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讀后感1
這個周末,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主要講述安利柯的成長故事,在安利柯的生活中,他的父母老師總是用行動去教會他愛。這樣我理解了,生活中我的父母、老師也總是嚴厲的要求我,其實這也是一種愛,一種嚴厲的愛。
在“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這本書讓我對愛有了全新的認知,愛可以是同學之間的友愛;可以是長輩們對我的關愛;還可以,是對祖國的熱愛……而我認為愛就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
而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誤,作為兒童,我們常常會受到老師或父母的批評,在我讀這本書之前,我總是對他們的批評感到委屈、憂慮,在我讀完這本書后,我開始理解并接受這種批評。
如果人人的心里都充滿了愛,那么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美麗、更美好。
教育讀后感2
心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馬克思所說的“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康德所說的“人是目的”?是斯賓塞所說的“為未來的完滿生活作準備”?是杜威所說的“讓兒童更像兒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的“學會生存”?是新課程所提的“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我覺得,這些都是。在這些追問中,我們可能不會達成共識,但卻能夠以詩意的心境看待教育問題,對待每天的教育生活,就能夠走出嗟嘆和自閉,像李鎮(zhèn)西老師那樣“心靈寫詩”“聆聽花開的聲音”,像薛瑞萍老師那樣“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像竇桂梅老師那樣與學生進行“愛與愛的交流”,“為生命奠基”……
哲人康德曾說過這樣的名言:“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xù)地對它們反復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贊嘆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僅將“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則”與“頭上的.星空”亦即無限的宇宙相提并論,甚至認為道德法則要高于自然法則。那么,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xiàn)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劉教授所說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tǒng)、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薄皟(yōu)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guī)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xiàn)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guī)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lián)!皭坌挠恕辈粌H是一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xiàn)。教育是培養(yǎng)生命的事業(yè),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
讓我們把對孩子發(fā)自肺腑的愛寄托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有人說,教育的復雜性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在這一點上,只有愛情和幸福之類的話題可以與之媲美。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巨系統(tǒng),任何一個人都處在“無知”的境地,我們所應做的就是“保持我們自身理智的清醒,對我們的已知保持一份謙遜,對我們的未知抱有一種敬畏,對我們探索未知的意愿,擁有一份理性的克制,不至于出現(xiàn)一種理性的自負”。
教育是富有詩意和理想的事業(yè),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勒出一種“絕對”的“好教育”。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但如果連理想都沒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復一日地耗費生命。
守望教育,或許不僅僅是大學教授的事情,只要我們接近了教育的本真,對教育心生敬畏并滿懷詩意,我們都可以,而且應該做一個守望者
教育讀后感3
愛,一個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能夠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個的四年級的有趣生活。
他寫的是你開學第一天到十月,我記了很多的每月一讀的經典故事。
書里面還寫了很多很多安利柯的同學。在這里的同學們又好又壞,有的調皮,有的可愛,有的沒孝心,有的孝心。就是這么多同學勾選,這本有對比有愛的愛的教育。
在這里有讓安利柯生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yōu)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樸實可愛的“小石匠”。
卡隆是一個比我們都大一歲的“哥哥”,因為一些原因也在四年級,他比人高出一個同學們他是個好學生,一旦有人被欺負,他就會站出來保護他。小石匠他很有孝心,就算父親一直打他但他都一直維護著他的父親,平時他也十分的幽默,還有一門獨門絕技“兔子臉”,這可是百試百靈。
“小石匠”的名字叫做安東尼·阿爾伯特,他之所以叫小石匠,是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個石匠。有一天父親又醉酒了,就在這時小石匠向爸爸要買文具筆的錢。可誰到他的父親突然發(fā)怒了,把他打了一頓。第二天一早臉上的巴掌印還沒有消退,他只好帶著巴掌印上學了。同學們看到他臉上的巴掌印,就向他提議校長報告,讓校長跟他父親說一說,可是小石匠并不承認是他父親打的,還一直的說他的父親從來不打他,對他特別好。從這里可以看出“小石匠”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他從來不想讓別人去侮辱,去玷污他的父親。后來他的父親知道了,對兒子。十分內疚,于是他就戒了酒,后來對小時間也非常的好。
《愛的教育》在最真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母親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愛的教育讓我深受感觸,其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很多,比如說如何堅強,如何的幽默風趣,如何的去幫助他人,等等等等。
教育讀后感4
世界需要愛,人生需要情,有一首歌唱得真好:“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就充分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它通過一個小學生寫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使人從中感受到了人類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和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字眼——愛!因為這個“人”字就告訴我們,人是需要互相支撐的。
整本小說里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過多的煽情,只有最簡簡單單的語言,真真摯摯的感情,作者用心塑造出一個個貌似平淡,實際上確塑造了一個很不平凡的人,這些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小說里描寫的人有:買菜婦女、買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買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如此平凡的人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于是我的心被感動了,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這些漣漪就是:
樂于助人。故事中大多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其中卡羅內他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樂于助人。當時有一位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街上大哭,卡羅內看見了,把他的錢可了那位同學?_內更是個同情弱小、舍己為人的人。他還非常有孝心,在母親生日的時候,卡羅內就花好幾天時間寫八頁紙、四面畫滿了花邊的信。真是個疼愛母親、充滿愛心的孩子。
母親偉大。讓我敢到慚愧的是是我內心的愧疚,書中講到了因父
母負債,馬爾可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lián)絡?勺詮纳洗务R爾可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爾可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2歲的馬爾可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爾可踏上了千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爾可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爾可的出現(xiàn)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爾可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爾可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
想想自己。我和馬爾可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fā)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氣往媽媽身上撒,F(xiàn)在想想真是太不應該了,在這里我要真誠地對媽媽說聲:“媽媽,對不起。您辛苦了!
書讓我感動,讓我心疼,然我悔悟。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經說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像卡羅內和馬爾可他們學習吧,多貢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去融化那些凍結的心靈,讓陽光照耀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也許幸福有各種涵義,但愛心滿滿,會讓這個世界暖暖的。
教育讀后感5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愛的教育》。
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吧!它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德亞米契斯。它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讀者感動的經典偉大作品,采用了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
其中的好幾個小故事,都被編進語文書中。令我最不能忘懷的是《小抄寫員》。這則故事是講朱利奧的父親在工作之余接了書稿來抄多賺些錢補貼家用,朱利奧為了分擔父親的疲憊,而且不讓爸爸發(fā)現(xiàn),便在等父親睡后再寫。但是后來父親又因為朱利奧在功課時睡覺而責備他,甚至對他的身體健康也不管,而導致誤會。終于有一天,父親發(fā)現(xiàn)了,才恍然大悟。
朱利奧的故事多么令人感動啊!他為了幫父親,連自己的健康與學習都置之不理。他是多么愛他的父親啊!這一份濃濃的親情,我想,每一個讀者都會感受到啊!
讀到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比如這一篇文章,我會想:自己和父親母親之間也有那么濃、那么深的情嗎?我想是的.,并且,我們會一直保持這種愛。我也會想:如果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朱利奧是自己的話,自己也能如同朱利奧那樣做嗎?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并且更認為我一定也會這么做。在每次讀好文章時,我總會問自己幾個問題,想到自己。一些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定值得自己去反省與深思,這應該也是我的一種讀書方法吧!
本書中如《小抄寫員》這樣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少年愛國者》等。這些感人肺腑的小故事,蘊含著大哲理,它告訴我們親情、友情、愛國、善良、勇敢、無私——它令我受益不少。
如果你對我對以上的陳述感興趣的話,那么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去找來讀讀吧!這是一本孩子與大人都值得一讀的經典,值得你去細細品味!
教育讀后感6
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里,“愛”到底是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與《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意大利小伙伴一起跋涉探尋……
作者亞米契斯通過小孩子安利柯的日記,反映了處于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為人處世之道和復雜微妙的關系。同時,這本書也講述了小主人公的成長過程,記錄了他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透漏著對祖國、父母、師長和朋友真摯的愛,而這種愛讓我有種難以言說的感動。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小伙伴們如寶石般熠熠生輝的美德,同時我也對自己的品行再次審視,提醒自己不斷向他們學習。另外,本書還記錄了他們是如何嘔心瀝血地教育引導孩子成長,他們用愛塑造著像我一樣的少年,引導我們永遠擁有一顆勇于進取、善良而又真誠的心。
在反復閱讀后,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每篇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例如“每月故事”。它文字雖樸實簡單,人物雖平凡常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在這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卻蘊含這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每每讀完此篇,我都會不由自主地閉目沉思暗暗感慨:人間處處有真情!
“有不少讀者看完這本書后,眼角都會流下感動的`淚水……”老師在向我們推薦這本書時動情地說到!拔医^對不可能流淚,他們太矯情了!蔽亦止局?稍谖异o下心來從頭到尾讀過一遍后,也不得不相信老師的話,這的確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這本書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是在于那細膩的筆觸中流露出的親子之愛。突然發(fā)現(xiàn)那個淘氣的“煩人精”弟弟好像沒有那么討厭了,我還是個非常幸福的姐姐——這就是《愛的教育》!
這本書字里行間都抒發(fā)著對“愛”的理解,原來愛是雖然普通但絕不平凡的。這本書到處都洋溢著“愛”的深厚與濃郁,難怪很多人都稱它為“魔法之書”呢。
讀罷全書,閉目凝思,我好像看到了安利柯是如何學習與生活,如何用實際行動去愛他人。這種“愛”里面包含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懈追求,而我也已啟程……
教育讀后感7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發(fā)現(xiàn)這里包含了父母的愛、姐妹的愛、同學的愛、師生的愛、對祖國的愛??我還非常喜歡里面的一篇每月故事:6000里尋母一一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每月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馬爾科的男孩對自己母親的愛。
一開始說他的母親到外地打工,一年后寄信說生了病。后來就斷了聯(lián)系,小兒子馬爾科就決定尋母。由于母親與雇主搬家多次,所以馬爾科的路便更加遙遠了。立盡千心萬苦衣衫襤褸、體弱多病的馬爾科最后還找到了自己的'母親,幫助她治好了病。每當我讀到:他的體力下降,腳磨出鮮血。
這句話時就會悲傷的流淚。我為什么喜歡這篇故事呢?因為它給我上了一堂課,讓我珍惜母愛。有些人當我們到國外去讀書時,你就會戀戀不舍的離開她。在國外時你常常會想起媽媽讓你迫不及侍想要嘗嘗的大包子。每當睡覺時又想起媽媽每一次睡覺吻我的那一刻。
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能讓人幸福的,讓我們一起珍惜這份偉大的母愛吧!
教育讀后感8
在寒假,我讀了同學們推薦的書——《愛的教育》。讀了它之后我感觸良多。本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以高尚的感情,摯愛的筆調書寫了一個個愛的故事,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篇是《父親的批評》。
這一篇是講了作者安利柯不懂得感恩母親,傷了母親的'心,對母親說了無禮的話:不要來擁抱我,不要來走近我,我現(xiàn)在沒有心情擁抱你。然后,他的父親十分嚴厲的批評了他,給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教育作者。
我小的時候就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不懂得感恩,犯了大錯誤的時候,媽媽就在旁邊罵了我好幾句,小時的我不但沒有嚴重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很不服氣地與媽媽頂嘴。媽媽火冒三丈,狠狠的說了我一頓。到我看了這本書中的《父親的批評》以后才明白:其實媽媽這樣說我是為了我,讓我知錯,再改正它,以后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人需要學會感恩,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饑寒交迫來到了一戶人家門口,家中的這個女孩給了他一個面包和一瓶牛奶。女孩長大后生了一場大病,來到了一家醫(yī)院看病。治好了以后,女孩看到收據單上的巨額治療費,不禁要暈過去,但旁邊還有一行字:費用是一個面包和一瓶牛奶。原來主治醫(yī)生就是那個小男孩。
人是必須要學會感恩的,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永遠不會知道愛是什么滋味。
家長感言:
很幸運的和孩子一起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該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以高尚的感情,摯愛的筆調書寫了一個個滲透著愛的故事。使我和孩子在這一個個感動的故事中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怎樣去互相幫助,去諒解,去體貼,去感恩。
教育讀后感9
《玫瑰與教育》,買這本書時并沒有多想,只看到是本教育隨筆,又是竇桂梅老師所著,就入手了。看著這本書的題目,我產生的第一個疑問就是“為何是玫瑰與教育?”玫瑰特別在何處?光是這個題目,我就聯(lián)想了不少:可能是和《小王子》這本書中的玫瑰有關?又或者“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再或者因倒置其名字“桂梅”而成“玫瑰”?
初翻此書,只關注了感興趣的內容,以自序部分為最,讀了多遍,有種淋漓盡致之感。都說人如其文,那么,一打開這本書的自序,你便好像看到了一個真實明朗的教師,或者說一個從容大方、愛寫作的人。自序部分許多話令人受益,如其引用朱光潛先生練習寫作的原則“有話必說,無話不說”;其分享的費爾南多·佩索阿“寫作是為了忘卻,為了忘卻心靈的疲勞,忘卻生活的疼痛”;其常常和年輕朋友講的“要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自己不斷與寧靜的自我對話,讓沖動的自己不斷接受理智的自我批評,讓實踐的自己不斷接受理論的自我省察。”因這序特別吸引我,所以每次翻開這書讀完序部分,就要停下來好好感受,后面的正文倒只是粗粗翻看。
這兩天終于一口氣看完了正文,感慨也多。
一是讀書寫字實際上是在愛自己。我的許多同學朋友都做了老師,北上深最多,作為一名老師有多忙碌,要處理的事情有多么瑣碎繁多,從每天的朋友圈就能看出來了,這樣一天下來,所有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占用了,有家庭的老師更甚,我們的時間和空間被老師、父母等等這樣的角色占用,在什么時間,我們是自己呢?我想只有讀書寫字,和自己對話的時候,我是我,沒有社會賦予我的任何角色意義,不受其他任何規(guī)則制約,是真正歇一歇,愛自己的時候。
二是觀察與發(fā)現(xiàn)。這個學期我常常在班級和同學們說起羅丹的這樣一句話“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讀完此書后,我想“生活中從不缺少有意思的事情,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不得不感嘆在竇老師的眼中,處處都是素材,處處都是值得思考、可以深挖其背后內涵和意義的事情,可真應了“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這句話。眼中處處有問題,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也十分多元,這無疑讓我們對待生活、工作中的某些事情更加客觀,也更能“容人、容言、容事”。
三是與人為善,做踏實事,講真心話。亨利·詹姆斯在談到“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時說:“人生有三件大事:第一,與人為善。第二,與人為善。第三,與人為善。”與人為善的前提下,不屈本心地講真話,做有用的事情。希望可以繼續(xù)保持下去!
教育讀后感10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最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yǎng)年輕一代思想情操。 讀完這本書后,使我深深地陷入沉思,愛究竟是什么?
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卻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工作而有勁頭。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了作者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
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其實也包含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書中的主人公恩里科是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家庭里,他天性純良,觀察敏銳,是個樂觀進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長與書中所描寫的真誠寬厚的人際關系之間的愛是息息相關的!稅鄣慕逃防餂]有乏味的說教,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
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是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了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高等的教育。 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叔叔,為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健兒,為了讓五星紅旗能高高飄揚在賽場的上空,忍著傷痛,奮力拼搏……他們的愛國情懷激勵著無數人奮發(fā)向上。
作為一名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更該用“愛”呵護每個孩子,教育每個孩子。雖然幼兒園孩子比較小,知道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滲透一些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和愛國主義教育是必要的。孩子們在早期的教育中形成一定的意識,成為人生中“愛教育”的起點。
教育讀后感11
在老師地推薦下,我購買了《愛的教育》,并仔細的閱讀了這本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的書。在此之前,我本以為這是本枯燥乏味的書。但一開始閱讀,我就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了。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我以前從來沒有讀過相似的書籍!稅鄣慕逃肥且砸晃灰獯罄W四年級的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四年級開學第一天一直到次年7月份,安利柯在學校內外的所見所聞。本書有許多許多的小故事,從中我們能學到我們身上所沒有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
安利柯是一個在關愛中成長的男孩,她的親人一直很關心他,為他寫了許多有勸誡性和啟發(fā)意義的文章。每一個月他的老師都會在課堂上為他們讀一個讓人感觸良深的每月故事。毋庸置疑安利柯是生活在愛中的。但我們又何嘗不是生活在愛中的呢?我們常常會忽略身邊的人對我們的愛。父母的幫助,老師的教導,同伴的問候,不都是一種愛嗎?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直到失去之后再后悔。
在每月故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月的故事——《6000英里尋母一叢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馬爾科獨自一個,遠行6000英里從從熱那亞到南美洲去尋找他的母親。一路上他忍受寂寞與獨自一人在外的害怕。在尋找母親的過程中,幾遇坎坷,卻不肯放棄去尋找母親的計劃。一路上,他也遇見了不少好心人的幫助:與他同船而行的一位老人,在馬爾科得知母親搬走,而自己卻身無分文的窘境時,幫助馬爾科籌錢。在馬爾科去別處尋母卻又遇挫折時,老太太幫助馬爾科指路并引薦了一名名叫“首領”的商人將他帶到圖庫曼附近……在許許多多的人的幫助下他終于到達了薩拉迪河河畔見到了他的母親。但是,他的母親早已病重,內心絕望了。而馬爾科的到來給了母親活下去的信念。最終醫(yī)生給母親施了手術,母親活了下來。如果不是馬爾科的`到來,他的母親一定會絕望的離開人世間?吹竭@我不由地為馬爾科豎起了大拇指,他堅持不懈的品質讓我佩服,值得我去學習;叵胍幌缕饺绽镂覍懽鳂I(yè)一遇見難題就放棄,與馬爾科相比較這些又算什么呢?
除了馬爾科故事,本書中還有許多故事是值得人們去學習的,如《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倫巴第的小哨兵》中所表現(xiàn)出的愛國情懷,兩位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中敘利亞為家庭所做出的貢獻……這些故事中體現(xiàn)的品質讓人敬佩。
《愛的教育》是一本值得讓去閱讀的書,我喜歡這本書。
教育讀后感12
暑假,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時候,不禁想起這首歌:“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全世界都需要愛,每個人都離不開愛,愛就在我們身邊:父母對孩子的愛,親朋好友之間的愛……《愛的教育》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此。這部書記載著人們再熟悉不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愛、朋友之愛……書中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英雄事跡,但是一字一句蘊含著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處處都感人肺腑。應此,她一次次讓我熱淚盈眶。
愛就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又最容易被忽視,但是我們的生活一刻都不能失去它。它已經如同血液一樣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生命。就如《陪護爸爸》這個小故事中,少年聽說父親住進了醫(yī)院,便馬不停蹄地來到醫(yī)院,想要照顧父親。然而由于醫(yī)院的疏忽,少年被領到一個陌生人的病床前。他一直細心照顧這個素不相識的“父親”,直到“父親”幸福的離開人世。我想,當少年知道他照顧的病人并不是自己的父親時,是完全可以離開的,但是少年卻出乎意料地決定留下來。他的這種舉動,令我的心不禁一震,這難道不是愛的體現(xiàn)嗎?
的確,社會上每時每刻都充滿愛。比如在前幾天,新聞講北京某個地方由于下暴雨被淹沒了,水太大有許多人被困。幾十名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奮力相助,為了災民的安全,他們連續(xù)奮斗了幾天幾夜,最終救出了所有被困的人。那么,是什么讓他們如此的奉獻呢?是愛,是人間的.真情,是這如空氣般不可缺少的東西。
在這里,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愛,那么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甘愿給世界付出真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偸窃跇酚诜瞰I的善良的人身上。應此,愛,使我們的心靈相通;愛,使全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都伸出溫暖的雙手,讓世界到處充滿愛!
教育讀后感13
書是摯友,讓我們與知識同行;書是師者,讓我們的頭腦充滿知識;書是舟,讓我們通向知識彼岸。我與書有不解之緣,于是,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愛的教育》。
這本書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為主線寫出了學校與家庭中的愛!稅鄣慕逃氛Z言簡樸卻每一個字眼都透出了濃濃的溫情,另人感動不已,最令人感動的就是書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
馬可爾父母因家庭的負擔,負債累累。于是馬可爾的母親便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可不知為什么,他的母親突然失去了和家庭的聯(lián)系。在沒有母親的日子中,馬可爾與父親天天以淚洗面,有一天,13歲的馬克爾終于忍受不住沒有母愛的日子,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去千里之外尋找母親。馬克爾的堅持、執(zhí)著的決心終于打動了父親,父親為馬克爾籌備好了一切,馬克爾開始萬里尋母。世界之大,馬可爾不知道從哪里尋找,而且哪有如此容易找到母親?一路上,馬可爾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人們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母親。馬克爾的'出現(xiàn)令生命絕望的母親重獲希望,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與母親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吹竭@動人的場面,我不禁對他們的母子之愛肅然起敬。再想一想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還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尊敬長輩,這是多么的不應該啊。
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會發(fā)現(xiàn)身邊會有許多關心你和愛你的人。愛很簡單,它是在冬日里的一杯溫開水;它是夏日中的一杯冰水;秋日中的一杯濃茶。注意一下你身邊的人吧!他們都很愛你,愛不能用金錢換取,在我們失意冰冷時,請搬出它,那純純的、暖暖的愛會讓我們忘卻一切?赐辍稅鄣慕逃纷屛颐靼琢耸裁唇袗邸
是書讓我們變得聰明;是書讓我們變得懂事;是書讓我們受益匪淺;是書伴我快樂健康的成長。
教育讀后感14
從小到大,我們始終離不開一個問題——“愛,究竟是什么?”在與母親讀完這本《愛的教育》之后,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正如這首兒歌所唱一般,是的愛就這么簡單。相比起書中西方教育中所表達的愛,我們中國家庭中愛,則要含蓄得多。
我愛你,但是我不會告訴你,我會偷偷地關心你,默默地幫助你,但是我就是不會告訴你。想必這就是無數個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了。正如書中千千萬萬個人物,賣菜的婦女、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自己的愛。也許,這小小一份愛微不足道,但這樣千千萬萬份愛匯聚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這是一個如此陌生又熟悉的字眼。漫漫歷史長河中,孔子有仁愛的思想,墨子有兼愛的`思想。而教師對于學生的愛,則是在無數圍繞愛旋轉的星軌中特別的一顆。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那么,教育中的愛到底是什么?老師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教育著數不勝數的學子,他們費盡心血,含辛茹苦,心懷關愛,孜孜不倦地給我們傳授知識。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與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愛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人們所需求的空氣,少了它,一切便會化為虛無。師愛是一種依戀,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同時也是一種巨大的能量。愛常在我們身邊,但是你卻不曾聽見它的聲音。只因那是一種默默奉獻的態(tài)度,偉大而又無私的精神,更是人類歷史中的精髓。
也許,成長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發(fā)生什么。但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有甜有蜜,有苦有澀,這一路上或許會有歡樂,有憤怒,有憂傷,有無奈,但它會更加讓你真正懂得愛。只有心中有愛,生活才會更加歡樂;只有心中有愛,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教育讀后感15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關心、關注、關愛,可是長久的對需要愛的人施之以愛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讀完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愛心與教育》,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在閱讀過程中,李鎮(zhèn)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真誠的愛的回報,每一幕都讓我為之感動,不斷的引發(fā)我思考。其中手記二:與頑童打交道后進學生的轉化部分給我印象最深。
工作以來,與不少后進學生打過交道。這些學生當中,有一些是學習困難,有一些是行為習慣差,而還有一部分則是二者兼有。雖然我只是一個副科老師,但出于教師的本能,我希望我教過的學生都能夠成績優(yōu)異品行端正。甚至有時候我還會幻想我的諄諄教導能夠影響他們,甚至改變他們,但總是事與愿違。因此我會因為這些學生而感到苦惱。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遇到那么差的學生就是自己運氣太差?傆X得自己真心真意的為了他們,他們難道真的就不能體會老師的苦心?灰心失望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是付出的不夠,還是方法不當呢?這本書中的三個觀點讓我豁然開朗:一、點燃學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我們即使在指出學生不足時,也不要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要尊重學生申辯或解釋的權力。錯誤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老師錯了也要公開向學生道歉,用心靈贏得心靈,用真誠走進后進學生的心靈深處,被后進學生真心接納了,他們就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了。二、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們?yōu)槿藥熣卟坏龑Ш筮M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可貴之處,更要鼓勵他們勇于用高尚的我戰(zhàn)勝卑下的我,還要有耐心等待后進學生循序漸進的拔除自己各種缺點的雜草,讓他們通過自我控制逐漸減少犯錯的'次數。三、不以分數論英雄。我記得,有一美國中學校長在學生畢業(yè)演講時對畢業(yè)生說:得A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未來靠你們;得B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的棟梁是你們;得C的同學,祝賀你們,母校的捐款等著你們!人生存于這個世界上一定都會有其立足于世的天賦,不必千軍萬馬過高考的獨木橋,對于后進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發(fā)展其愛好,引導他們學會做人之本、學會生存之道。
之后書中我和萬同的故事真實、感人地再現(xiàn)了后進生轉化工作中的艱辛、多折。從這個教育案例中,我得到以下幾點感觸:對于學生不要以貌取人;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所謂的優(yōu)生其實也許一開始并不優(yōu)秀,而是我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出來的。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被接納、被認可、被尊重,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體驗,當我們有意識關注到孩子的需要時,我們便會靜下心來傾聽孩子心底的聲音,于是,我們理解他們?yōu)槭裁词沁@樣,而不是那樣;與后進孩子溝通時,當我們習慣與孩子心理置換的溝通方式時,于是,我們對他們的積極關注會多于消極關注,正強化會多于負強化,此時,你便是在為后進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最后借用李鎮(zhèn)西老師的一句話,用以共勉,愛,當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遠不可能離開愛!讓我們都來努力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師吧!
【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名著《 守望教育》 讀后感04-24
《人民教育》讀后感精選-尊重是教育的起點04-25
讓教育充滿愛—《愛的教育》讀后感04-25
讀后感:能激發(fā)出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04-24
教育書籍讀后感:葉德元教育名篇讀后感04-28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后感04-28
《活教育與死教育》讀后感(精選5篇)08-01
《愛的教育》與《續(xù)愛的教育》讀后感(精選15篇)08-17
追尋教育理想的人-《我的教育理想》讀后感04-25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讀后感范文06-26