大學生最喜愛的社交方式。
據(jù)我在學校抽樣部分同學做的統(tǒng)計,有超過85%的同學主要依賴于QQ作為主要的網(wǎng)絡社交工具,9%的同學使用微博作為主要社交工具,剩下的一部分同學則主要依靠人人網(wǎng),博客,飛信,微信,BBS等網(wǎng)絡社交工具,進行網(wǎng)絡社交。
部分數(shù)據(jù)顯示,最常用的社交工具,也就是QQ,同學們的好友數(shù)普遍都在150人以上,而其次則是微博在80個好友居多。這兩大社交工具網(wǎng)絡社交效果顯著,社交范圍比較廣泛。其中,網(wǎng)絡好友和現(xiàn)實好友重合率達到80%的同學占統(tǒng)計人數(shù)的66%左右,所占比例最為高,課件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沉溺于網(wǎng)絡虛擬空間中,而是十分注重在現(xiàn)實社會終于他人進行交往,因此虛擬好友和實際好友重和比率比較高。
而關于上網(wǎng)時間所花費的時間,大部分同學則是在沒有課,閑暇時刻在線,主要集中在6—10個小時內,上網(wǎng)時間比較多,相對年級來說,依據(jù)學校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大二以及大三大四各有不同,但是不管課程多少,網(wǎng)絡在大學內是很受喜愛的,雖然上網(wǎng)時間較多,但是也并非沒有節(jié)制。
關于以上是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雖然調查人數(shù)不算多,但整體差不多也能反映出學校的整體情況,了解了基本狀況之后,我們或許會產(chǎn)生更深一層的問題,那就是在這個網(wǎng)絡信息充斥的時代,對我們大學生來說,網(wǎng)絡交往有哪些利有哪些弊端,該如何正確利用網(wǎng)絡社交來提升自己的素質,發(fā)揮網(wǎng)絡社交最大的優(yōu)點。接下來讓我們繼續(xù)深層次的解讀。
二、大學生網(wǎng)絡交往的利與弊
網(wǎng)絡社交的發(fā)展只是整個網(wǎng)絡文化發(fā)展的冰山一角。正像許多事物一樣,網(wǎng)絡社交的“雙刃劍”效應也成為許多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隨著春節(jié)期間網(wǎng)上覓友人數(shù)的增多,其負面效應也比平時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一方面浪漫刺激、無拘無束,同時卻又魚龍混雜,陷阱重重。甚至有的學者已經(jīng)提出,應當通過立法對從事網(wǎng)絡社交中介有關的公司網(wǎng)站進行規(guī)范,使之走上良性的發(fā)展軌道,為現(xiàn)實社會多增添一點光彩,少添一些煩惱。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3
人際關系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由人際交往產(chǎn)生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正確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個體心理正常發(fā)展,個性保持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衡量人們人們心理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中學時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趨與成熟的階段,學習和交往是處于此階段的中學生生活的兩件重要大事。許多老師和家長為此擔憂。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復雜的關系?這些疑問激發(fā)了我們研究的欲望。在老師、家長和同學的支持及幫助下,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
一. 調查對象:
大學生
二. 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以發(fā)放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們的想法進行多方匯集
(2)訪問:訪問了學校的老師和同學
(3)網(wǎng)絡查詢:上網(wǎng)查閱有關資料,拓展資源
三. 調查時間:
20xx年9月——20xx年10月
四. 問卷發(fā)放及回收情況:
共發(fā)放問卷625份,實回收600份,回收率96%。
五.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發(fā)放的問卷,采用了不記名的方式,從問卷的回收情況看,大部分學生都很認真地填寫了問卷,為本次調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下是我們就調查的相關內容及各方面的.反饋信息,進行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
1.增進友誼的方式:你與好朋友如何利用時間增進友誼?
A、努力學習 B、訴說心事 C、瘋玩享樂 D、其他方式
據(jù)統(tǒng)計,42%的學生選擇以相互促進學習的方式來增進友誼。這種做法是值得提倡的。當前中學生應以學習為首要任務。面對社會大浪淘沙的形式和周圍巨大的競爭力,沒有充足的智慧是無法立足于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因此,在增進友誼的同時,不應該沉溺在享樂的松懈狀態(tài),而應步步為營,枕戈待旦,實現(xiàn)學習與友情雙贏;另一部分學生以訴說心事或瘋玩享樂的方式去共享友誼,對于一些貪玩而將學習置之腦后的學生來說,該是敲響警鐘的時候了
2.至親密友的人選:你覺得怎樣的人最容易成為你的至親密友?
A、學習上的佼佼者 B、一起娛樂的人 C、志趣相投的人
據(jù)調查,有76%學生選擇志趣相投的人,19%的學生選擇學習上的佼佼者,其余5%的學生選擇能在一起娛樂的人,根據(jù)這種比例來看,大部分中學生在擇友時,希望結交有共同語言的人。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挑選朋友,存在一定的主觀臆斷性,往往會出現(xiàn)沆瀣一氣的現(xiàn)象,不利于友情的正面發(fā)展。因此,擇友時不應只以自己為主體,應當以客觀的角度去剖析。
3.衡量學習與朋友間的輕重
據(jù)統(tǒng)計顯示,絕大部分學生會因友情上的失意而影響學習,比如上課走神,失去學習的興致等,特別是當學生與友情相沖突時,他們會選擇友情至上,義氣橫在學生面前,天平失去了平衡,偏向了朋友一方,認為學習來日方長,友情失不再來,但對于中學生來說,更應以學習優(yōu)先,兼顧友誼。
4.老師的'影響:你會因為和某科老師關系好而特別努力學習某科嗎?
A、會 B、不會 C、不知道,看興趣
據(jù)統(tǒng)計顯示,38.9%的同學都認為與老師相處的關系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從學生的反應來看,當老師對他們比較關心時,他會覺得自己比較受重視,因而會產(chǎn)生一種感激的心理。他們大多會努力學習,奮發(fā)上進。有38.1%的同學認為自己對某科的喜好,是由興趣而定,這些同學是比較理智的。他們通常不會受某些客觀性的影響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有23.1%的同學,則認為自己不會受老師的影響。從總體上看,老師與同學相處的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之一。
5.朋友對自己的影響
據(jù)統(tǒng)計顯示,很多同學都很在乎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對自己的影響很大,不僅是在學習上,在生活中也一樣。自己會因為在朋友圈中的情況而感到煩惱,會為受到朋友的關注而努力學習等。這是一種心理的驅使,他會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相應反應,綜合上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際關系會影響同學們的學習和心情。
6.決定人緣好壞的因素:你覺得決定人緣好壞的因素是?
A、相貌穿著 B、談吐舉止 C、身份背景 D、學習成績的好壞
據(jù)統(tǒng)計顯示87.6%的同學認為一個人的談吐舉止是影響人緣的主要因素,有少部分同學認為:一個人的相貌穿著,身份背景,也是影響人緣的原因之一。
在問卷的最后,設置了一道關于如何提高自己人際關系的題目,通過分析獲得的資料,給同學們提幾點改善人際關系的建議:
1 、禮貌待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2、關心愛護他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幫助他人
3、要常常微笑對人
4、不為小事斤斤計較
5、學會理解、寬容他人
6、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看到自己的短處
7、不要在背后對人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8、要有上進心
六.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了解到當代中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一些情況。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處理得當,以學習為首要任務,兼顧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團結友愛,寬容待人,這些中國傳統(tǒng)美德在他們身上得到了體現(xiàn),這是值得欣慰的。但有些學生在這方面還存在薄弱之處,不能很好地將個人情感與周遭環(huán)境分開,導致一些錯誤決斷或行為,在不經(jīng)意間傷害他人。如果人人都將心比心,付出會比索取更快樂。在此,唯一希望的是廣大中學生們能夠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定能成為魅力無限的”人氣王”。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4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為了滿足各種需要而進行的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的交流。馬克思在曾提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社會關系構成了人的本質!贝髮W生作為大學校園中典型的社會角色,自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目前,90后大學生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這部分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并擁有較好的物質條件,同時,90后作為當代社會的特殊群體,有著不同于其他年代人的特點,有著自己的人際交往的獨特方式。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ㄒ唬┭芯繉ο
隨機抽取三江學院1990年后出生(大一、大二年級)大學生500人作為調查對象,其中涉及文新院、外國語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學院等學院相關專業(yè),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6份,有效回收率為97.2%,符合統(tǒng)計要求。在486份有效問卷中,大一學生368人,占76%,大二學生為118人,占24%;男生268人,占55.1%,女生218人,占44.9%;理工科學生255人,占52%,文科學生231人,占47.6%。
(二)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編制的《人際交往能力問卷》(中文版)兩個問卷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現(xiàn)狀調查,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講授、討論會和個體分析,對在校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情況進行了解。自編問卷包括學院、專業(yè)、性別、年級、生源地、家庭經(jīng)濟情況、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等基本信息,問卷從家庭教養(yǎng)、交往范圍、網(wǎng)絡交往狀況、交往態(tài)度和原則、交往內容、交往方式、交往動機、交往認知和交往沖突及處理情況等9個維度;《人際交往能力問卷》包括主動交往、適當拒絕、自我表露、沖突管理與情感支持5個維度,從而剖析良好人際交往中的障礙性因素,力求探尋改善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對策措施。
二、調查現(xiàn)狀描述
綜合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結果顯示,大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興趣廣泛,內心有交友渴望,普遍比較重視在校期間同學人際關系,并希望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集體生活。調查顯示,大部分的90后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其中,有131人在交往中會堅持自己的觀點,絕不讓步,占調查人數(shù)的27%,298人在交往中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并考慮對方的意見是否合理,占調查人數(shù)的61%,還有57人表示會直接接受對方的觀點,占調查人數(shù)的12%?梢,大部分的90后學生對人際交往的態(tài)度比較理性,但是由于90后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學生從小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觀,忽視他人和集體,不能或者不愿深入的了解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在交往范圍和方式上,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結交朋友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宿舍與班級,所占比例是59%,其次,社會實踐、網(wǎng)絡、社團活動也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很重要的渠道。在宿舍人際關系上,對自己所處的宿舍關系氛圍評價“融洽和睦”的占33.8%,“較融洽”的占55.2%,可見大部分宿舍成員之間的關系比較密切,氣氛友好、融洽,而還有7%的學生表示宿舍關系“沉悶冷漠”,宿舍成員之間關系不太緊密,成員之間互不關心,但這些宿舍并沒有太大的矛盾和沖突,另有4%的學生選擇宿舍關系“較為緊張”;在班級人際方面,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對集體活動的態(tài)度是有35%的學生表示“很熱心”,在集體中,能積極投入、熱心為班集體服務,這類學生多為學生干部或者班級干部;55%的學生表示“比較熱心”,可見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愿意積極地參與集體活動,另有10%的學生表示“不太熱心”于大學的集體活動,部分學生埋怨集體活動太多,安排不合理。
在交往方式上,除了與班級、宿舍及其他一般交往對象進行面對面的交往、交流外,在調查的學生當中,68%的學生表示更習慣通過手機平臺進行人際間的交流和溝通,同時,在對學生的.訪談中,也有不少學生表示信息化的網(wǎng)絡平臺對大學生人際交往也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影響?梢90后的大學生交往方式日漸多樣化,網(wǎng)絡作為一個便捷的交往工具,給學生們提供了多種交往方式,但同時,多樣化的交往方式也會給一些學生帶來一定的無所適從感。
在交往的主動性方面,有36%的學生表示愿意和陌生人主動聊天,在這部分學生中,男生所占比例為77%,可見男生較女生在交往中更為主動,女生相對較為內斂,只有少部分女生愿意主動與陌生人聊天。而在愿意與陌生人聊天的大學生當中,采取小心謹慎態(tài)度的占75%,說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安全有所防范,只有7.9%的學生表示會對陌生人坦誠相待,另有19%的大學生表示不會于陌生人接觸,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他們的人際交往范圍應該相對狹窄。
三、調查結果
《人際交往能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分百分比為50.88%,中等百分比為24.96%,低分百分比為19.16%,其中,在“適當拒絕”維度,90后大學生的得分表現(xiàn)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總體狀況較為詳盡,高分群體百分比多于常模,但低分群體百分比較常模多出更多,低分群體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能合理恰當?shù)谋磉_拒絕,而多采取回避或退讓的方式解決問題,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和想法;在“自我表露”方面,獲得高分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15.54%,略高于常模,獲得低分的學生占總數(shù)的27.05%,近似于總體情況的低分百分比。
表明90后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隱私,交流層面還處在較淺顯的層面,不能深入的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與范圍有限;在“沖突管理”上,高分群體的百分比高出常模很多,低分群體略高于常模,顯示90后大學生在沖突管理方面表現(xiàn)良好,能夠在人際交往發(fā)生矛盾時,采取較為積極的應對方式,合理有效的解決人際沖突;90后大學生在“情感支持”維度方面的得分是五個維度中得分最低的,說明這些學生在“人際情感”方面的能力最為欠缺。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5
調查對象:
大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
xx
調查現(xiàn)狀
人際交往是人們?yōu)榱吮舜藗鬟_思想,交換信息,表達情感,滿足需要等目的,運用語言符號而實現(xiàn)的溝通!盁o論是何種形式的社會,都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chǎn)物”。與人交往和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每個人的基本社會需要,也是個體能夠適應環(huán)境、適應社會生活,擔當一定社會角色,形成豐富健全的個性的基本途徑。正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們作為社會中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力圖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 從生理規(guī)律的角度看,大學生正處在熱情、自信、充滿著了解欲和嘗試欲的年齡階段,當他們擺脫了中學時期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和升學壓力,步人環(huán)境相對寬松、輕松的大學校園,那種渴望了解和被了解、渴望參與和成功的“合群天性”被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大學生們對人際交往有著強烈的心理需求,但在交往行為上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偏差。
深入考察發(fā)現(xiàn),這些交往行為上的偏差,源于他們對人際交往認知的模糊及能力的欠缺,由此形成了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歸納起來主要有:自卑心理 ,恐懼心理,封閉心理,冷漠心理 ,嫉恨心理。
原因
(一)客觀因素
首先是家庭因素。在校的大學生們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子女的過分關愛甚至是溺愛,容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愛、偏激、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一些家庭父母子女長時期不生活在一起,子女無法體昧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容易形成自卑、自閉、抑或是過分自尊等消極性格。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給子女一定的心理壓力,一旦期望不能實現(xiàn),挫敗感就會油然而生。另外,家長的知識素養(yǎng)、人生觀、價值觀,家庭的社會屬性、經(jīng)濟狀況都是影響子女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家長良好的知識素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會培養(yǎng)子女良好的性格,反之,則會對子女不良性格的形成起示范效應。家長對自家社會屬性和經(jīng)濟狀況正確理解并對子女正確引導,能培養(yǎng)子女富貴不驕、貧賤不餒的良好性格,反之亦反。其次是環(huán)境因素。進人大學,原來相對穩(wěn)定、相對熟悉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大學里相對寬松的學習和管理氛圍對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是一種考驗,大學里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語言、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人際環(huán)境對他們的適應能力是一種考驗,大學里各種各樣的社團、豐富多彩的活動對他們的參與能力是一種考驗。
大學,實際上是一個融人社會的準備期。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去應對全新的環(huán)境,然而正是這種“全新”,有時會令他們不知所措,從而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而這種失敗又會使得一些同學把交往視為負擔,視為畏途,心理障礙由此產(chǎn)生。再者是社會因素,F(xiàn)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大學再也不是隔絕于社會的象牙塔,大學生們常常接觸的網(wǎng)絡世界是各種信息的匯集地,尚待成熟的理解力、判斷力使得他們難以對各種信息都作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加之一些不健康的網(wǎng)絡游戲的影響,都可能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產(chǎn)生心理障礙。
(二)主觀因素
其一是交往理念缺失.。在較長時期的應試教育的氛圍里,大學之前的求學階段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學子們自身都難以對人際交往的理念給以系統(tǒng)關注,進人大學,專業(yè)的不同也使得大部分同學接觸到的人際交往的理論知識少之又少,以至于較難了解、把握人在交往中心理變化的原因、形式及過程,進而難以在交往中形成有效互動,當交往過程出現(xiàn)滯澀、卡殼等問題時,不是首先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責難對方,甚而是逃避交往,使人際關系難以維系。久之則易視交往為畏途,形成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其二是交往認知有誤。大學時期是一個生理、心理、思維等各方面由成長到成熟的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們對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還難以作出全面、中肯的評價,也難以對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作正確的理解,于是就會產(chǎn)生認識上的偏差。比如,過高或過低地估計自己,過高或過低地估計他人,把自己和他人作不切實際的比較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自傲或自卑、成功或挫敗、駕馭或屈從、乃至氣餒、嫉恨、沖動、暴怒等心理感受,從而形成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__其三是交往技巧欠缺。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學生們的生活空間相對有限,交往范圍相對狹窄,交往理念相對貧乏,交往實踐相對不足,這就決定了他們交往技巧的欠缺。僅舉一例:在我們的問卷中有這樣一道問題“對于稱謂(如何稱呼別人)你是否運用的得心應手”,統(tǒng)計的結果是,有40.6%的同學選擇了“是”,50.2% 的同學選擇了“否”,9.2%的同學未作回答。僅僅一個稱謂,就有一半強的大學生不能應用自如,更何況人際交往中繁多的禮儀禮節(jié)的規(guī)范規(guī)則等。技巧欠缺導致的交往失敗往往會冰凍交往的熱情,使人形成交往的“誠心不被理解”的錯覺,進而逃避交往,產(chǎn)生交往的心理障礙。
策略
(一)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形成正確的交往理念
可以在大學里開設社會心理學、交際學等相關課程,讓大學生們系統(tǒng)地接受人際交往的理論教育,加深對人際交往的理性認知。這對于他們不斷地完善自己、形成正確的交往理念至關重要。學?啥ㄆ谡垖<议_設心理學、交際學等有關課題的講座。專家們生動翔實的例證、鞭辟人里的分析、高屋建瓴的概要、深入淺出的引導,不僅可以令同學們茅塞頓開、柳暗花明,更可以讓他們心悅誠服,從而起到細雨潤物的效果。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可針對大學生年齡段生理、心理的實際狀況,制定有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劃,選擇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定期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從科學的角度認知自己,認知他人。如此既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又有助于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重視人際交往實踐,掌握嫻熟的交往技巧
鼓勵大學生利用寒暑假這段較為集中的時間廣泛地接觸社會,開展諸如社會調查、打工務農、科普宣傳等各類社會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學會如何與不同群體的人進行有效交流,還可以了解社會各個層面的生存狀況,增加對社會的感性認知和理性思考,增強社會責任感。鼓勵大學生利用周末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比如環(huán)境保護、關愛孤殘兒童、敬老助老、幫貧支教、青年志愿者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了解人與人的交流實際上是心與心的溝通,有了真誠、理解和關愛,人心的隔膜就會被打破,交往的堅冰就會被融化,抑或由此,他們就能體悟出人際交往的真諦鼓勵教師積極利用相關課程進行人際交往的課堂實踐教學。比如人際交往的情景模擬,可以給同學們分配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和互動中學習交往技巧;然后進行角色互換,體會不同角色在交往中的心理差異,鍛煉不同的人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教師還可以把課堂教學搬出教室,帶學生到人群中去進行人際交往的實時實地演習,教師只給同學們指導性建議,至于交往目的、對象、過程等皆由同學們隨境而定,如此可以引發(fā)同學們的交往興趣,調動他們交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重視心理咨詢工作。消除人際交往的障礙
培養(yǎng)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專職心理咨詢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他們不僅要精通專業(yè)知識,還要對歷史、經(jīng)濟、政治、時尚、新聞、熱門話題等等有廣泛的興趣及獨到的見解,如此才能憑借自己深厚的知識功底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春風化雨。滋潤咨詢者的心田。進行專業(yè)心理咨詢。這是指在學校設立的心理咨詢室由專職心理咨詢教師為有心理咨詢需求的同學進行的心理咨詢活動。教師針對咨詢同學的心理狀況進行心理疏導、心靈慰藉、交往理念闡釋和交往技巧指導,使他們逐步消除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收獲良好的人際關系。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6
一、調查目的及意義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系網(wǎng)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都依存于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記得一位叫做戴爾,卡耐基曾的名人說:一個人的事業(yè)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專業(yè)技術,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際關系和處世的技巧。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于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們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xiāng)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復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為復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并試圖發(fā)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
因此,我們小組開展了此次調查,目的在于大致地了解我校蔡家關校區(qū)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情況,并針對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借以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優(yōu)雅、和諧、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園寢室文化,并幫助廣大同學樹立正確的交往態(tài)度,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調查內容
1、人際交往的概念及分類
2、大學生常見人際交往問題及對策
3、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則和藝術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2、網(wǎng)絡調查法
3、文獻法
四、調查對象
1、南通大學各學院各年級的學生以及已從事工作的校友。
2、全國各大高校學生(含中專,大專,及研究生博士生),應屆畢業(yè)生、以及從事工作多年的大學生。
五、調查結果分析(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xiàn)狀)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表現(xiàn)出交往方式多樣,交往范圍開放,交往內容廣泛,交往界限淡化等諸多新特征。但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自我中心、功利化、消極閉塞、虛擬淡化等不良傾向。因此,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構建良好的人際交往要遵循正確的交往原則;積極參與交往,克服各種不正確的認知,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注重人際交往技巧、學會人際交往的`藝術。
人際交往的概念及分類
人際交往的概念:人際交往是指人們?yōu)榱藵M足某種需要相互間進行的交流或聯(lián)系。人際交往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信息接受者、反饋和干擾。
分類:
人際交往按交往的規(guī)模分,有個體間交往、個體與群體間交往、群體間交往;按交往的媒介分,有語言交往和非語言交往;按交往的途徑分,有直接交往和間接交往;按交往組織結構分,有下行、平行和上行三種交往方式。
人際交往的功能:人際交往作為人類的一種最基本的社會活動,體現(xiàn)出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具有重要的功能。
交流信息功能:人際交往是實現(xiàn)人際信息溝通的基本條件。從信息論的角度看人際交往的過程是信息交流、信息增值的過程。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量之大,信息價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們對擁有各種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隨著信息量的擴大,也在不斷地增長。通過人際交往,人們可以相互傳遞、交流信息和成果,是自己豐富經(jīng)驗,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啟迪思維。同時,人際交往可以使人克服認識中的盲點,具有比書本上獲得信息,內容更廣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快等特點。
自我認識功能:人對自我的認識并非一個自然成熟的過程,而是通過交往,在與別人的相互作用中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正如美國社會學家?guī)炖f的鏡中之我,即他人如一面鏡子,我們只有通過交往,通過觀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他人那里的反映,才能更加恰當?shù)鼗蚋鼮槿娴卣J識自己、評價自己。孔子也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現(xiàn)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只有善于與人合作和公事,在高水平上進行人際交往,才能是自己成為高素質的人才,獲得自我完善,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心理保健功能: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際交往的心理機制。不少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曾對孤獨感做過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哈類等人的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將猴子置于不銹鋼的房子里,溫度事宜、空氣流通、清掃和喂養(yǎng)等一切工作都是自動化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剝奪研究發(fā)現(xiàn),被隔絕交往的猴子遠比正常交往情況下的孩子有更強的恐懼反應,它們在情緒和交往行為上收到損害,精神上是不
完善的。健康的人際交往使人心情舒暢、快樂愉悅,獲得一種安全感、歸屬感和滿足感。尤其是遇到苦悶、困惑、恐懼等情緒時,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獲得親朋好友的同情、理解開導和幫助,得到心理支持和精神撫慰,相反人際關系受阻,會使人壓抑、失落和孤獨。
行為協(xié)調功能:人際交往執(zhí)行著協(xié)調人們行為的作用。沒有交往,就沒有關系,就不能形成相互作用的準則,就沒有行動的協(xié)調和一致,社會的共同活動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人際交往促成人們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相互合作,形成聯(lián)合的強大能量,創(chuàng)造著人間的各種宏偉奇跡。友好的將往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助于一個人良好的個性形成,更有助于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六、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問題及其對策
大學生常見人際交往問題有社交自卑感、社交嫉妒感、社交猜疑心、社交報復心、社交恐懼感、自我中心。
自卑是個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產(chǎn)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或幾個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緒體驗。大學生社交自卑主要表現(xiàn)為交往中比較憂郁、悲觀、孤僻、自我封閉、言行被動,在社交場合拘謹、避讓、退縮。自我認識不足和過低的自我期望是形成大學生社交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受自卑情緒影響的大學生一般具有敏感與虛榮性、掩飾性等心理特點。
應對策略有:
一、正確認識自己,修正理想自我,揚長避短。自卑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具體做法有:一是自我舉例法;二是征求意見法;三是與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較。一個人不能沒有理想,但理想的建立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fā)。理想標準的確立應當以自己通過努力能夠實現(xiàn)為原則,只有這樣才會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成功。
二、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這是一種純心理學的方法。要多分析自己的有利條件,總結過去成功的經(jīng)驗,體驗過去成功的快樂,不斷提醒和激勵自己,使自己在心理上確信能夠獲得成功。
三、學習自信行為,自卑的大學生還應當在交往中學習自信行為。比如鍛煉自己在說話時做到聲音洪亮,不吞吞吐吐,當對方聲音超過自己時,學會故意將聲音放低,掌握交往主動權;練習自己能徑直向對方走去,講話時敢于與對方有眼神交流。
四、改變不合理觀念,學會放下,從社交陰影中走出。自卑者在認識上大都受這種觀念之害,要學會改變觀念,做到拿得起放的下,保持一顆平常心。
嫉妒是一種極想排除或破壞別人的優(yōu)越地位的心理傾向,它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緒。大學生社交嫉妒一般表現(xiàn)為在交往中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報以嫉恨。這種嫉妒感具有潛隱性、對等性、行為性和變異性的特點。嫉妒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虛榮心強;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
應對策略有:
一、糾正認知偏差,正確看待別人的能力和長處。嫉妒者在別人成功時,總以為別人的成功是對自己的威脅,有礙于自己的發(fā)展。實際上,別人的成功來源于他的努力,榮譽是他努力的報酬,嫉妒者不應該把別人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失敗。
二、學會對比方法,培養(yǎng)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升華。在看到別人優(yōu)點的同時,要善于看到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的一面,平衡自己的內心,遏制嫉妒心理的產(chǎn)生。
三、充實自己的生活,善于調整目標。大學生無論多么意氣風發(fā),無論多么足智多謀,如果不會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腳步,吸取成長的養(yǎng)分,確立新的奮斗目標,漸漸就會在嫉妒他人、抱怨環(huán)境中喪失斗志,忘卻夢想,枉費青春年華。年輕的大學生更應滿懷渴望,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愛好設計自己、發(fā)展自己。
四、加強修養(yǎng),經(jīng)常反省,完善個性。當代大學生應當端正學習目的,做到心胸廣大,志向宏遠。惟其如此,才能寵辱不驚,不患得患失,才能為同學朋友的成功與榮譽感到高興,分享別人成績的同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完善自己。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7
調查對象:
大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
xx
調查目的
大學生以專業(yè)分班級、以學科分院系,班級和院系是他們生活的團體,一個單純的高中學生上大學后,若不小心被別人鄙視或被拒絕于團體活動之外,而他又不善于交往,不在改變中得到提高的話,就有可能進入孤獨、壓抑的境界,從而可能困擾大學四年的生活,甚至影響未來的行為。 大學生由于閱歷較淺,一般都缺乏處理人與人關系的經(jīng)驗。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他們一方面在本能狀態(tài)驅動下渴望融入集體,另一方面他們又習慣于后天養(yǎng)成的惟我的行為模式,有時他們適應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齡人之間那種平等的爭吵、合理的沖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則,因此客觀上群體包容不了他們;主觀上自己也容納不下群體。 主要癥狀:
、僮晕曳忾]: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對外界的事物不適應或不感興趣,不愿與他人交往。
、谌菀讻_動:對于身邊發(fā)生的一點點小事常會以過激的行為去解決。大學生在校期間人際關系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人身心愉快,從而促進學習,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現(xiàn)在有相當數(shù)量的大學生處在冷漠、疏遠的人際關系中,他們心情不愉快,有時還產(chǎn)生敵對、憎惡的態(tài)度,從而導致攻擊性行為,有損身心健康。
原因分析
影響大學生交際問題的原因很多,綜合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1、社會人口政策發(fā)展及家庭生活的影響。新人口政策下的家庭生活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模式,這些孩子聚在一個集體里,會出現(xiàn)中國特色的人口問題。上世紀20年代以前,中國的家庭不僅存在縱向關系,而且還存在橫向關系。 橫向關系體現(xiàn)為每個家庭基本有兩個孩子以上,鄰里之間的孩子相互串門。小伙伴在嬉笑玩耍中避免不了受傷掛彩,吵嘴哭鼻子,但是孩子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了競爭與合作,形成人際觀念。自從我國實施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后,中國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橫向關系沒有了,孩子享受的是縱向血親(爺奶、父母)帶來的呵護甚至溺愛,從小缺乏集體環(huán)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榮譽感與合作精神;家長的過分包辦使獨生子女上大學后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缺乏坦誠的心態(tài)和理解偏激等等。小伍上大學了,沒過多久,他覺得宿舍太窄,班級無聊,獨自在校外租房,又把一個來自西北的女學生招來同居,他免費供她吃住,她則每天洗衣做飯,陪他睡覺,說不清是小兩兒還是主仆關系。這消息傳到了小伍的家鄉(xiāng),母親覺得孩子鬧騰得太過分,于是打來長途電話興師問罪。沒想到孩子挺著脖頸蠻有理: 你們從小對我嬌生慣養(yǎng),我又不會洗衣做飯,一個人怎么生存?。一葉知秋,從小伍的家庭可以看出當代校園的新問題。
2、校園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具有比較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生活在其中的學生吸納多方面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處理不當就會產(chǎn)生矛盾。與中學比,大學的管理模式較為松散,強調的是個人的興趣與發(fā)展。中學時期住宿比較集中或居家,每天的安排有固定的規(guī)律,班主任也一任數(shù)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qū),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要靠自己的交往能力來適應這個環(huán)境。大學是走向社會的橋梁,大學生可以與社會人員交往,可以自由上網(wǎng)吧甚至在宿舍中直接上互聯(lián)網(wǎng)。
3、大學生自身因素。大學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最明顯的時期之一,若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確地自我選擇和自我發(fā)展,就會影響一生。大學生在校園里具有較大的自主空間。大學生可以鉆研浩瀚的專業(yè)知識,也可以在廣闊虛擬的Internet空間里漫游。糟糕的是迷戀游戲的同學,在反恐、傳奇等界面中不能自拔,忽視同學、朋友、老師之間的人際活動,因為實際的遠不如虛擬的精彩。這樣的大學生如果自控能力弱小,就會覺得自己不順,甚至對別人出手。另外,不注意人際關系培養(yǎng)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社會中喜歡單打獨干,易于自我封閉,不善與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競爭力的喪失。小靈是個文靜內向的學生,以較高分數(shù)從鄉(xiāng)下考入大學,剛開始滿懷激情,但不久后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道怎樣與別人交流,看著別人開開心心地談天說地,高高興興地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她感到心理極其緊張和不安,甚至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出現(xiàn),曾有不如回家算了的念頭。從認知心理學方面理解,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來自經(jīng)歷與感受。與他人交往的經(jīng)歷就像輸入大腦的信息,交往時所產(chǎn)生的感受好像一個軟件包,經(jīng)過當時的加工處理與實施則組合成文件。像小靈及那些常一個人在家里的孩子們,中學時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平時極少與他人接觸,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與人交往的客觀環(huán)境,缺乏與人語言交流的能力,所以形成不了與人交往的經(jīng)歷和與人交往的現(xiàn)實感受,因此也就無從形成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這就使得他們在大學校園相對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到手足無措和缺乏信心。
建議
根據(jù)內因主導外因的辯證思想,要提高大學生的.交際能力,首先要設立必修課程,以求改變他們的思想;然后,發(fā)展針對個體的信息咨詢活動,做到點、面結合。
1、設立交際與心理的專業(yè)必修課,進行公開的正面宣傳教育。每個人都有發(fā)現(xiàn)別人內心秘密的欲望,一般來說只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可能走進別人的心里,主動向別人示好是取得思想上的溝通、感情上融洽的第一步。交往的過程中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通過角色置換來看待問題,也許你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同時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見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權利,不要強制改變別人,尊重他人,不過高要求別人,以豁達心胸與他人合作。室友的好友來訪,熱情接待,休息時間,切勿大聲喧嘩,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開始的。
2、發(fā)展心理咨詢服務,提高心理咨詢的作用。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性格日趨成熟與穩(wěn)定,其價值觀,世界觀基本成型,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觀點,但也可能易趨固執(zhí)、鉆牛角尖。一些學生雖然平時不愿意與身邊的同學交流,但對心理咨詢卻有一定的需求,他們可能從學校心理咨詢老師那里得到解釋和慰藉。在目前校校通和舍舍通的條件下,建議學校在計算機網(wǎng)絡上設立采用不見面、不記名的文字、語音同步咨詢服務,以便能使該項工作能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成為學校的現(xiàn)代教育品牌之一。
3、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形成學生、家長與老師的教育合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教育經(jīng)歷中顯得尤為重要,孩子的情感、認識及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大學生是以寄宿為主,對于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家長并不能及時了解,學校和家庭應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溝通,互相配合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8
一、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得以普及,大學生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 在大學校園里,現(xiàn)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由于個性自我為中心、自卑、驕傲,嫉妒等心理,未能處理好自身的人際關系,面臨著如何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的困惑。潛意識里,覺得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還不夠完美,看著大學生跳樓、上吊、或被室友投毒導致死亡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所以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如今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本文通過對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為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引言
1、調查目的:
。1)大學生人際關系方面到底存在什么問題。
。2)大學生自殺或被同學投毒導致死亡,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2、調查方式:采取的是對武漢大學學生通過問卷的形式進行隨機抽樣調查。
三、關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案例
1、復旦大學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稱,該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經(jīng)搶救無效,于當天下午3點23分在上海中山醫(yī)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該生寢室飲水機內殘留水中檢測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認定其寢室室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認罪,那到底林某的作案動機是什么?因為林來自農村,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然而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進、好強、善良的一半,始終沒有停止與苦悶、自責、充滿挫敗感的那一半的戰(zhàn)爭。他以自己的方式竭盡全力與外界溝通,卻始終難覓出口。最終因為與室友關系不和,而導致自我與他人的毀滅。
2、還記得1994年清華大學女生朱令金屬鉈鹽中毒的事件嗎?如今因為復旦投毒案又被推到風尖浪口上,但至今也還沒有得到滿意答復。
四、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分析顯示,5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人際關系不錯,自己很滿意;37.50%的認為關系一般過得去,但也有6.25%的大學生覺得自己的人際關系很糟糕很失敗。 68.7%的大學生覺得自己性格不內向;問及“當你建立了穩(wěn)固的朋友圈子后,你還愿意去結識新的朋友么?”68.7%的人選了愿意,另外31.3%的同學也選了視情況而定,沒有人選擇“不愿意”和“沒想過”。這說明大學生對自身的性格還是比較自信的,大部分人都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主動性去結交新朋友,都是渴望有好的人際關系的。只要我們抓住大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真實意圖,就有機會讓所有人都走上正常的交往之路。
大學生與朋友、家人的聯(lián)系偏少 問卷顯示,大多數(shù)大學生通過短信和上網(wǎng)聊天來聯(lián)系朋友。所以設置了關于短信發(fā)送量和上網(wǎng)時間的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的短信發(fā)送量在300條以下。你可能覺得這比較多,但是大學生卡一般有短信套餐500條,只用300不到、甚至低于50條,確實說明大學生和朋友聯(lián)系的不多。根據(jù)本人自身經(jīng)驗,大一時每月要用近千條短信,現(xiàn)在大二卻只需150條足矣。說明隨時間推移,和朋友們聯(lián)系少了,心態(tài)不夠積極。同家人的.聯(lián)系也一樣,只有極少數(shù)人主動聯(lián)系家人,很多人甚至極少和家人互相聯(lián)系。家該是最溫暖的港灣,家人是最親近的人,都應該記得!盎丶摇笨纯矗騻電話發(fā)個短信互相問候和關心也好。大學生能比較好的適應寢室的生活 寢室是除了教室和圖書館,大家最常呆的地方,是在學校里的家。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能創(chuàng)造出比較和諧的寢室氛圍。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慣,但是都能調節(jié)和互相適應。
大學生的心理自卑和孤僻現(xiàn)象還比較嚴重,影響交往主動性 不少的學生常覺得自己是孤單一人,即使身邊有室友有伙伴。這體現(xiàn)出當代學生對交談技巧的缺乏,在交際中不能正確地表現(xiàn)自己,覺得自己孤單一人,不能和別人進行很好的溝通。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在交往中往往是極其看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畏首畏尾,不敢主動出擊,人際交往的主動性被殘酷地壓抑。自卑者常感不安,從而限制自己在狹小的人際交往圈中,極少主動進行人際交往。孤僻等不良情感也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主動性產(chǎn)生重大影響。孤僻表現(xiàn)為不合群,待人不隨和,或是由于行為習慣上的某種怪僻而使人難以接受,交往的主動性本來就不強,繼而遭到交往人群拒絕的暗示或明示,在心理上造成更深的自信危機,從而愈演愈烈,可能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交往的主動性變得很弱,難以自拔。
正對大學生的自殺或他殺行為,正是由于因為嫉妒或學習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很好的處理與同學、室友得關系,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第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擺正位置,了解大學校園人際關系的特點。從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邁進了人生的另一個舞臺,要做到關鍵的一點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去,忘記過去的輝煌或陰影,保持一種全新的心態(tài)進入大學的校門。
同時明確在大學校園里,與人相處的對象和特點都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在中學以前,我們與之相處的對象和含義比較狹窄那時的人際關系也比較簡單。
第二,要努力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改善性格上的不足之處,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通常在大學生的交往中,往往喜歡與性格良好、成熟、待人熱情、坦率、思想活躍、有責任感的人交往,討厭虛偽、自私、冷酷的人。若交往中存在恐懼、自卑、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的心理,都是不易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需要大學生在交往中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樹立信心,改正性格上的一些不足之處,在同學中間里良好形象,學會在交往中真誠待人,信任他人,寬容他人。
同時在交往中要學會適度的真誠的贊美別人,有些人就會由于受到稱贊而使自尊心得到滿足,對此人產(chǎn)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減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際沖突,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提供了心理條件。真誠地贊美他人,他人反過來會對你抱有好感。
第三,要寬宏豁達,學會體察對方立場,真誠待人。在大學生活中,人際關系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在交往中不能過于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還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別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歡的。當彼此之間發(fā)生沖突或不協(xié)調時,不能僅僅指責和埋怨對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諒解和彼此的適應,克服自我為中心的不好性格。要學會容忍他人的行為的觀點,不斤斤計較他人的過失,學會熱心幫助別人,關心身邊的同學。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同學,不弄虛作假,說別人的壞話。當與同學發(fā)生矛盾時,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不被同學接納時,要學會寬宏豁達,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會體會到別人的心情感受,誤會、委屈就會煙消云散,別人也會欣然的接受你,要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大度。
人際關系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必修課。
關于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的調查 這份調查問卷調查的是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問卷從大學生與同學、網(wǎng)友、家人的關系方面設問,考察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希望能了解大學生的交往心理,能夠借此得出相應結論或對策。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9
人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與他人的交往與協(xié)同,如何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就成為世人皆要碰到的,誰也回避不了的事情。根據(jù)調查反映,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狀況并不理想。根據(jù)調查結果表明,占44%的同學反映,跟宿舍同學存在人際關系緊張現(xiàn)象,75%的同學反映曾經(jīng)跟同學有過關系緊張的現(xiàn)象。
從踏入大學校門的那天起,大學生就會遇到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舍友之間,以及個人與班級、學校之間的關系等等。面對如此眾多的人際關系,有的同學因為處理不當,整日郁郁寡歡,心情沮喪;有的同學因為人際關系緊張,精神壓力很大,導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癥;而更多的同學則由于不知如何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而經(jīng)常為苦悶、煩惱的情緒所困擾。
一、大學生人際關系事例
案例一:某同學來自某大城市一個富裕家庭,是獨生子女,入學一年,與宿舍的同學的關系很差,因為有一位同學晚上睡覺打呼嚕吵到她,她就跟那位同學發(fā)生了爭吵;因為有一位同學擅自用了他的電腦,她又跟那位同學爭吵;因為有一位同學說她不節(jié)省,浪費電,她又跟她吵起來了,等等,現(xiàn)在跟班里的同學關系也弄得很差。
案例二:某位同學反映,她跟宿舍里的其他三位同學相處的很不愉快,跟宿舍三位同學都發(fā)生了矛盾。一次,她跟外校的男朋友打完電話后,宿舍的同學就七嘴八舌的跟她說,她每次打電話的時間很長,經(jīng)常霸占了電話,說電話的聲音很大聲,經(jīng)常吵到她們學習,她一時氣不過,就跟她們吵起來了,以后打電話就特意把那個聲音提高,時間拖長,跟宿舍的同學的關系就越來越差了。
案例三:有位同學反映,宿舍有四個人,但有兩個同學做得特別差,從不掃地,從不注意個人的衛(wèi)生,不僅懶,在別人打掃衛(wèi)生時還在一邊說風涼話,而且也很不節(jié)省,經(jīng)常浪費電,浪費水,跟他們商量時,他們就說不是經(jīng)常在宿舍,不關他們的事,要不就是假裝聽不到。有時班里有活動的時候,那兩位同學也會找借口推托,然后就不參加班里的活動。
案例四:有位同學反映,他們宿舍有一位同學,說他經(jīng)常在學校自修,所以每月交電水費時他就只交20%,這樣還不算,他在宿舍時,我們所有人都不可以吵鬧,要是吵到他了就罵我們,在宿舍里好像個皇帝那樣子,任何人都要遷就他。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緊張原因分析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根據(jù)調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大學生中間存在這樣的問題,影響著人際關系的良好發(fā)展。
第一: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表現(xiàn)為只從自己的經(jīng)驗和角度去認識人和事,而不能意識到別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觀點,對人或事的看法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處事當中只關心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而忽視別人的處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著想。常常喜歡盛氣凌人、自吹自擂,并且自私自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大學校園里,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一部分的同學有這樣的傾向,導致了人際關系的緊張。
第二:性情孤僻,自我封閉。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與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掩蓋起來,不關心周圍的同學,冷眼看世界,周圍的同學也很難與他交談,對班里的事情表現(xiàn)的很冷淡,對任何事情不發(fā)表意見,也不表示贊同。
第三:對人有偏見,有嫉妒心理。有些人經(jīng)常在待人處事時很容易偏激,對他人言行敏感、多疑與不信任,猜疑是大學生之間進行交往的大敵。有些人因為他人的長處、成績會有偏見而產(chǎn)生嫉妒的心理,會心懷不滿,甚至在行為上冷嘲熱諷和采取不道德行為;有些人會因為別人的家庭情況比自己好進而產(chǎn)生嫉妒。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10
人際交往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通過互相交往與相互作用形成的人與人的直接心理聯(lián)系。大學生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殊產(chǎn)物,是其大學生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交往需要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礎,大學活動能強化、鞏固基礎。但由于大部分大學生都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chǎn),因此其交往仍受生產(chǎn)力發(fā)展和自身經(jīng)濟基礎的一定限制,表現(xiàn)為不能完全自由地選擇人際關系,因而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基本動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歸屬于精神生產(chǎn)。這是其不同于其他年齡階段人際交往特點的主要原因。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大都是在學習生活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主要形式有同學師生家庭關系,大學生在校主要為上承下繼,潛移默化的同學關系。其交往隨時代的發(fā)展而注入不同的內容,交往形式不斷豐富且越來越多樣化。
大學生的性格日趨成熟與穩(wěn)定,其價值觀,世界觀基本成型,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并且易趨固執(zhí),表現(xiàn)為一定程度的堅持性,因此,他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求一種寬松與自由的環(huán)境。在具體交往中表現(xiàn)為以下特點: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交往對象、范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較單純的精神性;期望值與理想較高;交往中的主動性以及合作意識強。 但是,一部分同學由于很少融入到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huán)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認識。因此在具體的交往活動或過程中便出現(xiàn)了各種“交往不適癥”或“交往綜合癥”。經(jīng)歷著各種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給大學生活留下了一些陰霾;嚴重者心靈扭曲,精神紊亂、甚至自傷或他傷,給自己,他人、家庭、學校、社會造成了一些不可思量的傷害。
針對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需要的矛盾,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來緩解或解除這些問題,從而使大學生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培養(yǎng)和增進接納自己的意識,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從而完善自己的大學生活。歸納起來,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主要有以下方法策略:
一)謙虛謹慎,擺正位置。
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去,忘記過去的輝煌或陰影,把大學生活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平靜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保持一種平和而理智的心態(tài),謙虛待人。
二)平等相待,真誠相處。
大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其人際交往的基礎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誠相待。大學生之間存在差別,但他們在交往中卻都刻意追求平等,強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視。因此,在學習生活工作特別是困難面前,互幫互助!吧拼,莫過于誠”,熱誠的'贊許與誠懇的批評,都能使彼此間愿意了解、信任、傾訴、交心。
三)主動開放。
每個人所隱藏的內心世界,正是別人希望發(fā)現(xiàn)的奧秘,一般來說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內心,才能走進別人的心里。當你對別人作出一個友好的行動,表示支持或接納他時,他的心理就會產(chǎn)生一種壓力,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會對你報以相應的友好行為。善于與人交談和一起娛樂,能恰當分配時間與人交往、參加集體活動,往往會取得思想上的溝通、感情上的融洽。
四)心理互換與相容。
生活中常常由于種種原因而導致不能很好的理解別人。但當你站在別人的位置看問題時,就會了解別人的所言所行,獲得許多從未有過的理解,便會覺得心理上的距離縮短了。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見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權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別人,而不可能強制改變別人。如果時時處處尊重和理解別人的選擇,不過高要求別人,就可以減少誤解,有豁達心胸,從而達到心理相容。
五)合作協(xié)助,友好競爭。
生活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彼此間的合作不可避免。你應該在別人午睡時,盡量放輕動作;自己聽音樂時戴上耳塞;有同舍室友親友來訪,熱情接待!拔鹨陨菩《粸椤。當你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時,彼此合作的契機便已來臨。在與他人的競爭中,倡導“公平公開,既競爭又以誠相助,既競爭又合作!
如果你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松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 11
一.前言
人際交往是人類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必修課,學校的教育往往教學生學科知識、組織考試,但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夠關注嗎?大學生這樣一個處于社會和校園邊界的群體,感受到的人情世故和壓力是極其特殊的。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保證,也是今后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石。因此,此次調查了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并希望能給存在人際關系困擾的大學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二.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主要問題
中國在校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屬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時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環(huán)境中比較拘束,適應較慢。在異性和非同齡人面前會有所緊張,不夠大膽,不主動交往,甚至有少數(shù)同學有自閉心理。人際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學生缺乏交往的經(jīng)驗,尤其是成功的經(jīng)驗。他們想關心人,但不知從何做起,想贊美人,可怎么也開不了口或詞不達意,交友的愿望強烈,然而總感到?jīng)]有機會。交往中想表現(xiàn)自己卻不能如愿,內心想表示溫柔,言語卻是硬邦邦的,這些情況阻礙了他們和他人交往的順利進行。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三.小組調研過程
1.調研形式:問卷調查
2.調查時間:20xx年5月30日
3.調查人數(shù):51人
4.問卷分析:
其中7人比較善于交往,占13.7%;
23人社交能力還可以,占45.1%;
15人社交能力較差,占29.4%;
6人社交能力是相當差的,占11.8%。
5.結果分析:
從數(shù)據(jù)歸納來看,反映出58.8%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困擾較少,說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在與朋友相處上的困擾較少。善于交談,性格比較開朗,主動關心別人,對周圍的`朋友都比較好,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彼此相處都不錯。一般來說,不存在或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擾,善于與朋友相處,人緣很好,獲得許多人的好感與贊同。
但不可忽視的,還有41.2%的人存在著困擾,甚至11.8%有嚴重的困擾。
6.調研問題節(jié)選:
分析及解決
問題1:害羞對于大學生而言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凡事盡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積極的一面。平時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情緒和情感,相信大多數(shù)人是以信任和誠懇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誠的假定環(huán)境中,那樣,對別人就總懷有某種戒備心理,自己偶有閃失,或者并無閃失,也生怕別人看破似的,這樣自己就會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們可以通過意志的力量來改變自己性格上的許多東西,克服諸如優(yōu)柔寡斷、神經(jīng)過敏、膽怯等不良心理。
問題2: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們進行廣泛社交活動的必要條件。相反,心理狀態(tài)不佳,會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交朋結友和適應社會要擺脫這種心理,要多和別人交流。不要老想著會出錯,要學著想一定可以征服突發(fā)情況。
問題3: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沒有絕對的適合與不適合,集會時,同熟人一起,一方面可以加強感情,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尷尬。但相對而言,又會丟失結交新朋友的機會,所以生活中盡量多的擴大人際交流圈,對我們而言,百益無一害。
四.良好人際交往的意義
人為什么需要交往?人際交往對于個體有什么具體的益處?
1、生存與安全的需要。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在個體發(fā)展過程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五種最基本的需要。它們構成了不同的等級或水平,并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懷、幫助、愛護、同情,需要一種穩(wěn)定的安全感,它表現(xiàn)為人們追求穩(wěn)定、安全的環(huán)境,希望得到保護,能夠免除恐懼和焦慮等。這種需要是一種精神上的需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親人、朋友,他會感到孤獨、寂寞、焦慮、恐懼,如果他有親人、朋友,他會感到充實、快樂、安全。
2、促進個人成長
如果我們觀察一個人的發(fā)展,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開放自己,與更多的人和更廣范圍的人交際的過程。如果一個人一生都封閉自己,他的發(fā)展就會受到很大的
限制。具體說來,交往對個體發(fā)展的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獲得自信與自尊,激發(fā)發(fā)展的動機。人除了基本的物質生存的需要之外,還有很豐富的精神生存的需要。一個人的發(fā)展往往都是因為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認識到了自己的現(xiàn)有水平,發(fā)現(xiàn)了自己不如他人,產(chǎn)生了自己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與需要發(fā)展的水平之間的差距,從而產(chǎn)生需要與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之間的矛盾,激發(fā)發(fā)展的動機,才可能主動發(fā)展。在群體中每個人都想要同別人平等,或超過別人,這種愿望使他產(chǎn)生了不斷發(fā)展的需要,這種需要得到滿足就使他產(chǎn)生自信,獲得自尊。
。2)獲得社會經(jīng)驗,促進自身發(fā)展一個人要認識自己,往往有兩種方法和途徑,一種途徑就是自省,反思自己所做過的事情以及后果,另一種途徑就是觀照,即從對象(包括自然對象和他人對象)身上反觀自己。因此,與人交往是個體認識自我的重要途徑,通過與周圍人比較及社會對比來評價自己,從他人對自己的反應,態(tài)度和評價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交往中找到認識自我的尺度,為自我評價、設計、發(fā)展和完善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一個人的社會經(jīng)驗從哪里來,就是從認識自己中來,從對自己過去的活動進行反思,從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相互作用中反觀自身,從而獲得心理和行為的調試的經(jīng)驗和教訓。同時,人際交往能讓你在較短的時間里,以較少的代價獲得別人的積極的經(jīng)驗,洞察別人失敗的教訓。一個人一生的經(jīng)歷環(huán)境有限,所有的經(jīng)驗教訓不能靠自己一個人慢慢地去一一經(jīng)歷,只有與更多的人交往,與經(jīng)理豐富的人交流,才可能獲得更多得更廣泛的有益經(jīng)驗。
。3)獲得他人的幫助,提高發(fā)展的效率合作互助是目前很流行的一個詞,幫助和合作是人際交往的兩個方面,只要有交往就應該有幫助和合作。一個能夠得到許多人幫助的人,一定是愿意幫助別人的人。幫助別人,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合作,因為,一個愿意幫助別人的人、幫助過別人的人,他一旦遇到困難,一定就會有人幫助他。合作意味著不完全是別人受益,合作就意味著自己也受益。從這個角度看,合作和幫助實際上就是交往中的相互作用,是一種價值實現(xiàn)的互助。當前,很多單位招聘,培訓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要有合作意識。人類得以生存、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能夠通過交往建立各種各樣的關系,分工合作,相互依存,人們想要達到目標,就離不開與他人的接觸和配合,在這種過程中,個體的行為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社交網(wǎng)絡的人格特點11-05
大學生網(wǎng)絡調查報告01-30
大學生網(wǎng)絡購物調查報告12-12
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調查報告11-12
大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調查報告08-26
社交網(wǎng)絡為大學新生“提前報到”提供便利12-30
大學生網(wǎng)絡購物狀況調查報告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